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磁场 > 5.2 难道“吸引力法则”失灵了吗?

5.2 难道“吸引力法则”失灵了吗?

《秘密》给西方社会带来震撼,崇尚个人奋斗,不断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西方社会,在金融风暴、经济危机之后,更是有很多人期待出现奇迹,所以他们对“吸引力法则”给予了无限希望。

前面的章节说过,“吸引力法则”告诉大家一个秘密,那就是如果要心想事成,就要采取三个步骤来实施你的“吸引力法则”——索要、相信和接收。如果能够心想事成的话,谁不想向宇宙索要自己心仪的事物呢?有的人想要的是位于北京的一套房子,而有的人想要的是一部新型宝马私家车,还有的人想要的是一笔投资,来开辟自己的事业。很多人说,他严格按照“吸引力法则”三部曲去做了,但是仍然没有看见奇迹的发生。

一个朋友说:“我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在北京吸引来一套房子。但是看看现在房价,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吸引来的。”

还有一个朋友说,她代表公司参加一个招投标会。假如每家公司都相信并使用了“吸引力法则”,但是最终中标的只有一家,这怎么解释?

在美国,人们已经广泛地接受了量子力学理论和“吸引力法则”,美国书市的励志图书几乎被“吸引力法则”的书所独占。有的书教你如何吸引财富,有的书教你如何构建美好的两性关系。几乎每一本书都畅销,人们太需要“吸引力法则”来改变命运,提高生活质量了。你去跟人们谈“吸引力法则”和量子力学的原理,没有问题,大家都认可,尤其是在影片《秘密》和同名畅销书公开发行之后,但是即便是“吸引力法则”的研究专家至今也无法确切地解释“吸引力法则”究竟是如何奏效的。他们一致确信心想事成的秘密在于同频共振,但是究竟如何实现共振,并如何通过共振来吸引到同质事物,如何吸引来金钱、配偶、幸福、健康等等,如何与你期望得到的东西产生共振,其具体环节还没有明确答案。

为什么有的人索求的欲望极其强烈,所产生的磁场也很强烈,但是没有吸引来他所要的东西呢?索求的欲望太强,是不是说明太贪婪,上帝就不会帮助你呢?

我查阅了很多资料,美国的专家没有一个人给予这个问题以合理的解释。由此我回到东方的佛学上来,在这里面寻求西方人没有的智慧,寻求《秘密》中没有涉及到的更深一层的秘密。

我走访了许多居士,本来想学佛,但是听到的却都是如何求佛。他们向我讲述了亲历的种种佛氏门中有求必应的神迹。很多居士告诉告诉我,他们的好工作、好老公乃至疾病痊愈、考上研究生等等都是从佛菩萨那里求来的。按照他们所说,求别的什么都没用,“吸引力法则”也没用,只有求佛菩萨。

一个四十出头的居士,两年内换了数个高薪工作,每个工作月收入都有两万元左右,在经济危机下,别人要被裁员减薪,但是她好工作连连,而且都是网上找的。问她为何如此好运,她回答说是向观世音菩萨求来的。

一个朋友要打官司,开庭前去广济寺烧香许愿,结果官司赢了,他也认为是广济寺菩萨显灵了。

我的大侄子考上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前,曾去雍和宫许愿,后来果然考上,于是在开学后再次去雍和宫烧香还愿,毕恭毕敬、无比虔诚,生怕如果不还愿佛菩萨会不乐意。

