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活色生香 > 第五章 大变革(下)

第五章 大变革(下)

为了使自己的作品效果比较好同时又比较好卖,许多华语电影圈的导演,比如香港的唐纪礼、大陆的张一谋等人,采用的是和美国或者其他电影工业强国的公司合作,租用他们的器材来制作自己的电影后期效果。

比如《十面埋伏》就是在日本洗印制作的;《英雄》和《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在美国洗印和做的后期。但是实际上,这些技术强国把他们领先于世界的技术垄断霸权看的比什么都金贵,怎么可能把最好的东西拿来给你用?

中国导演和他们的工作团队在这些国家经受的,简直就是无时不刻的屈辱,被人象防贼一样的防着,生怕中国人偷走他们的技术;昂贵的吓死人的价格,换回的只是人家淘汰下来的上一代机器。

孙老爷子从青年时代起,去美国和欧洲各国做电影交流活动时,目睹一些有关的情况,就非常的受刺激。他立志要研究开发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高端后期洗印技术。

但是在当时那种条件下,靠着苏联电影工业专家提供的那点粗糙的技术援助,和国内官方能提供的少到不值一提的一点研究经费,在大陆开发这些技术并生产这些机器简直是不可能的。连国办的电影学院都要向美、德、法进口教学机器,何况是其他单位。

所以老爷子把希望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八十年代的某一个下午,外面正在热烈的进行第五代电影的讨论,在电影学院校党委办公室,两个刚毕业的贫苦青年,在老师面前进行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抽签...

在这数年之后,美国就出现了电子工业大王史蒂文森V李。

藏剑三十年,今天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当易青向华星的同事们大声宣布这一消息的时候,李恩华站在一旁,突然热泪盈眶。他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抹了抹眼泪,然后童心未泯的趁势把这个动作加工成了一个抹额式美国海军军礼,这个可爱的动作引得华星公司的人齐声欢笑鼓掌。

除此之外,《花木兰》的宣传方案早就已经拿出来了,由宁倩华这位资深娱乐天后负责筹划和实施,华星旗下的明星在依依的带领下进行配合,把小意逐步推向传媒——这方面也没有问题。

易青这三天主要是为孔儒留下的。原来华星的行政事务多是由易青自己和宁倩华共同管理的, 分工很不明确。不过华星的企业风气主要是依靠学院系统和大家融洽的感情维系起来的,真正制度化的部分很少。

现在不能再继续这种现状了,要委托孔儒整个的管理起来,把易青和宁倩华解放出来专心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这里面就有很多东西要跟孔儒交接,还有华星行业改革的初步方案,算一算还是很紧的。

...

第二天,孙茹和李恩华带领着华星艺创部的相关同事——何风和他的三个录音工作室伙伴、杨娴儿和美术组的四位美术师、导演组全体一行十多人登上了李氏国际在中国准飞的小型客机,飞往美国洛杉矶。

在宁倩华和经纪部各位经纪人的安排之下,今天小意和其他华星群星基本都有活动,整个华星大厦显得冷清了很多,

今天最忙的要属易青和孔儒两人。中午秘书送午餐外卖上去的时候吓了一跳,只见易青和新晋升的孔总一起坐在易青的大办公桌后面挠头苦思,眼前的废纸团已经扔了一地。

一连三天,易青和孔儒连自己家都没回,彻底的闭关了。

直到第三天的下午,两个胡子拉茬的男人才从文案堆里抬起头来。

易青和孔儒一起站在打印机出口前,看着那带着油墨香的稿子一张张的从哪里吐出来,突然有种天下尽在掌握的感觉,因为他们知道这份东西对未来的整个中国电影产业意味着什么。

这套《华星电影创作及运营规范》共计一百六十七条,分成九个大项,涉及电影行业的方方面面,标志着代表中国电影业最先进生产力的华星集团,从此告别了那种草台班子临时凑合和封建行规式管理的旧有电影生产创作方式,从此步入集团化、正规化的新产业时代。

而这份行业改革计划的内容,基本以易青和孙老爷子当年的构想为蓝图。比如说导演方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规定了导演必须不署名参加编剧工作——换句话说,首先就是导演要参加写剧本,这样将来拍剧本的时候才会对本子绝对的熟悉;但是不能署名,也就是说如果拿了什么编剧奖,这个奖杯是人家编剧的,你参加剧本创作只是你导演工作的一部分,不能成为架空和取代编剧的借口。

