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一百零六回空茫大地中秋诗否白首双星能聚几时这年夏末,忠顺王之子袭爵没多久,喜怒无常的皇帝就抄了他的家,将他流往边陲。傅秋芳在抄家前夕纵火自焚。宝玉和湘云又从南方来到京城,乞讨为生。“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宁国府和荣国府,都成了皇帝新封下爵位的暴发户的府第。贾赦居住过的黑油大门院宇已合并到原荣国府中。大观园也改了名字,听说里面的轩馆都按新主人的趣味改造过。宝玉、湘云唱着莲花落从两府门前乞讨而过,被看门人轰赶,眼看簇簇轿马来两府造访,真是“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

又到中秋,在城门外废墟中,宝玉、湘云苦中作乐,回忆当年诗社盛况。他们虽然才入青年期,却已被惨痛的遭际摧残得头上白发披拂。他们试着联句,终于在伤感喟叹中不能继续。(第一回贾雨村中秋诗后,有脂砚斋批语说“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此处的中秋诗应是全书最后一首诗。)

第一百零七回饥怡红寒冬噎酸齑病枕霞雪夜围破毡寒冬来临,宝玉、湘云难以挨过。他们的生活状况是“寒冬噎酸产,雪夜围破毡”。(第十九回写到宝玉由茗烟带到袭人家,袭人家热情招待,拿出许多果品,但“袭人见总无可食之物”,脂砚斋批道:“补明宝玉自幼何等娇贵。以此一句留与后数十回‘寒冬噎酸裔,雪夜围破毡’等处对看,可为后生过分之戒,叹叹!”)

蒋玉菡、袭人那时感觉在京城住着不踏实,已经迁往东郊紫檀堡常住。茗烟、卍儿躲往外省去开茶馆。贾芸、小红却开创出自己的新生活,并无畏惧之心、萎缩之态。一次宝玉、湘云在街上乞讨,看到贾芸和小红从骡车上下来,要进绸锻庄买绸缎,双方离得很近,宝玉认得出他们,而他们已经完全认不出宝、湘。芸、红舍钱离去,宝玉不禁生“咫尺天涯”之叹。〈第二十五回写到宝玉清晨隔着海棠树看不清小红时,脂砚斋批道:“试问观者,此非‘隔花人远天涯近乎’?”)

第一百零八回神瑛顿悟悬崖撒手石归山下情榜俨然宝玉、湘云虽然穷困已极,但他们一直在破衣掩盖下,各自珍藏着一只金麒麟。宝玉的金麒麟是冯紫英最后一次上山寨前,拿去交给他的,并告诉他卫若兰的遗言。宝玉的通灵宝玉,因世人皆知随落生而来,分明天赐,出于迷信,害怕神谴遭祸,也始终没有将其没收。

大雪纷飞,又到年关。他们相依相携,离开不堪回首的都城,支撑着往郊外而去。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在一处庄院外,湘云终于不支,倒在雪野。宝玉高声呼救,许久,终于有人听见,循声找到他们,将他们救人一户农家。一对‘青年农民夫妻,帮宝玉把湘云安置到热炕上,又去熬棒茬粥,端来窝头、咸菜。宝玉环顾四周,看到纺车,再细看那农妇,似曾相识,如在梦中,忽听那丈夫直呼妻子“二丫头”,不禁憬然。(第十四回写宝玉试用纺车遭遇二丫头,有脂砚斋批语:“处处点睛,又伏下一段后文。”)宝玉感激他们搭救,取下金麒麟相予,他们坚决不收,说:“我们难道图的是这个?”宝玉方知世上最纯之人,本在乡野中。

湘云终于不救,在那农户家的炕头溘然而逝。湘云弥留前对宝玉说,就将她葬在这屋外海棠树下^她被抬进屋前,虽在半昏迷中,竟仅凭直觉,认定那屋外是棵海棠树。二丫头和其丈夫,跟宝玉一起,连夜掘开冻土,将湘云掩埋,因为怕天亮后惹来麻烦。宝玉又泣请他们明年春天,一定还要在那海棠树周围,种上芍药花,二丫头和丈夫应允。埋葬湘云时,宝玉将那对金麒麟放在了湘云身边。

