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明末阴雄 > 第705章 征讨不臣

第705章 征讨不臣

根据他的推测,这件事情很可能是朝鲜国内的亲金派所为,指望着通过消灭自己所在的使团,打消亲明派的念想,而且根据那些亲金派的位置,这样操作的可能性很大。

首先,训练都提调是李兴立,就是一个铁杆亲金派,这个职位相当于大明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己巳之变的时候,马世龙就担任过这个职位,统领所有的勤王兵马。

而李兴立作为李政变上台的功臣,深得重用,这一次出征日本,除了李的五卫都总府,五军营,内三厅等中央直属兵马,所有的地方性军队都归李兴立调遣,而李立时的全罗道节制使,也归他节制,尽管中间还隔着兵马防御使,兵马节度使,但李兴立对李立时下达命令还是没问题的。

此外,朝鲜的领议政金,也是妥妥的亲金派,朝鲜除了六曹仿自大明的六部外,也根据大明的内阁,建立了自己的议政府,位于六曹之上,属于国王的辅佐机构。

而领议政,就是议政府的老大,相当于大明的内阁首辅,权力极大。

此外,六曹,五卫都总府,司宪府,司谏院等机构,也都由大量亲金派存在,与亲明派分庭抗礼。

而李,即使没有亲自参与策划,也是默许的状态。

至于他的想法宋统殷也能猜测,他并不想将军权交出去,而且对天策军参与战争有些抗拒,所以亲金派策划这次袭击,他也没有阻止,打算借此试探天策军的战力。

因为丁卯胡乱,朝中亲金派实力大涨,而李也被阿敏和岳托给打怕了,加上大明在与后金作战中表现糟糕,使得他很倾向于后金,但这两百多年来,朝鲜一直侍奉大明,思想一时半会转变不过来了,所以变得摇摆不定。

如果李立时能够率军将使团消灭,证明天策军战力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强大,吹嘘的成分居多,他就会直接倾向于亲金派。

而如果使团抗住进攻,他可以辩解是李立时私自发动叛乱,然后将其抓起来斩首,再借此除掉几个亲金派的大臣,重回大明怀抱。

只不过事情的发展超过他们的预计,天策军的实力远比想象的要强大,直接就把李立时所部歼灭,他们插手的机会都没有。

……

一天之后,宋统殷发回的情报,被送到济州岛,而第一和第三舰队刚好抵达济州岛。

“简直是欺人太甚,好你个李,跟你做买卖你不乐意,既然你活得不耐烦了,我成全你。”望着宋统殷发回来的信件,孔有德怒不可遏。

徐文仪和李明达有些疑惑的问道“大人,究竟出了何事?”

孔有德将情报递给徐文仪“你们自己看看吧,李太过目中无人,直接派兵进攻驿馆,倘若不是我特地派了一个大队的突击队,恐怕到现在我们的人都死完了,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李明达也愤怒到“这,确实欺人太甚,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是古已有之的惯例,而今朝鲜未曾与我们交战,却意图杀死大人派去的使者,其心可诛。”

孔有德仰天长叹道“原本还以为李会识时务,配合咱们的行动,却不想居然如此不识抬举,既然如此,咱们东征剿倭之前,先征讨不臣吧!”

徐文仪有些疑惑道“大人,咱们真的要对朝鲜用兵吗?现在对朝鲜发动战争,恐怕不是一时半会能结束的,很可能会耽误接下来的作战任务啊。”

“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把朝鲜的事情解决了,咱们再去打日本不迟,而且朝鲜离日本更近,物资补给和军队调动也更为方便,倘若没把朝鲜问题解决,以后的掣肘还多着呢。”

随后,孔有德正气凛然的说道“绫阳君李身为朝鲜臣子,不顾伦常,悍然发动政变,囚朝鲜国王李珲,窃居大为,自立为王,此乃滔天大罪,人人得而诛之。我大明身为朝鲜宗主国,自当拨乱反正,讨伐不臣。”

