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超级外星特工 > 第二百七十章好吃的停不下来

第二百七十章好吃的停不下来

他之所以停下来,除了周围有东湖醋园、煤炭博物馆、龙华寺、龙山石窟这类的景点外,更大的原因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舌之欲。

作为晋省的省会城市,这里可谓汇聚了来自全省各地的特色小吃。

林超是鲁省人,从小与面食为伍。虽说来到南方求学工作六年多,但这胃口还是更偏好面食。这次来到这个号称“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晋省”的宝地,对他来说,完全不亚于来到了天堂。

蒸制、煮制、烹制三大类面食,有据可查的就有280种之多。品种之丰富让林超恨不得每种都要常一遍。

品种多样、原料多样、形式多样的各色面食让林超挑花了眼,反复痛苦的折磨后,他终于给自己选定了三天两夜的饭食。

从晋祠出来,午饭也是并州第一餐,刀削面配平陶牛肉。

晋省是面食之乡,面食种类繁多,其中以刀削面最为有名,全凭刀削成面,因此得名,可谓“面食之王”,而在晋省各地的刀削面中,而其中又以云中刀削面最为出名。

云中刀削面对和面的技术要求较严,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饧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削时容易粘刀、断条。

刀削面之妙妙在刀功。一般不使用莱刀,要用特制的弧形削刀。面点师傅踩到1.8米高的独轮车上,头顶着面团,在眼睛看不到面团的条件下,左右手分别拿削刀轮流削下面片,柳叶状的面片纷纷落入锅内,可谓“弯弓闪闪千叶落,汤锅滚滚百浪淘。近如玉簪从天降,远似柳叶下枝梢”,可以说是面食技术与艺术的圆满融合。

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老舍先生有诗赞曰“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

相传刀削面诞生于元代一个寻常百姓之手。元代蒙古人攻占并州时,为防“汉民”造反,没收家家户户的金属器具,并实施苛刻的“限刀”政策,规定十户一把厨刀,切菜做饭轮流使用,用后再交回鞑靼人保管。一天中午,有一老汉去取厨刀准备做饭,结果刀已被取走,他只好返家等待。出门时老汉恰被一块薄铁皮碰了脚,就悄悄带回了家,无奈之下只好用铁皮“砍面”。结果砍出来的面条也特别好吃。这样“砍”面的办法一传十、十传百地传播开来。

呃,好吧,林超承认在云中市逛云岗石窟的时候,他已经尝过当地地道的刀削面了。不过谁叫这东西太美味,他在这里就当是替云中品鉴并州人做得地道不地道了。

嗯,没错。

配面的平陶牛肉同样久负盛名,起源年代无考,清代时已誉满三晋。它软硬均匀,食之绵软可口,咸淡适中,香味醇厚,回味悠长。“闻其香而提其神,品其味而解其困”正是对平陶牛肉的描写哦。

晚餐,林超同样不含糊,是晋省十大面食之一的莜面栲栳栳加获泽肉罐肉。

莜面栲栳栳用营养价值极高的莜面做成的。它的制做工序非常严格,和面一般是由体力较好的人负责,加以烧开的水,用擀面棍搅拌成面团,必须趁热将其揉精。接下来在手掌上将小莜面团一揉、一搓,再往手指上一绕,就变出了一卷卷的莜面栲栳栳。接着将薄片卷成空心卷,竖立在笼中,蒸约10分钟后,揭去笼盖,这才算是大功告成。

莜面栲栳栳是晋省中部北部的常见面食。其制法、名称来历,要追溯到1400年前的隋末唐初。相传唐国公李渊被贬并州留守,携家眷途经灵空山古刹盘谷寺,老方丈特制了这种莜面食品以款待。李渊问:“手端何物?”老方丈答:“栲栳栳”。栲是植物的泛称,栲栳指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盛物器具。还有一种说法,相传李世民父子在并州起兵,用的就是这种面食犒劳三军,一举建立大唐王朝,栲栳是由“犒劳”演变而来。

因有这两种传说的存在,并州的莜面栲栳栳在晋省民间除了是家常美食外,确实还有犒劳亲朋贵宾之意。在雁北和吕梁山区,人们赋予吃莜面栲栳栳以"牢靠"、"和睦"等美好象征。每逢老人寿诞、小孩满月或逢节待客,多以此进餐。山区有些人家婚配嫁娶时,新郎新娘也要吃,意谓夫妻白头到老。年终岁末时更要吃,以祈全家和睦、人运亨通。

