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磁场 > 9.1 意淫不是“吸引力法则”

9.1 意淫不是“吸引力法则”

卡耐基语录:

我们不要看远方模糊的事情,要着手身边清晰的事物。

千万个案例证明,“吸引力法则”是绝对存在并绝对可以发挥神奇功效的:久病不愈的人可以通过它吸引来健康的生命细胞,陷于失眠痛苦的人可以通过它吸引来甜美的睡眠,贫困潦倒的人可以通过它吸引来一份工作或是一笔外财,茕茕孑立的人可以通过它吸引来生活中的另一半,人际关系不佳的人可以通过它吸引来众多的好友,焦头烂额的销售人员可以通过它吸引来更多的客户……人们生活中需要“吸引力法则”来改变现状,但是也有的人,心太高,他或她的欲望绝不仅仅是让病痛痊愈,或者要一个情投意合的伴侣,而是要做凌驾于众人之上,让所有人都羡慕的富豪或明星。

我认识过一对旅居美国的中国母女,女儿梦想当好莱坞巨星,而母亲也望女成凤。女儿不到二十岁,相貌非常一般,但在母亲眼里却是个白雪公主;女儿天赋一般,看不出是块表演的材料,但在母亲眼里却一直是一个明星坯子;女儿也娇生惯养,不肯吃苦,不肯受累,但在母亲眼里那却是大富大贵的前兆。为了求来机会,二人也不惜走南闯北,结交圈内人士,甚至花钱请客、送礼、递红包。为了营造一股声势,母亲还奔走相告,女儿被某个好莱坞大导演看上了,要接什么人的戏了,但是一晃三年,大话倒是说了一大箩,至今也没见什么动静。

在加拿大有一个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白人男士,平时在某便利店做收银员,但是他总是说他要成为比尔·盖茨那样的世界顶级富豪,他要住上超大的房子,带有室内室外两个游泳池,他要拥有多个公司,还要能全世界旅游。他特别喜欢养狗,在训练狗方面他的确有两把刷子。他曾经说他要从自己的小生意做起,比如开一个宠物美容店,然后逐渐积累资金,再开更大的买卖。了解了这个人,方知他一向是一个只说不做之人。大话说了很多年,但他至今还是一个收银员。

还有一个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朋友汪先生,一生中都梦想着成名和发财,而且他的胃口不小,他要发千万的财,要有好莱坞巨星那样的知名度。其实他有过很多非常难得的机遇,但是都没有把握住——有时候虽然人的命理有八字说、星相说,但是从理性角度看,人的命都是自己造的:性格决定命运,意志决定命运,人际关系决定命运,但是这些道理汪先生不明白,他相信的是梦幻成真。二十岁的时候他梦想自己三十岁的时候事业有所建树,三十岁的时候又暗示自己男人的成功要非等到四十岁不可,四十岁的时候安慰自己五十岁方可大器晚成……但是一晃一生就很快过去了,现如今已经五十多岁了,要开始为自己的养老金盘算了。你说,人的一生是不是过得很快?

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痴人说梦般的意淫不是“吸引力法则”。意淫是白日做梦,脱离实际地痴心妄想。意淫来自于对自己的高估,而且幻想着不劳而获就能见证奇迹的发生。天上不会平白无故地掉馅饼,人的命虽然可以预测,但是命也是人自己造就出来的,你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老天有报:速报、现报、生报,其中速报与现报都是你此生所作所为来影响及你的命运。没有任何付出,根器也低下,而仅仅想走歪门邪道或者捷径来达到目标,到头来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你实施“吸引力法则”的时候,先不要盲目地开始向宇宙索求,要先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析一下你自己的情况。问问自己:你究竟了解自己多少?你的根器是上等、中等还是下等?你有何比他人更为突出的地方吗?你知道自己前世和现世的因果吗?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着清,自己往往是最不了解自己的人,每个人都有可能自视甚高,而带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不成熟的成就感”——它貌似“吸引力法则”所讲述的将索求事物“视觉化”手段,但是它不是建立在清醒的知性的基础上。

“人贵有自知之明”。老百姓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想知道自己究竟能够成多大气候,基本上在儿童时代就可以看出端倪。

我的大侄子已经二十出头了,从小就喜欢智力玩具,什么积木、魔方和各种拼装玩具一玩可以玩一下午,而且从会说话起就会问各种各样的“为什么”。上学后一直学习出色,更是酷爱做数学题,小小年纪就被选入奥林匹克数学训练班。果然,这孩子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南京大学数学系,后来又考上了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的研究生,还享受奖学金。现在这孩子已经开始瞄准了美国著名的大学,而且瞄准了博士学位。一个孩子今天所成为的角色,的确不是一朝一夕突变而来的。

我的另外一个侄子也二十岁上下,从小不爱学习,一做作业就坐不住,总是要看电视。不是特别爱玩智力玩具,魔方玩两下玩不出个名堂就随手扔了,而喜欢变形金刚、坦克大炮之类的玩具。看电视不喜欢看科教片,而酷爱《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之类的电视连续剧。但是这孩子从小就嘴甜如蜜,而且幽默风趣、洋相百出,深得大人喜爱。果不其然,这孩子后来好不容易上了个大专,学业虽然一般,但是群众关系很出色,不仅是三好生,还是班长、学生会干部,班上每次选举,他几乎都得到全票通过。

看看这两个孩子的幼年和今天,想起那句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确说得没错。英国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对一千名三岁儿童展开了一项时间跨越了二十三年的调查研究,从1980年一直持续到00年。在这二十三年中他跟踪观察这些孩子的发育、成长,从三岁的幼儿一直到二十六岁的青年。结果表明,如果环境不变的话,三岁的儿童的言行就预示着成年后的性格,从而为中国古人所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你现在能成为什么人物,从一小就可以看出。仔细想想你过去的道路,你就会明白自己能够有多大的作为。你可以在后天以你的所作所为为你的命运做加减乘除,但是你无法根本上扭转自己的命运,因为你的意淫和钻营,都无法消除你历劫早就的业力,而执著和妄想又遮住了你的双眼,堵塞了你的慧根。不了解自己,或者高估自己,就盲目地施展“吸引力法则”,只会导致你对它最终的怀疑和抛弃。(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