如果说这个改革加重了导演的负担,那么对于演员的改革则减轻了导演的责任。这次改革第一次正式把"演员指导"这个职务写进行业规范。以往指导演员演戏的都是导演,而导演自己本身根本就不懂表演学,特别是那些不是导演科班的仅仅是从摄影师、美术师、编剧转行过来的导演;甚至象很多香港导演那样原来是做武行的、经商的、做电视台的等等——不懂表演学的导演只会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表演效果而把演员当作他们创作的工具来用,往往得到的效果反倒完全不如他们自己的构想,因为表演学是有它自己的一整套客观规律的,不是心想就能事成的那么回事。

在整个剧组里加入"演员指导"之后,其实就是给导演加了一个绝对懂表演的助手,这样导演只要说出他的艺术要求,演员指导很快能找到启发演员遵循表演规律进行创作的方法,演员在表演过程中遇到自己完成不了或者有难度的表演任务,也能得到非常专业的帮助——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演员表演的专业性。那种只靠脸蛋和身材的没有演技的演员,渐渐的在这个行当里不好混起来;而电影表演里杂牌军的情形、花瓶式表演、假俗喊式的不自然的表演这些现象也会得到缓解。

除了导演和演员的部分,对于美术服化道、录音、摄影这些创作部门的工作也做出了各类详细的规范。

相比电影创作部门的改革,这份改革计划更为重要的是行政、经营管理方面的重大变革举措。

比如说,曾经令易青在学生时代非常愤慨的群众演员的劳动状况和经济剥削的问题。易青在这份改革规范中明确的制定了惩罚条例,严厉的打击歧视群众演员、歧视底层弱势劳动者的行为;对于群众演员的薪酬实行实额发放。

所谓实额发放,就是指帐目上规定了给群众演员一天多少钱,发到群众演员手上就必须是多少钱;坚决取缔制片、群头过手剥一半的这种恶劣的行业陋习。

除此之外,还给群众演员规定了免费培训、集中居住等等福利——群众演员跟角色演员比起来,就象一场战争中的普通卒兵一样,他们的整体素质和工作热情决定了一个影片的成败。拍摄的时候他们的表演素质能高一点、配合拍摄再积极一点,只要平均每组镜头少NG一次两次,省下来的钱和导演等人的精力就远远的抵值为他们设福利花费出去的资源了。

除了所谓的制片群头过手分一半,还有很多属于这个行业的,带有浓重封建行规色彩的陋习——比如这次《花木兰》剧组里出现的采买人员吃回扣问题;还有诸如副导演及其他导演部门人员买卖二类小角色,甚至借此暗示女演员进行性贿赂之类的行为——为了遏制这些问题,易青提出两个试行办法,一是在剧组中设立财务监督员,二是实行剧组财务分立制度。

财务监督员就是剧组里的ICAC(廉政公署),他们负责监督调查一切剧组的财务状况。哪个人吃了回扣了,哪个人给导演介绍角色吃了人家好处了,哪个人坑了群众演员和场工的钱了,一经财务监督员发现,立刻处理。财务监督员直接对监制和导演负责,如果这个位置的人自己执法犯法,必然遭受双倍的惩罚——这等于是专门找个人监督财务,然后导演只要负责监督他一个人。

所谓财务分立制度,就是以后剧组出去不带自己公司的会计,而是把整个组的财务委托给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这些专业会计师平时不合剧组在一起,每天固定八小时上班,专门替剧组管帐管钱数。但是他们只是计算钱的机器,他们手上决不见真钱,剧组的钱还是从监制和制片主任手上出去,出帐的凭据由会计师来开。这样一来,有财政权力的人碰不到真钱,碰得到钱的人没权力分配剧组的钱,就把财务支配权和使用权分立开了,大大减少了贪污的机会。

...这套改革方案当然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办法,但是根据中国国情,谁都知道这些现象要想这样就完全绝迹,简直是不可能的。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那些人想贪,总有漏洞可钻。不过至少这样一来,比起当初不闻不问,把各种陋习视做理所当然的那种落后的、不规范的情形,是好了太多了。

***********

(ps:今天可能就这两章,晚上没有了,昨天在酒吧呆到天亮才回来,今天好象有点发烧。大家把月票留给那些五一期间还勤奋更新的作者们吧!明天我休息好了,还是会尽量加快速度,但是不再跟大家要月票了,投与不投大家随意吧。)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cmFu.,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