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怒唐 > 【第06章】 开宗明义 下

【第06章】 开宗明义 下

“有门!”看到张庶被他自己琢磨出来的想法给怄得吐血,黄盛就知道这人总算是醒了过来。

没错,黄盛的吐槽非常有内涵。

这皇帝的权利是谁给的?当然是老天给的,正所谓君权天授,是老天选定了谁来当皇帝,给了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权利。而大臣的权利自然是皇帝给的,皇帝给大臣权利是为了让大臣们帮助皇帝治理天授给皇帝的“王土”。如果大臣变坏了,或者用手中的权利干了坏事,那就是皇帝的责任,因为大臣手中的权利是皇帝给的,不是卢政口中“义愤填膺”的大唐男儿给的,所以这事也就跟大唐男儿没有蛋的关系。

而为什么这伙宦官胆敢勾结军器监跟吐蕃人搞七捻三,归根结底不就是因为这帮阉人手中有皇帝给的权利,也就是这罪魁祸首不是别人,正是大唐的皇帝。

正所谓:匠成舆者,忧人不贵;作箭矢者,恐人不伤。

权宠宦官既然掌握了巨大的权利,又如何不该用这权利去谋取私利呢?,

张庶毕竟年岁比卢政大,见多了大唐盛世下的世间百态,知道什么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知道朝廷从上到下,太师吃太保,太保吃少保,内侍宦官吃外臣散官,中央吃地方,地方吃百姓,层层盘剥,节节拔毛。他当游侠儿的初衷高尚,其实也是看不惯朝廷的做派,所以想以个人的武勇去诛除祸害百姓的贪官污吏,锄强扶弱,劫富济贫。

当然,在他的骨子里也是存在着极度迂腐的忠君爱国思想,认为之所以有贪官污吏,是因为这些奸佞人蒙蔽了皇帝,只要把这些奸佞除去,皇帝幡然醒悟,改弦更张,大唐便吏治可靖,国泰民安。

可到头来,他却被黄盛三言两语给击败了,然后自己把自己给气得吐了血。

“你想明白了?”黄盛上前一步,伸手虚扶了张庶一把。张庶却没等黄盛摆成架势,便翻身再跪,叩首道:“谢上尊开释!茅塞顿开矣!”

“好!且随我来!”黄盛见他入巷,当即大喜,再看卢政还是一脸茫然,心神似还陷在沉思之中,便唤道:“寿伯,看住此子,有何异动,速速报来!”

“是!少主!”李寿一旁应道,不用他现在自然已是黄盛最为亲近的心腹。

引着张庶入了书房,黄盛也不怕惊了旁人,便大喇喇的在主位坐下,示意张庶报上姓名籍贯,家中诸事。

倒要多一句,此时虽然黄盛还只六岁,却也不能跟母亲同住了。搬回了长乐坊后,恰好有两进的宅院,便让两个粗使丫鬟跟着四娘和二姐住了内院,黄盛和李寿夫妇住了前院,前院的两间正厅也改了一间作为黄盛的书房。

见识了黄盛手中祥瑞,又被黄盛几句话破了心中的那层窗户纸,张庶对年仅六岁,浑身上下透着骨妖异的黄盛,虽然有所提防,可还是心悦诚服的表现出来恭敬。毕竟黄盛用在他身上的仙术,怎么看都如佛经上常常提到的无上妙法有着太多相似之处。这无上妙法多以天花乱坠和大光明来描述,天花乱坠自不必,大光明便是指真神真佛必定身披五彩霞光,脑袋后面还一圈被唤作大圆明镜[1]的光盘。

所谓正则光,邪则暗,黄盛虽谈不上一身正气,但他使用圣光术时手中冒出的光团祥瑞无比,更何况施放作用之后在目标身上形成一团光膜包裹的效果也非常不错。

话黄盛问他身世详情,张庶便竹筒倒豆子的一五一十了出来。张庶之名当然不是真名,是他行走江湖做游侠儿时所用的名号,庶既庶民的意思。真名唤作张昌,世居长安,家住长兴坊,家中父母健在,有二弟一妹,妻妾三人,双子三女。

让黄盛有些吃惊的是,这张昌不但有着正牌生徒的身份,家中两个弟弟也都考取了功名,二弟是正八品的军器监主簿,这吐蕃人与军器监员外郎密谋一事的深喉自然不是别人。而三弟更是新晋的监察御史,这两年还连续搬倒了好几个尸位素餐的闲散京官。而这张昌的一身武艺,也不是跟什么游方的老道或是寺院的禅师所学,而是一脚一拳在家中的校场学成的家传武艺。

待问清了张昌的详细情况,黄盛反倒郁闷了起来,这样的人他虽然能够忽悠一时,却忽悠不了一世,更不好使唤他去做什么事,反而因为自己给他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倒让他升起了壮志雄心来。

黄盛可不准备干什么大事儿,他救下卢政本就是对唐朝的游侠儿很好奇,想从卢政身上学绝世武功。眼下张昌直接明了他所习的是家传武艺,不是什么绝世神功,万一卢政也是家传武艺,更让黄盛感到内牛满面,那他可就亏大了。

略一思量,黄盛只能应付道:“既如此,你与卢政夜探董耀偏宅一案,近日长安城中可有什么动向?可曾惊动了官府公门?”

