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种田之安墨 > 第五十章 过年

第五十章 过年

没过几天果然开始下雪,不过不是安墨想象中的鹅毛大雪,而是米粒雪。

幸好之前李铖用稻草在屋顶的瓦盖上又铺了一层,下雪后,他又每天将院子里外的雪都清理一遍。

安墨在屋里捧着热茶,一个家里还真是不能缺少一个男人,果然很好用啊o__o“…

从下雪开始,李铖几乎不让安墨碰冷水,洗衣做饭洗碗打水几乎都抢着做了,安墨闲的发慌,不过闲的还满愉快的。

于是安墨在心里给这个男人打上一个‘还算体贴’的标签,准确的说不是还算,是非常。

然而姑娘家么,要别扭的时候谁也拦不住,何况这位姑娘穿越到了古代,平白多了些年月减了些岁数,又是无业人员,有的是时间跟自己别扭。

安墨这么怀着一股子既开心又别扭的情绪,直到过年前的某一天,李铖拿着一堆红纸过来,表情挺雀跃的:“咱们写对联吧!”

安墨一看同样兴致勃勃,接收原身安茉的一些技能后,上辈子作为一个理科生对于毛笔还是挺有兴趣的。

话说安墨前世,成绩不是顶尖,也是上等,无奈偏科偏得异常严重,数理化她轻松学得好,碰到地理歇菜了,这厮方向感严重缺失,中学六年,上了大学后,一首古诗也背不全了,对于历史更是记不全,只记得大事件,人物时间全记不清。

偏偏姑娘对历史还挺感兴趣,她小时候听的不是什么白雪公主之类的童话故事,而是奶奶讲的田螺姑娘之类的中国民间故事,尤其喜欢带有一定玄幻色彩类的。

因此安墨很喜欢追溯,喜欢听某古董的来历,追溯到曾经主人的故事,追溯到当时时代的背景。

奈何这方面她天生少了根筋一般,是不开窍,听过了后总是张冠李戴记忆出现偏差。

现在好了,得到安茉的加持,安墨脑袋回想一番,一搜是大堆的对联,当然这时候要用的只有春联。

安墨兴致勃勃一挥而写了十几对,都不带重复的,又裁了纸写福字。

写完后安墨要起身亲自贴起来,李铖拦住她:“别,我去,大冷天的别冻着你,你的手可是要写字的。”说着他精神奕奕的去门口贴对联和福字去了,完全没留意到安墨的脸一下子垮了下来。

安墨独自在屋里生闷气,心里狠狠将体贴的标签划了一把大大的叉,那箱李铖完全不知情不止在自己院里每个房间门上贴了,外边院门处挑了一副吉利的贴上,他是认字的,只是学字晚,写的不那么好。

不仅如此,李铖还特地把剩下的对联拿去李力吴氏家里,吴氏直高兴:“这可省了事。”往年她都是请村里那几个读书的人写的,又费东西又慢。

李铖道:“您不嫌弃好。”再怎么着安墨都是女子,即便他看来安墨的字很好,可是总归寓意不同。

“什么话。”吴氏装作不高兴的样子:“我看安墨写的好,比我去年拿的好多了。”她其实不懂谁写的好,只看安墨的对联字数多那么几个,而且好几幅,够她一个门贴一对了。

以往请那些人写,因着村里人都请他们,一人只能得一副。只有里正他们才有多。

而且在吴氏看来,怎么这安墨的爹死秀才老爷,那几个虽然是读书人,却是没考上什么的。

李铖只是自谦,带着一股子莫名的得意,慢悠悠晃回了自个的院子。

他回来时,安墨那股子闷气也散的差不多,只还剩下些许不痛快。

因此安墨只瞟了他一眼,不言不语,颇有些冷淡。

李铖见她在看书,也不在意,一屁股坐在炕上,隔了一会儿,他起身拿了什东西复又返回,将手里的东西递给安墨。

安墨接过来一看,是个瓷器,有点像水壶,却是个扁的,遂问:“这是什么。”

“暖手的。”李铖道:“里边放的是炭,你看书时手别冻着了。”

安墨小小的翻个白眼,把东西往边上一方:“我平时也不常写字,没妨碍。”总之休想让她成为专门写东西的工具。

“那也不行。”李铖拿回瓷器又塞回安墨手里:“这天气容易生冻疮,一旦今年得了冻疮,明年也会得,很难根治。”

安墨一下子顿住,李铖以为她不信,加重语气:“热了会痒冷会疼,还会红肿脱皮,既难受又难看。”

安墨似乎不耐烦道:“知道了。”手中还是拿着那暖手的瓷器把玩,心中那股郁气渐渐散了干净。

过了一会,安墨又开口:“那你呢?”

“我?!”李铖回答:“我不用,我热量足,用不着这东西,往年冬天里,冷水淋身我都没出过毛病。”

回应他的不是赞赏而是略微不赞同的神情。

小年那天,李铖作为主力安墨作为指挥和协助,把家里清理了一番,所谓扫尘。第二天,村里几家养了猪、羊的,赶在一起宰杀,除了杀猪的三叔一家,李铖同样作为宰杀者一员。

作为回报他免费收了两个蹄子、先买了几块好肉外,还要来了几副下水,这是安墨要求的。

这等血腥场景安墨当然没去看,现代小姑娘都是如此,吃得东西种类繁多,动真格的话连着鸡都不敢杀。

不过安墨早想吃肥肠了,有人上门找李铖帮忙时,便立刻想到了这个。

除夕前一天,李铖带着壮壮和乐乐去祠堂拜了拜,安墨是等李铖郑重请里正在族谱上添上名字后,才得到了个在祠堂外跪拜的名额。

摔,什么鬼!!!

