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梦回水泊梁山 > 第十六章、兵势汹汹

第十六章、兵势汹汹

第十六章、兵势汹汹

却说那蔡京自在后花园踏雪议事,被姚成功所惊之后,案情惊动开封,上达天听。一时之间朝野震动。

那蔡京却也收敛了些时日没怎么为恶。而当日却又传来京城名妓李师师失踪之案。一连数日,朝野之中,皇帝受惊,丞相遭刺,皇帝所宠名妓失踪,这三件事情成为了名动京师的三大奇案。

皇帝龙颜大怒之下,责令大理寺彻查。不过这皇帝受惊与李师师失踪二案都太神秘,怎么查也得不出个结果来。大理寺没有主意,只好将精力集中到刺杀蔡京的两个人身上。当时不少人都看到了刺客形貌,于是将姚成功与易容的李师师画影图形,发出海捕公文天下缉拿。

很快地,梁山好汉们就知道了姚成功在京师刺杀蔡京未果。而大理寺也得到情报,刺杀蔡京者,梁山之首恶,有“赛孟尝”之称的武大郎是也。皇帝由此也知道了梁山泊有一伙盗贼凶猛万分。震怒之下,正月二十,皇帝亲笔下诏,责令蔡京参谋策划,太尉李邦彦领军,宦官童贯监军,领禁军七万,务必于五月之内破了梁山泊,将所有贼人擒拿到京师问罪。同时,紧邻梁山泊的京东东路、京东西路、河北东路这三路指挥使,都因剿匪不力,被拿到京师问罪。

这攻打梁山泊之事,蔡京等年前就已经作了准备,只是没告与皇帝知晓。现在既然连皇帝都震怒了,太尉李邦彦和宦官童贯如何敢怠慢?半月时间就作好了一切准备,又各处调集精兵猛将。那李童二人虽然夸夸其谈自己有平定天下之才,却自知对军务不甚精通。蔡京一心要将梁山彻底剿灭,因此所调军将都是有真才实料的。

由于梁山泊位处京东东路、京东西路、河北东路中间。这三路都驻有大量禁军。因此征剿大军均由这三路调拨。半月之中,调集了七万大军,分为三路。中路三万,东西路各两万。

首先就点大将呼延灼为中路大将军。这呼延灼为河东名将呼延赞嫡派子孙,原受汝宁绍都统制,使一对铜鞭,有万夫莫敌之勇。呼延灼又保举两员将领为先锋:陈州团练使方恐,颖州团练使李微。那呼延灼也是日后将在梁山有名的好汉。童李二人总算还有些眼光。

西路点河北赵启为大将军。这赵启为皇族宗室子弟,血统隔得虽远,不过赵启却是个文武全才的角色,将一支长枪使的花团锦簇。原本皇室对宗室子弟颇有猜疑之心,一般不用,不过现下朝廷正是缺人之时,也只得点他了。又用原禁军将领二员:王飞虎、杨青为先锋。这二员先锋虽然不见得能为有多高,但胜在一向受皇帝直辖,也有对赵启的监视之意。

东路点山东名将陈智为大将军。此人擅使双斧,出斧如风雷电擎,曾在对辽作战中立下不小的战功。又用两员将为先锋:公孙复、候铁。

大军将盔甲、粮草、弓箭刀枪、火炮铁炮准备齐整。宋朝因为太祖便曾为统军大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才做了皇帝建立了这大宋王朝的。生怕也有将领军权过重,依样画葫芦,所以从来不给大将完全的权力。每逢战事,除了派遣大将之外,还要派遣皇帝身边的亲信宦官监军,对将军们起监视作用。宋朝的宦官,即后世的所谓“太监”。

那童贯又将随行宦官分派到东西两路军中,自己稳坐中军。

二月中旬,大军终于誓师出发。

蔡京被姚成功所刺之事已为天下人知晓。姚成功的本事也被天下人传得神乎其神。在民间传说的某个版本之中,姚成功这流氓成为了身高三丈,脸似铁锅,嘴如血盆,青面獠牙,伸手即可灭万军,抬脚就可擒上将的魔鬼也似人物。

不说蔡京忧心忡忡,生怕大军这一剿梁山,那可怕的武大再来行刺自己,不仅深居简出,而且又四处寻访高手重金聘请做护卫。那太尉李邦彦和宦官童贯二人也心中惴惴。二人虽然没将民间传说当真,但蔡京遇刺之事的细节他们却是知道的,对那刺客的手段又惊又怕。因此这大军虽然正月二十就出发,一路上在两个主帅的有意为之之下,行军拖拖拉拉,不过两三百里的路程竟耽搁了足足一月时间。战事尚未展开,却因为姚成功一人,主帅之气先已被夺。这场战争对于官军来说,可难打得紧啊!