还有一个居士得了眼病,不去医院,想去山西大同的那个出了名的山西小院,据说向佛菩萨求痊愈非常灵验。

看来迷信的人还真不少,这些人是迷信,而不是正信。虽然人们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但是有很多东西是如何求都求不来的。我想,有求则应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且应也可能就是巧合,毕竟应和不应各有50%的概率,但是有求但不应的是绝大多数。向佛菩萨来求,那是把佛教曲解了。佛教也因此会被人利用。有人求,有人迷信,就有人去利用此来赚钱。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一句话使得佛教的产业化被人类发展得淋漓尽致,这也成了一股席卷中国的社会风气。有人说,各个寺庙都成了收费站。不说寺庙门口会有人假借结缘的名义挣你的钱,也不说昂贵的门票以及庙内处处有功德箱,单是请香、请护身符、请佛具等等,玄机就很大,花起钱来几乎上不封顶。各种佛香功能都不一样,这个香是求财运的,那个香是求功名的,还有的香是用于化解厄运的,价格不菲(001年我在承德大佛寺就被寺庙里的人要求请过这样一炷香,90元人民币);这个护身符是保平安的,那个护身符是能起到加持作用的,而念珠最好要玛瑙的或天珠的,当然也有的是来自印度的菩提树或者藏地的人骨。网上购买某某活佛的书,也很商业化:买一本赠送吉祥物结缘,买五本赠送活佛免费签名照。佛像就更有名堂了,按照人家所说的功效,你不仅要请释迦佛,此外还有观世音、地藏王菩萨、阿弥陀佛、藏地绿度母、白度母,有的人甚至还请济公、唐僧、孙悟空、欢喜佛、舍利塔、天降舍利、曼扎、转经筒回家。请了佛像,你还要装藏、开光,甚至要为佛像镏金,因为镀铜镀银有不敬佛之嫌,这些仍然要花钱。即便有的没有明码标价,给钱是不言而喻的。有的人在佛具开光的时候还将手机、钱包也一并开光,希望自己生意兴隆、财源滚滚。有人还会告诉你,念这个经多少遍有什么好处,念那个咒多少遍又有什么好处。还有人会告诉你念了多少遍以后一定要回向给自己,再回向给众生及冤亲债主,否则都“白念”了。想治好病就念《地藏经》或《药师经》,想发财就放生,最好放狐狸,因为据说放狐狸的功德比放鱼呀、泥鳅呀等低一级动物的功德大,于是有人又驱车赶往山区找狐狸放。想求出名,就去泰国拜四面佛,因为据说很多港台明星都去芭堤雅见白龙王,去曼谷拜四面佛许愿,而拜四面佛,你还需要花钱请一帮人为四面佛唱歌跳舞,因为据说四面佛看到歌舞就会高兴,而让你求有所得,歌舞按照价格等级也分简洁版与豪华版,多花些钱,歌舞更隆重,四面佛会更欢喜……另外,请人超度亡灵是要花不少钱的,请和尚念经也是要花钱的,烟供、火供也是需要给钱的,一般工薪阶层很难承受,所以看似“信佛”的门槛还挺高。你如果囊中羞涩,不花钱,会有人告诉你舍得舍得,不舍不得,舍的越多,得的越多,于是便有人借钱也要消费。越迷信越好,因为越迷信就越肯花钱。

佛陀的教诲,其实是教导人们放弃对名闻利养的追求,但是恰恰相反,许多人信佛是为了追求名闻利养;佛陀教导众生四大皆空,而现在恰恰相反,佛教圣地到处都是钱、钱、钱。这已经完全和佛教背道而驰了。还看到一个报道,据说大陆很多落网的贪官家里都供有佛像,这不更加搞笑?还有的明星,据说皈依了某某高僧,媒体炒作一番,但是没多久又爆出丑闻来,生活中岂不是也在演出一场大戏?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那就求吧,求名,求利,求财,求官,求功名,求福报,求长寿,求往生,求来世好命……,有求必有应。

按照“吸引力法则”,只要你有信念,并善于将所求事物视觉化,你所想得到的东西是可以向宇宙求来的。你烧香拜佛,或者向上帝祈祷,其实也是在和宇宙对话,也应该可以求来你所要的东西,但是为何偏偏求不来?是信念不够?还是欲望不强?

求不来有很多种原因,有可能是你对此怀疑,信心不够,也有可能是你并不是十分想要你要求的东西。比如说你参加高考,父母想让你考医科大学,但是你想考中央戏剧学院,那么你如果求高考考中,是不是特别想考上医科大学呢?还有可能是因为你有业力——人无时无刻都在造业,走路还会踩死蚂蚁。为什么放生那么多条生命的人,仍然求不来财富?为什么念了那么多遍经书的人,仍然一贫如洗?原因在于这些人虽然在放生、念经,但是不知道发菩提心。这边放生三百只狐狸,那边又去饭馆大鱼大肉;这边念了一百万遍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那边又会为一点鸡毛蒜皮小事和别人翻脸。

当你烧香拜佛求佛菩萨,或者面对浩瀚宇宙许愿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是否了解自己的品性,是否明白因果和宿业的道理?所以,不忏悔,不消业,不发心,你如何能够感召宇宙呢?