一般来说长辈牌位,祠堂里只作为大祭,也是全村都有的活动才拜,平时家里也供奉牌位的。李铖这里曾有一段公案,他当时要去当兵,家里没了人不能让父母孤零零的摆在家,于是便想把牌位摆在祠堂里。

里正当时没同意,李铖毕竟还有其他直系亲属,并不是举目无亲无人托付,于是里正做主由李铖的大伯一家帮着祭奠作为他们租用田地的报偿。

可是前几年李诚回来拜见父母的时候,发现自己父母的牌位并不是和家中其他牌位放在一起,而是在一个破落的小屋里。

当时那位伯娘还信誓旦旦说他父母属于英年早逝,不能和祖宗牌位一起供奉,会冲撞。他当时怒了,闹了好些日子,又请了德高万众的人说合,才把父母牌位挪进村里的大祠堂。

李铖拉过壮壮道:“给爷爷奶奶拜年。”

壮壮经过安墨不懈的教导,虽然依旧有些大舌头,但已经会说很多话了,闻言乖巧的磕头:“给爷爷奶奶拜年。”

李铖在一旁一句一句教他:“爷爷奶奶保佑你平安健康。”

壮壮跟着道:“爷爷奶奶保佑你平安健康。”

李铖耐心纠正:“保佑我平安健康。”

壮壮:“保佑我平安健康。”

旁边乐乐睁大眼睛看着,李铖摸摸他的脑袋:“你也让爷爷奶奶保佑你。”

乐乐显然伶俐许多,不用再教,直接道:“爷爷奶奶保佑我平安健康,还有壮壮,还有娘娘,还有爹爹。”

李铖欣慰点头,拉着两个小孩起身。走到门外瞧着安墨不大高兴的模样,道:“咱们明年建了心房,再把爹娘请回去吧!”

安墨眼睛一亮,笑眯眯点头。她才不要每次都跪在祠堂外呢。

李铖满意,安墨果然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姑娘。

除夕那天,两人合力包饺子,壮壮和乐乐在一旁名为帮忙实为捣乱,安墨给他们一人一小团面粉团打发了,虽然人少,气氛挺好。

美中不足是少了一档春晚,安墨默默想。

反正要守岁,两人也不赶,不紧不慢的一个一个的包饺子,话说李铖擀皮擀得挺好。安墨包的也不差,前世她还特意百科过饺子的各种包法,虽然有几样复杂的没学会,但简单的几种却包的很漂亮了。

好不容易饺子做好,安墨弄了一份蒸饺一份汤饺,她个人喜欢汤饺,李铖更喜欢蒸饺,两个小家伙估计饿了,捧着碗一个一个吃,吃了不少。

十点多时,小孩子实在熬不住先睡了,独留安墨和李铖守岁。

安墨给孩子盖好被子,回头刚好撞到李铖看过来的目光,略有些不自在,只道:“看他们睡得多香。”

李铖笑了笑,从善如流的接下话题:“小孩子家家,睡得香才好。”

安墨低低‘嗯’了一声。

“你明年真想送他们去读书。”过了好一会,李铖开口:“会不会年纪小了一些。”

“不小。”安墨接口:“我这些日子教他们,他们已经能认好些字了,等过年后,我教他们书,开春了,送他们去学校。”

安墨想他们多和人接触,不是想他们早读书能读出个什么成来,她看壮壮有些天真反应偏慢,乐乐呢又太过安静,她总怕这两个孩子不接触人会自闭。

到时候读书不好,大不了多读几年么。

安墨显然又忘了这是个什么年头,不像后世还有幼儿园,学生磕着碰着家长都能说道的年代,这些是后话,暂且不提。

李铖点头:“可能还需要再晚点,开春了估计雪还溶不了,不过咱们倒是可以先打算房子的事。”

事实上若是早知道会有大雪,李铖之前必定要把房子建起来,毕竟现在的房屋有一定年头,又常年不住人,万一雪大一点能压垮去。

之前看下的雪是冰粒,他在担心会不会下冰咆,好在没有。

“真的?”安墨兴奋道:“我早想好了,咱们建三层楼,一楼是客厅和厨房,二楼三楼住人........”

李铖含笑听着,终于等安墨那股兴奋压下去后,才道:“不过你首先想想,咱们明天去大伯家拜年要带上什么。”

安墨表情一下子垮了,得知那段公案后,她对那位大伯和伯娘印象更不好了:“一定要去吗?”

李铖点头:“总归是长辈,不去不好。”他不想给村里留下刻薄的印象,虽然之前闹得大,也是他占礼,但一旦事情牵扯到长辈身上,有礼也会变成无礼。

所以这些年来除了牌位那件事,他对那边都是表现很好,一方面总会送些东西,另一方面对于田地从未开口讨要过。

这么几年,村里人总算慢慢改了口风,不再说他不懂事,偏向他了。

“送东西?”安墨琢磨着:“送我写的对联好不好。”

“嗯。”李铖点头连连赞许:“这个好。”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