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和亲公主,哑后亦倾城 > 第119章 成痴成魔2

第119章 成痴成魔2

"陈国如今怕是难敌燕国大军压境了,而我晋国,也我也只能答应暗中相助,不到关键时刻不会出兵助陈国的,毕竟,燕晋联盟,乃是事实,而晋国亦是父皇说了算,若燕国攻打陈国,我能说服父皇不对陈国用兵,亦是不易,更别提和燕国撕破脸,若父皇若真因为陈国而这么做,那对陈国的结果,怕也都是一样的,所以..."

楚宸望了一眼静和,见她好似未懂自己未说完的话,便又只能接着说道,"我父皇若是与燕国翻脸,出兵助了陈国,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陈国愿意归降晋国,那也意味着陈国终究还是面临被破之事,唯一的区别就是,可能会减少陈国城池全部遭到燕国铁骑的践踏,因为,只要陈国归降晋国了,到时候,燕国发兵攻打的便不再是陈国,而是要与我晋国兵马想见了,那父皇定会迎战,只是这样一来,好似你如今所做之事,皆毫无意义了,反而还加速了陈国的灭亡!"

静和望了一眼坐于对面,说话突然不再温文笑意,反而是沉下了脸的楚宸,只见此刻的他,虽是一身白衣素服,但气度高华,神色威严,侃侃而谈,不愧为指挥若定、一呼百应的一国太子,竟比她的皇兄更要显得睿智深沉几分,只是少了萧君轩的那一份威严和霸气,但两者气质原本不同,而萧君轩,与他终可谓棋逢敌手了吧?

"宸儿所言极是!"待楚宸话音刚落,墨染便接口道,"只是如今你虽明面上下落不明,晋国大事又迫在眉睫,不可再在此耽搁下去,需要早日回国才好?至于燕国这边,原本也不是青悠一个小小女子能够左右的,依老夫之见,宸儿回国后,可休书一封,将青悠之事,可你刚刚所言顾忌告知青悠皇兄,他既是陈国太子,定有过人之处,此刻怕是早已得了消息做了准备,若燕国真的因此发兵陈国,他定会临危登基,掌陈国大权,那时候,他或许比如今的陈皇看得更远阔一些!"

闻言,楚宸思虑片刻,终道,"不管是那条路,陈国怕是都...现在只能看萧君轩的了,看他是否会因为青悠还下落不明之时,而无正大光明的名号发兵,毕竟陈国也不会因为此事而对燕国挑衅,反而给了燕国理由。"

"这倒是事实,现在只看那燕皇顾忌名声与否了!"墨染所有所思的说道。

听到他们的对话,静和原本揪紧的心,又松了一口气,想到她之前的计划,萧君寅曾说过,就算她逃不了,被抓了回去,萧君轩再气恼,也无非就算惩罚她,定不会因此而连累陈国,可如今,事情却变得复杂了,楚宸虽是好心,助她一臂之力,却也怕是更加激怒了那个男人了,瞬间又不禁心底忧虑起来。

静和静静地想着,她之前没有想到的是,竟是把事情弄成了这样,只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她已经无法回头了,只能向前,或许,就连楚宸自己也没有想到吧?不过,不管他是怎么想的,但他终究是帮她到了这里,如果自己的国家最后真要被燕国所灭,皇兄也不会因为晋国的相助而贪生怕死卖国求荣,这将会是所有陈国臣民的屈辱吧?

想着楚宸刚才的建议,让她给皇兄写这样的一封信,她不仅想起了萧君轩当日也曾让她如此做过,而她当日未真正去做之事,今日又怎可会去做,无论他是好心也好,假意也吧,总之,她殷青悠是做不得这些苟且偷生之事的,何况是一向高傲的皇兄呢?

突然想着,自己好似做错了什么,但又抓不住那点异样的源头,百思不得其解,索性悄悄站了起来,趁他们正商讨入神之时,独自走了出去。

而正认真听着师父之语的楚宸,抬起头来,注视着她悄悄离去的情影,眼神幽深,嘴角却又不经意地弯起一抹微不可察的笑意。

从堂屋出来后,原本天色还未全黑,可没站一会儿,这天便墨汁般浓黑得不见一丝光明了,静和拢了拢身上的宽厚棉袄,并未进屋,就这么看着外面,渐渐的,远处开始又颗颗微弱的星光了,接着,月亮倒是从那厚厚的云层里硬是挤了出来,虽这一夜不算月色明朗,倒也不是阴云厚重始终不见月的黑暗。

静和独自立于屋檐下的栏杆处,望着天上明月,想着自己那一日突然醒来后,却发现一切都与自己原本所计划的不一样,又来不及反应,甚至来不及多想,便与楚宸一起惊心动魄的到了这里,又为了适应下来的这些来不及多做休息的繁忙日子。

或许,她不是为了忙,而是为了以这个借口,让自己忙,因为只有这样,她才可以不去想这件事过后所带来的后果,可是如今,当她一切都做得井然有序了,她便再也没了忙的借口和理由,就算再不愿意,也不得不去想起那些她留在燕国皇宫的人,想起姜毅梦竹他们,若是之前,他们已经为她的离开铺好了后路,那么现在呢,她这边的异变,可是会影响到他们原本的计划呢?他们可都算是她的亲人了,难道会因为她而避免不了这一无妄之灾吗?

