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汉魂 > 第六十一章 波诡云谲

第六十一章 波诡云谲

长安城仍旧像往常一样的繁华,但隐藏在喧嚣繁华之下的,确实暗流涌动。自诸邑离开长安,汉武帝的心里总是惴惴不安,他是在担心自己的女儿,虽然权倾天下,唯我独尊,但是他最基本的,还是一个父亲。诸邑是他最疼爱的女儿,但是却为了那个陈必达现在是疯疯癫癫的,汉武帝心中升起一团的怒火。还有闹市里的那个算卦的老头,竟敢在当朝公主面前胡言乱语,简直是胆大包天,此人是非杀不可,免得他在长安城中妖言惑众。

深夜的未央宫,灯火通明。太监苏文拿了一件棉衣,给正在批阅奏章的汉武帝披上,然后轻轻地说道:“启奏陛下,羽林卫们这几天在长安城里抓了不少人,但经过小桃等人的辨认,竟然都不是。”

“什么?难不成那个佞人还长翅膀飞了不成?”汉武帝龙颜大怒,一下子把正在批阅的奏章甩到了苏文的脸上,吓得苏文赶忙跪地求饶。

“再查,朕就不信找不到这个佞人。仅凭他妖言迷惑公主这一条罪状,杀他一千次都不多!”

“老奴遵旨!”

此时一名宫女端着一杯热茶进来,恭恭敬敬地放到汉武帝的案几上。汉武帝正在气头上,抬手就把茶杯打在了地上,怒道:“不喝!朕还有心思喝茶?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朕要你们这帮废物何用?”

苏文吓得脸色煞白,连连磕头求饶,汉武帝一甩袖子,离开了未央宫。

此时的卫皇后已经年老色衰,已经失去了汉武帝的宠爱。但李夫人却年轻貌美,独得专宠。汉武帝心绪烦躁,离开未央宫后,便移驾李夫人所在的“碧秀宫”。李夫人见汉武帝一脸怒容,很是惊讶,便轻轻地问道:“是谁这么大胆,引得陛下发怒?”

汉武帝叹了口气,说道:“唉,还不是诸邑那个丫头,真不让朕省心。”说着端起李夫人桌上的茶杯,一仰头就喝光了杯中的茶水。李夫人对身边的侍女递了一个眼色,侍女会意,赶忙去为皇帝沏茶了。

汉武帝接着说道:“朕早就告诉过她,那个陈必达品行不端,不可托付。她就是不听,要不是她拦着,朕早就……”汉武帝说着,握起拳头重重地砸到桌上。

李夫人看汉武帝在气头上,趁机煽风道:“陛下,诸邑这丫头年龄还小,涉世不深,所以才被陈必达这个奸臣迷惑。陛下可以用缓兵之计,等诸邑年岁稍长,懂得多了,陛下再找个借口杀掉奸臣,不就行了。”

汉武帝一听,果然妙计,拍了拍李夫人的手,说道:“爱妃真是朕的贤内助啊。今晚朕不走了,就在这里好好陪陪爱妃。”

李夫人一听大喜,趁机进言道:“陛下,我大汉自霍去病将军病故后,大汉三军全凭我哥哥李广利在苦苦支撑,有他在,对内,各个诸侯王心怀恐惧,不敢造次,对外,匈奴人也不敢再进犯我大汉了。陛下,臣妾想为哥哥求个封赏。陛下。”说完就偎依在汉武帝怀里开始撒娇。

汉武帝想了想,说道:“李将军常年统军在外,劳苦功高,的确应该表彰,但他现在位居大汉的‘贰师将军’,位高权重,大汉的半数兵马都在其手中。朕对他已经是赏无可赏,封无可封了啊。朕就只好赐他一死了,你说如何啊?”

李夫人心里一惊,说道:“陛下……”

“哈哈哈哈,”汉武帝大笑起来,“朕是逗你的,看把你吓的,哈哈哈哈。”

“陛下真坏,真坏。”李夫人又开始撒娇了。

汉武帝在房中走了几步,对李夫人说道:“朕打算在未央宫以南,建立一座阁楼,取名为‘御风阁’。将大汉自立国以来的历代名将,命画工绘其肖像,挂于阁中。使百臣效法,让万民敬仰,以为万世楷模。这也算是对大汉名将的一点褒奖吧!”

李夫人听后,心里有些激动,试探地说道:“陛下,那我哥哥也应该能进‘御风阁’吧?”

“哈哈,‘贰师将军’对大汉有功,当然可以进‘御风阁’了。”

听了汉武帝的话,李夫人终于放心了。

第二天早朝,汉武帝把打算建立‘御风阁’的事情告诉群臣,想听听大家的意见。群臣对于这个提议都非常赞成。御史大夫韩安国进言道:“陛下,我大汉历代名将,如韩信、彭越、季布、周亚夫、有‘苍鹰’之称的郅都,有‘飞麟’之称的霍去病,有‘卧虎’之称的陈必达……”

汉武帝顿时脸色大变,内史郑当时注意到了这一情况,赶忙打断韩安国,“韩大人,你刚才说的都不错,只不过这‘卧虎’陈必达,沽名钓誉,品行不端,实在是有辱我大汉名将之称谓,臣恳请陛下,千万不可将陈必达列入‘御风阁’名将之列。否则,臣恐怕我大汉前朝的名将,若泉下有知,都将耻于与此人为伍。”

韩安国刚要反驳,汉武帝说道:“郑内史所言甚是,朕准奏。”韩安国便不再多说了。退朝后,韩安国拦住郑当时,责备道:“郑内史,你身为内史,应当仗义执言,秉笔而直书。为何用诬谗之词来陷害我大汉良将?”

