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超级外星特工 > 第二百八十九章草原见闻

第二百八十九章草原见闻

11月下旬,林超无拘无束开车奔腾在蒙省草原的大地上。

在上个月,为了找到密钢石陨石,他在库木塔格沙垄周围风餐露宿折腾了两个星期,总算苦心人天不负,在沙垄西南、东南两侧各分别发现了一块密钢石陨石。尤其是东南方向的那块,得来不易,万幸个头却不小,足足有8斤重,完全可以再造一把剑。

可令人失望又奇怪的是,这些密钢石陨石都没有引起玉佩的任何反应。第一块时,林超还不死心,但当第二块也是同样的结果后,他知道,调查玉佩的线索断了,玉佩异动的原因并不是出在密钢石上。寒水软剑上应该是另有其他蹊跷才会引起玉佩的振动。

虽然这个结局不是他想要的,但不管好坏,总算也是一个结论。

收集来的两块陨石,林超自然不会浪费,收起来打算另作他图。

既然目的达成了,伊吾卢这边的美食和水果也都吃过了,草原上越往后雪灾、暴风等灾害越多,不想多经历几场,还是趁早启程为妙。

首先要选择一个代步工具,在那为当地很有影响力的越野车车主的帮助下,林超淘来的一辆二手风骏5皮卡。

据说风骏5是最受牧民广为好评的一款皮卡。动力迅猛,乘坐的舒适性也佳。中控台布置着电控四驱控制按钮,分为两驱、四驱、四驱慢速三种驱动模式,让它即使在空载的状态下,挂上四驱档后也不用再担心冬季冰雪路面打滑的危险。

当然,林超更看重的是价格,这辆几乎崭新的二手车车价加过户手续办完才不到六万元。这对到黑省就要处理掉此车的林超来说,是在划算。

本来按他当初的想法是要学古人,策马奔腾,买三匹蒙古马一路骑过草原的。

一匹骑乘,两匹运行李和吃食,就跟古代北方草原民族远距离作战的的骑兵似是,想想就特别的带感。

可惜,这种中二的想法注定不现实。

草原秋冬季恶劣天气那么多,冬季气温更是在零下20到零下40℃?,他顶风冒雪一路西行,那就不和庞明说得一样,真的是脑子有病了吗?要是碰见了大风雪,光靠马的四条腿可跑不出去。尽管他的身板和装备让他无性命之忧,但也没必要自讨苦吃吧。

当然,马的价钱和养护也是一方面原因。他到当地牧民的家里和养马场问过,2到3岁口的高大可骑乘蒙古马价格都在一万五起步,三匹最低四万五,跟他的二手车几乎是一个价格。还有就是即便他受得住,马如此长距离也够呛啊。

一边马背颠簸,顶风冒雪,以天为被以地为床,一边驾驶平稳,挡风遮雨,不受天气影响,该选哪一个自是一目了然。何况,他还不会骑马呢。就算勉强学会,三个月骑行近两千多公里到黑省,啧啧,他的两条腿到时候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留住?

讲事实摆道理,林超很快把自己说服了。

到草原上找牧民家骑马过过瘾就得了,真把自己当成骑兵一路骑行,完全属于没脑子的那种。

选定了交通方式,又采购了一批物资和沿途交朋友的礼物后,他很快开始了旅程。

随后的将近一个月时间里,他是过甘省、穿隔壁、走沙漠,初窥了草原大地和当地牧民生活的真正面目。

沿途他有幸认识了在当地坚持放牧守边三十载有余的*一家。五十多岁的*和琪琪格是家里的主人。

*家有四个蒙古包和一个作储藏室用的简易房屋。旁边是牛羊圈,里面养了很多牛羊马。蒙古包的后面是牧草收割机和运输汽车。旁边则是牛粪和羊粪堆,这是草原上的燃料。

居住蒙古包的牧民,冬天把冻牛粪堆积起来,用木栅栏围住,一般牛粪堆在蒙古包的东南或西南方向等便于取来使用的地方。冬天的牛粪耐烧,但火劲儿小;秋天的牛粪火劲儿大,烧得也快。马粪易于点火,但不耐烧,羊粪却相反。在过去,火撑子里烧羊粪尤其是娩羊粪块(羊粪被踩积压形成的硬块)时,用羊皮风袋吹风才行。羊粪适台于在炉子里烧用。当天气寒冷的时候,蒙古包内烧明火,能使不太大的包内空间迅途得到暖和。

与火撑子配套的用具还有火镰、火泪、火铲子、灰铲子、灰簸箕、吹火管、牛羊皮风袋、干牛粪箱子等。在过去,叫做“洋火”的火柴还没有被发明和使用之前,蒙古人普遍使用火镰点火。但并不是每次都用火镰打火来生火,更多的情况下,人们把保存的火种放在干牛粪上用吹火管吹着点火。

