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汉魂 > 第六十七章 擒虎计

第六十七章 擒虎计

已是深夜,在汉军大帐之内,东方朔还在奋笔疾书。汲黯问道:“我说,老哥啊,你这大半夜的不睡觉,写什么写啊?再有几天咱们就到长安了,你有什么事不能回长安再说啊?”

东方朔没有抬头,一边写一边说道:“这你不懂,别多问,快睡觉吧!”微弱的烛光下,映照出东方朔苍老的面容。

离开长安有大半年了,以东方朔的身体情况,这大半年东奔西走,南征北战的,可是快把他累吐血了。虽然汉军击败匈奴,大获全胜,可眼下有一件最最紧要的事情,必须要立刻告诉皇帝陛下,尽快完成。此事倘若耽搁,后果必将不堪设想。

东方朔写道:“臣东方朔谨奏大汉皇帝陛下:

臣奉陛下圣旨,与汲黯出使西域,赖祖宗庇佑,陛下神威,幸不辱使命。汉奋威将军陈必达指挥我大汉羽林军,击破匈奴部队于乌孙城下,并追杀数百里,扬我大汉国威。

臣有“三罪一计”要禀告陛下:此番西域行事,多有坎坷,其间挫折,不一而足。

罪臣为了统一军令,击败匈奴部队,假传圣旨,矫诏夺了宁成将军的兵权,此一罪也;

罪臣明知诸邑公主与奋威将军感情深挈,却为了能借到乌孙兵马,擅自做主,让陈将军迎娶了乌孙国的银铃公主,而没有禀报陛下,此二罪也;

此前传言陈必达将军投降了匈奴,此乃匈奴所用反间之计,欲离间我君臣之情,罪臣竟然被匈奴奸计迷惑,没有及时看破此毒计,险些害了我大汉的良将,此三罪也。

臣有此三罪,罪莫大焉,恳请陛下严惩不贷。奋威将军陈必达,离开长安已三年矣,此间备受磨砺,历尽艰辛。此人虽忠,然志向不小,目前手握兵权,蓦然返回长安,陛下不可不防,然又不可不用。

臣恳请陛下解除此人兵权,‘以高位结其心,以厚禄损其志’并远调重用其身边之人,如季安世、秦天阳、罗威、江充等人,此等谋臣虎将,天下无双。‘翦其羽翼,虽鸷鸟不能奋击;去其爪牙,虽猛虎亦要俯首。’如此,陈必达纵有冲天之志,亦不能成事,此乃罪臣为保大汉社稷而为陛下献上的“擒虎计”也,望陛下斟酌。

罪臣东方朔俯首再拜。”

汉武帝览奏大喜,对苏文道:“东方先生真是妙计,‘三罪’是小事,但这‘擒虎计’却是关乎社稷安危啊。当年陈必达平定南越返回时,主父偃也曾经劝过朕,要朕当心陈必达,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传朕旨意,立刻去准备,朕要在潼关迎接他们归来。”

太监苏文劝道:“陛下身负国家重担,不可轻动。不如派一位重臣,代表陛下到潼关,迎接大队,并宣读圣旨。”

汉武帝一听有道理,“依你之见,派谁去好呢?”

“陛下,建威、扬威两位将军现在就在殿外。”

苏文一句话点醒了汉武帝,建威将军黄亭宇、扬威将军吕克强都曾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部下,跟随霍去病参加了多次对匈奴军队的作战,屡建奇功,派他俩前去,是最好不过的了。

“立刻传旨,宣建威将军黄亭宇、扬威将军吕克强觐见。”

不一会儿,两位将军就到了,他俩走到汉武帝面前,跪下行礼,汉武帝起身扶起说道:“两位将军不必多礼,当年河西之战,朕就多次听骠骑将军说起你们,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英气逼人啊。”

然后话锋一转,问道:“你们知道陈必达么?”

“奋威将军陈必达,末将听说过。”黄亭宇答道。

汉武帝接着说道:“这次你代表朕,去潼关迎接他们,只需……”

两人点头领命。

出了大殿,扬威将军吕克强问道:“咱俩去潼关制伏陈必达,万一他不肯交出兵权,岂不是要厮杀起来?”

建威将军黄亭宇笑道:“当年骠骑将军曾言,“陈必达知义而不知利,知进而不知退,知舍而不知得,知国而不知家”此迂腐之将也,难成大器。如今咱俩奉皇命,他若交出兵权,则善矣,若敢不交,哼!”说完举起右手,用力握了握拳头。

诸邑公主和陈必达闹别扭,一直不理他。每次看到银铃公主和陈必达在一起,诸邑公主的心里就升起一团怒火,她很想冲上去痛打陈必达一顿,然后把他拉到粪坑前面,一脚踹下去。这样才能稍解诸邑公主心中之气。

文轩前来问候诸邑公主,公主拉住文轩的手,问道:“他最近怎么样了?”

