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有多少棋可以重来 > 大学篇Ⅰ 咄咄逼人 第十三章 校名的典故

大学篇Ⅰ 咄咄逼人 第十三章 校名的典故

一个多月过去了,转眼间已是十一月下旬,冬瓜大学各院系期中考试陆陆续续告一段落。围棋社暂停三周的社团活动又恢复正常了,黄协文显得非常兴奋,礼节性地询问了一下社员们在期中考试中的表现,然后就吩咐明珠将棋盘摆好。好久没摸棋了,他嚷着要和明珠大战十局。王小强照例又是捧着一本带过来的漫画,津津有味地阅读。张芷涵无心观战,随手取下报刊柜上今天的《青年报》,在一旁翻翻。一则标题为“长宁警方侦破特大盗窃团伙”的新闻很快映入她的眼帘:

本报专稿/通讯员张轶:近日,长宁分局刑侦支队在严打整治斗争中又获重大战果,继成功侦破“8.11”特大抢夺案之后,专案组不畏疲劳,连续作战,深挖犯罪线索,经过三个月的顽强攻坚,一举摧毁了张卫平等9人特大盗窃团伙,破获万元以上盗窃大案9起。

8月8日,刑侦支队成功侦破影响极大的“8.11”储户15万元巨款抢夺案后,专案组的同志们并未松懈片刻,凭多年的侦察经验,经过缜密分析,认为在“8.11”抢夺案主犯陈金生、徐天贵身后,还隐藏着一个更大的犯罪团伙。经支队领导研究决定,专案组兵分两路,一路对在押的涉案犯罪嫌疑人加大审讯力度,深挖余罪;另一路围绕与陈金生、徐天贵关系密切的人员展开调查取证。经大量的内查外调,发现一个叫丁丽(女,19岁,广西省柳州市人)与陈金生等人关系密切,极有可能是犯罪团伙的成员。在掌握一定证据后,侦查人员经过……

“什么新闻让你看得这么投入?”

一盘棋才下了十几手,黄协文就开始长考了。明珠倍感无聊,见张芷涵正聚精会神地看报纸,就好奇地探过来。

“没什么。”张芷涵慌忙将报纸合上。

可是,这反倒引起了明珠的兴趣。他一把夺过报纸,翻了起来,前面几版跳过,直扑体育版。张芷涵显得比较坦然,社会新闻明珠一向不感兴趣,他不会注意到的。

“什么?居然有这种事!”

张芷涵心里一惊:莫不是他发现了?不可能的。丁丽那名字那么普通,他看不出什么端倪的。虽然名字与丁力同音,但字形相差太大。

“什么事?”黄协文也凑了过来。

“棋协要成立公司了。”明珠叫道。

“的确。”黄协文早已知晓此事,显得非常平静,“这也是今天我召集你们前来的目的。”

经过了黄协文的一番解释,大家才明白了大概:尽管围棋能否保证未来赢利仍然是个问号,但棋协有关人士仍然对其未来有信心。作为启动项目上海光华围棋发展有限公司已在上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万元。公司的主要业务为围棋书籍的出版发行,棋具的制造及买卖,并且计划将围棋产业融合传媒进行市场化运作,培育一个体育产业,并进行全方位的市场开发,以期有一个良好的回报。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分别由棋协的主席和秘书长兼任。明眼一看,便可知其实公司牢牢地掌握在棋协手里,让棋协的一些暗地里的收入合法化。加盟棋协的各大高校围棋社团就地成为分公司,受位于辅仁大学校内的总公司的直接领导。因此,冬瓜大学围棋社也就有了另外一个称呼,即上海光华围棋发展有限公司冬瓜分公司。不过,总公司的名称始终让黄协文耿耿于怀。不管他怎么反对,公司最后还是叫光华。

张芷涵倒觉得这名字很不错,光华光华,光大中华。现在中国围棋落后于日韩,正需要大家团结一心,去赶日超韩。棋协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才取这名字的吧。

明珠也劝道:“社长,你就别太计较了。棋协就坐落在辅仁大学校内,一向被辅仁大学所把持。而且辅仁大学的bbs就叫日明光华,他们脑筋都懒得动,搬来作为公司名字也再正常不过了。”

“你们有所不知,其实光华这个名字,是有典故的。”黄协文于是将冬瓜大学的校史缓缓道来:

