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绝色宠妃:**王爷轻一点 >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作死就不会死(三)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作死就不会死(三)

连景根本连看都懒得看底下起舞的人,只是懒洋洋的把自己又往沈清湾那边靠了靠。

一曲终了,冯秋霜姿态优美的走到连景面前来轻声道"本宫敬摄政王一杯,替后宫的姐妹们谢王爷的照顾。"

冯秋霜的芊芊素手握着手中纯银的酒杯往前送去,所有人的目光都往这个方向看去,一时间整个大殿竟然寂静无声。

沈清湾也微微的歪着头看着眼前的女人,脸上带着几分笑意看起来倒是不像生气的样子。

接与不接本来就是一念之间的事,可是连景却一直垂着眸子不说话,这让冯秋霜站在那也是尴尬不已。

过了许久,连景好像突然才想起来眼前还站着一个人,就抬起头来淡淡的看着他,眼神平静无波,冯秋霜一看见他的这个眼神都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成功了,上扬起的嘴角还没成功,被连景一掌打出去。

这下子,坐在旁边的大臣也连忙走出座位道"摄政王息怒,"

冯秋霜半躺在大殿最中间,捂着自己的胸口,震惊的看着那个一点都不留情的男人,他的旁边,还坐着一个面带笑意的女人。

"冯氏宫宴上公然毒害本王,赐死,颍川冯氏一家,抄家灭族。"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给冯建中一家判了死刑。

"完了.."冯建中脸色煞白。

连景一步一步从高台上迈下来,居高临下的像是看什么脏东西一样看了一眼冯秋霜,就大步走了。

沈清湾微笑起身道"王爷身体不适,本妃敬各位一杯,各位请便。"

一场宴会就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了,谁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沈清湾从大殿出来在无痕的指引下追上了连景,柔声问道"怎么发这么大的脾气?"

连景回头把沈清湾拽到自己的怀里,闷闷的说道"只是有些心烦,这些老家伙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我的底线。"

沈清湾心思一动,也能猜到了是什么让连景如此心烦,倒不是说这些大臣非要和连景作对,而是当一个新的掌权人出现的时候,人们总会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试探他的底线,在朝堂上混了一辈子的老狐狸最厉害的不是官位多高,权利多大,而是能非常准确的把握着当权者的心思,一次又一次的打擦边球,这才是为官之道的精髓。

沈清湾轻轻的拍了拍他道"不用着急,马上就是科举了。"

连景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无人可用,可能明明他已经很看不顺眼一个人了,但却没有办法及时的换掉他,因为一旦换掉他,一时间也没有新的替补,这件事让他更是烦躁。以前的景王府麾下是有很多人,但那大多数都是武将,文人只是寥寥无几,所以他才那么重视刘庭轩。

"是啊,马上就科举了。"连景淡淡的回应道,话中却带着一丝杀气。

自从年初的冯氏一家被摄政王灭族后,各路妖魔鬼怪就格外的老实,就连平时总是吵吵嚷嚷的早朝也变得异常安静,连景坐在高台偏左的位置上看着底下夹着尾巴的大臣们,勾起一抹冷笑。

永定元年三月,北京迎来了三年一度的科举大考,这次科举更是关乎了无数人的官运前途,毕竟新朝伊始,朝廷正是用人的阶段,这个时间去考科举简直是再适合不过了。

摄政王府里,连景看着书桌上铺的折子,这些折子中大部分都是自荐负责这次科举,把所有的折子都摊开放在面前,礼部的,左相的,翰林院的,五花八门。

苏瑾然坐在下首摇摇扇子道"你说这群老家伙怎么想的,以往科举都是礼部主办,再有皇上钦点一命德高望重的大儒去做主考,这不是早就有的规矩吗,怎么现在反倒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是的开始自荐了?"

连景冷笑道"还不是这些人摸不准我的底,想借着这次科举招揽一些人才,毕竟大部分学子都要称主考官一声师座的。"

连景眼看着这些折子,心思却早已经飘到天外了,进攻东楚势在必行,可是在这之前必然是要把朝政捋顺,他才敢出兵,要不然他这边跟人家打着仗,自己家后院却起火了,那绝对是天下的笑柄,朝中以左右丞相和六部掌握着大部分的实权,其中顾朝歌那边已经不用担心,右相齐林也是不足为惧,六部中最重要的户部现在的户部尚书是前一阵刚换上去的裴正青,那个人连景对他也很有好感,而且底下还有一个刘庭轩,也不用担心,坏就坏在了兵部尚书是连战的人,现在还不知道底细,再加上京中各位王爷,虽然他们没有正式的兵权,每家却都有不少的府兵,而且还有两个老王爷对他好像很是不满...至于武将那边却不用太担心,如今还在京中蹲着的武将没有几个是有本事了,沈云和陆允康死了之后他们更是群龙无首...

所有的事情串在一起如同一团乱麻,让连景有些心烦意燥,这些人加一块虽然不能动摇了他的根本,但要是在他出征的期间搞点什么小动作也就是恶心人的了,

他预计的进宫东楚的时间大概是一年之后,也就是说这一年之内他要把所有的事情全都屡清楚,不说一呼百应,至少也要无人敢和他作对。

心中打定了主意就说道"苏瑾然,你带着虎符去京畿守卫营挑出两万人跟着墨鹰骑一起训练。"

苏瑾然一愣,随后明白了他是什么意思,接过扔来的虎符拍拍屁股走了。

东楚一战,只能赢不不能输,但是这么多年来,先帝和连战一直忙于治理国内,所以倒是有些重文轻武的意思了,所以这一次一次的造反才能翻起这么大的风浪,一年后进攻东楚恐怕还是要指望着墨鹰骑,最好的办法就是挑出一拨人跟墨鹰骑一起训练。

"来人!"

"王爷。"门后守着的人应声而至。

"传本王的命令,五月本王会去各地视察军情,若有不合格者,负责将领就地革职!"(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