31小说网 >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 第八章

第八章

那么林黛玉究竟是怎么死的呢?是不是像高鹗所写的那样,由于一个“调包计”,生贾宝玉的气,然后自己就焚稿断痴情,死掉了呢?我个人认为,曹雪芹的构思不是这样的,曹雪芹对林黛玉的死亡的描写应该是写她沉湖。我为什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下一讲揭晓答案。

林黛玉沉湖之谜

红学界普遍认为,曹雪芹的《红楼梦》在完成之后,由于种种原因,除前八十回大体保存下来以外,后面的内容全部迷失,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后四十回,是在曹雪芹去世近三十年以后,由高鹗续写的。

高鹗对《红楼梦》的第一女主角林黛玉的最终死亡作了如下的安排:在贾家不断败落之后,为了给处于疯癫状态的贾宝玉冲喜,贾母弃林黛玉于不顾,采用王熙凤出的“调包计”,安排贾宝玉与薛宝钗成婚。林黛玉眼睁睁看着自己心爱的人迎娶了薛宝钗,于是“焚稿断痴情”,悲愤而死。

关于林黛玉的这样一个结局,由于通行本的广泛流传而深人人心。但是,我个人认为,尽管“焚稿断痴情”堪称高鹗续书中最成功的部分,但并不符合曹雪芹的原笔原意。

小说里面对宝玉和黛玉的身份是有一个特殊设定的。宝玉和黛玉原来都在天界。宝玉是天界赤瑕宫的神瑛侍者,黛玉原来是天上的一棵绛珠仙草,后来修炼成了一个女身。宝玉下凡以后,黛玉也跟着下凡。更准确地表述,就是神瑛侍者下凡以后,修成女身的绛珠仙草也随即下凡。书里面说得很清楚,天上的绛珠仙草下凡有一个很明确的目的:在天界时,赤瑕宫里面的神瑛侍者每天都出来给它灌溉甘露,才使得它能够健康地生长,后来修成了一个女体〈可以叫做绛珠仙子所以,她下凡以后,成为林黛玉,就要把一生的眼泪还给神瑛侍者。因为这个神瑛侍者下凡以后是贾宝玉,林黛玉的眼泪就是还给贾宝玉的。这是作者在第一回里面就跟读者交代的一个带有神话色彩的人物关系的设计,是非常美丽的一个描述。

在书中后来的情节流动当中我们就有一个感觉,就是从天上下凡到人间的这二位,本身并不知道自己是从天界下凡的,只有做梦时才可能会隐隐约约地恢复在天界的感觉。总之,在人间,他们就和其它的俗人一样生活。

林黛玉每次和贾宝玉闹别扭都要流泪,根据第一回的假设,这都是在还灌溉之恩。书里面有没有一回写到林黛玉的眼泪还得差不多了呀?有的,这就是第四十九回。那个时候,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猜忌已经消除了,林黛玉对贾宝玉也放心了。在这种情况下,贾宝玉也表达了他对林黛玉和薛宝钗和好的不解,在林黛玉回答之后他也表示了理解。这个时候,黛玉就说了:“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像比旧年少了些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泪却不多。”作为人间的一个女性存在,她本来爱哭,老有那么多的眼泪,现在她自己就意识到她的眼泪少了;但她没有意识到的是,她是天上的一个绛珠仙子,正在人间还泪。可是,读者读到这儿心里就明白,她的总泪量应该基本等于在天上时神瑛侍者灌溉她的那个总量。这个量不断减少,最后就接近于零,实际上也就预示了林黛玉的还泪之旅是有终点的。

宝玉也是仙人下凡,但他也并不清楚自己的真实身份,他所有的思维都是人间化的。听了黛玉这句话以后,宝玉怎么说啊?宝玉说:“这是你哭惯了,心里疑的,岂有眼泪会少的?”他就不知道他们两个还有一种特殊关系,人家的眼泪就是会递减^把当年那个灌溉量偿还得差不多了之后,人家就没泪了。

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对男一号贾宝玉与女一号林黛玉的前世今生的设计确实极为精妙,让这两个人物那跌宕起伏的悲剧故事充满了神秘色彩。而对有着仙界身份的林黛玉,如何安排她的最终结局,一定会是曹雪芹精心设计的内容。在前八十回《红楼梦》中,最能够体现林黛玉生活状态与精神气质的黛玉葬花,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人分析曹雪斧创作意图的最好文本。那么,黛玉葬花,这个《红楼梦》里面最美丽的画面之一,究竟体现出了林黛玉怎样的生命特点?而这与她最终的死亡又有什么关系呢?

