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汉魂 > 第四十五章 策马战云中

第四十五章 策马战云中

此时的未央宫中,汉武帝铁青着脸,注视着群臣,群臣全都屏气凝神,大气不敢出。汉武帝愤怒地把边关的战报扔在了地上,厉声说道:“我大汉的将军竟然投降了匈奴,这真是奇耻大辱。嗯?你们都哑巴了,怎么不说话了?平时不是都很能说的么?主父偃,你平时不是能言善辩么,你也哑巴了?说话啊!”

主父偃吓得全身一哆嗦,赶忙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请息怒,我早就说这个陈必达不可靠,劝陛下早除之,只是陛下没有采纳微臣的提议啊。”

“奥?你反倒怪其朕来了。好你个主父偃,你好大的胆子。来人,拉出去重杖二十。”

主父偃大叫道:“陛下饶命,微臣没有怪陛下啊,陛下饶命啊!”

两名殿前武士走上前来,把主父偃架出殿外,重打了二十杖,直打得主父偃哭天喊地的。

主父偃嚎叫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大殿,其他的大臣就更加害怕了,大家都沉默着,生怕汉武帝的雷霆之怒降到自己的头上。

其实汉武帝并没有糊涂,他心里明白,这个消息不一定是真的,这样的反间计,之前陈必达在平定岭南的战役中,敌人就曾经用过。

而且就算是真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大汉谋臣如雨,虎将如云,还少他一个陈必达么?”在大殿之上,汉武帝故意发雷霆之怒,就是要看看群臣,看看在这样的氛围下,谁还能禀公直言。

正所谓:君明则臣直,还真有不怕死的。主爵都尉汲黯上前道:“陛下,当年秦国进攻赵国,幸赖廉颇率军在长平堵住了秦军,使得秦军在旬月之间不能前进半步。

廉颇坚守不战,秦军则久攻不下,双方陷入了相持。到此时,可以说赵国已经稳操胜券了。但秦国国相范雎使用了反间计,离间了赵国君臣,欲使赵王怀疑廉颇的忠诚。赵王果然中计,撤掉了廉颇,换上了赵括,使得赵军长平惨败。

陛下,‘前车之鉴’啊。臣以为,此乃匈奴人的反间之计,陛下万万不可轻信,以免中了奸人的诡计,伤了忠臣良将之心啊。”

汉武帝心中大悦,心想:“汲黯真乃我大汉的忠臣啊。”但表面上仍不漏痕迹地说道:“爱卿所言,似乎也有些道理,那么依爱卿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理啊?”

汲黯奋然道:“启奏陛下,微臣愿出使匈奴,名为调停两国战争,实则是打探匈奴人的虚实和奋威将军的消息。臣定披肝沥胆,不辱使命。”

汉武帝心里很高兴,说道:“汲爱卿,果然忠勇可嘉。朕心甚慰。”然后转过头问太监苏文:“东方朔先生的使团现到何处了?”

苏文赶忙答道:“回陛下,东方先生的使团现在已经到了云中郡了,但因为两军激烈交战,使团无法再前进了。”

“那正好,”汉武帝说道,“告诉他们先在云中多停留几日。汲爱卿,朕命你为出使匈奴的使团副使,协助东方朔共同负责出使匈奴的任务。”

汲黯心想:“东方朔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带回陈必达的,我现在做他的副手,如果奋威将军没有投降,则匈奴人必杀之;若他果真投降匈奴,则皇上必杀之。总的说来,这次的任务是很难完成的了。看来此行之艰,异乎寻常啊。但如果陈将军果真含冤,我就有责任为他洗刷冤屈。我汲黯最恨的就是英雄蒙冤,坏人得逞。”

主意已定,汲黯回答道:“臣遵旨。”

丞相公孙弘上前道:“陛下,如今匈奴军猛攻我云中郡,赵破虏将军以寡敌众,已经多次求援。恳请陛下即刻发兵,增援云中。”

汉武帝笑了笑,说道:“此事朕自有主意,传太子。”

很快太子刘据就到了,汉武帝笑着说道:“据儿,如今匈奴人攻打我大汉的云中郡,云中守将已经多次求援,云中现已危如累卵,急需增援,你有何主意啊?”

