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华夏海权 > 第二百六十九章 新的起点

第二百六十九章 新的起点

“此战我北洋水师不辱使命,但是本身损耗也是颇大。不知济世对未来的北洋水师有何意见?”丁汝昌看着窗外破败的定镇致远3舰,有些惆怅的问道。

“不知各位对俄国舰队有什么看法?”徐杰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俄国舰队相对于日本舰队来说,官兵素质不是很高,但是那位马卡诺夫将军的指挥艺术却是十分的高超。而且舰队实力远强于日军。区区6艘战舰,就需要我北洋上下合力对付!”刘步蟾说道,留里克号的12寸巨炮的威力可是让这位北洋右翼总兵深有感触啊。

“面对俄罗斯海军这个强敌,我们必须早作准备,添购军械战舰以备不时之需。俄国海军可不是日本海军可以比拟的。”丁汝昌点头道。

“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此战之后,朝廷也该重视水师建设了吧?我北洋需要什么样的战舰,需要多少战舰,大家都说说吧。”徐杰说道。

“一个强大的舰队必须是一个均衡的舰队,我北洋强在装甲巡洋舰,有大小重巡6艘,而这正是我北洋打赢日本以及俄国巡洋舰队的根本所在,但是光有巡洋舰,没有一等战列舰。在面对俄国战列舰队时恐怕力有未逮。”刘步蟾想了想说道,从根本上将,刘步蟾还是倾向于战列舰。

“同时我北洋水师还需要专门的侦察快船和鱼雷部队,在于日本舰队交战中,其鱼雷舰队还是有一定威胁的。”杨用霖说道。虽然现在鱼雷因为射程和精度而作用有限。但是杨用霖已经敏锐的感觉到鱼雷这种武器的重要性。至于侦察舰队,虽然归远级的航速勉强够了,但是让一艘5000吨级的战舰去侦察,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

“其实,我觉得现在的天津三舰挺不错的,航速足够快,可以在战斗中抢占先机,至于火力吗?虽然天津号的10寸炮不如俄国人的12寸。但是双方都无法有效对付对方的硬化装甲,所以,海战的方式将变成用高爆弹窒息对手,这种情况下,投射量的强弱将比口径更加重要。”邓世昌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连番血战后,邓世昌对自己的坐舰非常满意,堪比巡洋舰的航速,超过战列舰的火力投射量,以及适当的防护。在邓世昌心中,加里波第型装甲巡洋舰堪称完美。

“虽然目前加里波第级装甲巡洋舰足以承担舰队决战的任务。但是我们需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随着俄国人在远东一步步扩大他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战列舰将被派往远东,随着技术的发展,大口径穿甲弹早晚可以击穿不到8寸的硬化装甲,而且就从这场战争来看。虽然天津号挡住了留里克号的致命一击,但是装甲板出现变形,部分舱室进水。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至于火力投射量吗?我想徐先生帮忙设计的意大利新式战列舰应该也实现了12寸大口径炮的速射化了吧?”琅威理颇有深意的说道。

“虽然新式的12寸炮塔无法保证和10寸舰炮一样的射速,但是达到40秒一发还是可以的,目前的12寸火炮无法穿透硬化装甲的问题,其实不是火炮本身的问题,这个问题相对而言比较好解决,至少原理上很容易,至于详细技术细节。这恐怕要找北洋设在意大利的天津机械局意大利分局的技术部了。”徐杰说道。毕竟被帽穿甲弹的相关信息,他已经告知了意大利方面,并有他们负责实验。具体情况徐杰也不知道。

“我北洋估计也是意大利新式战列舰的潜在客户吧?这下意大利造船厂又可以大赚一笔了。官府不懂技术不懂得成本控制,对工厂的管理都是以管理军队和政府的形式来进行。再加上质量管理的漏洞和奖惩体系的缺陷。工人生产没有积极性。官员贪污严重。这才导致造船比买船都贵。这些问题不解决,我北洋舰队永远只能是一个泥足巨人。所以造船厂及配套系统的事情必须尽早开始筹划。”徐杰解释道。

