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种田之安墨 > 第五十七章 上学

第五十七章 上学

“他们叫什么名字?”

李铖刚进门这么突兀的一问,愣了片刻:“谁?”

安墨白了他一眼道:“壮壮和乐乐啊?”

李铖愣住了,显然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事先思虑好。

“他们都四岁了,我还等着送他们上学呢,还没大名吗?”按照安墨的想法,哪怕上幼儿园也得有个名字才是,没有名字怎么上的户口。

春日的某一天,据说是个吉利的日子,在村里人尤其是里正的见证下,李铖总算将父母的牌位迎回了家,新家。

鉴于李铖他祖父母一辈虽然已故,但是在大伯家祭着,两边又分了家,因此李铖这边家中祠堂里唯有李铖父母两个牌位。

同时,李铖请了几位族老,在自己这一房新丁簿上郑重添上了两个名字:李姓思诚、思黎。

对此,安墨在看新鲜一般看了整个古风祭祀流程后,只有一个感受:真自恋,给孩子取个名字还要思念自己。

安墨诡异的看了李铖一眼,认为这厮简直闷骚到了深处。

还没到六月,雪化的差不多了,村里一片哀嚎之声。

大多数田地果然如预料中一般,冻死了。

去年种的粮食全都报废,今年还要交税,再加上接下来一年家里人的吃食,一季的产物足以击垮农人。

“还好我们家在山上开的山地多,还有些地底下的产物。”三丫过来时脸上只有些可以,没有太多悲伤:“我娘之前还一直说我伯父不厚道,当初分给我爹的地少,现在倒好,咱们损失也少么。”

说着三丫凑近安墨:“你之前给我娘的那小片秧苗居然没坏,我娘特意让我来告诉你,小心点别让人发现了,免得大伙来闹事呢。”

往年这事不是没有,总有些人家田地侍弄不好,若是有起坏心眼的,自己家不好,也看不得人家好。

何况今年这样的大灾年,听说附近几个村的田地都冻坏了,村里的路开后,去镇里的人都说,镇上的东西贵了好多,粮食直接翻了几番,而且好多东西都不收了。

三丫一个冬天积存下来的络子锁在盒子里,根本换不来东西。

李薇也神秘兮兮的凑过来:“我二姐说翠妞说她奶奶说她爷爷想让诚子哥再去运一批粮食来呢!”

这一连串的‘说’差点没把安墨绕晕。

等晚间李铖回来,确认了确有其事。

安墨道:“那你不是又要出门。”

李铖深深看了安墨一眼,摇了摇头:“去年那些东西都是找了好些兄弟一块运过来的,听说其他地方还有比我们这边更严重的,冻死不少人,不说各处都是如此弄不来什么粮食,是弄来了,这一路不安全,恐怕我们也护不住。”