二丫头和丈夫让宝玉睡东边屋的热炕,两口子现烧西边屋的炕,去那边休息。宝玉难以人眠,双手摩挲与他共生的通灵宝玉,那通灵玉忽然发出光芒,还发出声音:“宝玉,是你真的悬崖撒手之时了!”又道是:“仙僧来接,我先走一步,回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去也!”声消后,宝玉忽觉已不再有通灵宝玉,于是顿觉大彻大悟充满胸臆。蒙昽中,只觉仙僧仙道现身,宝玉随他们而去,这是宝玉第二次出家,也是真的做到了悬崖撒手升华到太虚幻境,重见警幻仙姑……

第二天二丫头和丈夫天大亮才醒来,去那边屋请宝玉吃早饭,却不见宝玉踪影,也没留下脚印等痕迹,大为诧异,出门去看,田野皆白,他们家门外丝毫没有埋葬过人的痕迹,可那株海棠树,却在严冬里绽出一树粉红的花蕾,沁出阵阵缥渺的香气。他们俩面面相觑,用眼神互问: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宝玉回到天界,恢复神瑛侍者身份,重住赤瑕宫中。通灵宝玉回到天界青埂峰下,恢复女娲补天剩余石的巨大形状,但与它下凡前不同的是,上面写满了字,即《石头记》,最后则是“情榜”:宝玉作为绛洞花王单列,并有“情不情”的考语,以下是九组“金陵十二钗”,

从正册、副册到八副,共列一百零八位女性。下卷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啲宝钗湘云之谜暨红楼心语上编薛宝钗之谜薛宝钗选秀之谜/819薛宝钗红麝串之谜/81薛宝钗情爱之谜/81薛宝钗雪洞之谜456薛宝钗审黛之谜470薛宝钗结局大揭秘788

中编史湘云之谜史湘云出场之谜/901史湘云寄养之谜/914史湘云定亲之谜798史湘云金麒麟之谜久940史湘云结局大揭秘795

史湘云脂砚斋之谜7965下编红楼心语观花修竹能几时?/981独在花阴下穿茉莉花7998夹缝里的人生/101五月之柳梦正酣/108得了玉的益似的/1045秋纹器小究可哀/1059原是天真烂漫之人/1074惜春懒画大观图/1086

附录:刘心武创作大事记/1101上编薛宝钗之谜薛宝钗选秀之谜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前后,薛宝钗的表现很反常。二十九回讲的是清虚观打醮的事。这段故事之前,薛宝钗这个人物的性格早就定型了。作者在第五回对她的性格就有很明确的交代,说她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说她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们,也多喜欢与她去玩笑。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她有性格优势,人际关系特别好。最难得的是,不仅从贾母到王夫人,府里面的主子们喜欢她,同一辈的也都喜欢她,甚至于小丫头们也都喜欢她。她是全方位地有人缘。在第五回开头,用评语式的语言给薛宝钗性格定位以后,作者又通过后面许多的情节流动,大量的细节,把她的这种性格生动地展现出来。

但是到了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这段情节前后,曹雪芹却刻意写出了薛宝钗的反常。她表现得很烦躁,很郁闷,很不高兴,觉得很没有意思,而且动不动就发火,出语伤人,恶语相向,尖刻度之令人难堪,比黛玉更胜一筹。这怎么回事啊?你琢磨过没有呢?

她为什么这样,这还得从根儿上倒起。请问,薛宝钗她从南京到北京,有什么目的?有人会说,嗨,那不是她哥哥惹事了吗?她哥哥薛蟠,是一个很糟糕的人,在金陵地面上为了争夺一个拐子拐来的女孩子~后来我们知道这个女孩子就是甄士隐的女儿一把对方冯渊给活活打死了,惹上人命官司了,所以有人就觉得,她是因为哥哥惹了人命官司,当地不好混了,是哥哥带着她跟她母亲畏罪潜逃了。是这么回事吗?不是的。读《红楼梦》要读得仔细,不能够大概齐一翻,只留一个模糊印象,那样不利于理解曹雪芹的苦心。

其实作者在第四回交代得很清楚,确实是薛蟠为了争夺这样一个小姑娘,让底下的人把冯渊打死,惹了官司,当时审这官司的人就是贾雨村嘛,是有这么回事。但是薛蟠他在乎吗?他对人命官司视为儿戏,认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了不了的事儿。他带着他的母亲和妹妹到京城,是既定的计划,并不是畏罪潜逃,他留下几个家人应付官司,自己大摇大摆带着他的母亲和妹妹往京城而去。

