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匪帅 > 第五卷 第九十九章 要离开的人

第五卷 第九十九章 要离开的人

“真是不甘心啊!”隗永很不甘心,也很无奈,刚才如果全力阻挡的话,那么天字营与昭义军还要再死伤两千人,才能够抵挡住一千骑兵的亡命突围,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么接下来重新组建的昭义军与天字营也就彻底的残废了。今天死的人已经够多了,多到连精锐正规军的天字营与昭义军都承受不住。

“只能撤兵了。传令,将铁壁车的木板拆下来,制作成单价。铁壁车改成马车,将所有的伤员送上马车,再将可以带走的同伴尸体带走。”

铁壁车拆下来改装一下,就成为底盘较低的马车,战马都是现成的,只要是还能跑的战马都被集中到了一起,套成了缰绳拉车。战斗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多少士兵能够自己骑马了。

当赵士梁率领大军赶到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了半天,就只剩下满地的人尸与马尸,昭义军的军营已经被雷凡一把火烧掉。看着满地的尸体,赵士梁几乎站不住,他所依仗的一万五千游牧骑兵就这么完了,只剩下逃回来的那一千残兵败将,赵士梁手上也就剩下最后的三万步兵。

赵士梁需要休息,他的大军也需要休息,一路急行军赶来,很多人都累坏了,士兵们也被如此的惨境给吓坏了,很多士兵看着满地的尸体双腿都在打哆嗦,军心大乱,这个时候继续追下去,只会一路都是逃兵出现,更何况太阳也已经下山了,黑夜中无法追击。

到了夜晚休息的时候,赵士梁手下的将军与幕僚们终于是开始了大规模的争吵。争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决定是否要继续追击同样死伤惨重的两淮军队,就算是击败了游牧骑兵,无论是连续作战的昭义军、天字营,还是快速赶到的彪骑军,都已经是死伤过半、人困马乏了。继续追击的话,赵士梁手下的一些幕僚认为一定可以消灭掉雷凡他们,报游牧骑兵被灭之仇。

幕僚们想当然,领兵的将军却不这么认为,这里距离两淮实在是太近了,撤退的两淮军队随时可能得到来自两淮的支援,就算没有援军也可以撤入两淮,到时候军队只会更加的深入敌境,拖延更长的时间。一旦触怒到了王千军的底线,王千军随时都可能率领大军返回两淮。

更重要的是,以现在的军心士气,根本就没办法继续作战下去。天气寒冷,雪时不时的下,士兵们的厌战情绪越来越高,同时将军们的内心也在害怕。之前输给了王千军,众人已经是内心充满恐惧了,这一次连王千军手下的将军都打不赢,这仗还怎么打?好不容易占领了河南的大部分土地,这些将军们一点都不想战败或者战死。因此将军建议,纵兵劫掠王千军所统治的河南地区,以此来削弱王千军的实力,也借此挽回军心士气。

幕僚与将军们在争吵,双方分成了两派,在赵士梁面前就这样闹了起来,一方骂对方不会打仗,只会让士兵去送死。另外一方则骂对方是胆小鬼。赵士梁现在的精神状态很不好,可他必须要做出决定。战争已经爆发,到了这地步,也不是他赵士梁想要停战就可以停战的。

另外一个讨论的问题就是要如何对待突围回来的赤那等人。粱双还活着,活着冲了回来。当然也就把战败的所有责任都推到了赤那的身上,实际上也正是因为赤那等人的不听军令才导致兵败,倘若赤那当初愿意听粱双的,等待主力步兵到来,也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如此的大败必须要有人负责,将军们要求严惩赤那,以立军威。其实将军们早对游牧骑兵的高待遇十分不满了。幕僚们则反对这样做,如果严惩赤那的话,剩下的游牧骑兵一定会有怨言,这对日后继续从北方草原招募游牧骑兵很不利。幕僚们建议重赏和抚恤游牧骑兵,以稳定赤那等人。

吵来吵去,最后的决定当然还是要赵士梁来做。其结果就是赵士梁全面同意了幕僚的建议,决定休息一晚后继续追击撤走的雷凡等人,同时对赤那等人进行安抚,许下承诺抚恤每一位战死的游牧骑兵。不过为了安抚将军们,赵士梁也下达了命令,只要追上了逃跑的敌人,将其击溃,他就率军撤回开封,沿途将纵兵劫掠,士兵们想干嘛就干嘛!

