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超级外星特工 > 第二百七十二章西渡黄河

第二百七十二章西渡黄河

从这里跨过黄河,林超就来到了北中国之行的第二个省份,陕省。

这里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也是现代中国革命的圣地。

早在8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生活在这里。1953年在长安城东发现的半坡村遗址,展示出6000年前母系氏族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座落在陕北的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秦中自古帝王州”。陕省在历史长河中展现了朝代更替的变化历程,铸造了民族盛衰、强弱易势的历史印迹,先后有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大夏、隋、唐等十余个政权在陕省建都,时间长达1000余年,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省份,长期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省会长安更是全国六大古都之一。

两千多年前,以古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开通,使陕省成为全国对外开放的发源地,都城长安成为闻名中外的中西商贸集散地。唐代,陕省成为中国与日本、东南亚、朝鲜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盛地。

近现代以来,陕省是响应辛亥武昌首义宣布独立的首批省份之一,特别是1935年开始,中共中央在陕北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石,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州精神。

作为红星照耀下成长起来的“四有青年”,林超就把延州那里选作了陕省的第一个落脚点。

期间他特意花了两天时间在革命纪念馆、枣园、宝塔山、王家坪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南泥湾革命旧址、烈士陵园等地方接受了红色再教育。感慨先烈创业艰难之余,又不禁激动地向他们诉说着如今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沿着铁路线南下,沿途有一个地方林超不得不去。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相传黄帝得道升天,在此留下衣冠冢。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景仰的民族圣地,也是亿万华夏儿女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生活在距今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他合炎帝、败蚩尤,统一了三大部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领导先民们始制衣冠、造舟车、定算数、创医学、定音律,重农耕、养蚕桑,发明了指南车,建立了夫妻制,结束蛮荒懵浊,开启了文明先河。黄帝被列为五帝之首,被尊为奠基文明、肇造华夏的人文始祖。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即指由黄帝纪元开始。

据《史记》记载:“黄帝崩,葬桥山”。黄帝陵所在的桥山,总面积为8500余亩,下有沮水环绕,南与印台山相望,山上有古柏8万余株,千年以上古柏3余万株,是我国最大的古柏群。黄帝陵园面积10余亩,陵前设有祭亭,内立“黄帝陵”碑。陵冢高3.6米,陵园周长48米。园内古柏参天,一派*肃穆的气氛。每年清明节、重阳节,海内外炎黄子孙聚集桥山,举行隆重的祭祀大典。陵园入口处有“汉武仙台”,高数10米,拾级而上,县城、东湾尽收眼底。

祭拜完黄帝,林超没有继续南行,而是折向东南方向,先走了趟华山。花了一天的时间体验这座号称以雄伟奇险,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险峻称雄于世的"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

之后西行近百公里,林超终于来到了他游历北中国的一个重要节点,秦始皇陵墓。

如果说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那么中国秦始皇陵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

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秦始皇把他生前的荣华富贵全部带入地下,由此皇陵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地下宫殿是陵墓建筑的核心部分,位于封土堆之下。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班固《汉书?楚元王传》亦记载:“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铟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河,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藏,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

据史载,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

陵园按照秦始皇死后照样享受荣华富贵的原则,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大体呈回字形。陵墓周围筑有内外两重城垣,陵园内城垣周长3870米,外城垣周长6210米,陵区内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占地近8平方公里。

封土呈四方锥形,秦始皇陵的封土形成了三级阶梯,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115米,但由于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封土底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高度为87米(另一资料:陵园初高120米,“秦始皇陵高大若山”,后经风化侵蚀及人为破坏,降低了40多米)。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

当然,普通人更关心地下掩藏了什么。

考古发现地宫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中心点的深度约30米。陵园以封土堆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众多,内涵丰富、规模空前,除闻名遐迩的兵马俑陪葬坑、铜车马坑之外,又新发现了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余处,数十年来出土的文物多达10万余件。

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个,范围广及56.25平方公里。主要陪葬坑有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马厩坑以及兵马俑坑等,历年来已有5万多件重要历史文物出土。1980年发掘出土的一组两乘大型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秦始皇陵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

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俑坑三处,成品字形排列,面积共达2万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其中一号坑为“右军”,埋葬着和真人真马同大的陶俑、陶马约6千件;二号坑为“左军”,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9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战车等三个兵种混合编组的曲阵,也是秦俑坑的精华所在;三号坑有武士俑68个,战车1辆,陶马4匹,是统帅地下大军的指挥部。这个军阵是秦国军队编组的缩影。

陵园工程的修建伴随着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当他13岁刚刚登上国王宝座时,陵园营建工程也随之开始。陵园工程修造了39年一直至秦始皇临死之际尚未竣工,二世皇帝胡亥继位,接着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纵观陵园工程,前后可分为三个施工阶段。自秦王即位开始到统一全国的26年为陵园工程的初期阶段。这一阶段先后展开了陵园工程的设计和主体工程的施工,初步奠定了陵园工程的规模和基本格局。

从统一全国到秦始皇三十五年,历时9年当为陵园工程的大规模修建时期。最多72万囚徒来大规模的修建,基本完成了陵园的主体工程。

自秦始皇三十五年到秦二世二年冬,历时3年多,是为工程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从事陵园的收尾工程与覆土任务。尽管陵墓工程历时如此之久,整个工程仍然没有最后竣工。当时历史上爆发了一次波澜壮阔的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的部下周文率兵迅速打到了距陵园不足数华里的戏水附近。当时少府令章邯建议:“盗已至,众疆,今发近县不及矣,骊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

至此尚未完全竣工的陵园工程才不得不中止。

不过,陵园貌似留给后人的谜团很多。

像网上流传的什么:地宫开启之谜,地宫盗挖之谜,地宫埋“水银”之谜,秦始皇遗体完好之谜,地宫坑深之谜,兵马俑伉被焚之谜,地宫设有几道门之谜,地宫珍宝之谜,秦陵地宫有无飞雁之谜等等,一直在民间很有市场。

大家沸沸扬扬,众说纷纭,却又谁都说不出一个能让人信服的结论。国家方面的意见也是含含糊糊,不断有起伏,让这座始皇帝的陵墓总是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