郑当时讪笑道:“韩大人,小人所说的皆是皇上所想的,咱们做臣子的,当然是言皇上所不便言,为皇上所难以为,这才是做臣子的职责。小人敢断言,将陈必达排除出‘御风阁’,此必是皇上心中所想。韩大人乃当朝重臣,察言观色这么简单的道理,韩大人不会不知道吧?”

韩安国怒斥道:“你这等卑鄙小人,不学无术,就只知道察言观色,一味谄媚。有你这等小人在,陛下危矣,大汉危矣。”说完气的不停地咳嗽起来。

郑当时被韩安国斥责,心里不服,小声说道:“迂腐不化的老顽固。”说完立刻就闪人了。韩安国咳嗽不止,当场昏倒在地。

当夜,韩安国病情加重,他自知大限将至,然看到朝政衰败,小人当道,老人心中实在不忍大汉基业毁于一旦,他强撑着病体,拿起毛笔,接着蜡烛的一点微光,写道:“

老臣韩安国敬奏大汉皇帝陛下:

秦朝暴政,失却天下民心,以致社稷倾颓,四海鼎沸。高祖以布衣之身,手提三尺剑,斩白蛇而起。披荆斩棘,栉风沐雨,诛暴秦,灭项羽,终致平定天下。然开国易而守成难,我大汉自文皇帝、景皇帝之休养生息,方始富强。

自陛下登基以来,寝不安席,食不知味,派精兵良将,北却匈奴、南定百越,赫赫武功,天地之极也。然当年留侯曾问高祖皇帝,最切齿者谁?高祖答曰,‘雍齿’耳”,留侯曰:封之可也。此所以陛下不可以一己之喜而赏之,不可以一己之恶而诛之。

汉奋威将军陈必达,汉之栋梁也,社稷之基石。有大功与国家,而无一丝一毫负国也。老臣恳请陛下,赏忠臣以彰其功,表良将以励左右。若有功而不赏,有过而不罚,则将士心寒矣。‘御风阁’乃功臣榜,‘飞麟’之功在,而无‘卧虎’之绩。试问陛下将置忠臣良将于何地?老臣耿耿忠心,心系大汉安危,临行留言,望陛下警之,惕之,察之。”

汉武帝览后大怒曰:“好个大胆的韩安国,竟敢为陈必达说情。朕念他是三朝老臣,不予追究。今后再敢有说情者,朕定斩不赦。”说完将韩安国的奏章狠狠地扔在地上。

苏文上前捡起奏章,问道:“陛下,这奏章该如何处理?给他退回去?”

汉武帝想了一下,说道:“付之一炬!”

匈奴军队连日来猛攻乌孙国都,箭如雨下,有好几次差点攻破城门,陈必达率领乌孙军队拼命抵抗,打退了城下的匈奴士兵,杀敌甚重,但自身的伤亡也很大。虽然暂时保住了都城,但谁也不敢保证还能坚持多久。

江充负责守卫的是都城的西南角,他在战斗中也受了箭伤,他跑来对陈必达说道:“大哥,匈奴军队擅长野战,不擅长攻坚。你的打法很对,咱们就不出战,就是坚守,反正他们也攻不进来。”说完仰着头喝起水来,看来是渴坏了。

陈必达扭头对他说道:“你确定么?你看那是什么?”

江充向城下一看,数千匈奴士兵扛着云梯又冲了过来。江充大惊道:“大哥,匈奴人怎么会有云梯的?这帮蛮夷竟然也能造出云梯来?”

“肯定是中行说教他们的。你先别废话了,快回去,先顶住敌人这次进攻再说,你要是守不住,提头来见我。”

“是,”江充赶忙扔下水袋,踉踉跄跄地回去防守了。

陈必达负责的东北角是匈奴人重点攻击的目标,匈奴人极为擅长射箭。在交战中,站在城头负责守卫的士卒伤亡过半,陈必达左臂中箭,但他拔掉箭头,继续作战。他发现敌人的这次进攻和以往不同,鼓噪声很大,但是攻击的力度、强度却不如以往。陈必达皱眉思索,猛然醒悟,这分明是敌人“声东击西”之计啊。赶忙叫罗威道:“罗威,你快带着本部人马,去西南角帮助江充,敌人的主攻目标是江充那边!”罗威一听急了,骂道:“这帮兔崽子,又跟老子使诈!”

等罗威赶到时,江充的部下已经死伤殆尽了。江充也算是条汉子,身受数十创,仍挥舞着宝剑,与敌人厮杀,剑身已经崩缺了好几处了。罗威带人一番厮杀,终于把已经攻上城头的匈奴士兵又赶了下去。江充躺倒在地上,气喘吁吁地说道:“你小子,你小子再晚来一步,我就交代在这里了。”

罗威笑道:“嘿嘿,你可千万别交代了,俺还等着你和俺斗嘴呢?”

两人相视而笑,但是敌人的这次进攻被击退了,下次呢?敌人的下次进攻会在什么时候那?到那时又能不能守的住呢?罗威和江充的心里,都有些忐忑和疑虑。(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