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异时空之孝钦显皇后 > 第八十三章 大灰狼与小白兔

第八十三章 大灰狼与小白兔

看着肃顺,宋龄娥心中暗自镇定了一下,脸上仍是一副人畜无害的天真笑脸:“大叔,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她一开口,肃顺身后的那老仆眼光一亮,跟着又复而半眯起来,仍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而肃顺听了女孩一声大叔,脸上一阵尴尬,假装生气板着脸问道:“我有那么老吗?”

女孩笑嘻嘻的道:“我看着挺老的,难道要叫你哥哥?”

肃顺脸皮也厚,笑了笑道:“这就对了,就是要叫我哥哥。妹妹,你和哥哥来,哥哥带你去吃好吃的,有些话想问你。”

宋龄娥撅起嘴道:“爹爹了,现在广州城不太平,坏人多得很,经常拐骗孩子,我看你就像是拐骗孩子的坏人。”

肃顺笑意更浓,道:“刚才我在旁边看了半天了,你那么聪明,又是青来真人的徒弟,我这么笨,怎么拐骗得了你呢?我只想问你几个问题罢了。问完了,你想要什么吃的、玩的,只管,哥哥都给你。”

宋龄娥嘴上一边敷衍着,一边心里盘算着,肃顺怎么会突然找到自己,难道他现了什么吗?不过要想知道他知道多少,还真的只有和他一起去,听听他要问些什么。

而肃顺一边像大灰狼哄白兔一般,哄骗着宋龄娥,一边也在寻思怎么能把她给哄出来。两人脸上都满是笑意,却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宋龄娥打定主意,就算要去,也要等他表露身份,当下道:“爹爹了,不许和陌生人出去。我不认识你。”

肃顺笑道:“我姓余,单名一个亭字,我知道你姓宋,现在大家都算认识了,不是陌生人了吧。”

宋龄娥心中了然,肃顺应该知道的不多,否则没必要用假名,而且只知道自己姓宋,而不知道名字,最有可能的就是在城门口出的那一次风头,满城都知道宋氏双雄的那件事了。当下眨眨眼道:“是啊,我们也算认识了,和你去吃好吃的,不算违反爹爹的教训吧。”

肃顺一听,暗道有眉目了,当下加把火道:“是啊,是啊,我们都已经认识了,哥哥带你去吃好吃的。”

宋龄娥假装高兴的道:“好啊,我要吃蟹黄烧卖、燕窝莲花羹、还要吃腐竹鸡蛋粥。”

肃顺大喜道:“没问题,我们走吧。”当下就带着宋龄娥往天元茶楼走去,女孩要吃的几样东西,只有天元茶楼才有呢。

片刻之后,肃顺带着女孩,背后老仆若即若离的跟着,三人来到天元茶楼,找了个清静的包间坐下,了宋龄娥要吃的几样东西,又了些茶。那老仆还是站在肃顺身后,也不落座,也不话。

肃顺看着女孩东张西望的样子,问道:“你在看什么呢?”

“这里有好多人呢,我在看爹爹会不会在这里。”宋龄娥道:“爹爹他出来喝茶了。”其实她在看有没有其他埋伏。

肃顺笑道:“你爹爹现在托你的福,在广州城也算有名气,出来喝茶,只需出姓名,只怕有人抢着付账呢。对了,还不知道你的闺名呢。”

宋龄娥眨眨眼道:“你也了是闺名了,能随便告诉你吗?”

肃顺笑道:“那我就随便叫你宋家妹子喽?”

宋龄娥耸耸肩道:“无所谓。你要问我什么呢?”

肃顺看着女孩问道:“你师傅是个学惯中西的人物,我想之前你在广州城门口,服洋人的那些话是不是你师傅教你的吗?”

宋龄娥摇摇头道:“师傅几年前就去世了,师傅倒是教过我一些辩术,还有洋人的一些风俗习惯。那群洋人我也没有彻底服他们,他们还是会想各种方法进城的。”

肃顺惊讶的问道:“那是你自己想到引用江宁条约上的文字漏洞去驳斥英人的喽?你以前和英人打过交道?”

