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种田之安墨 > 第九十三章 回家

第九十三章 回家

“回家回家!”

租来的小院里,安墨正忙着收拾东西准备打到回府,乐乐壮壮在一旁很欢快的拍手表示赞成这个提议。说来这一家四口外加俩条狗一头牛已经出门三四个月了,是该要回去了。

时间上来说,春耕的时候都过了,安墨一家虽不以地产过活,但王钊等人仍带了话来,吴氏老夫妻和邓氏母女都下地开荒,又有吴婶一家帮衬,家里事务处理的很妥当!

只是后来安墨突然兴起,作妖时租来的那一片山却是不知道怎么料理了。

安墨之前也是因为这古代交通实在不发达,前世在现代时,物资发展到一定程度,很多蔬菜水果哪怕不是当季也能买得到,顶多不当季时要卖的贵一些,口感上差一些,在这里想吃个什么都没处买。

再加上受一些影视剧文什么影响,安墨便打主意,自给自足,不求以此谋富贵,是嘴馋的时候有的吃行。

若不是这里实在是内陆地区,她都想整点海鲜出来。

那山家里人不知怎么料理,便放着没管,再说春耕事宜。

因之前安墨买来的杂交的稻苗,村里人看收成实在好,因此纷纷跟着种了这水稻,甚至从李家村辐射到周遭地区。但最初的时候安墨本来耕种的晚,虽买的是二季稻,又因为这稻苗不知是第几代的改良品种,出产的粮食还是比本地的粮食产量高。

但到底不应季,这二季稻种了几次,大家后来育出来的苗却慢慢不如首次种植的出产了。

又因为之前大雪过后,却是连着干旱,雨水不足,据说村里人虽还是种了这稻苗,但也有人分出了部分田地重新种上了大豆这类作物,安墨一家不在,却是吴婶帮忙做的主,一半稻,一半大豆。

安墨思量着,旷军那边应该只比她前世发展好一些而已,因此这些种子虽然在口感和出产上有了改良,却还是得年年买种这是改良品种的通病。

所以安墨同李铖商量:“之前山上咱们是说要养些家禽家畜和果树之类,反正那山也不小,咱们收拾一片地出来,种些高地产物吧!”

这时候红薯已经传过来了,之前安墨思量着外来贸易既然有了,便将土豆引过来了,现在开始寻思着,还有什么也是好种植、产量高,还好存放的东西。

李铖不大在意的点头,心里却思索着其他事。

原本按照他的意思,是想叫乐乐壮壮这次府试不过,过两年,两个男孩也算是将将十岁的孩子,在北地这民风彪悍的地带,很能当大人使了,那时候虽然仍算年幼,但不过一个府试,却也不算打眼。

可惜这次姜县令却慢了一步,一来他私心里是不愿意相信李铖这个大老粗能教出秀才来的,二来对自身家世很自负,想着届时打过招呼便能成的事,没怎么放在心上。

结果这边府试考官早听闻本次参考有两名幼童,先取出了乐乐壮壮的试卷来看。

因到底年幼,字迹很一般,但也还横平竖直,且壮壮的字迹虽粗糙,但乐乐的字迹已显露出些风骨了,以这个年纪来看也能见人了。

又看内容,壮壮虽然被乐乐带着背题,但还是有些深入的问题没答出来,这考卷能不能入选在五五之数,看考官心情。

乐乐却写的满满的,甚至是一些新近寻来北地栽种的作物,因是新品种,明明是适合本地种植,偏因种植不得当,产量很低,乐乐居然也写出来正确的栽种方式。

虽然这方法还没试过不确定适不适用,但乐乐后边还加送了一个缺水地区的灌溉方法。

想着近年来,南边一向士族林立,才子出众,北地出来的官员愈发少了,且南边不说县,各州各府没个少年英才都不好意思说自己那里人杰地灵。

因此考官将两人提溜出来做了典型,想为北地也打造一个天资出众的英才名声来。

等姜县令来信,考官已经上下吩咐打点,放出了风声,因此改不得了。

姜县令暗地里如何咒骂无人得知,也只能来信向李铖道明,信上还劝他,反正之后还有院试,没过院试算不得秀才,这个年纪的童生虽然少有,却也不是很打眼。

“蠢物!”李铖暗暗咒骂,若只是木秀于林,李铖有什么好怕,他怕的是乐乐壮壮引起他人注意后,被有心人察觉出他们的来历来,这两个孩子同他们生父长得实在太像。

李铖思索着若是可行,干脆搬个地方,李家村到底是有迹可循的地处,虽是乡野,到底不保险!