赵士梁输得太多了,输得越多,越让赵士梁害怕。赵士梁深知,如果他无法重创王千军的军队,那么王千军在吞并大半个江南之后,转过头来第一个对付的就是他赵士梁。也只有在削弱王千军一定实力,打败王千军在河南的驻军后,他赵士梁才能够在短期内逼迫王千军不攻打他。

将军们只能服从命令,去下达赵士梁的命令。同时尽量为士兵打气,告诉中下级军官与士兵们,他们要追击的敌人只是一群疲惫不堪,死伤惨重的残军而已。只要追上了就能够轻易地将其打败,然后众人除了能够得到赵士梁的重赏之外,回去的时候还能够大抢特抢,想要什么就抢什么,到时候人人都抢上一大包的东西,再抗着抢来的女人回家。

军心士气就这样极勉强的鼓舞了起来。有便宜不拣,有好处不捞,那是笨蛋。很多人都在告诉自己,这是一个好机会,他们还是有机会赢。如果不这样对自己说,赵士梁手下的士兵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明天太阳重新升起的时候。

赵士梁手下的士兵们,他们的美梦最后还是破灭了。追了两天知道,赵士梁成功的追上了撤退的雷凡他们,可赵士梁却发现,他所要面对的不再是残破昭义军、彪骑军与天字营。将近四万人的军队出现在了赵士梁的面前,很明显两淮派出的援军已经跟昭义军会合了。

三万两淮地方卫戍军士气高昂,雷凡与隗永都承诺,只要三万两淮卫戍军奋勇杀敌。其作战英勇者将被直接招募进急需要新兵补充的昭义军与天字营,成为正规军的士兵。

这可是一步登天的好处。虽然这一次昭义军与天字营死伤惨重,可在王千军统一两淮后,整个两淮的尚武从军之风大为盛行,只要加入了正规军,获得了战功。其亲人就有高人一等的地位,自己也不再是一个普通百姓,金钱与土地都可靠战功获得,就算战死或者残废了,亲人还有子女也有主公奉养,同时子女还有了比别人更好的进身机会。

追击的军队不敢前进,原本要被追杀的军队主动出战,雷凡指挥全军进逼赵士梁的军营,在其军营三里之外下寨,直接监视着赵士梁的军营。一副要与赵士梁军拼命的样子。面对如此的情况,赵士梁手下的幕僚们严重失策,到了这个时候竟然提出撤军的建议。

对此赵士梁手下的将军们再也忍耐不住了。这个时候撤军,那是找死。两淮的军队一定会马上发起进攻,留下殿后的军队不能少于五千人,而且必须是精锐,如果不是精锐的话,只是一交锋,那五千人就会有一半人逃跑。整个军心士气因为突然出现的三万大军给打乱了,最后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士兵中没有人傻到要去送死。

赵士梁在这个时候也终于是后悔了,后悔为什么要听幕僚的话,率领大军追击。而是直接纵兵掠夺地方,抢上一把后离开,也就不会落到这进退维谷的地步了。可现在后悔已经是来不及了,赵士梁将所有的幕僚都赶到了一边,把所有的将军召集起来,一群人开始商量到底要如何应对如今的局面。

也就在这个更糟糕的时刻,那些得到专门照顾的游牧骑兵突然要求要离开,他们不打了,要回草原。死了那么多人,活下去的真的是没办法再打了,赤那原本是想要报仇的,可他身边的族人还有一起杀出来的,其他部落的人都在告诉赤那,他们不想打了,他们想要回草原上去。回草原放牧,跟自己的家人还有牛羊马匹过完下半生。

赤那无奈之下只能向赵士梁提出这样的要求,在如此关键的时刻,赵士梁怎么能够答应。远处的敌人还有差不多三千骑兵,赵士梁还想让赤那这一千骑兵想办法牵制一下。在这个时候让最后剩下的骑兵离开,赵士梁手下这三万步兵不知道还能有多少活着回去。

赵士梁拒绝了赤那的要求,开出了更大的价钱。可赤那的那些族人却执意要离开,双方闹得很凶。同时那些幸存下来的游牧骑兵还直接宣称,如果让他们回到草原,他们会告诉其他的族人,不要因为贪图那么一点金银而来到中原,特别是不能跟王千军的军队为敌。这样的言论很快就在军中流行开了。严重的影响到了大军仅剩下来的军心士气。(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作者泣风尘其他书: 穿越之匪帅 硝烟无声 新龙骑 都仙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