宋龄娥摇摇头道:“条约上的内容,我倒不清楚,是那个洋人女子了,我觉得上面既然是港口,可没是城池,这么明显的差别,自然可以用来驳斥了。而且那天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见洋人呢。”完心中暗道,上辈子可见的多了。

肃顺呆了一呆,道:“如此来,你真不是一般的女孩了。那我问你,如果洋人现在提出修订五口通商的细则,我们该怎么应付呢?”

宋龄娥偏着头看着他道:“你是什么人?问这个做什么呢?”

肃顺暗骂自己问得急了,当下故作神秘的道:“实话告诉你吧,我是钦差大臣的幕僚,在民间秘密寻访些奇人异士,出谋划策,应对英人的。事关机密,宋家妹子,你可不能到处哦。”

宋龄娥心下暗笑,睁着眼睛瞎话原来就是这样的,当下假作惶恐的道:“我一定不会乱的。”这时,女孩的东西都上来了,女孩显得很是局促起来。

肃顺很满意自己忽悠的能力,当下道:“你也用不着害怕,我们边吃边吧。照你所想,英人此番提议谈判,确定五口通商细则目的何在呢?”

宋龄娥吃了几口烧卖,喝了几口粥,嘟囔着道:“当然是为了方便自己做生意喽。”

肃顺微微一怔道:“就这么简单?”

宋龄娥又吃了几口燕窝羹,道:“当然了,能有什么复杂的?”

肃顺暗想,与自己先前想的真的简单得多了,问道:“何以见得呢?”

宋龄娥抹了抹嘴,道:“先前朝廷和洋人打交道,签条约,已经吃尽了朝廷官员之间那种忽悠、扯皮的苦头,就像我用条约上的漏洞一般,条约上很多细节没有明确,特别是五口通商的事情,各地官员也没有办理过这些事,英人到了其余四口想要做生意,还是会面临着有约无法的局面。各地官员都会以无先例为由拖延,奏报朝廷,这个奏报过程冗长,洋人可是受不了的。所以,他们希望把五口通商的细则定下来,到时候不管是那个开埠口岸,均可照此执行。”既然肃顺问起,宋龄娥心思一动,正好可以试试自己那天所想的,通过影响肃顺,看看会不会直接影响虎门条约最后的结果,直接测试一下能不能改变那该死的历史轨迹。

《虎门条约》在历史上虽然没有《江宁条约》出名,但是却比《江宁条约》的危害更大,《江宁条约》虽然是割地赔款,但真正在当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损害有限,赔款多是各地商户摊派,而且是分期支付,所以影响并不大;而割地一项,至少在当时清廷看来,香港乃是一荒岛,而且也是大皇帝暂时赏借英人的。而《虎门条约》里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双方将海关税则以两国协定的方式规定下来,中国从而在实际上丧失了单独改变税率的权力,这个问题甚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废止。直接导致中国关税的流失。

同时,《虎门条约》里还规定了英人司法权审判由英国人自己进行;英国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英人可以享有今后清朝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一切权利;准许英舰停靠通商口岸,导致五处口岸成为不设防城市;准许英人在五处口岸租地建房,直接导致日后租界的形成。《虎门条约》里的内容都是贻害甚深的东西。

来也搞笑,以上的这些条款,都是英国人利用清朝官员的无知,半骗半威胁得来的。《江宁条约》里虽然割地赔款,但条约中约定,“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只可按估价则例若干,每两加税不过分。”这明条约里已经明确关税还是由中国自己定,但定了缴纳之后,各地的官员、府衙不得再加收其它税收。但耆英不懂这些,居然主动提出商议关税税率,英国人自然是不客气,就定了详详细细的一共二十六类货物的关税,今后这些关税的涨跌居然要英国人同意,一个国家的税率怎么能拿出来和人商量呢?

所以宋龄娥打算慢慢提醒一下肃顺,免得到时候散失了海关关税这一个重要的经济命门。同时也可以试一试,自己到底能不能改变历史的结果。

肃顺恍然大悟道:“原来洋人想法如此简单。”

宋龄娥继续提着:“其实谈判一道,最忌示人以弱,授人以柄,出去的话就改不了的,所以应当深思而后言,话语无歧义。哥哥,既然是幕僚,其实大可多多研习《江宁条约》,里面已经做过明确的东西,就不用再拿出来商议了。”

肃顺头道:“这个自然,不知还有什么宋家妹子可以提的?”

(Ps:第二羹,做宵夜,求收藏、推荐)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