每次搭建蒙古包,首先把火撑子对着天窗在包中心架起来,点燃新家第一妒火。青姻从天窗袅袅上升,柔风送来奶茶的飘香,传达着草原深处的生活气息,令人感到温暖和安详。

架好的火撑子蒙古语叫“高乐市图”.这一词在蒙古人心目中具有家族的根基、核心和香火接续的象征意义。有关高乐市图的忌讳特别多,如人不能跨过其上,不可以放进认为不洁之物和有刃之器。他们特别忌讳把自己的火撑子卖给或借给他人。

蒙古人喜欢把家乡的山峦比喻成火撑子,并崇拜和祭祀这样的山,这象征着他们在祖先的故土上子孙万代永远繁荣发展的美好心愿。

边境地区生活艰苦,*家的井打出的是苦咸水,只能从几公里外拉水喝;最近的镇子十几公里远,夫妻俩很少吃果蔬,经常一日三餐只吃果条、奶茶……

赶牛羊、防饿狼,喝咸水、吞寂寞,拿云彩当做被子,把大地当做睡床,边境牧区的生活艰苦而单调,而他们一家人却克服恶劣的生存环境,用无数的脚印和汗水守护着边境线。

那天,林超被热情地被招待了奶茶,之后又在他们的热烈欢迎中住了下来。

林超的蒙古语一路上临时突击学习,磕磕巴巴却也能勉强交流。

*膝下一儿一女都已经在外工作打拼,基本摆脱了传统的牧民生活。两口子养了两百多只羊,五十多头牛以及几匹马就是为了支持儿女在外成家立业。

当地还像特别这样住蒙古包的牧民已经不多,大多都已住进那种北方农村很常见的砖房。饮水靠打井,当地地下水矿物质含量较高,合起来有些苦味,富裕人家平时都改喝矿泉水或净水器过滤过的水。草原地势平坦无遮挡,光照足,牧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小型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设备,这一块政·府特别有补助。如果采买强力电瓶储存电力,牧区也可以看电视,冰箱冰柜也能运转起来。

放牧,当地牧民以养牛羊为主,专门养马的不多,基本上每户牧民都有几百只羊或近百头牛或近百匹马。所谓放牧就是把牲畜扔草场上任期四处游荡吃草,隔一段时间牧民在家用望远镜观察一下,消失在视线外就骑马、摩托或开着皮卡转一圈。还有如过去那般穿蒙古袍放羊的也已经很少,大家也都习惯了穿着来自内地的更暖和的工厂成品。

牧民们的烦心事很多,白灾、瘟疫、荒化严重,年轻人稀缺,草料不足,草得买,羊价下跌……

“草原上的白灾和瘟灾很厉害。。。。。。白灾就是雪灾,羊群很怕这个,严重的时候羊群全死光。”贝特尔在聊天的时候说起到。

在很多人印象中,蒙省草原就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其实,在一年中,草原大部分是百草枯黄、冰天雪地的景象。很多人不知道,决定草原牧民生存的其实是冬牧场(也叫冬窝子),冬牧场才是牧民的命根子。

冬牧场,是指草原游牧地区在冬季为畜群所选的防寒避风的地方,一般所选地方都在环形山谷、盆地等凹陷地区的向阳面,既能防风,又有阳光照射。当地牧民根据世代流传下来的习惯和经验,把草场分为春秋牧场、夏牧场和冬牧场。

由于蒙省草原的冬季漫长,因此古时能否在合适的冬牧场顺利度过冬季,是关系到牧民和牲畜生死存亡的大事。

不过到了现代,和内地的包产到户一样,牧场也实行同样的政策,草场上每户牧民都有自己的固定草场,面积很大,用一米多高的围网围着,不需要也不可能做原始的游牧方式。随着游牧方式的终结,专用的冬牧场也日益萎缩。但在牧民们在自己的牧场内还是会分冬营盘和夏营盘,冬天在冬营盘,夏天在夏营盘,为保证冬季牲畜能够有足够的草料过冬。

他们的羊都是散养,纯草饲,冬季下了大雪,羊儿们没办法出去吃草,所以在夏季的时候,他们会用机械把草割倒,捆成捆储存起来。到了秋天。开始卖羊入账。冬天,相对悠闲,却又时刻要准备应对冬天大雪或者白毛风来袭。

白灾和瘟疫和牧民们最害怕的灾难,那往往让他们一整年的辛劳化作乌有。

可如果赶上无雪的冬季,那些远离水源的牧区,牧民和牲畜又将很可能会遭遇饮水困难。在冬季,这些牧民的饮用水来源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雪水、井水、河水算是牧民的三大水源。很多牧民打了机井,但有的机井离住处远,雪深路远,取水也是一个难题。现在一些草原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如果赶上无雪的冬季,牧民、牲畜将会遭遇饮水难题。

还有近些年,天气连续干旱。由于高温干旱,牧草枯黄期缩短,产量大减。要想让存栏羊群过冬必须储备冬季饲草,可饲草价格已经炒高到往年的一倍,可在进口羊肉的冲击下,羊价却在不断下降,成本增加,已经慢慢变得养不起羊了。(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