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种田之安墨 > 第六十一章 买人

第六十一章 买人

等到再次换季的时候,安墨便发现,女红这种技能真的是古代女性必备的生活技能。

在现代的时候,不说每周每个月,至少换季的时候哪个女孩不会买几套新衣呢?!

到了古代,是,哪个女人不需要做几套,不对,是给全家人做几套衣服呢!!

于是本来因为冬季窝在卧室里对剪裁制衣从熟悉到喜又从喜到厌倦,经历一整个过程的安墨不得不重新拿出针线翻出布料来。

谁叫他们家一家四口,全都是毫无根基的人,连以前在这个季节的旧衣服都没有。

自从做了全家福的山水套装后,虽然安墨自己没穿,可是也激发了绘画的乐趣,于是她后来给乐乐做衣服都是这个套路。

乐乐穿着有竹子的有梅花的有山水的衣服,可萌可萌了,壮壮么.......还是相对来说更适合肚子上有老虎的萌系列。

古代女子即便是夏天也要遮挡的密不透风,因此安墨明明说要小心谨慎,却还是忍不住的从商城里买了凉快贴身又吸汗的料子o__o“…

安墨正做裙摆,虽然上次出门的时候被说太招摇,可安墨也没多收敛。每次做衣服的时候总想弄点新花样,不是在袖口的地方加丝带,是在领口裙摆上做文章。

这都是前世看古装片时受到的影响,但她不再在花纹图案上做文章了,选布料的时候也多选素色,不跳红色那些两眼的颜色。

正用针在裙子上缝的时候,外边传来敲门声。

“夫人,您中午想吃什么?”

安墨囧了囧,无奈道:“吃萝卜,刘姐,不要叫我夫人,叫我安墨好。”

“那怎么成。”门外传来女人有些不安的声音。

夏日的时候,李铖买来一对老夫妇和一对母女回来。听到是买来的人时,安墨吓了一跳。

虽然知道古代买卖人口属于合法事件,但是听到是一回事真正经历又是另一回事。

那对夫妇看着大约上了五十,实际上只是四十出头,在现代还属于壮年的年纪在这里已是爷爷奶奶辈,两人刚来的时候面容憔,还带着一个孙子。

据说儿子媳妇出去做活但因为下雪封路过年没赶回去,后来却没了消息,那个小男孩说是有七岁了,看着瘦瘦弱弱的,和壮壮差不多高。

李铖只和那夫妇签了卖身契,那小男孩却是没签契。老夫妇中,男子姓吴,女人姓陈,说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

反正安墨之前的那大半块地都是他们收拾好的,两夫妇还立刻开在山上开了地种上了当季的菜。

另外那对母女竟都是寡妇,只说是过不下去了,具体原因却没细说,两人一个快五十岁,一个三十出头。

老夫妇和他们的小孙儿被安排在李铖之前的老屋里,同时李铖把山上的羊和两头鹿都赶了下来,在老屋后边开了个后院养在那里。

那对母女则住在新房这边前屋靠门边的房间里,母亲姓邓,女儿姓刘,两人说是厨艺不错,做活也很利索。

安墨总觉得这对母女是因为李铖实在受不了她做饭的水平又不想自己做了才买回来的。安墨显然小人心了。

虽说多了些人,田地里的事,家里的家务,甚至那些小狗仔都有人喂养了,可安墨还是有些不习惯。

她一不习惯使唤这些人,他们年纪都比她前世今生加起来大,让李薇这些小女孩帮帮忙做事还行,叫这几个都有白头发人做事....

安墨显然忘了自己请隔壁吴婶帮忙时多么习惯,也可能是吴婶虽然也是长辈,但精气神很不错,提着桶水走路都能甩开安墨。

而这几位,算那个年纪最小的刘姓女子,三十出头而已都是满面憔悴,看着像四十的人。

另一方面是,安墨是一个喜欢有**空间的人,要不是李铖才是此间主人,她连李铖都希望他能住远一些。一下子多出些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安墨总不习惯。

李铖说这些人都是从比这地更北的地方过来的,听闻那边下了冰块,不仅有死有伤的,原来的地方也没法住了,才一路过来。

买这些人统共不过花了一小块碎银,其中还包括了给牙行的中介,还不如去年安墨去布艺店逛一圈,可见人有多不值钱。

安墨原本是不愿意买人的,可李铖说,若是不买,这些人活不下去了,因为不是老便是弱,比起其他壮年的有手艺的,李铖买来的人不占优势。

不过对于买人这件事吴婶竟然也是持赞同态度的,她还劝安墨来着。

听李薇说他们家也买了个人,不过是个和李四妹差不多大的小女孩,是给她弟弟做童养媳的来着。

反正小女孩来了后,安墨才相信李薇姐妹可能真是她娘亲生的。

外边情形似乎挺严重的,安墨还曾担心的问李铖:“那镇上岂不是挺乱的。”