还有一种求而不得的原因比较常见,那就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究竟要求什么。他们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只是受虚荣所驱使,被一些虚无缥缈的假象所迷惑。

有一个姓常的朋友是个已经进入不惑之年的名不见经传的演员。她求名心切,那种欲望强度,让人在几里之外就可以嗅到。我问她,你为什么要追求出名?她回答,她梦想的就是走一次电影节的红地毯。原来她向佛菩萨求的就是走一下红地毯,佛菩萨可以随时让你有求必应——如果只是想走一下红地毯风光一下,那么去一次北京饭店贵宾楼大堂就可以了,那里随处有红地毯,你想走几遍走几遍。

还有几个年轻的女孩,也做着明星梦,不是要参加超级女声大赛,就是要参加非常6+1之类的真人秀。她们一样求名心切,苦苦求索,仍然求而不得。世上有无数的追星的少女,都会在自己的豆蔻年华做着成为大明星的美梦,但是梦终究要破灭,因为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成为明星需要多方面因素:天赋、外表和机遇,缺一不可,你求的是哪一桩?

索求也要会求,不是瞎求,不要去求虚无缥缈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妄的事物,而要目标明确无疑,那就是你认为你理所应当有它,责无旁贷、当之无愧,但是就是没有机缘,所以你才向宇宙来寻求帮助。这些人不明确自己要索求什么。你如果求的是虚的东西,宇宙无法给你来调动,因为宇宙也是具有人格化的,它被你搞糊涂了。而你如果要实实在在的东西,宇宙则会给你调动出实实在在的东西。有鉴于此,我则给上面两个朋友修改一下她们所求的目标——

那个索求走一回红地毯的演员,不妨向宇宙许愿,求自己能够有机会参演一部好戏,一部能够打动观众和评委并给自己的演艺生涯增光添彩的好戏,一部能给观众带来心灵震撼的戏。

而那个梦想做大明星的少女,不妨向宇宙许愿,自己能够得到一次珍贵的上镜机会,并遇到慧眼识英才的伯乐来展示自己的才艺。

还有一种求而不得的原因是守株待兔,等着天上掉馅饼。

有一个年轻男士,求的是一份高薪工作,一直在家里等待,但是半年了仍然没有任何结果。难道有求必应,就意味着不出门就会有人来送上门吗?我想,他还是不明白自己要什么,不明白要在行动中索求——比如说,你想求飞机上靠着窗户的座位,但是如果你不登机,又怎么会得到那个靠窗户的座位呢?

演员都想出名。但是光求名有什么用呢?你凭什么出名呢?正因为娱乐圈里的人被名所迷惑,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的炮制绯闻来出名,有的因大放厥词而出名,有的故意制造什么艳照风波来出名……最后是出了名,但是都是臭名,这种名是持续不了多久的,人们很快忘掉。就像当年的人造美女,热闹了一阵子,现在谁还再提起呢?很多老艺术家,比如说王丹凤、白杨、赵丹,一生也没有什么绯闻,至今还被观众爱戴。那种靠噱头来出名,充其量就是昙花一现。演员要求名,那就最好别胡搞,要求真名,名副其实的名,求一个好角色,一个好本子给他带来名气,而不要求恶名、臭名。

——演员经纪人李建丽

的确,在《秘密》中展示的成功案例中,每个人向宇宙索求的目标都明确无疑——有的人只要一部新车,有的人只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的人要疾病痊愈,有的人只要自己的书出版并且畅销,他们一一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当你笼统地告诉宇宙你要出名或暴富时,你将会一无所得。

更为重要的是,向宇宙索求的人,也必须有清净的心态、健康的人格、高尚的品质和回馈社会的愿望。如果你的心不干净,如果你贪嗔痴慢疑,不管你如何索求,你自身的消极、紊乱的磁场在妨碍你和宇宙能量的共振。宇宙是具有人格化的——积极或者消极,美好还是丑恶,宇宙万物都有感应。不要以为任何劣迹只要隐藏之深,就不被人知晓,你的起心动念,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你周围的能量,宇宙中的能量。

查尔斯·哈尼尔语录:

思想与爱的融合,形成了吸引力法则不可抗拒的力量。(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