重和二年二月三日.梁山泊

“诸位兄弟对此次朝廷遣军前来剿灭我梁山之危,可有什么计较?”姚成功高据于虎皮交椅之上,双目精芒四射,在众将身上缓缓扫过。然后又翻来覆去地在武松、晁盖、解珍、解宝等各领一军的大将军以及小李广花荣与双枪将董平等人脸上逡巡。在他身侧,吴用莫测高深地摇着羽扇,看上去气定神闲,倒颇有几分诸葛孔明的风范。

“官军又怎地?怕他们个鸟,铁牛一斧一个,正好砍杀个痛快!”李逵首先跳出来叫嚣。

“不错,官军素来只会欺负百姓,真刀真枪地对上,却是纸糊的老虎。”解宝也道。这数年以来梁山泊对外用兵,屡站屡胜,让大多数头领都对官军的战斗力轻视起来。是以就连解珍这样稳重的人,眼里也露出了深以为然的神色。

武松也道:“哥哥大可不必担心,以我等兄弟的能耐,破这三路官军定可不费吹灰之力。”其他众头领纷纷颔首。只有小李广花荣和双枪将董平似有不赞同之意。不过他们都是极心高气傲的人物,自然不会当着兄弟们的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平白让人以为怯敌。

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姚成功心里暗暗思量。俗话说:骄兵必败。未战先轻视敌人,若官军中稍有几个能耐强些的人物,只怕梁山泊便会有败亡之危。更何况根据细作探回的情报,此次官军来势汹汹,所选皆精兵猛将!

于是笑道:“不错,官军素来无能,不过此次朝廷用兵,所遣的却决非普通军队!”又向花荣和董平问道,“花兄弟,董兄弟,你们都是行伍出身,对这方面最为熟悉,何不说说看你们的想法?”

花荣略一沉吟,道:“小弟从前所统制的,不过厢军而已。兄弟们想必应该都知道,厢军只是地方军队,战斗力与禁军相比差得太多。我梁山泊从前所破州府县治,只驻有少量厢军,以我梁山精锐之师对之,取胜自是极易。不过……”

“他奶奶的,管他什么箱子军金子军,老子出马先砍破了箱子,抢了金子,让朝廷也尝尝被强盗抢的滋味!”李逵粗鄙无文,却以为箱军、金军,立即兴起了强盗心思。众头领纷纷大笑不已,笑得那莽汉莫名其妙,也跟着裂开大嘴嘿嘿傻笑。

姚成功一伸手,止住众人之笑,示意花荣继续。

花荣又道:“此次朝廷所派,乃是战斗力最强的禁军,从前曾与辽国打过仗的。而且所派将领,有呼延灼、赵启这样的当世名将。蔡京这次为剿灭我梁山不可谓不尽力,就连火炮铁炮都给征剿的大军分派了不少。”

“火炮?!”姚成功当即大叫一声,有点头晕的感觉。火炮——宋朝居然就有了火炮?!他的眼前立即现出了这样一副可怕的场面:在无数火炮的轰鸣声中,梁山泊军队被轰得人仰马翻,营寨被炸得……

这样的场面太可怕了。

“不错,火炮。”花荣点头,对姚成功如此吃惊感觉有点莫名其妙。不过他素来镇定,又道,“这火炮虽然轰不到弓箭那么远,不过胜在威力极大,一炮轰出去,若是军阵排得密,也能炸死四五人……”

火炮射程还没有弓箭?姚成功这才有些放心起来,想起这毕竟是距离大量使用*的时代,还距离了将近千年。这个时代居然能有火炮,而且能够炸死几个人,也算十分了不起。不过转眼之间又眼热起来。如果老子能够拥有几百几千门火炮,并且将射程威力提高一些,谁还是老子的对手?!想到这里,又隐隐记得历史记载,似乎正是在这个时代,中国的*技术从西亚传到欧洲,然后在欧洲经历数百年的技术积累,才终于使全世界的战争形势,由冷兵器交锋而转为热武器战争!

史书中的记载无比痛心:*本为中国发明,而且在中国也率先以之*、火炮、火箭之类,可惜的是国人丝毫没认识到火器对战争的重要性,拥有火器的中原历代王朝还不及北方纯粹使用冷兵器的骑兵,因此火器在后世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居然只是将*制品用来制作鞭炮、烟花之类的玩物。

这样下去的直接后果就是,使用*的发源地,在后世却被外国列强以此为基础制造出来的快枪利炮打得人仰马翻,几乎灭国。虽然他向来都是在神石的帮助之下,只关注修真之道,不过他毕竟还是一个中国人。只要是中国人,真正的中国人,都绝对会以那段历史为耻。

就这样,在这个非常重要的军事会议上,姚成功居然走起神来——老子既然被命运捉弄来到这个时代,而且这个时代的历史已经因为我的到来而改变,那么,老子就绝对不能任由历史继续按照原本的轨迹走下去!也许,这才是命运将老子抛弃到这个时空的真意?突然之间,他发觉自己心里居然对这个国家,这个国家未来的历史发展,开始产生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随意而为,凡事随心所欲,这是他两次悟道所悟出的修真法理。既然自己已经产生了这样的想法,那么就应该继续按照这个想法走下去!