书里面描写的林黛玉,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诗意生存^她的生活是诗化的生活,是充分地艺术化的,黛玉葬花就是一次完整的行为艺术。

行为艺术这个概念,是近一百年来,乃至于近五十年来才在西方出现和热闹起来的,但是我们的老祖宗曹雪芹在二百多年前就在他的小说里面写了林黛玉的行为艺术。这绝不是夸张,你想,她葬花是不是行为艺术啊?

首先,她有道具。什么道具呀?有花働。因为葬花要刨坑,所以要有花锄。林黛玉是一个弱不禁风的人,她扛的会是什么样的花锄?这个花働如果不是一个艺术化的花锄,而是一个市卖的花锄,甭说扛了,她举都举不起来。这就说明她为自己制作了一个能够扛在肩上的花铀,这个花働必须要特殊制作,这不是艺术行为是什么行为?而且这个花锄上还挂着一个花囊,这个花囊显然是精心地缝制和刺绣的。还不算完,另一只手还要拿一个花帚,因为花瓣需要扫在一起。这个花帚,你想一想,能是傻大姐用的那个大笤帚吗?肯定不是。它肯定是非常精致的,而且它的制作原料还不一定是竹子什么的,我们很难想象是什么做的,但是我们又可以想象它是完全艺术化的。服装更不消说了,她在那天肯定是自己精心设计自己的服饰。

她葬花有路线,在大观园里她早已事先踏勘好了的:从她的潇湘馆出来,沿着什么什么样的地方走,比如过了沁芳闸再怎么怎么样,最后到达一个角落一一花冢。她有路线,有终点。

在这整个过程当中,她吟唱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葬花词,她这个行为艺术是有声的行为艺术,还不是无声的。这就是林黛玉。你想,曹雪芹在那个时代能想象出这样一个场景,塑造这样一个人物,让她有这样的一个完整的艺术化的行为,这很了不起。

还有一次,写林黛玉离开潇湘馆,那个时候还跟宝玉生着气呢,但作为一个诗化的存在,她还是充满诗人气质,她的生活是完全艺术化的。

她一边走,一边嘱咐紫鹃,说:“你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什么生活呀?现在咱们讲和谐社会,讲人与自然的和谐,林黛玉老早就与自然和谐了,她的屋子是允许燕子来做窝的。她说“你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干吗呀?大燕子飞出去给它的小燕子觅食,就要飞回来喂食,要让大燕子觉得方便,所以潇湘馆那个纱窗里面会有一个灰空间,灰空间里面会有燕子窝,大燕子是会飞回来飞出去的。这就是林黛玉的生活。然后是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什么叫拿狮子倚住?狮子是一个工艺品,用来镇住帘子的底边,让它在空气流动当中不至于紊乱^她非常精致地安排自己的生活。然后,当然还要享受鼻息的快感,还要烧香。这个香不是搞封建迷信烧的那个香,是增加室内芳香程度的一种高级香料。这种香不能让它很猛地散发出来,因此,在香炉里面放了香以后你还要把炉罩上,放一个带花漏的炉盖。贵族小姐的生活都是很享受的,但是对林黛玉而言,这已经不是物质上的享受了,她把它变成了一种诗化的生活态度,这样生存。

还有一回,她命令丫头把鹦鹉站的那个架子摘下来。她养鹦鹉,不是笼养,是架养。她让丫头把架子摘下来以后,另挂在月洞窗外的钩子上。潇湘馆有月洞窗,窗子的形状是非常生动活泼的,不都是一个模式。然后,她就坐在屋内,隔着这个纱窗挑逗鹦鹉做戏,还教自己的鹦鹉念诗。这就是林黛玉。

所以,林黛玉的生存是诗意的生存,她一旦泪尽,要离开这个世界时,一定也会诗意地消逝。

我想,我的逻辑肯定成立。她是这样的一个生命,又是天上的仙女下凡,她离开人间时一定是充满诗意的。当然,那将是一首凄美哀艳的诗。

按理说,一部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的人生命运、情感纠葛,无非就是一种艺术创作,读者会由此产生出不同的阅读感受。尽管高鹗给林黛玉安排了“焚稿断痴情”这样一个悲剧性的结局,在最基本的思路上符合曹雪芹的构思,但在林黛玉的死亡时间、死亡原因、死亡方式等方面的处理上,都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有意图,从而使读者在理解《红楼梦》的创作意图和审美享受方面都产生了严重的偏差。既然如此,我会如何破解林黛玉的真实结局?我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大家现在看的《红楼梦》一般都是通行本。一百二十回通行本的后四十回是高鹗续的。高鹗的续书,有人很喜欢,特别是关于林黛玉结局的那段故事。