薛蟠带着他的母亲和妹妹到京城,都有什么目的呢?书里面也是有交代的。他有三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什么呀?有人说,第一个目的应该是,作为皇商,就是从宫里面领出银子,然后去替宫里面采买,把采买的货物交给宫里面以后,报销,报销完了以后,领新的银子,然后再继续采买。薛蟠的父亲就是干这个的,父亲死了以后他子承父业,也干这个,他们薛家世代干这个事儿。这似乎应该是他从南京到京城去的第一目的。但书里面把这个目的排第一了吗?你仔细看,不是。书里把他这样一个目的排在第三位。第二位的目的是到京城探望亲友,薛蟠和薛宝钗的母亲的哥哥王子腾在京城当着很大的官,姐姐嫁给了荣国府的贾政,都有权有势,他们要进京望亲。那么排第一位的目的是什么啊?是送他妹妹进京待选。

待选,就是准备参加宫廷的选秀。

虽然《红楼梦》在第一回里说,整个故事地舆邦国、朝代年纪失落无考,但这是一种烟云模糊的艺术手法,你细读了以后就感觉到,实际上曹雪芹他很写实,他写的基本就是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背景下的故事,故事的发生地点当然转换了很多,开始是在南方,在苏州啊,在维扬啊,在南京啊,后来呢,故事的空间基本上集中在京城,就是北京。

在清朝,有一个选秀女的制度。选秀女什么意思啊?就是皇帝他需要有后宫,过去古代动不动就是后宫三千,皇帝要进行这方面的享受,要从民间采集女子。清朝呢,它和明朝不太一样,因为清朝统治者是满族,他们的人数比较少。满族最早是以八旗兵的方式,在军事组织里面来共同生活,后来他们打进山海关,统一全中国,还保留了八旗制度。顺治是清朝打进北京以后第一个皇帝,坐镇北京以后,从顺治到晚清有十个皇帝,都要选秀女,选秀女的游戏规则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变化,但是有一个恒定不变的原则,就是必须主要在满洲八旗的范畴之内来采集。为什么要这样?就是因为考虑到满族自己是一个少数民族,满族皇帝固然可以跟他喜欢的任何女子发生关系,但发生关系后就可能要衍生后代,而后代在血统上不能太乱,要保持血统的纯正。虽然后来清朝的皇帝有的也挺喜欢汉族的女子,或者喜欢回族女子,把她们采集到皇宫里,跟她们发生关系,但即使这些女子有所生育,生了儿子,分封到的地位也都比较低,甚至不予分封I这样的女子的人数,在比例上也严格控制,一定要使满族的最多,其次是蒙族的^满族和蒙族关系比较密切,过去有所谓“满蒙不分家”一说。清朝采集秀女,设定范围就是在八旗里面来选,首先是满洲八旗,然后是蒙古八旗。

那么在早期,满族在关外进行军事活动和政治夺权的过程当中,俘虏了一些汉人,也有一些汉人主动投靠他们,这些人,最早的就被编人满洲八旗,称做包衣,包衣在满语里就是奴隶的意思。他们虽然是奴隶,因为跟满族主子一起为夺取政权冲锋陷阵,立有一定的战功,当满族人主中原以后,他们大都被划归到内务府,就是一个专门为满清皇帝及其皇族提供服务的机构。有的在内务府里就得到犒赏提拔,安排一些官职,比如当织造、盐政,曹雪序的曾祖父、祖父、伯伯、父亲作为内务府包衣,就都当过江宁织造,还时常兼管盐政。表面上官并不大,却绝对是肥缺,虽然在皇帝面前是奴才,在普通老百姓和一般官吏眼里却是“通天”的权贵。后来被俘虏和收编的汉人越来越多,满族就组织了汉军旗,但是曹雪芹祖上却不是汉军旗的,他们被编进满洲八旗里的正白旗,属于地位尊贵的“上三旗”之一,虽然在正白旗里他们是汉人,是包衣奴才,但政治地位比汉军旗里的汉人高,其标志之一,就是他们的女儿有参加选秀的资格。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家族史内涵的小说,尽管曹雪芹他“真事隐”,却并不是一隐到底,他偏还要“假语存”,在小说文本里留存下家族的秘密。书里的四大家族,贾家的原型就是曹家,史家的原型就是曾担任过苏州织造的李煦家,其余两家的原型,应该也都是包衣性质。弄明白了这一点,书里写薛蟠带着他的妹妹到京城来,第一个目的是让他妹妹待选,也就是准备参加选秀女,就一点也不会觉得突兀了。