花荣哪里知道这位流氓老大居然走神?他将官军的厉害之处分说完毕,望向姚成功,却无奈地发现姚成功似乎没听自己所说。吴用此时也注意到姚成功的失态,慌忙用胳膊肘一拐姚成功,才将他的神思拉了回来。

姚成功看兄弟们都望着自己,有些脸红。但这流氓从前能成为全世界通缉的人物,其镇定工夫自然也有非凡之处。立即咳嗽一声道:“刚刚花兄弟已经说了官军的厉害之处,想必大伙儿已经明白,此次对官军作战,其实是对我梁山大军的一次严峻考验。我梁山合共有士兵十万三千人。其中青州、齐州、濮州的府治分别有一万余人,加上其下各县治,各州军力在两万之间。而我梁山水泊合共有四万余军队。若论军队总数,自然是远胜官军。不过……”

众人都早已大概知道梁山所属军队数目,闻言多有得意洋洋之色。虽然起初听到花荣的分析有些沮丧,但现在想来以十万大军对朝廷的七万官军,定然是旗开得胜,马到功成。但听到姚成功说了“不过”二字,心由提了起来。

姚成功继续道:“不过官军全部都是禁军,战斗力极强。而我梁山,三个州府的军队都是新召入伍的兵丁,论起战斗力来,恐怕比起稍强些的厢军来都颇有不如。至于各县治的军队,那更是不必说了。实际上我们真正能够依靠的,还只是梁山本寨的四万大军。此四万大军的战斗力,比起官军来,也只会弱些,决计强之不过。况且,我梁山大军军器也远远不及官军精良,而且没有火炮铁炮这类利器,形势堪忧啊!”

众头领都是十分桀骜不驯,目空一切的人物,虽然听姚成功把形势说得十分严重,却哪里把官军放在眼里?晁盖一直没说话,此时方才起身道:“哥哥其实不必如此担忧。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虽然官军势大,不过我梁山泊大军人多将广,每位兄弟都是以一当十的大将之才,决计不会输给他们!”

其余众将也纷纷出言表示,决计不会因为官军势大而怯怕半分。拼将一腔热血,也定当击退官军,保梁山不失。

姚成功笑道:“兄弟什么时候说过怕字?官军固然势大,但我梁山胜在士气高昂,兄弟齐心。兵家素有天时地利人和之说。要论这天时,如今朝廷腐败,义军四起,朝廷军队首先就失了这天时。再说这地利——梁山水寨是官军主攻之地,但水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已占了地利。更何况我等举起替天行道的大旗,为百姓申张冤屈,又占了人和。天时地利人和尽归我梁山,又何惧官军区区七万大军?!”

“哥哥此言不错。”众兄弟听得眉花眼笑,纷纷对此表示赞同。

姚成功见他们都已没有了骄兵心理,而且士气高昂,也暗暗欢喜。又语重心长地道:“先前之所以先说那官军强大之处,正是为让兄弟们明白敌人之所长,己方之所短。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众人听姚成功分析精到,虽然还没论到具体的攻敌之策,却都已十分敬服。他们又怎知姚成功所以会有这些见识,不过多了一千年的知识而已。而这些江湖上的好汉,实在没几个识得文墨。其实说穿了,他只是纸上谈兵而已。从战略上分析分析还可以,要讲到具体的临敌指挥,却还不一定及得上一些不通文墨的将领。

晁盖道:“哥哥所言极是。此战便以哥哥为帅,我等兄弟凛遵哥哥号令,定然能叫官军有来无回,大败而归!”其余众兄弟也纷纷表明支持姚成功为帅指挥这一场战役的态度。

当下姚成功便遣散众人,只留下武松、晁盖、解珍、解宝、花荣、董平、吴用等人到姚成功家的客厅之中,商议具体的战役布置策划。吴用早已命人寻到了副北宋地图,以及山川形势图。

潘金莲来给每人泡了一杯茶。祝英陪她一道前来泡茶,不过姚成功心里却是自知,这小丫头倒不是来泡茶,而是兴师问罪的。他原本答应她元宵迎娶,却因为李师师的缘故,居然将此事忘记得一干二净。现在回到梁山之后,也因为军情紧急而未对她作出解释。