虽然在外很长一段时间,但一方面这一路来添了许多物质,另外又买了些回去可送的礼,因此行李比当初多了一倍有余,安墨好不容易才收拾妥当,转身看到李铖呆坐在床上,遂问:“在想什么呢?”

“没什么。”李铖回过神来:“都收拾好啦?!走吧!”

外边院里乐乐和壮壮还在蹦跶,因城里不比乡下,且大白小白又很招人眼球,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好好跑跑转转啦,因此也很高兴能回家。

府城离李家村有些距离,且府试又不是大比,所以不会有人专门去通知考生是否考中,王钊等考生自然想着要等结果再回去,因此这一家四口又是独自上路。

有了来时的经验,安墨准备的到还算充分,至少内部空间没那么拥挤了,好些东西被整理放到了车顶,一路吃用也准备的很充足,不需要李铖一边寻摸野味一边又担心这母子三人的安危。

安墨既想法子光明正大拿出来照相机,自然是一路摆拍取景,没再画画了。

李铖看了不免玩笑道:“你每日只拍那几张照片,果然引得人争相来拍。”

安墨设定的每日只拍十张照的规定,还有两张属于福利照片,引起许多人争抢拍照机会,安墨本人是固定价格的,但那些人为了竞争却私下哄抬价格了。

更甚者还有富商想要买了照相机,安墨...当然毫不犹豫的卖出了一台,因她笃定,以现在的光影技术拆了那机器也研究不出结果来。

最重要的是,他们绝对不知道怎么洗照片。

被各方势力各种明里暗里的威胁诱惑,反正心眼不大的安墨表面上是为难的将相机以竞拍的方式卖出去了,但关于其中种种用法却一点也没有说明。

安墨却低估了古人的智慧,那富商拿回去研究虽好长一段时日不得其果,便干脆将相机上供给了依附的官员,而后这么一层一层,还真有人找匠人去钻研。

初时他们只能仿照出一模一样的东西,又费了好些材料取代使用,后来安墨在府城租住的小院被人买了下来,并吩咐里边一切东西不可乱动。

一来二去的相机还真被他们研制出来了,只是洗照技术很粗糙,出来的效果有些模糊,但在这个时代而言,已经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了。

这是后话,安墨现在还不知道自己对时代的影响力,且历史上记录,相机跟她是无一分关系的。

这边李铖也没多想,安墨制作相机的过程,他有观看过一阵的(仅指外形方面),所以见有第二台第三台也不奇怪。

安墨默默看李铖一眼,没说是因为自己拍照用得家伙和做生意用的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只道:“材料确实难找,只自家人有什么舍不得的!”

李铖对这个理由表示认可,盖因安墨疼孩子是有目共睹的,在家中吃穿用度方面,也很舍得花费。安墨却觉得这才哪到哪,没见过现代那疼孩子的,好些家庭收入不多,偏孩子打小开始,吃穿用度都得进口的才买。

等他们这般慢悠悠晃荡着回去,都快5月了。回来的时候李家村的人很热情,他们早从县试后王钊等人口里得知乐乐和壮壮考过了,不免纷纷打趣‘小秀才’之类的,还有人对李铖安墨说吉利话,道日后乐乐壮壮成了小状元,他们夫妇可早早享福了。

安墨在外一向是不怎么说话的,只在一旁浅笑不语。李铖同众人打交道。乐乐和壮壮的脑袋被种种摸了个遍。

“师傅!”解救的人来了,远处李薇抱着个娃娃还跑得飞快:“师傅你可算回来啦!”

乐乐个小机灵鬼,立刻上前接过丫丫,往旁边一站,躲过了村里人热情的大手,他还很有兄弟情义的喊壮壮一起来看妹妹。

几个月不见,丫丫长大了许多,但她已不认得乐乐壮壮两个小哥哥了,可这孩子也不怕眨巴大眼睛好奇的看着乐乐壮壮!

李薇放心的把孩子丢开,拉着安墨好一顿腻歪!

见此,村人也慢慢散开了,李铖道:“过两日再请大伙吃饭!”

是了,乐乐壮壮这样,是要办酒的!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