我也承认,这是高鹗的续书里面文笔最好的一段。问题是,我之前一再跟大家说过,高鹗和曹雪芹不是合作者,两个人不认识,无来往,生命轨迹没有重叠和交叉。高鹗续写八十回后的《红楼梦》,大体是在曹雪序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以后;而他的续写和被篡改过的前八十回合起来印刷成一百二十回的通行本的时候,曹雪芹去世已经将近三十年了。所以,你可以认为有一个人续书续得不错,但你却不可以认为这就是曹雪序的《红楼梦》,这只是高鹗的后四十回《红楼梦》。曹雪芹的《红楼梦》是写完了的,而且也不是一百二十回,而是一百零八回。脂砚斋不是说了吗,全书到了三十八回,就已经三分之一有余了。他是写完了,只是八十回后的文稿迷失了。所以,我们可以做一些探佚工作,来探索后二十八回究竟是些什么样的内容,其中黛玉之死应该是怎么样的。我想这种探佚应该还是有意义的。

我个人认为,黛玉之死首先应该是在贾母死亡之后。

我前面已经费了老大力气来分析的一个观点,就是只要贾母活一天就要为林黛玉护航一天,而且贾母从一开始就愿意让宝玉和黛玉婚配,不可能突然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同意“调包计”,甚至于不顾林黛玉的悲苦生死,拉下脸来绝情^这不符合曹雪芹前面对贾母和林黛玉关系的描写。所以,林黛玉离开人世首先应该是在贾母去世之后。在这个情况下,王夫人和薛姨妈她们促成“金玉姻缘”的最大的障碍就没有了,形势就明朗了。

而在上一讲,我又讲到,荣国府里面不仅只有一个利益集团,另一个利益集团,赵姨娘、贾环,他们也下了毒手,很可能就是通过贾菖和贾菱配药,使林黛玉作为一个世俗的生命存在死于慢性中毒。还有一点,我上一讲也跟大家说了,赵姨娘在谁面前最有发言权啊?贾政,荣国府这个府第法定的主人。

贾母死后,林黛玉没有了靠山,“金玉姻缘”又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她自己又吃了赵姨娘通过贾菖、贾菱所配的药,慢性中毒;而赵姨娘又向贾政告发了她和宝玉之间所谓的不轨行为,所以说林黛玉的处境非常糟糕。你不能说赵姨娘是在完全造谣,我上一讲提过,第五十二回,她小步子倒进潇湘馆内室,腾就冲进去了,一下子就看见贾宝玉正挨近林黛玉的身子说话呢,因此,当她向贾政告这个状的时候,她甚至还心安理得^我是亲眼所见嘛!然后,她可以满世界夸张渲染,甚至于造谣诬蔑。

而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林黛玉到人间来是为了还泪,而她的眼泪基本上已经哭干了。所以,到了她该回到天上的时候了。人间的黛玉在这种情况下会主动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认为,林黛玉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诗意的存在,加上她兼具绛珠仙草这一仙界身份,因此,林黛玉的死亡方式一定是一种诗意的死亡方式。根据我的研究来判断,在曹雪芹笔下,八十回后林黛玉的死亡形式,应该是一次甚至比葬花更优美的行为艺术。

她所采取的方式,我个人认为,就是沉湖。

有一个“红迷”朋友听我说到这儿,他就开始急躁。他说他知道了,我的意思是说黛玉自杀了,跳湖了。这是对我的意思的误解。

第一,我没有说黛玉自杀。

黛玉是天上的仙女下凡,你说她自杀,我不能完全反对,因为你表述的意思大体正确。但是,我宁愿选择另外的语汇,因为林黛玉的死是很诗意地安排自己向人间告别的过程。她是诗意而来,诗意而去。所以我觉得,与其说她是自杀,不如说是仙去^她来自仙界,又复归仙界。

跳湖这个说法,我是坚决不赞成,因为这说明你对跳湖和沉湖之间艺术上的重大区别麻木不仁。跳湖,是从高处往下,一个抛物线,咕咚一声^当然,可能死得很痛快,但是毫无诗意。沉湖,是自己穿戴好了以后,从水域的浅处慢慢走向深处,很不一样啊!