获泽肉罐肉则是用猪肉、牛肉或羊肉、小米及各种作料不加调料清煮,或是加酱油和其它佐料红炖煎煮而成的,肉味纯正,软烂可口。同时,获泽肉罐还是我国陶瓷工艺里的一枝奇葩。罐似粗瓷,内敷细釉,口颈小、肚儿大,瓯式盖子,盖与罐口大小合度,放之平稳、严密。其外形美观、色泽鲜亮、敦实大方,摸着光滑细腻,使用起来极其方便,能够适合煮、炖、焖肉的需要,兼餐具与工艺美术品于一体。

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他起了一大早,为得就是寻找原平锅魁和头脑。

原平锅魁是一种烤制的面食,制作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余年。面饼呈黄色,香、甜、酥、脆。根据包馅与不包馅可以分成空心锅魁和实心锅魁两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头脑。听起来有点渗人,实则应该算是一碗肥羊肉汤。

又名八珍汤,用肥羊肉、黄花、煨面、藕根、长山药、良姜、酒糟、黄酒八样原料配制,一般用腌韭菜作引子,并佐以一种名之为帽合的圆形面饼。

呃~~,他的锅魁好像有点画蛇添足了。

头脑是并州特有的风味早点,是清代学者、医学家傅山为孝敬其母所发明,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品尝时可以感到酒、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醇香味美。据称其营养丰富,具有益气调元、活血健胃、滋虚补亏的疗效,长期食用,得益非浅。

吃过早餐,林超也懒得四处逛景点了,一门心思铺在查找制作地道特色美食的小店上。

好在这年头网络发达,甘于“试毒”的网友很多,林超根据攻略,总能找到提供最好的“选定美食”的地方。

第四顿,午餐,剔尖加羊拐弯。

剔尖呢,又称拨鱼、剔拨股,是流行于晋中一带的传统经典面食,以其方便快捷、口感香滑,利于消化而受到广大百姓的青睐,是晋省面食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

把和得很软的面放在一个带把面板上,一手端面板,一手用铁制筷子或木筷子一根一根往下拨人锅内,如小鱼在水里跳跃。这种面柔软绵滑,易于消化,配上荤素浇头或打卤即可食用。

而所谓的"羊拐弯"其实就是羊腿关节的那一段。做法通常是先炸后炖,吃起来有一种蒙古烤全羊的味道。

第五顿是晚餐。简单点,碗脱与定襄蒸肉。

碗脱当然是最正宗的定胡碗脱。制作方法是把白面或荞麦面调成糊状,盛在容器里,上火蒸熟,冷却后脱离容器,故而形象得名。

碗托有白面碗托,也有荞面碗托,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选择。而碗托的吃法也多种多样:可以凉拌,置于阔口浅底碗里,吃时用钢锯条磨成的小刀,把碗里那浅浅的一层面食割成自己喜欢的形状,拌以辣椒油、老陈醋等佐料,利滑爽口,柔韧、滑腻、筋道、香辣,霎时间酸甜咸辣味溢满口腔。,

也可以热炒,将炒瓢内入入熟猪油,加入葱蒜后,将切成条状的碗倒入,加山药蛋丝或豆芽菜,再加大料水、酱油、醋等调味品,炒熟后利滑爽口、味美异常。

定襄蒸肉以精瘦猪肉肉糜为主,猪肉、土豆、煮熟切碎,再加粉面、调味作料揽拌混合,放入碗里再蒸。做出来,有肉香却不见肉影。食用时加热切成块,味香迷仙、回味无穷。

第六餐,林超早起,继续和荞麦面较劲,荞面河捞佐配上党腊驴肉。

荞面用温水加生石灰水和好,上河捞床压入开水锅中,捞入兑好的盐醋汤水中,浇上羊肉臊子,加点陈醋。

上党腊驴肉因制作创始于腊月而得名,在清嘉庆年间已闻名四方,并成为皇室贡品。

并州市的一顿,林超返璞归真,用最朴素的晋省花馍和羊杂割当作告别。

晋省人做花馍,又暄又白,造型独特。羊杂割,更是简单,把羊的心,肺、肝、肠、血等洗净、煮熟切碎、配上花椒、辣椒、盐、大蒜、葱、姜等作料,加上一些煮肉汤,做成“羊杂”,加上粉条一起吃。两者搭配喷香四溢,仿佛回到了他老家鲁省那边,很有亲切感,林超认为完全不输于隔壁省的羊肉泡馍。(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