果然祝英虽然手里忙着,却一直满脸的幽怨愤怒之色,不时恶狠狠地盯姚成功一眼。只是她虽然脾气暴躁,却还是知道事情的缓急轻重,一直压着没有发作。姚成功心里有愧,不过要向她当面道歉,面子上却也下不来,十分尴尬。

潘金莲见事不对,茶一泡完立即拉了祝英便走。两人走出老远之后,才听见小丫头压抑的哭声。几个兄弟眼神也都颇为古怪——他们自然早已知晓此事。

姚成功见二女走后,自嘲地哈哈一笑,抓抓头,对吴用道:“咱们不是商议军机么?这便开始罢。”

接下来商议如何应对此次朝廷清剿。虽然召集了几名统军大将,但实际上这些将领若单独只是指挥一场战斗,自然勇不可当。但论及战略运用,却就捉襟见肘了。

吴用为现在梁山军中唯一擅长战场谋略之人。只见他一挥羽扇,道:“那童贯虽是宦官,毕竟曾统领过大军敌西夏,还是有几分为将的才能。此次如此布局,恐怕想的是先下青、齐二州,断我梁山羽翼,然后三军云集合为一处,一举覆灭。”

又道:“此举虽然高妙,但童贯却又未免轻我梁山,以为不过乌合之众。想那青、齐二州,虽则兵马不过万余,且多为新兵,但守卫城池本就占了地利。兵家云:十倍之力,方可破城。那两路大军人数只不过我军二倍,而且未战先轻敌,为兵家大忌,是以青齐二州战局必将陷入僵持。中路军以三万攻我四万,虽然兵精将猛,却失了天时地利人和,亦是必败之局。若他调集另两路大军汇合攻水寨,却又得时时提防青齐二州援军,亦无力回天。”

众将纷纷点头赞同。

只有花荣略显犹豫,道:“虽则官军失了天时地利人和,但官军毕竟精良,而且又有数十门火炮铁炮,却也极堪虑。”

姚成功插口道:“这却不必多虑。官军火炮虽然厉害,但梁山地形,水路众多。量那些或火炮铁炮也发挥不出应有之威。况且那些火炮铁炮十分笨重,若用以守城自然是最佳选择,但如今以野战为主,而且那些炮射程不及弓箭,不难对付。”

吴用点头,让姚成功分派分手。姚成功立即道:“花荣听令。”花荣立即肃容行军礼应了一声。姚成功又道:“董平听令!”董平也出列行礼答应。

姚成功道:“花荣将军,本帅授你青州守备之职;董平将军,本帅授你齐州守备之职。你二人带一千弓箭手,一千骑兵前往两州整顿军务,务必坚守城池二十日,将那四万官军拖在二州。二位将军可有信心为本帅争取这二十日时间?”

花荣董平见姚成功授自己以重任,心情激荡。这二人本就是弓马娴熟,文武全才的良将,上梁山之后一直做教头,此次官军来犯,却没想过自己会领军镇守一方。现在能当此重任,顿感知遇之恩,心中早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也得完成此任。

他们一齐道:“末将有此信心。若二州有失,愿以军法治罪。”

姚成功笑道:“我对二位将军可有信心得很。二位谨记,轻易不得出城应战,只要坚守即可。二州只有军马万余,不过其下县治却还有不少团练乡勇,每州团练乡勇也各有近万,可称与官军人数相当。二位将军可将其整顿一番,选得力将领,以百人为伍,在官军攻城之时,各处袭扰,以疲敌为主,袭击官军粮道为辅。不过……若是敌军见久攻不下而移师前往梁山泊,却务必趁敌移营之时加以攻击,务必缠住敌人。”二将唯唯诺诺,言道务遵将令。

姚成功又道:“晁盖将军听令。”晁盖答应一声。姚成功道:“本帅授你濮州守备之职,前往濮州整顿军务,你可愿意?”他这却是打压晁盖的做法。只因察觉晁盖大有野心,不愿意他立下太大军功,在众将之中树立威信。

晁盖果然不太愿意。只是军令已下,不得不凛遵。

姚成功抚慰道:“晁将军别以为濮州位处梁山后方,难有应战立功之机。需知朝廷水师强大,若战事僵持,或许水师会派遣军队绕过梁山,从后方登陆攻击。若真出现这种情况,我梁山军就会有腹背受敌之危。晁将军,本帅可是将后背交给了你呀!”又道,“腾龙军以水师为主,你帅张顺将军带五千水军巡视黄河,务必要让梁山无腹背之忧。另外,濮州军马万余,你认真整顿,选派得力将佐帅五千人,分为千人队五队,驻扎于青齐二州之间,与二州相策应,袭扰官军,清除斥候,传递信息。”

晁盖闻言略一盘算,终于欣然领命。姚成功心里暗暗得意。阮小二是晁盖心腹,已被自己调开。即便这晁盖有自立的野心,也得顾忌着张顺是老子的心腹!(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