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官场浮沉记 > 第一百零六章 旅游开发

第一百零六章 旅游开发

早前江春水到双桥村开两委联席会议的时候就说过,把新村部建起来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在这之后一鼓作气的探索出一条推动全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在他看来,建好村部大楼是最不重要却也是最重要的。其重要性在于,通过这件事情,他可以在双桥村两委一班人当中树立一定的威信,而潘保义、潘德辉等村干部也能借此传导给村民们一个“他们这届村干能干事、干得成事”的强烈信号。

干群众工作与带兵打仗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商鞅变法所用的立木为信,还是孙武统兵所行的斩妃之法,至于当前的农村工作其实都有不小的借鉴意义。借助小事树立威信、提振信心,后边做大事时就要容易凝聚人心得多。

但建个新村部大楼,终归还是形式多过实惠的。虽说它也具备一定的便民服务功能,但要想通过一个村部大楼就让全村人获取实惠,进而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无异于天方夜谭。从根本上来说,要想让一个落后地区实现质的变化,最重要的莫过于发展经济。只要腰包鼓了,一切都好说。要是腰包是扁的,谈其他的任何东西都是画饼充饥,做不得数的。

江春水最早的想法是搞富硒农业。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营养保健得意识也是越来越强。而既健康又安全的富硒农产品正好迎合了这种消费需求,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富硒食品市场可谓方兴未艾。

江春水曾做过细致的调查,发现国内缺硒的形势要远比预想中的还要严峻。

从地域面积来看,全国7%以上的地区缺硒,0%左右的地区土壤严重缺硒,主要粮食产区几乎都缺硒。由于土壤缺硒,导致作物及养殖产品缺硒,人体通过饮食对硒的摄入不足,进而形成一个缺硒的食物链。按保守估计,全国至少有近8亿人处于缺硒的状态。从地图上来看,自东南向西北的严重缺硒带足够触目惊心。而双桥则具备发展富硒农业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江春水请县农业局的专家过来看过,发现整个双桥村绝大多数土壤的硒含量均超过0.4mg/kg。在这样的土地上种植出来的蔬菜水果的硒含量相当可观。只要运作得当,变分散为集约,将规模搞上去,把品牌打出来,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体系,发展前景不言而喻。

不过这个想法却没能获得以潘保义为首的一干村干的认可。他们反对的理由很充分,说这些年来,政府发动群众搞的产业不在少数,砂糖橘、沃柑、罗汉果、百香果、猕猴桃......水果、蔬菜、药材,几乎能尝试的都尝试过了,就没一个是能搞出名堂的。

归根溯源,一个是受地貌环境的制约。双桥多山,可供开垦耕种的土地并不多,且相当分散,发展种植业不具备规模化集约化的条件。二个是当前田地基本都承包到户了,自主发展意愿强,个搞个的,很难统一意见集中发展某一样产品,产业发展呈现多元化的特征,难以实现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建设难度大。而产量上不去,品牌化的路子就走不通,进而导致难以形成卖方市场,最终的结果就是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大,农民辛苦下来,赚不赚钱全凭运气,没有丝毫主动权可言。

当然在潘保义等人看来,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政府身上。

一方面是“重政绩、轻实际”的问题相当突出。地方政府简单化、机械化的理解和执行上级政策文件,脱离当地实际盲目跟风,直接导致许多兴农、支农、扶农措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甚至反过来严重打击到了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最常见的,就莫过于“管种不管卖,管苗不管果”。比如:前两年,省里发文鼓励种植沃柑。乡领导从县里开会回来,文件尚未看完就召集支书、主任开会,又是给补贴又是送果苗的,当年全乡就新增了近万亩果林。结果三年后,全省各地的沃柑集中上市,原本行情尚可的沃柑价格瞬间跌至冰点。一时间哀鸿遍野,满大街尽是拉着沃柑找销路的果农。这时候,原本一直鼓励农民大种特种的政府却悄然隐身了,在市场疲软、滞销严重的情况下毫无建树,无动于衷。果农欲哭无泪,未采摘的鲜果任由其烂在田里树上,摘下来却卖不出去的果子则只能整车整车的往河道里倒。更有甚者,一些果农直接把滞销的水果倾倒在政府大门,扯起横幅以示不满。

另一方面则表现在惠农政策执行权责不清,协调配合不强以及政策变动大。在涉及三农政策执行方面,往往涉及到多个部门。由于权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屡见不鲜,往往是为了获取几百块钱的补贴,群众就得跑上好几趟。而许多仓促上马的项目政策,一年下来几易其稿,现政策与原政策出入较大,甚至相互冲突的问题也是相当普遍。

听潘保义等人你一嘴我一言的说了半天的反动言论,江春水有心反驳,话到了嘴边却还是没能讲出口来。

做错一件事往往就能抵消掉之前作对的一万件事情。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执掌一地万千百姓生计的党委政府?

