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汉魂 > 第五十三章 四不将军

第五十三章 四不将军

就在三人抱头痛哭之时,突然传来了东方朔的声音,“来人,将叛徒陈必达给我拿下!”随后上来两名羽林军卫士,将陈必达擒下。

众人被这一变故惊呆了,汲黯也很吃惊,上前道:“东方老哥,你这是要干啥?”东方朔没有理汲黯,他走到陈必达面前,直直地盯着陈必达那张饱经沧桑的脸庞,目光似电,似乎要看穿陈必达的内心。陈必达也有些吃惊,他不明白东方大人为什么要这么做。

“东方大人,为何如此?”陈必达问道。

“明知故问!”东方朔一甩袖子,转过了身去。

“大人,末将愚钝,确实不知原委,还请大人明示。”陈必达有些委屈地说道。

东方朔扭头看着陈必达,愤怒地说道:“你背弃大汉,率领匈奴军队攻打云中,是为不忠;背弃君父,卖身投敌,是为不孝;舍弃部下,独自逃跑,是为不仁;护送诸邑公主而使公主落入敌手,而你却安然无恙,是为不义,你这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留你何用?来呀,把这个‘四不将军’,推出去砍了!”

东方朔话音刚落,两名羽林军卫士就把陈必达向门外拖,陈必达挣脱开两人,“扑通”一声跪在东方朔面前,说道:“大人,请容末将一言,百死无憾。”

东方朔冷冷地说道:“你说吧,任你花言巧语,你也难逃项上一刀。”

“大人,必达不怕死,但怕不是为国而死。说必达率领匈奴军攻打云中,此为匈奴人的‘反间之计’,欲使我大汉君臣之间相互猜疑,彼好乘虚而入,此非末将不忠也;

必达自投军以来,身经百战,亲冒矢石而不旋踵,沙场搏杀而不回顾,皇上曾多次误解末将,将末将投入大牢,甚至明知末将和诸邑公主相互爱慕,仍有心拆散,然必达忠心如故,此非必达不孝也,乃忠君报国也;

飞龙岭之战,匈奴单于集结匈奴最精锐的部队“天狼军”共三万人,以逸待劳,伏击我一千人的护卫部队,必达拼死抵挡,被“穿云箭”穿胸而过,昏死过去,不是必达舍弃部下,非不仁也;

末将与诸邑公主真心相爱,公主落入敌手,末将百身莫赎,万死难辞其咎,曾想引剑自刎,然为了救出公主和被俘的兄弟们,末将忍辱活了下来,历尽艰辛,来到乌孙国,为的就是能借到兵马,杀回匈奴龙城,救出被俘的兄弟们,此非末将不义也。

末将死不足惜,然大人称我为“四不将军”,必达实在难受此辱,勿需兄弟们动手,请自刎于此,以证清白。”

解忧公主对东方朔说道:“东方大人,奋威将军所言不虚,本公主可以作证。还请大人刀下留情。”

罗威大声嚷嚷道:“东方大人,俺陈大哥对大汉一直是忠心耿耿,俺都知道,你咋会不知道呢?”

秦天阳道:“大人,末将在匈奴时,娜扎公主亲口告诉过末将,说是匈奴人设计陷害奋威将军,请大人明察!”

众人一齐跪下道:“请大人刀下留情!”

东方朔面无表情,从他的脸上其他人根本看不出他的心思,这大概就是“喜怒不形于色”的威力吧。汲黯不明就里,对东方朔附耳道:“老哥,你不是真想杀了他吧,你不是已经知道……”

没等汲黯说完,东方朔厉声道:“汲黯,你也想为他求情么?你再敢多言,我连你一起拿下!”

汲黯一看东方朔好似疯了一般,不敢多说了,翻着白眼站到了一旁。

东方朔继续说道:“谁再敢为陈必达求情,与他同罪!”

大堂上顿时陷入了一片沉寂,大家全都跪在地上,不敢说话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味道。

“母后,汉人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解决好了,又何劳母后烦扰呢?再说了,这个陈必达一直赖在咱们这里有些日子了,他整日苦苦哀求父王和母后借兵给他,好让他去解救那些被匈奴人俘虏的兄弟们,使父王和母后不胜其烦。

现在东方大人把他杀了,孩儿以为倒是一件大大的好事,起码母后不用再为借兵的事烦恼了,所以,还请东方大人快快杀掉这个陈必达,别让他像狗皮膏药一样地赖在我们乌孙国了。”

大家抬头一看,说话的竟然是一直站在解忧公主身边的银铃公主。听了银铃公主的话,东方朔不禁莞尔,心想:“好一个厉害的丫头,想救陈必达竟然也能反其道而行之,这番话是句句都说到了要害上。”

“那么依公主之见,该如何处置这个叛徒呢?”东方朔又把问题抛给了银铃公主,公主淡淡一笑,说道:“既然东方大人都已经准备要杀了他了,又何必问小女子呢?再说,他到底是不是叛徒,大人是否有确实地证据呢?”