文轩一愣,问道:“公主,你说的是谁啊?”

“还能是谁?不就是那个负心薄义的家伙么?”

“奥,”文轩明白了,“陈大哥一直在忙着军中的事情,具体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看到诸邑公主一脸失望,文轩眼珠一转,赶忙说道:“公主啊,咱们已经快到长安了,等到了长安,你把他宣过去,仔细问问不就行了。”

诸邑公主已经不耐烦了,她挥手示意文轩离开,文轩忐忑不安地退出了公主房间,一下子撞上了汲黯,身体晃了晃,险些摔倒。

汲黯一把扶住文轩,责备道:“你这个丫头,总是这么毛手毛脚的,走路要看着点。”

文轩委屈地说道:“汲大人,刚才公主训我了,生我的气了。”

汲黯听了文轩的哭诉后,哈哈大笑起来,说道:“你这丫头,诸邑公主是在和陈将军斗气呢,不是生你的气,放心吧。”

文轩半信半疑地问道:“真的吗?”

汲黯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道:“你还不相信本官吗?具体原因和你说了你也听不懂,总之,公主不是生你的气,明白了么?”

文轩点点头,走了。汲黯无奈地摇了摇头,心想:“三个女人一台戏”,现在这两个女人就已经是一团乱麻了,陈必达啊,陈必达,这女人的嫉妒心本来就可怕,处在热恋中的女人的嫉妒心就更加可怕,现在诸邑公主的嫉妒心已经起来了,真是够你喝一壶的了。”

陈必达的大军历尽艰难,终于来到了潼关,只是在潼关前,一支彪军拦住了去路,陈必达一看,原来是建威将军黄亭宇,扬威将军吕克强,此二人当年都曾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部下,当年的河西之战时,陈必达也曾经见过他二人,如今再次相见,陈必达非常高兴。

他立刻下马,来到两人面前,正要行礼,建威将军黄亭宇厉声道:“奋威将军陈必达接旨,”

陈必达下跪接旨,圣旨曰:“大汉奋威将军陈必达,忠心护国,虽历艰难困苦,亦坚韧不拔。破匈奴于乌孙,扬国威于西域,闻听捷报,朕心甚慰。着免去陈必达奋威将军之职,恢复司隶校尉之职。其所统军队,由扬威将军吕克强统领。其余人等,各有封赏,望诸位愈加勤勉,尽忠报国。钦此。”

罗威怒道:“只是恢复司隶校尉之职也算是封赏么?还免去了大哥的奋威将军。岂有此理。”罗威愤怒地站了起来。

“罗威,跪下!”陈必达喝道。

扬威将军吕克强紧紧地盯着众人,谁要是敢有异动,他就会毫不犹豫地给予擒拿。对于这一点,陈必达当然心中有数。所以当下他厉声呵斥罗威,其实是为了保护罗威。

罗威很不情愿地再次跪下,头扭向一边。陈必达叩首道:“末将谢皇上隆恩!”

诸邑公主听到这道圣旨,心想:“父皇的心胸也太狭窄了,现在我们才刚到潼关,他就派人截住我们,褫夺了必达的兵权。作为一个皇帝,他是合格的,甚至是出色的。但是作为一个父亲,他就太不合格了。”

长安城的百姓都知道陈必达回来了,都聚集在皇宫们外,要清算陈必达的投敌卖国之罪。汉武帝无奈,发布了一道诏书,说明陈必达没有投降,一切都是匈奴人的反间计,但是长安的百姓似乎并不买账,依然群情汹涌,似乎要吞掉陈必达一般。

“母后,现在朝廷内外有人要清算陈必达,这是怎么回事?”一个男人的声音在询问道。

只见一只纤纤玉手端起一只翡翠杯,呷了一口茶,然后缓缓放下,说道:“髆儿,虽然为娘不清楚陈必达心里是怎么想的,他倾向于谁,但是为娘知道,此人是非除不可。因为诸邑公主的关系,有此人在,太子刘据的位子就会稳固。除去了此人,凭着你舅舅的势力,为娘要扶你登上太子之位,料也不难。”

“可是娘说过,他刘据背后并不是只有一个陈必达啊,他背后还有卫皇后,鹰扬将军、虎贲将军等人,只除掉一个陈必达,有什么用啊?”

“你懂什么?饭要一口一口吃,事情要一步一步做。咱们眼下当务之急,就是先除掉陈必达,剪出太子的羽翼。至于其他人,顺者自然是荣华富贵,逆者下场就和陈必达一样!”

“娘,您真是妙计啊,孩儿从心里佩服娘的足智多谋!”

“什么足智多谋,简直就是糊涂透顶!”一个威严的声音传了过来,吓得正在对话的两人一哆嗦。(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