政令一出就好比积水成河,既可灌溉天地,惠泽万民,也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泛滥成灾,成了决堤洪涝。所以说,既为官,就应当始终对自己手中的权力心怀敬畏。要知道,上位者的无心之举,随口一言,说不定就是别人的泼天祸事。

江春水叹了口气,没有再坚持己见。

错了便是错了,要是以为之前或此后作对的事情更多就能掩盖、无视那些错误,那就是强词夺理了。一个执政党应该要有这样的胸怀,一名领导干部也应该有这样的觉悟,这个国家的未来才能谈得上希望二字。

发展富硒产业或许是行的通的,但前些年的阴影尚且笼罩在百姓的头顶未曾散尽,江春水觉得即便自己现在敢于抗住压力,力排众议坚持要搞,但在没了民心、逆了人家意愿的事情多半怕也是难有建树的。

产业不愿意搞,还能搞什么?

江春水一时间想不到别的路径,联席会议上众人商讨了半天也没商讨出个子丑寅卯来。

工业是想都不用想,没资源不说,交通条件摆在那里,从村里去往县城都得个把小时。县城尚且拉不来一个像样的企业工厂,更何况这山旮旯里的双桥村。

江春水苦思良久,还是无果,只得安慰自己说走一步算一步。

不过事情很快就出现了转机。

江春水是个闲不住的人,一次县里开会,会后想起也许久没回投资局去了,便去找找了一趟孙朝安。

到了局里,唐宁然告诉江春水,局长正在会客,让他在办公室坐等一会儿。

江春水随口问了一句,“又忽悠来了客商?”

唐宁然小嘴一撇,“江春水,你嘴可真够欠的。都是当领导的人了,也不晓得改改。”

江春水满不在乎的说道:“哎哟喂,唐姐,这还不许老实人说老实话了,我记得以前你可也是这么说石副的。”

唐宁然没憋住笑,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这回还真不是我们忽悠过来的,人家是自己找上门来的。”

江春水讶异道:“还有主动来龙潭投资的?”

唐宁然道:“嗯!好像是一家专门搞旅游开发的公司,开路虎揽胜来的,看起来蛮有实力的样子。”

江春水心思一动,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双桥是瑶族聚居地,少数民族风情浓郁,自然风光秀丽绝伦,之前乡里也有过搞旅游开发的打算,但最后还是因为群众思想工作难做,外加交通相对落后的缘故不了了之了。不过今时不同往日,要是真能拉来一个有实力的开发商,走村企合作的路子,江春水有把握做通当地老百姓的工作。至于交通,只要有钱还怕修不出一条坦途好路?

江春水见到孙朝安后,开门见山的说了自己的想法。

孙朝安沉吟良久,也没敢承诺什么,只说到时候会把双桥作为其中一个点,带他们下去看看。

江春水欣喜若狂,只要他们肯去双桥,那就说明有戏。况且,这种事情让孙朝安稍微帮衬一下自己这个老部下问题应该不大。只要在看点的行程上稍作安排,双桥就极容易脱颖而出。

江春水今天出去,就是为了这事。晚上孙朝安约了旅游公司的人吃饭,中午的时候打了个电话给江春水,跟他说,要是有空可以出去同旅游公司的人碰个面。江春水自然满口答应下来。

搞旅游开发的事情,江春水是早就同潘保义商量过了的。对于这个提议,潘保义是举双手赞成的。

原因无他,县里有好几个村都尝到了发展旅游的甜头。这些年因为旅游开发,不少原本排名老幺的穷村都翻身成了明星村寨,出来开会时,支书主任一色的BBA,双桥村两委这帮人早就心痒痒已久了,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而已。

“还不知道,等见过面再说吧!不过,我觉得应该还是有机会的。”江春水看了一眼跃跃欲试的潘保义,心底也陡然升起了莫大的希望。(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