“传令下去,征讨逆贼李,就在此时。全军进攻,直攻釜山。”

对于孔有德的决定,众人都是支持的,这事儿确实让人气愤,现在大家都是天策军的人,荣辱与共,哪怕被攻击的是宋统殷,但宋统殷代表的是天策军,朝鲜人根本不把天策军放在眼里,这谁能忍啊。

同时突击队与朝鲜军队的交战,也直接暴露了朝鲜军队的实力,突击队再没有动用重炮的情况下,轻易击溃四倍有余的朝鲜军队,其实力还不如普通的内地明军,说不好听点,连王洪的天津兵都要比朝鲜军队能打。

推算下来,以第一舰队第三舰队,以及搭载的叶赫师,还有海军突击队,对付朝鲜还真么没多大问题。

孔有德又和海陆军的几个主要将领,对行动计划进行了一些商议。

根据作战计划,第三舰队分出一半战舰,加上突击队的一个营,由李明达亲自率领,北上江华岛,而其余战舰,全部,直奔釜山,活捉李。

此外,还传令给驻守登州的程希孔,让他派出四个营的陆军,乘坐运输船前往仁川港,协助李明达完成任务。

朝鲜的军队本来就不多,满打满算能凑齐十五万人就不错了,一部分要留守汉城,一部分已经用在对日本作战的战场上,还有其他各地都要兵马守备,釜山的军队数量充其量也就四五万人,孔有德不担心打不过,倒是担心李跑了。

毕竟朝鲜国王,逃跑技术都挺不错的,当年丰臣秀吉攻打朝鲜,李那逃跑速度不是盖的,一路从汉城跑到鸭绿江,而今的李作为李的孙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逃跑技术更胜一筹。

李夺权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天气四年,麾下大将李适因为战功分配不公,发兵攻打汉城,李对此毫无防备,而且李适麾下的兵马,是当初李上台政变的主力,前方军队根本抵挡不住,一路势如破竹,十天的时间,就从平安道一路杀到平壤,直逼汉城。

李逃跑的也很果断,李适攻下开城的消息传来,他就组织宗师和后宫,子女等向南撤退,只用了四天时间,就从从汉城逃到南边二百多里的公州。

三年之后,阿敏率三万大军进攻朝鲜,李又在阿敏抵达之前,一路逃到江华岛,阿敏没船过不了海,李才算暂时安全。

而李明达所部,以及要程希孔派的四个营,就是为了防止李逃跑,而做的后手准备。

至于驻扎在铁山,皮岛,义州一带的许尔显所部,暂时不需要调动南下,他们的任务依旧是骚扰阿巴泰,同时密切关注鞑子的动向。

随着命令逐一下达,在济州岛补给了淡水和食物的舰队,再次启程,浩浩荡荡的向朝鲜杀去。

此时,釜山港的驿馆内,宋统殷也在积极备战,他收到了孔有德传回来的命令,就忙活起来了。

其实没收到命令的时候,依照他对孔有德的了解,朝鲜玩了这么一出,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孔有德都忍不了,绝对会在征伐日本之前,先来收拾李一番。

既然他已经加入天策军,就得为天策军尽心尽力,按照他的预估,海军的舰队大概还要两天时间才能到,在此之前,如果能够守住驿馆周围的这一片区域,到时候登陆作战将会顺利很多。

而且,宋统殷本人也很恼火,这事儿放谁身上都不会高兴。

尽管那一晚战斗很顺利,除了两百多朝鲜士兵跑的太过分散,没能追上外,其他的全部都被斩杀或者俘虏,但不代表天策军没有伤亡。

壬辰倭乱之后,朝鲜军队也效仿日本军队,将鸟铳厅扩大为火器都监,开始大量装备鸟铳,毕竟当年被铁炮打怕了。

李立时所部,虽然只是地方不对,但鸟铳的装备比例达到四成,算起下来也有千把支。

当时突击队在开火,他们也在射击,哪怕鸟铳的射程,精准度,威力,装填等全方面被天策枪碾压,但如此大的数量,误打误撞也能打中一些。

战后经过统计,突击队一共阵亡八人,受伤十五人,虽然比起朝鲜军队伤亡可以忽略不计,但天策军的人,可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