“这个想法好导师好,但是资金、规划和设备的采购。人员的调拨都是一项大工程。恐怕以我北洋一家之力很难完成。”丁汝昌原则上是支持的,但是实际如何运作就不单纯一个北洋舰队可以决定了。

“至于北洋水师直属的海军陆战队。也是十分必要的,现在人员太少。”其实徐杰有些话不敢说出来,为了扩大北洋对南方的影响,如何在必要的时候把一支精锐的陆军运送过去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在现阶段,铁路网络还没有建立。最快最便捷的运输方式就是海路,而北洋舰队在海上的优势已经确立。那么利用海军优势由海向陆拓展自己的影响无疑是十分正确的选择。

“徐大人说的对,虽说日本人已经快完了,但是俄国人恐怕对朝鲜也有所企图,朝鲜多山,海路是最好的选择,临时调集陆军恐有不便,如果我北洋水师自己有一支陆军的话,那么处理起来就十分方便了。”杨用霖若有所思的说道,说完后,还颇有意味的看了徐杰一眼。并用手指轻轻的在地图上南方各省的位置划了划。

“杨用霖果然厉害啊。看出来自己的本来意图。更可贵的是,他还为这个不可告人的意图披上了一个合法的外衣!这眼光和谋略确实是北洋中最为出众的。”徐杰心中不由的一惊。

关于未来北洋权利机构的框架,徐杰很早就考虑了,丁汝昌为人忠厚,但是水平有限,在北洋舰队进一步扩大后,恐怕他很难驾驭如此巨大的一支舰队。刘步蟾能力是有,人脉也有,但是太喜欢拉帮结派了。而在自己走后,让北洋重新变成闽系一党独大,这个绝对不是徐杰愿意看到的。然后就是林泰曾,此人和丁汝昌类似,领导一支分队可以,但是整个北洋的家底交给他,徐杰也是不放心的。

徐杰曾经想过让邓世昌和琅威理一起管理北洋舰队。但是后来发现,虽然徐杰在海外培养出了一批非闽系的军官团,但是邓世昌却不适合统领他们。邓世昌有能力,精于海战,但是人际交往上却和闽系闹得很僵,管理能力有所欠缺。所以邓世昌可以管理一支分舰队,可以作为北洋舰队的二把手,甚至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指挥整个舰队作战,但是就是不适合担任北洋舰队提督之职。

同理,琅威理也是这样,他可以掌管北洋舰队的日常训练,可以帮助主官筹划战役。但是同样他不适合中国式的管理,再加上他是一个外国人,这更决定了他只能是一个副官和参谋型的人员。毕竟,让外国人掌握北洋水师,徐杰也肯定不答应!

至于林永升吗?经过长时间的观察,这个人人品不错,和各派系之间也都还算不错。但是实际能力稍微差一些。所以徐杰的意思依然是让林永升负责一个分舰队。

这样一来,最后唯一能选择的,恐怕也只剩下杨用霖了。首先从能力上来看,杨用霖曾被琅威理称为东方的纳尔逊,可见此人水平之高,而在多次实战中,杨用霖的建议也颇为中肯。至于人品,爱国和尽责两点是绝对跑不了的。前者从他宁死不投降上就可以看出,后者从他在没有船坞的情况下,带人修好镇远的船底就可以看出。最为关键的是,杨用霖这个人对大局和政治十分在行。而从目前来看,至少杨用霖和自己是一路人。同时,在人际关系上,无论是在老舰队还是新建队,杨用霖都是个能服众的人。

这次会议先后开了3天,不但确定了北洋舰队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对于未来华夏海军的架构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华夏海军的崛起,放下了第一块基石!而徐杰也借此将开始对北洋海军进行全面改造,使其从一支旧海军,真正变成一支新式的强大的海军!

4000字大章送上,今天看见有空晨书友的催更票,虽说已经发了4000字大章,但是空晨书友一直支持作者写作,作者表示十分感谢。偶决定晚上再发一章。同时感谢书友弧光夜雨的支持,另外,大家如果真到喜欢本书,那就点一下收藏和推荐吧,反正不用花钱的。

提供无弹窗全文字在线阅读,更新速度更快文章质量更好,如果您觉得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高速首发华夏海权最新章节,本章节是地址为如果你觉的本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