张庶恭敬答道:“回禀上尊:据家仆探知,董耀起居如常,偏宅也无异动。”

黄盛听了,知道这董耀定也是个老谋深算的老玩家,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卢政张庶二人分头转进之后,各自被一组神策禁卫追拿,卢政那组全数格杀,张庶这组却只杀了两人,击伤两人,也就是董耀一方肯定掌握了夜探他宅邸的是武艺高强之人。这武艺高强之人嘛……可以是游侠儿,也可以是军中密探,更有可能是某一方强大势力的细作,所以他便摆出了乌龟阵势,按兵不动准备守株待兔。

有了思谋之后,黄盛便道:“近期之内,你与卢政继续做你们的游侠儿,该劫富济贫便劫富济贫,该行侠仗义便行侠仗义,董耀偏宅不可再去,事关军器监或吐蕃人之事也不可再碰。”

张庶听了,面有不解之色,黄盛知道此时非得把谎圆满,否则日后破绽就更大了:“事到如今,我便与你知,我本是身在蜀山修炼的地修散仙,今次乃是应劫转世。至于劫数几何,此乃天机,不可泄露。”

黄盛混在长安半年,平日里看多听多,知道这个时代虽然仙侠尚未萌芽,不过长安的大佛寺道观里三天俗讲,十天大道场[2],市井百姓对神佛鬼怪的理解异常的丰富,对阴曹地府、轮回转世的法也是津津乐道,所以他自称是地修散仙应劫转世,由不得张庶不信。

“蜀山?”只不过,张庶可没看过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不知道这蜀山到底是在什么地方。

“峨眉金之巅,逍遥境天外天!”黄盛编瞎话可不会眨眼,顺口胡诌了一个绝对查无此人的地方后,话题却是一转:“上尊之称,今后不可再用。如今我**凡胎,俗家之名唤作黄盛,日后你且随我家人唤吾少主,知否?”

“谨遵上尊……少主令谕!”张庶听了面色一喜,对古人而言称谓可是鉴别亲疏的大事,黄盛让他跟着家人一起称呼他为少主,也就表示将他也算入了“家人”之中。

而黄盛为了加深他的忠诚度,更故作关心道:“适才见你激愤咯血,身体可是无恙?”

张庶正要答一句无恙,黄盛却是自自话的站起身来笑道:“也罢!我避劫转世,本就是违背天道的逆事,因而法力大受减损。你之前伤势颇重,不出全力,怕也不能断根……”

话间,黄盛再次捧出一团祥瑞,不过这一次他可不是一抖手便了事,而是故弄玄虚的将光团擎在手上,双眉紧锁,面色凝重,口中还念念有词,随后便低喝一声:“跪下!”

张庶一个激灵,急忙在黄盛身前跪下,跟着黄盛将光团慢慢的按在了他脑门上。

嗡!

张庶感觉到耳中一响,浑身上下三万六千个毛孔无一不舒坦,四肢百骸三百六十条经脉无一不痛快,全身像是过了电一样,激爽无比。

张庶的个头能有一米七、八,他要不跪下黄盛怎么可能按着他的头,真要起来黄盛的锦上添花很有必要,料定从此以后张庶肯定会对他死心塌地,再无二意。

彻底收服了张庶,黄盛却也没有将他准备造肥皂赚钱的大计和盘托出,他前世到处打工,最多时也曾管理过数百人,管理方面的经验还是十分丰富,知道张庶这样有家底,有社会关系的人多适合搞外联,而不适合负责组织生产,所以也就先不准备将他派上用场。

而另外一个可以马上派上用场的人,此时还在院里跪着呢!

****

[1]:佛、菩萨、罗汉脑后的光圈既大圆明镜,可以解释为一种人体辉光。也被描述为人体的特殊能量发散,现今科学已对此有所研究,也称为气场,又称人体场。作于唐代的敦煌壁画之中多有描绘,西方基督教诸圣画像亦如此。

[2]:道场既水陆道场,也叫水陆法会、水陆大会、水陆斋,是中国佛教最隆重的一种经忏法事,全名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是设斋供奉以超度水陆众鬼的法会。唐朝的俗讲类似现在的脱口秀或相声,而水陆道场则于梨园曲会类同,除了念经之外,还会有佛教经典故事的现场版话剧演出。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