不要觉得我说的这个话好像是怪话,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人就采取过这种艺术化的死亡方式以激励民众。

辛亥革命前有一个烈士叫陈天华,他怎么死的呀?有人就非要说是跳海而死。陈天华没有跳海,而是蹈海,这两者有很重大的区别。陈天华当时觉得非常苦闷,为唤起中国民众结束清朝的统治,他写了《猛回头》等激昂的文字,首先剪掉了清朝规定男人必须留的那个辫子,所以现在留下的陈天华的照片上他是披肩发,然后就在日本蹈海。这个事件有相关文献可以证明。他留下遗言,在蹈海前一天写下了《绝命书》,使自己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震撼力。一九〇五年十二月八日,他从海边的浅处一步一步向大海深处走去,海水冲击到他的胸部,然后是颈部,最后淹过了他的头部。他觉得他完成了他的人生使命告诉大家,应该改变清王朝统治中国的腐朽现实。陈天华作为一个激昂的革命者,他这样的行为你怎么评价是一回事,但是他没有跳海,他是蹈海。

现在我再强调一次,我所说的林黛玉的死亡方式,你不要概括成跳湖,她是沉湖。

一定会有“红迷”朋友来问我:关于林黛玉是沉湖而死的,你的依据究竟是什么?

还是要从曹雪芹的前八十回文本进行考察。因为曹雪芹的艺术手法就是总是有伏笔,在很多地方设下伏笔,在很久以后再去呼应、照应。上一讲我也说了,脂砚斋就说他“文笔细如牛毛”。《红楼梦》就是这样一个文本。有人说,这么读《红楼梦》累不累啊?不愿意累,是您的自由;我这样读,不仅不感到累,还感到很快活,获得了很大的审美乐趣。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小说都得这么写,天下很大,人各有志,小说的写法和读法也有很多种,这是其中一种。

为什么我说林黛玉会沉湖?

在前八十回里有很多伏笔。现在,我不按顺序说,而是按我心目当中所认为的重要程度来排列^开头先说最重要的,最后再说一个最重要的,当中说一些其次的。

有一个根据,就在七十六回。

这一回就写到,在中秋之夜,黛玉和湘云两个人很寂寞地在湖畔联诗。联来联去,联到最后,联出两句,这两句惊心动魄,湘云那句是“寒塘渡鹤影”,林黛玉那句是“冷月葬花魂”。

有人会问了,不是“葬花魂”,是“葬诗魂”吧?“冷月葬诗魂”确实是很多通行本的写法,但在考察了各种古本之后,我认为,曹雪芹的原笔应该是“花魂”,而不是“诗魂”。为什么?“花魂”在《红楼梦》里面不是一个陡然出现的语汇,早在这一回之前就曾多次出现。比如说,第二十六回就有两句,叫做:“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就有“花魂”这个字眼。在林黛玉的葬花词里面,“花魂”出现的次数也很多,比如“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你看,“花魂”是一个《红楼梦》里面固有的概念、固有的语汇。在七十六回这个地方,它就是林黛玉的象征,就和上一句的那个“鹤影”是史湘云的象征一样。

“冷月葬花魂”,就是说在一个凄清的中秋之夜,湖面上倒映着中秋的满月,湖波荡漾,花魂就默默地、一步一步地沉进去了,就埋葬在里面了。所以,这一句联诗就是对林黛玉沉湖的一个暗示,就是一个伏笔。

还有,早在第二十三回,林黛玉初进大观园住进潇湘馆,和贾宝玉偷读了《西厢记》,分手以后她一个人慢慢地走回潇湘馆,听见远远传来了学戏的那些小姑娘唱曲的声音,唱的就是《牡丹亭》里面的句子,这又勾她想起了很多古人的诗句。曹雪芹下笔的时候就反复地写了这样一些句子,比如“花落水流红”、“水流花谢两无情”、“流水落花春去也”。它们构成一个密集的意向,就是美如花朵的青春少女最后会在水中结束她的生存。我想,描写她听曲,曹雪芹可以摘引很多不同的句子,为什么她所听到的和所想到的来来回回都有这样的内容呢?根据曹雪芽的写作习惯,他不可能是随便一写,这就是一个伏笔。(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