民国时候,五卅惨案发生,圣约翰大学师生无比义愤,而学校当局对师生的爱国行动却百般阻挠。广大师生对此极度不满,纷纷愤然离校,并誓言永远和约大脱离关系。由爱国学生5人和孟宪承、钱基博等爱国教师19人组织离校善后委员会,筹议自行创办大学。此举深得学生和家长的大力支持,纷纷慷慨捐献建校基地和钱款。学校先租霞飞路(今淮海中路)房屋为校舍,取校名为光华大学。公推张寿镛为校长,朱经农、刘湛恩、陆士寅、殷芝龄、潘序伦等为校务委员,于同年9月开学,翌年9月迁入大西路(今延安西路)新址。

民国6年,八一三事变后,光华大学迁入公共租界上课。同年11月光华大学大西路校舍为日军炝火焚毁。张寿镛校长委托在四川的商学院院长谢霖在成都筹建光华大学分部。民国7年月,分部开学上课。民国0年1月,日军进公共租界,光华大学为避免向日伪登记,对外改称诚正文学社和格致理商学社。民国5年,成都分部改为华成大学。同年,光华大学在上海欧阳路复校。翌年,大西路校舍由私立纺织专科学校使用。解放后,光华大学在大专院系调整中撤销,大部份院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而在光华大学旧址上建立了合并多所纺织类院校的华东纺织工学院,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

1999年4月1日,《青年报》披露了震惊上海高校界的辅仁大学的“震旦计划”,由于代号为“Z”,又称“Z计划”。该计划显示辅仁大学将在十年之内,通过一系列的合并,建成一所足以与青蛙大学在海内外享有同等声誉的震旦大学。值得一提的是,辅仁大学围棋协会扬言“京蛙杯”三年后就可以寿终正寝了,到那时将以“青旦杯”取而代之。一年一度的“京蛙杯”棋牌友谊赛始于1987年,是北京大学与青蛙大学之间的传统赛事,是两校之间文化交流、校情互动的重要方式。当天,辅仁大学的校领导立即向《青年报》主编发去了一封措辞强烈的信,第二天《青年报》就辟谣,声称昨天的那则新闻是愚人节笑话。不过,上海的其他高校都有所震动,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中国纺织大学的校长进行了一番改革,力求阻止辅仁大学对它的合并行为。其中,最大的改革莫过于更改校名。为此,他亲赴北京,和教育部高教司的瞿司长共进晚餐。度间他谈到了自己的一点想法,因为中国纺织大学是在民国时期的光华大学旧址上兴建的,虽然他很想有一番作为,但无论怎么努力,现在的中国纺织大学在全国纺织业不景气的大气候下,始终不能达到昔日光华大学在民国时期的地位。因此,他恳请瞿司长能充许他将校名改成光华大学。瞿司长却拒绝了他的提议,理由是教育部有规定,民国时期的校名不能复辟。他郁闷不已,正巧服务员上了虾米冬瓜汤,不禁赌气地说,既然光华不能叫,那叫冬瓜总可以吧?瞿司长当即拍板,表示同意。校长骑虎难下,想改口已是不可能。于是,当年8月,中国纺织大学就更名为冬瓜大学。

在冬瓜大学待了一年多了,第一次了解到这段鲜为人知的校史,明珠和王小强都露出了错愕的表情,面面相觑。毕竟堂堂一所高校的名字竟然起得如此草率,实在让人有点匪夷所思。

张芷涵觉得很有趣,非常佩服校长在更名时表现出来的勇于创新的精神。

“唉,自从改了校名,食堂的免费汤就以冬瓜汤为主了。”黄协文心酸地说,“呜呜呜,我有好多时日没尝到我最喜爱的紫菜汤了。”

王小强安慰道:“社长,你不要伤心难过,老食堂二楼有紫菜蛋汤,味道鲜美,实在是居家旅行,杀人灭口之必备……糟了,说溜嘴了,应该是……”

“好了,别说了,快告诉我它是免费的吗?”黄协文抬眼问。

“一块钱一碗。”王小强答道。

“又不是免费的,扫兴。”黄协文失望地说。

“一块啊,还真贵。”张芷涵感慨道。

这时,明珠的室友林凡跑来,告诉明珠他有一个南京打来的电话。由于是长途电话,明珠向大家说了声后,就和林凡快速地奔回寝室。拿起听筒,明珠就说:“喂,我是明珠。”

“我是王俊,好久没联系了。下个月二号,有空吗?”

“二号?”明珠忙问,“那天是星期几?”

“是星期六。”

“有什么事吗?”

“一年一席的东南杯围棋友谊赛在那天举行,我希望你抽空来一趟南京。”

“去南京?”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