李铖没说的是,以往他们家住的偏僻,房屋也破旧,压根没人过来,留安墨母子在家,托吴婶一家看顾,也是了。

但是现在他们心房建的这么好,又几次出了些风头,恐怕再不能跟以往一般低调了。

李铖这几次出门,已经发现好些村里的单身汉在外边晃荡。若不是他此前打过大型野物,身手大家都知道,恐怕都有人敢摸进来。

这种情况,他怎么也不敢放心安墨一个女子带着两个孩子在家。

两排的房屋,两个大人两个小孩住,的确空旷了些,外边一圈小围墙根本防不住人。

李铖看着空旷的前屋,思索着是不是要买个人回来,看门也好。

听说其他地方灾情更严重,好多地方直接坍塌了,想来灾荒之年逃荒的人多,到时候买人也便宜。

思来想去,买个上了年纪的妇人更好,刚好安墨不会做饭么。他们年纪轻,上边又无长辈,无论是买小丫鬟还是买男仆都会惹人闲话,想来买个妇人是最好的选择了。

一道清脆的女声打断李铖的思绪。

“不如咱们养条狗吧!”安墨双眼亮晶晶的看着李铖。

李薇和三丫的话提醒了安墨,她压根没管过自己那块田地,地里的雪也是随它自己溶,等天气好了去看,发现好像也没出什么问题嘛。

听了三丫的话才知道,原来大家的田地都有问题啊,想来她买的这批秧苗不只是产量上比普通的苗好,估计存活率也高出许多。

防人之心不可无,安墨想着李铖的心思不是在打猎上是在木活上,她自己也不愿意实时去看,不如养条狗啊。

养狗看田地的想法完全来自前世的络农场游戏么。虽然游戏里那狗看的其实是牧场来着。

还别说,安墨的异想天开倒是打开了李铖的思路,之前他担心山上的活物弄下来后别人眼红。

哪怕因为他之前的帮忙,大家不好明着要,可暗地里做些手脚,里正即便知道了也只会息事宁人。

养上两条狗看门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

李铖直接去村里养狗的人家家里去问,恰好由一户人家家里养的狗才生产完,由于年景不好,他们家正想把新生的小狗全都扔了呢。

李铖干脆一小袋大豆全都换来了。

一共六只,站都站不太稳的小土狗被李铖用灰布给捧了回去。

不得不说,即使只是土狗,但是一窝的幼犬挤在一块萌死人啦~\(≧▽≦)/~

最兴奋的不是安墨,是壮壮和乐乐,乐乐戳着小狗,嘴里突然喊着:“小小鹿。”

“这不是鹿。”安墨纠正他:“这是小狗。”

乐乐乖乖的改口:“小狗。”

壮壮双手捉着一只狗要抱出来玩,安墨赶忙阻止他。

安墨也是有那么一点育狗的知识的,什么幼犬不能和大狗接触容易有病菌之类的。

她想起,古代可没有育苗神马的,不论是小孩还是幼犬,都处于脆弱时期,谁感染谁都是有可能的啊。

于是安墨整出一个空空的杂物间,打扫干净,弄了一块垫子,把小狗放上去,确认安全前,最好是让壮壮和乐乐少接触。

要不是没有学过医,安墨都想在商城里买些育苗来打一打了。

姑娘显然把这一窝土狗当前世那些娇贵的宠物犬来对待了。

也许是土狗好养活,不过半个月时间,幼犬已经能满屋子跑了,小短腿跑得飞快,还有六只,一不小心一窝散开到处跑了。

可能是最开始安墨给它们准备了房间的原因,它们倒是挺乖,每次拉沙都会回到那个屋的角落里,每晚睡觉也会回到安墨准备的垫子上。

壮壮和乐乐现在也喜欢出去玩,每回都带着一群小狗到处跑,那些小狗要是去追他们,他们便撒丫子跑得欢快,那些小狗要是自个玩去了,他们又回来找狗狗。

看的安墨直笑,也不知道是谁在逗谁玩了。

两个棕黄色的小狗,三只灰色的,一只黄白的,乐乐偏黄毛白肚皮的那只,壮壮没有偏都挺喜欢。

目前看来一切都好,但是要想这些小狗起作用,还得小半年才行。

好不容易,听闻教书先生的病好了,但是本来年景不好,家家户户都忙着把冻死的苗子处理,换上其他能中的东西,忙得很,去读书的也没几个,何况那位先生还发话今年的学费改成吃食了。

李铖牵着驴,驴后边拉着车,安墨买的车总算是用上了,壮壮和乐乐坐在车上,车上还有一袋红薯和一小袋麦子。

原本吴婶还劝李铖来着,让他先不送孩子去上学,他们本来没什么地,今年粮食又卖的贵,不如留着东西等过两年年景好了再送孩子去上学,反正壮壮和乐乐年纪那般小。

安墨不同意,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是她一直以来接受的思想么,怎么也不能耽误学习啊。

何况他们家住的偏,壮壮和乐乐都没朋友玩,隔壁的三丫等人过来也是找安墨玩不会跟个小娃娃玩。

这段时间两孩子专门遛狗了,连乐乐都有些坐不住了。

安墨嘱咐李铖:“如果老师....是那位先生不愿意收,你告诉他,乐乐已会背《千字文》了,壮壮也能认好些字。”

又嘱咐壮壮和乐乐:“要听先生话,不要害怕,先生问问题,你们大声说,有什么事告诉先生,知道吗?”

这一套完全仿照现代送孩子去幼儿园的嘱咐。

等李铖牵着驴车走了,安墨想起一事,又赶忙喊住他:“你问问先生需要准备什么书,我只给他们带了《千字文》和《幼学琼林》。”

“好。”李铖摆摆手,牵着驴车往私塾去。

私塾是附近几个挨得近一齐办的,请的先生也不过是个秀才,也没想着能出什么有出息的大人物,只是上边推行教育,为了不做睁眼瞎,几个里正商量顺势一齐办的。

这么些年来,也只是有几个童生而已,连第二个秀才都没出过。

安墨不能跟着去,也只能在这边瞎着急。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