银铃公主不动声色地又把问题抛给了东方朔,东方朔心里暗暗赞叹这位公主真是蕙质兰心,聪明机敏,不亚于本朝的诸邑公主。

解忧公主见两人唇枪舌剑,忙打圆场道:“今日宴饮,不谈国事,东方大人,你看如何?”

东方朔微微笑了笑,汲黯心想:“你是一贯面无表情,总算见到你笑了,但是怎么笑的比哭还难看呢?”

东方朔道:“公主殿下,老臣此次前来,就是为了两国的友好关系和准备同盟之事宜,既然殿下有命,老臣敢不从命?”他挥了挥手,示意羽林卫士退下。

东方朔缓缓地走到陈必达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将军受苦了,大汉有将军,大汉之幸也。”

听了东方朔的话,陈必达楞住了,众人皆吃了一惊,这反转也太大了,大家一时都接受不了。只见东方朔一招手,一个护卫捧着一副卷轴,呈了上来,并缓缓打开,上书:

“大汉之幸,卧虎伏疆。寡言少语,护卫边疆。牧马出身,心念社稷。沙场拼杀,勇破敌强。招敌切齿,暗箭明枪。招招见血,一身是伤。身陷北海,无怨无慌。赤胆忠心,汉旗飞扬。朕心甚慰,表彰忠良。着派东方,万里褒奖。疾风劲草,板荡诚臣。天佑大汉,国有栋梁。”

陈必达读后,跪在地上,泪流满面,所有的委屈、所有的压抑,在这一瞬间如决堤之水,迸发了出来。在场之人无不感伤。

银铃公主似乎能读懂陈必达的心思,她走到陈必达身边,扶着他的肩膀说道:“将军不必感伤,自古以来,忠臣良将大多没有好下场,最主要的原因是皇帝的昏庸,如今大汉皇帝如此了解将军,乃将军之幸啊!更是大汉之幸啊!”

陈必达看着银铃公主,心想:“她怎么会如此地明白我,这个小丫头,真是冰雪聪明。”

汲黯对东方朔道:“老哥,你这也太过分了,我差点让你给吓死,咱以后能不能不这么干了?”

东方朔笑道:“这是陛下的意思,其实陛下早就知道匈奴人的诡计,更加知道陈将军的为人。老夫以为陛下所写的‘天佑大汉,国有栋梁。’这句最贴切,这是对陈将军最高的褒奖。”

陈必达对东方朔道:“大人,陛下这句,并不单单指我,指的是我大汉千千万万的百姓,指的是我汉军中流血牺牲的勇士。我陈必达不过是沧海一粟,不足以道哉。”

解忧公主道:“今天总算是皆大欢喜,那咱们就开始宴饮吧,大家可要开怀畅饮啊。”

罗威一听有酒喝,高兴极了,说道:“俺最喜欢喝酒了,哎呀,今天俺要和陈大哥对饮三十碗,我一定要喝倒你!”

陈必达说道:“好,咱们兄弟劫后重逢,我就陪你喝个痛快,不醉不归!”

此时的长安城,处处是一派紧张的气象,虽然云中之战汉军打败了匈奴军队,长安的老百姓都非常高兴,但是匈奴军并未远遁,边防仍旧紧张,这种紧张传递到了长安城里,唱戏听曲子的人少了很多,往日的闹市,也冷清了不少。

诸邑公主带着侍女小桃和玲儿来到长安的集市,公主心情不好,所以向卫皇后提出想去集市走走,散散心。卫皇后心疼诸邑公主,就答允了。

但为了公主的安全,卫皇后派了自己的贴身侍卫,远远地跟着公主,暗中保护公主的安全。公主经受了太多的风波,卫皇后不能容忍公主再受到任何伤害了,所以这批从大汉羽林军中优选出来的顶尖高手,全部便装,悄悄地周旋在公主身边,既要保护好公主的安全,又不能被公主发觉。

集市上比往日冷清了不少,公主边走边看,就走到了一个摊位旁,摊位只有一张桌子,桌子外面摆了一条凳子,桌子后面立着一个旗子,上书“卦”。摆摊的是一个老者,年龄大概七十多岁的样子,胡子很长,但和蔼可亲。

诸邑公主看到后,心头一动,就来到桌子前,坐了下来,两个侍女分立于两旁。老者问道:“敢问这位姑娘,是测字呢还是卜姻缘啊?”

诸邑公主回答道:“老先生,我想卜姻缘。”

老者随即拿起签桶,交给公主,说道:“请吧。”

公主闭上眼睛,用力摇晃签桶,摇出了一根签。老者拿起,仔细看着。想了一会,叹了口气,说道:“姑娘,你的姻缘是半世缘,这在姻缘签里是下下签。”

诸邑公主问道:“老先生,何为半世缘?”

老者看着签,读道:“千里姻缘一线牵,月老仅留半段线。痴心一片全交付,来世今生半世缘。”(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