原本之前,她与萧君寅,周密安排了她逃离的一切,并派人暗中计划了因为他的离开而对他们造成影响的一些保护策划,可如今,她却跟楚宸走了,未与他们的人连上线,不知道那人会对他们做何处置?

楚宸虽然嘴上答应了她,若是燕陈两国真的开战,他亦会暗中助陈国,但要晋国出兵相助之事,这便势必会打破燕晋两国结盟之事,所以,就算他会同意,晋皇也未必应允吧,除非只有他说的哪一种可能,那便是陈国归降于晋国,但这亦然绝无可能。

静和心中知道,父皇年轻之时极为好战,曾主动出动收复陈国周边的蜀郡小国,只是明白归降国最后所受的屈辱,而以她对皇兄的了解,那怕是他亲自驻守边关,与燕国恶战,也不会主动投降于任何一国,否则,当日,她何不顺从了那人的心意,又那里还会有今日之事呢?

原本,她是想着自己要是能让那人的好战之心有所收敛,依照皇兄治国理念,只需几年,陈国必将有所改变,皇兄常说执政者应更多地为天下苍生着想,征战沙场只能是为执政者开疆扩土,普通黎民百姓却要为此付出惨重代价,出征者妻离子散,马革裹尸,多少父母失去亲儿,多少妻子儿女失去父亲与父亲,更有甚者,长年的战乱更会让两国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甚至死于非命!战乱之时,人的命就如髅蚁般轻贱,以至朝不保夕!

所以,她当初也是在有意无意地了解道了皇兄与如今的父皇之间那有所不同的理想抱负,她才毅然决然的来了燕国,虽从未奢求过燕国会因为自己而不再对陈国开战,但也曾以为,她可以做到让燕国在几年之内不会再轻易的对陈国开战,掀起残忍无情的战乱!

但是,她不曾想,她拼尽一切,也只保了陈国两年的平静吗?何况陈国去年还遭逢天灾,因此,现在的国力,必然是比她当日离开之时,更加艰难,又如何能再经战争?

当日,她与萧君寅的计划,也本是见那人暗中在边境调兵,虽然目的的大胆挑衅的梁国,但谁又知道,那人不会是像之前对付齐国一般,再来个声东击西,要灭的是她陈国呢?

尤其是在他废黜了她的后位之后,她更是觉得很有可能,就算当年的芳淑仪一出事,看似燕国的大军压境陈国,甚至与陈国边城开战,但最后,他却亲自带兵,轻而易举,毫无损失的收了齐国。

按照他们最初的计划是她这边顺利逃去,萧君轩大怒是必然,但以他的智慧,定然知道她是没有这个本事的,那么,其中定然有人相助,而这个人,他若有心去查,定会发现她和萧君寅的接触,他们又让魏庆早已准备了一些烟雾弹般的事情来迷惑他的眼睛,萧君轩就算发现了,也不能直接处决了萧君寅,毕竟,太皇太后对萧君寅之事再清楚不过,所以,此事他既不会声张,但爷不会放过,又会因为太皇太后而有所犹豫与顾虑,那她最后就算被他抓回去收到惩罚,那也怕是会因此而暂停了他要攻打陈国的计划。

虽然,她和萧君寅的这个计划有些破绽,还有些不妥,但因为太皇太后的回宫,她在外面多一些日子不被那人找到,加上此事又与萧君寅粘上了边,太皇太后必定暗中相助,以那人的性子,他哪里还会在此事去顾忌呑灭陈国之事,霄王谋反直接被诛杀一事,虽然他犯错在先,但却让太皇太后因此而回了宫,可见,太皇太后是并不会希望那人是个诛杀亲兄弟之人,必然相助她这一边的!

何况,萧君寅说过,太皇太后之所以三朝受朝野上下敬重,除了她辅佐两国君主,更重要的是,她心怀天下百姓者安危,有时会因此而不得不时时处处的要求为君者多为百姓考虑,不要随心所欲,满足野心!

只可惜这些,都不能按照他们原本的计划去做了,而且这些话,她亦是不能跟楚宸说的,反而,还要感谢他能助自己逃离秦都,毕竟,他也是以为她只是因为他的皇妹要做燕国皇后,让她被废黜,而她又心中对那人用情至深,才伤心逃离的,那她又如何将自己心中这些苦恼告知于他,让他愧疚呢?

"青悠,夜已深了,为何还不回屋休息?"突然,一声清朗的男子声音,将静和的思绪恢复过来。(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