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同治的钢铁帝国 > 第26章 大清名臣(第三更)

第26章 大清名臣(第三更)

紧接着崇绮的是兵部尚书兼两江总督的彭玉麟支持皇上,载淳很是高兴。

融合了两副躯体的记忆,载淳知道这一位地位可不简单,老头今年50多岁了,能爬到兵部尚书这个神机营是明代京城禁卫军三大营之一(其余两营为五军营及三千营),是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到清朝掌管火器的部队为火器营所取代。后晚清时期另组神机营,用西方近代武器装备军队,设火器营常守卫于紫禁城及三海,皇帝巡行时亦扈从。鸦片战争后,建立的神机营俗称洋枪队则是一支装备洋枪、洋炮的近代化军队位置上,能量肯定不小。换句话说,他对朝廷做的贡献肯定不小。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此人太了不起了,据大清史记载,此人是淮军中赫赫有名的将领,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中兴四大名臣,湘军水师创建者。称得上是太平军和捻军的克星,起义军可能对他恨之入骨,但是作为大清的统治者来说,这可是旷世奇才,朝廷的中流砥柱。

因此他的官职一路飙升,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封一等轻车都尉。

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更高,称之为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人称雪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

这些光环足以证明,这是个大清将星般的人物,如今公然支持载淳,载淳岂能不高兴。

载淳兴致勃勃,看向下一位支持者,此人生的虎背熊腰,看年纪30来岁,至少1米8以上的个头,圆胖脸,两只眼睛烁烁放光,一看就是一员武将,美中不足的是脸上有不少麻子,可能是小时候患过天花。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他的威风。

载淳认识,这更是个名人,他叫刘铭传,他记得在中学学历史的时候,这个名字就出现在教科书上。那时候这个名字对他来说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只知道他是位著名的爱国将领,台湾省首任巡抚,把那些法国侵略者打了个稀巴烂。

载淳穿越过来见到真人了,融合了两世记忆,知道刘铭传的作为远不止教科书上写的几句话。

刘铭传一生做过三件大事:一是跟随李鸿章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因功晋升为直隶提督;二是督办台湾军务,领导台湾军民英勇抗击法国入侵者;三是首任台湾巡抚,创办了一批新式企业。

他是洋务派骨干之一,是推动台湾现代化建设的先驱者,有台湾洋务运动之父和台湾近代化之父之誉。

不过刘铭传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仕途也是几起几落。据说因为他回家探亲期间,他手下的军队发生了哗变,因此也受到了株连,朝廷将他革职拿办,将官职一撸到底。

不过现在的他官拜直隶总督,官运亨通,还未官场失意赋闲在家,法国也没有来侵略台湾,他也还没有到台湾任职,也没有抗击法国侵略者,但是在大清的官员中已经是威名赫赫,功勋卓著之人了。他创立的刘家军“铭字营”是淮军的劲旅。载淳相中的帝师级人选聂士成,就是铭字营的骨干将领。

“哎哟,还有工部侍郎兼神机营统领荣禄,四川提督加太子太保宋庆。”载淳已经有些乐不可支了。

这两位也是大清名臣,载淳尤其对荣禄这个名字很熟悉。他学过历史,也看过大刀王五这部片子。知道这位是屠杀戊戌六君子、镇压义和团的刽子手,慈禧太后的红人,袁大头的顶头上司。不过现在的他还很年轻,才36岁,慈禧太后还没有瞧得起他,他这辈子最得意的门生袁世凯此时也才是个正在习文练武的懵懂少年。

不过荣禄刚刚步入军旅没几年,但是已经表现出非凡的实力和军事才能。拿后世的话说,这是一位典型的官二代。他出身尊贵,父亲和伯父都因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立下不世之功,因为父辈的荫功,又出身正白旗,因此他年纪轻轻就已成为正白旗神机营的统领。

所谓神机营就是火枪营,还不是一般的火枪营,荣禄掌管的火枪营那是禁军之一。

神机营本是明代京城禁卫军三大营之一,其余两营为五军营及三千营,神机营是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到清朝掌管火器的部队为火器营所取代。后晚清时期另组神机营,用西方近代武器装备军队,设火器营常守卫于紫禁城及三海,皇帝巡行时亦扈从。鸦片战争后,建立的神机营俗称洋枪队则是一支装备洋枪、洋炮的近代化军队。

由此可见,这是大清武器先进的军队,能掌管这样的军队,足见其实力非凡。

载淳当然知道这个荣禄是当朝很有潜力的人物,能赢得他的支持,当然是好事。

还有那个四川提督宋庆,表面上是个地方军事武官,但是他加太子太保衔。通过这副躯体,略微回忆就知道这也是一个战功赫赫之将,跟刘铭传差不多,此人在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的过程中屡立战功。目前大权在握,可以说整个四川的军队都在他的手里。

载淳眼下太需要这些人的支持了。

接着山东巡抚丁宝桢等一大帮“东派”大臣全都支持皇上和慈安太后。

这真是雪中送炭,更是锦上添花,载淳这一招不但成功瓦解了东宫和西宫的联盟,除了东宫太后之外,还赢得了这么多大臣的支持,载淳焉有不高兴之理?

此时的恭亲王奕诉一看风头有些不对,他也不得不支持东太后和皇上了,因为这件事是他提议让皇上做主的,现在皇上做主了,如果他不支持,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还有欺君罔上之嫌。奕诉可不会做这样的蠢事。

“皇上实乃旷世之君,开两宫并立之先河,母以子贵立功正宫,完全符合我大清祖制。”

奕诉当廷还溜须拍马了两句,惹得慈禧太后狠狠瞪了一眼,大大出乎意料,想不到他也倒过去了!

奕诉低着头装作没看见。

“看来朕没有白去恭亲王府,这货还算有点自知之明,虽然他的支持有点姗姗来迟,但是已经板上钉钉了,剩下这个便宜老娘她能扛得住这么吗?”

载淳看到恭亲王支持自己更是兴奋,笑容可掬的不住地点头,一副孺子还算可教的样子。

奕诉这一倒向皇上和东宫这边,形势就完全起了变化,紧跟着奕诉的户部侍郎文祥、文华殿大学士桂良、总管内务府的大臣宝鋆、副都统胜保等也都支持皇上了。

剩余的官场老油条一看,这风吹的不对劲儿,今日这皇上格外有主见,以前都是两宫皇太后做主,皇上逆来顺受,今天却不是了。那就听皇上的呗,毕竟他是皇上啊!

那些顺风揭屁溜须拍马的一下也都倒过来了,就是那些一向保持中立的,也都赞成皇上了。

这就占到朝堂大臣的一大半儿,慈禧这边的支持者就剩下包括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一帮汉臣在内的寥寥数人了。如果出去汉臣只算八旗子弟那就显得更少了。

慈禧太后此时的脸色有些难看,遭人背叛绝对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尤其是被自己最信任的赖以支持的人背叛,那简直是一种心灵的煎熬。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这些人也是面面相觑。他们有种形单影只孤影自怜的感觉,不由得扪心自问:自己这次是不是站错队了?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