清朝选秀女,一个是限定在满洲八旗的范畴内,另外,家庭也需要在一定的级别以上。那家的女孩到了十四岁,就要把名字和生辰八字等基本资料上报到户部,报上去以后,在十六岁以前,随时等候通知。后来因为八旗衍生的女子很多,所以不是每一个报上去的都通知你到北京来候选。如果得到通知,就要集中,集中以后,由户部的官员领着她们排着队,从哪儿走进紫禁城呢?从故宫的后门一神武门,从那儿进宫,宫里面就有管事的大太监以及其它的人员接应,然后就开始面试。一般要经过两轮来决定去留,选上的就留下来,淘汰的就回家去,被淘汰的,和那些十六岁以后也没被通知集中的,就可以另外去嫁人了。但是选上的,也不是都能留在紫禁城里,能马上见到皇帝。皇帝活动空间很大,他后宫很大,东宫、西宫都是后宫,他要养很多女子,另外皇帝有时候会游幸到一些地方,紫禁城外他有很多行宫,这些地方也要安排一些女子,以便他到了那里随时可以享受,比如说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等等。一个皇帝可以享受很多的女性,但是选进去的女子却并不是都能得到皇帝的取用,机会是很难得的。如果皇帝一眼看见了某个女子觉得还可以,叫过来,给我倒杯茶,这就可能得到一个封号,叫答应。答应在那时是一个正式的封号,一个家族如果听说自己那个女儿选进秀女成为答应了,全家会高兴得不得了。成为答应,机会就多了,皇帝再一喜欢,觉得你别走了,这就又升一级,叫常在,常在皇帝身边了。皇帝再喜欢,可能就会发生关系了,封成贵人,再进一步封成嫔,封成妃。

在《红楼梦》里,写到一个女子进宫后步步高升,就是贾元春。在第二回,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交代她选入宫中做女史,女史在宫里是一种低级女官,但是到第十六回,贾元春就升腾了,她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后来写元春回家省亲,那部分描写是书里虚构成分最浓的,非常夸张。

贾元春是薛宝钗的榜样。你看元妃省亲的时候,她对那穿黄袍的大表姐是那么露骨地艳羡。薛宝钗当然也愿意到皇帝身边去。薛姨妈鼓吹“金玉姻缘”,其实那“玉”的首选是皇帝的玉玺,还有王爷的佩玉,实在得不到,才去瞄准通灵宝玉。但是以生活的真实而言,四大家族的原型都并非正经的满洲贵族,是包衣出身,因此,这样家族的女孩即使选进宫去,在位置的竞争力上也会弱一些,她们很可能并不能马上去到皇帝活动的空间里,更大的可能性是被分配到皇帝的儿子身边去,在他们的活动空间里去伺候他们,还有一些会被分配到皇帝的公主身边,去伺候公主。她们陪公主读书,陪王子读书。我在前面几讲里面曾经提到清朝皇帝的儿子可以称为王子,有人就跟我争论,说皇帝的儿子是皇子啊,怎么能称王子呢?清朝皇帝的儿子,比如在康熙朝,一般叫阿哥,但是平时说话,俗称也可以叫做王子,我在《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下卷(三)里面,引用了雍正在曹俯的奏章上的大段批语,雍正警告他不要乱说乱动,一定要只听怡亲王的话。怡亲王是康熙的第十三个儿子,十三阿哥,雍正在批奏折的时候一再地把怡亲王称为王子。这说明在当时俗语当中,可以把皇帝的儿子叫做王子。那有人会问:王爷的儿子怎么叫呢?王爷的儿子有专称,叫世子;王爷的女儿,则叫郡主。薛宝钗那样出身的女子,如果不能选到皇帝身边,能分配到王子、世子乃至公主、郡主身边也很不错。第四回交代薛家送薛宝钗进京待选那段文字,你仔细推敲就可以发现,薛家知道自己的根基还不够硬,因此把选为郡主的陪侍作为了底线。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写贾宝玉和王熙凤被魇了,几乎死掉,亏得一僧一道及时跑来解救,和尚拿着通灵宝玉持诵,说了一句话,意思是跟通灵宝玉一别十三载了,通灵宝玉是由贾宝玉衔在嘴里,一起落生到人间的,于是我们就可以知道在那一年,贾宝玉是十三岁,宝玉管薛宝钗叫宝姐姐,可见薛宝钗那时已经差不多十四岁了,达到选秀女的年龄了,按说,在以后的故事里,应该会写到薛宝钗参加选秀的情况。(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