然而,到现在为止,李都没有亲自出面,只是让崔鸣吉一趟一趟的跑,除了一遍又一遍的用那些漏洞百出的说辞搪塞外,根本没有任何实际

甚至于,金居然要求将这些俘虏交还给他们,由他们自己处置,这让宋统殷怎么能忍。

朝鲜,区区一个藩属国,也敢如此无礼。

至于周华和袁亮,都对孔有德忠心耿耿,既然孔有德下令进攻朝鲜征讨不臣,他们也乐得其所,根据宋统殷的安排,进行紧密的布置。

他们的任务其实也不算重,就是在港口坚守两天,等到孔有德亲率主力舰队抵达,登陆釜山港,直接攻击釜山城。

……

江华岛,传灯寺。

五月上旬,已经进入初夏时节,天气渐渐炎热,虽然不如盛夏时节那般酷热难耐,但正午时分,仍然让人难以消受。

但此时在,传灯寺的一个院子内,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依旧在院子里忙活,是不是拔起一株野草,又或是将被风吹到的麦苗扶起来。

忙活许久,他才有功夫擦一擦脸上的汗水,看着这一片两三亩的麦田,脸上也浮现出一丝笑容,再过一个月,这些麦子就能收割了,今年的口粮就走了。

此时,背后一个清脆而欢快的声音传来“父王,我刚刚在树上发现一个鸟窝,晚上我们可以煮鸟蛋吃了。”

这个声音让老人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的惊骇,吓得他连手上的锄头都掉了。

好不容易缓过来,他连忙扭头,将背后那十三四岁的少女嘴巴捂住,恐惧的说道“说了多少遍,以后不许再提这个,如果让外面的人听到,我们父女俩都会没命的。”

小女孩有些不高兴的低声嘟哝道“可是,为什么不能说啊?父亲你本来就是王啊,叫父王怎么了?”

“现在的王,已经不是你父亲我了,现在坐在王位上的,是你的堂兄,如果让他听到你刚才的话,他会杀了我们的!”

老人的声音有些颤抖,而且身体也在不由自主的抖动,

小女孩有些疑惑道“既然是一家人,为什么堂兄不来见我们呢?还有,他为什么要杀我们?”

“这个,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那个时候你才四岁,还什么都不知道……”

老人望着天,说着说着,不禁陷入了沉思,回想以前那王权在手,号令群臣的时光,那个时候,何时需要像现在这样,如同一个农夫,需要担心今年的收成,害怕入冬之后饿肚子。

没错,这个满头白发,格外沧桑的老人,就是朝鲜曾经的王--李珲。

不过现在,他只不过是李的阶下囚,能活到现在,已经是他的运气了。

当初李珲的侄子李发动政变,推翻了李珲的政权,将他的亲信大臣全部诛杀,而李珲本人也被抓获,带到庆运宫。

当时他的庶母仁穆大妃,因为当年被李珲囚禁,为了泄愤,要求将李珲处死,好在被群臣劝阻,不过随后仁穆大妃以先王的名义颁布教书,谴责光海君废母杀弟、大兴土木和背叛明朝等罪行,废黜王位,并命李继位。

尽管李已经被废,押送到江华岛囚禁,但仁穆大妃对他仇恨难消,在废位教书之外又开出三十六条罪状,加上了气死宣祖、通奸父妾等罪名,上书大明,从外还在给明朝的奏文中加入“早加刑章、以谢人民”之语,企图请求明朝处死光海君,不过被领议政李元翼劝止。

其后,大明多次过问李珲的情况,加之袁可立曾欲举兵渡海征伐李这个逆臣,虽然后来取消行动,但李还是相当害怕,也没敢杀掉李珲。李珲就这样苟活了下来。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