因为之前卫皇后已经给太子通过气了,所以太子胸有成竹地说道:“回父皇,孩儿愿为主帅,率军增援云中。”

“好,”汉武帝很高兴,他还以为太子会用各种借口来推托掉,没想到太子答应的这么痛快。汉武帝非常欣慰,觉得太子并不像某些人对他说的那么宽厚绵软,相反,这种杀伐决断的口气,倒和自己年轻时颇为相像。汉武帝对苏文说道:“宣旨。”

苏文读道:“大汉皇帝诏曰:匈奴蛮夷,屡犯边疆,荼毒百姓,罪恶滔天。今命太子刘据为平胡大将军,统领三军,增援云中,以击破匈奴,保境安民。命鹰扬将军王俊为前军,骁骑将军李广为后军,虎贲将军董睿为中军,共大军三十万,即日启程,兵发云中。”

鹰扬将军王俊行伍出身,久经战阵,是从普通士兵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大将。

他对太子说道:“太子殿下,匈奴军来去如风,行动迅速,如果他们知道我大军出发,定然会快速撤走。况且我军步兵居多,行动缓慢,等我们大军过去,也只是白跑一趟,抓不到匈奴主力。

末将愿率三千铁骑,星夜赶往云中,三日之内,必定赶到。兵法云:‘出其不意,攻敌无备’,匈奴人不会想到我们会这么迅速地到达云中,定然不设防备,故一战可破之。此乃奋威将军河西之战破敌之策也。”

太子听后大悦,说道:“将军果然妙计,就依将军,立刻执行吧。”太子行前,卫皇后曾叮嘱道:“王俊、董睿、李广、程不识等皆嚄唶宿将,久经沙场,你要注意采纳他们的意见。这样才能在他们心中树立起你从谏如流的好印象,亦能增加你在军中的威望。反之,不听忠言,一意孤行,古往今来未有不败的。据儿,切记、切记!”

所以太子谨记在心,于是令鹰扬将军王俊率铁骑先行,自己率步兵在后,大军遮天蔽日,向云中进发。

匈奴军连日围攻云中,但赵破虏防守严密,滴水不漏。匈奴人又不善攻城,所以围攻了云中郡近二十日,也没能攻下来。但是连日激战,云中守军伤亡惨重,而且城中的粮草也已经所剩不多,看到匈奴人仍然猛攻不止,援军又迟迟未到。浚稽将军赵破虏连日来一直是忧心忡忡。

匈奴人又猛攻了一天,到了夜晚,双方都疲惫不堪,匈奴军队就在城外扎营,继续围困云中,想等明日天亮再行攻城。夜晚的天气异常寒冷,云中守军在城头上冻得直打哆嗦,由于连续激战,伤亡惨重,能战之士已经越来越少了,赵破虏无奈,甚至是找了些年轻力壮的百姓来补充战力,但百姓没有经过训练,战斗力是可想而知的。赵破虏站在城头上,看着头顶的星星,对副将马德兴无奈的说道:“如果明日援军还不来,你我就只有以死报国了。”

副将马德兴说道:“咱们一死简单,可满城的老百姓可就难了。匈奴人肯定是要屠城的。末将以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发制人。趁着今夜匈奴人松懈疲惫,前去劫营,若成,则云中之围可解,若不成,大不了玉石俱焚。”

赵破虏想了想,说道:“好,就依马将军之言。今夜你来守城,我亲率敢死之士,前去劫营。”

马德兴道:“将军身负重任,不可轻往。末将率军前去。”

赵破虏还想争辩,马德兴道:“前锋破敌,乃裨将之任,将军身负守城之责,不可轻身犯险。将军,你不要再争了,就这么定了。”

两人正在商议时,突然听到城外刀剑骤起,战马嘶鸣,杀声四起,匈奴军营中尘土飞扬,火光冲天。赵破虏心下疑惑:“莫非援军到了,但不可能这么快啊,是怎么回事?”

哨兵前来报告:“禀将军,有一支骑兵部队,突然攻入了匈奴军的营帐,营中顿时火光冲天,匈奴军猝不及防,目前已呈溃败之势。”

赵破虏大喜道:“定是我大汉援军到了,来人,立刻点起全军,给我出城,我要给匈奴军来个‘里应外合’。”

大汉鹰扬将军王俊的三千铁骑,星夜兼程,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赶到了云中郡。他们趁着夜色,从围困云中的匈奴军队的后背发起猛攻,匈奴军措手不及,再加上云中守军从城内攻出,里应外合,匈奴全军大败,狼狈逃走。

激战后的云中城外,一片狼藉,残阳如血。经过一夜的激战,汉军大破匈奴军,取得了“云中大捷”。军中的主簿要立刻写战表表奏皇上,

王俊将军说道:“不急,先等等。”赵破虏不解其意,问道:“将军为何不上战表?”

“不是不上战表,而是要先等等,哈哈哈哈。”

赵破虏走进鹰扬将军身边,问道:“将军在等什么啊?”

鹰扬将军回答道:“在等太子殿下。”(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