“乱也是这段时日了。”李铖当时说道:“这边虽然情况好点,也是被雪祸害的地方,他们要找活路还要往南边去才行。”

别的不说,有了这些人之后,至少李铖再出门,留安墨一人在屋里的时候也放心了许多。

在里正再一次上门的时候,李铖终究答应出门购买粮食。

虽然是为大家好的事,安墨也赞同,但是:“怎么每一次都要你出去呢?!是不是年前你做了那么一出,赖上你了。”

“因为他们的门路没那么广。”李铖挽着袖子一笑:“这样也好,以后咱们家在这小小的李家村说话也能算的上数了。”

安墨顿时仔细打量李铖一番,到没想到这厮还有这样的想法,到也不再言语。

李铖嘱咐:“壮壮和乐乐叫石头陪着去先生那里。”石头便是老夫妇的孙子,小孩很懂事,总会主动做些力所能及的活,似乎生怕自己被嫌弃,每次李铖会给他一两个铜板活一些吃食作为工钱,于是他便愈发卖力想做事。

“石头还没壮壮结实呢!”安墨不同意,三个小孩去私塾万一遇上点事能管用,那路坐着驴车都要半小时呢!

“那便还是叫吴叔送吧,我可能要去个把月,这些日子你莫出门,要是害怕叫陈婶也住过来。”

安墨点头:“我不出门。”我才不还怕呢!防狼棒、辣椒水神马的她是预备着的。

快要秋收,今年的秋收显然不如意,往年留粮食多的人家还好一些,一些家里存粮不多的人已经捉襟见肘了,有一些平时靠混的人开始打坏主意了。

安墨和李铖这对双双露过财的人也是被盯上的人家之一。

好在隔壁吴婶一家帮忙看顾,李铖又和里正那边关系打好了,再买了些人,这些人来了一段时间,李铖和安墨在吃食上从不短缺他们,不过几日便恢复了精神。

不说那对夫妇,只说邓氏刘氏母女都是身材高大健硕的北方妇人很有一把力气,李铖这才放了心。

等李铖出门后,安墨便一直待在家里,除非李薇等人过来,她便连卧房的门都轻易不出。

一方面是外边热的很,偏偏院里邓氏母女跟找到人生新目标一般做什么事都很有干劲,总闲不下来,安墨也不好意思怕待在外边,怕耽误人家事。

另一方面,由于做衣服的习惯再加上闲来无事,安墨有了一个打发时间的、准备作为长久的业余好。

不是写小说,而是画漫画。

做为一名理科生,哪怕穿越后有了加成,也只是会背原身背过的书,文笔神马的并没有变化。

不过画画漫画还是可以的,而且又是自娱自乐,也不用画多好。

于是安墨拿壮壮和乐乐作为素材画了几幅连环画。

两个小人儿,头发没多长还梳包包头,个子矮一点的给个子高一点的擦汗。

画了最近的趣事后,安墨又回忆起最初来到这里的时候,画了他们在襁褓中的模样,踢球的模样等等。

这么画着,偶尔添上他们生活中童趣的话语,看着还挺有趣,活像记录画本一般。

一次刘氏看见了很是喜欢。刘氏之前有过孩子,但是几岁的时候夭折了,她对壮壮乐乐和石头都很好。

李铖走后,安墨除了早上给壮壮和乐乐收拾书包,晚上给他们检查功课,讲个故事外,每天靠着画画漫画,做做衣服打发时间。

值得一提的事,故事终于讲到孙男神身上了。

除此之外,家里的衣服,做饭,刘氏一人做完了,连驴拉磨都有人看着。

由于安墨家的地实在少,吴叔陈婶夫妇和邓氏母女都问过要不要再开地的事,让安墨颇觉得家里只有这么点活这么些事真是埋没了他们。

于是安墨又没事找事干的做了一件事,她给家里弄了本公账本,将地窖里的吃食,家里的东西细数一遍,全都登记了。

然后让邓氏母女她们没事的时候做做酱料腌菜之类的,把地窖里的东西清一清。

立账本倒不是因为不相信人,李铖走的时候把他们的卖身契全交给了安墨锁在安墨的柜子里。主要是为了有个数,真论起来大家都心里明白。

收成不好,村里专门卖酱料的人家直接收了摊子,镇上的店铺也提了价,安墨想着干脆自己做算了。

安墨的口味偏中,这边的酱料也不知是本地食材问题,还是古代工艺问题,总有一股涩味。

另一边吴叔他们,安墨便让人收拾收拾山里,这山被安墨催着李铖租下后,除了藏点吃食、摘些山花野果,还没用上过。安墨便让他们处理杂草,收拾些能种树的地方。

虽然他们都照做了,实则上不大理解,这时候费工夫收拾山里种树还不如开地呢!

马上要秋收,秋收后又是种地是时候,这时候开地养一养最好,种树,种什么树不要好几年才有成果。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