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九重宫阙之宁鸢 > 第四十章 立储风波(1)

第四十章 立储风波(1)

四月初,春意盎然,百花盛放。除却后宫众人加封晋赏已毕之外,皇长子李宁与杜氏千金的婚事亦定了下来,很快便过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之礼,并将大婚的日子定于六月初五。于此同时,三皇子李宥与韦氏千金的婚事也有了眉目,双方过了纳采、问名、纳吉之礼。

但因三皇子与韦氏年幼,因此纳吉之后并不急着成婚,且韦家的意思也是等女儿及笄之后再行大婚之礼。反正过了定,这韦氏已经是板上钉钉的王妃,他们自然不担心了。

这对宁鸢来说也是个好消息,自古有言,男儿先成家后立业,李宥的婚事拖得越晚对李宁就越有利。只是也该对李纯旁敲侧击着问问了,万一做皇帝的没有丝毫立嗣之心,他们这群人也是白忙活一场。

这日陪同李纯用了晚膳,宁鸢有意无意地便将话题扯了过来:“臣妾听说那杜氏千金出落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个难得的美人儿呢。皇长子真是有福气之人,想必日后对着这样一位美人儿,必能夫妻和睦。”

“长得好看固然重要,心性也要好。”李纯闭眼卧在塌上,由宁鸢伺候着他吃核桃,只觉得万分惬意。

“心性当然是好的!”宁鸢忙道:“臣妾早就派人打听过了,这杜宜微自小就爱读诗书,是个颇有才情的女子。”她剥了一粒核桃仁送进李纯嘴里,接着道:“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咱们皇长子向来是饱读诗书、舞文弄墨之人。倘若将来王妃也能与他谈上一谈,夫妇二人琴瑟和鸣,岂不美哉?”

李纯含糊地应了一声,咂了咂嘴:“你和良芳仪(纪美人)都觉得好的人,总不会错的,难得的是荣贵妃也觉得她不错。成亲之后,就让他们小俩口自个儿过日子去吧。”

宁鸢柔柔道:“他们定会将日子过得有声有色,何况以皇长子那样的心性,无论是跟谁过日子,他都会以礼相待的。良芳仪真是教子有方,李郎的这些个皇子里头,臣妾瞧着呀,皇长子是最讨人喜欢的了。”

“嗯,确实是。”李纯缓缓睁开眼,面露笑意:“宁儿这孩子,稳重、识大体,的确是众位弟弟妹妹们的表率。若是朕的儿子个个儿都像他这般,朕也可安心了。”

宁鸢瞧着时机差不多了,一边似是专心致志地剥核桃,一边漫不经心道:“李郎这样喜欢皇长子,可是要将太子之位许给他?”

话问出口却迟迟不闻李纯回答,屋子里一时静谧无声,宁鸢心里一沉,忙放下手里的核桃站起了身:“臣妾罪该万死。”她垂下头跪地道:“臣妾不该妄议朝政,还请皇上恕罪。”自武后禅位,后宫一向警醒,最怕再有女子干政。宁鸢虽得李纯欢心,但思及他之前之所以会对沈萱下手正是因此,心中不免不安。

李纯静静看她片刻,伸手将她扶起,淡淡笑了笑:“哪里就罪该万死了?这也不是朝政,家事罢了,你与朕谈论家事有何不可?”

宁鸢摸不透他心里到底怎么想,只好道:“确实是臣妾逾越了,立嗣之事非同小可,臣妾怎能妄议?”

李纯神色更为缓和了些,拉她到身边坐下:“朕说你无罪便是无罪,既然说起了,谈论一下也无妨。你自己也会说立嗣之事非同小可,朕又岂会听你一家之言?”

“李郎真的不会生气?”宁鸢小心翼翼地打探他的脸色:“臣妾身处深宫之中,什么都不懂,可能说错话都不知道。”

“朕不生气,”李纯宽慰道:“朕方才只是没有料到你会突然与朕谈起此事。来,你倒是与朕说说,你怎么就觉得朕该将太子之位许给宁儿了?”

此时若还是不肯说,难免显得矫情。宁鸢略一思忖,微笑道:“臣妾虽不曾饱读诗书,却也知道民心所向是立国之本,倘若君王不得民心,纵然得了天下也难保长远。所以为君者,必然要有极好的心性与品德,这样才能服众,才能稳固国邦。皇长子的为人李郎是最清楚不过的了,无论从年龄、资历还是品格上来看,皇长子都是不二人选。”

李纯轻轻点了点头,心中是赞同她的这番话的,却又道:“但朕登基不过四年,此刻立嗣,不会太急进了吗?”

“怎会?”宁鸢道:“早立太子不仅可以杜绝奸人窥伺觊觎之心,还可以让太子丰富自己的阅历,为李郎分忧之余,也立下了自己的威信。臣妾妇人之见,觉得此事有百利而无一害。”

“但说到底,他们都还年幼,朕此时立储,恐怕会让其他兄弟觉得朕有失偏颇。”

宁鸢想了想,应道:“储君之位,虽说没有定例,但许多时候都是立嫡立长。先皇后去得早,没能为皇上留下嫡子,那么改立长子为储君,又有何不妥呢?众位皇子都是读得圣贤书之人,这样的道理自然是能想明白的。”

李纯应了一声,拍了拍她的手:“你说的有理,宁儿年有十七了,平素喜爱读书,举止又颇符合理法,朕心里对他确实是满意的。”他顿了片刻,又道:“只是立嗣之事不可操之过急,朕也要与众位大臣细细商议。何况朕不知道良芳仪是怎么想,毕竟她的亲儿,朕也该尊重她的意见。”

“那是应该的。”宁鸢浅浅一笑,低头为李纯倒茶,笑容却渐渐在唇边凝滞。她并不怕李纯去问良芳仪的心意,走到今天这一步,良芳仪已经断然不会再退缩。她担心的是一旦李纯准备立储之事宣扬开来,荣贵妃那边会怎么做。

她在后宫筹谋这么多年,在李纯身边得宠这么多年,绝对不会是无欲无求的。就算她不想要,郭氏一族还会不想要吗?再说早在为李宁选妃一事上荣贵妃就已经多加阻挠,眼下真要去争夺储君的位子,还不知道她会怎么闹呢。

只是眼下去想这么多也无用,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走一步是一步了。

几日之后,李纯果然在前朝问起诸位大臣储君之位谁更适宜,此事不消一个时辰就传遍了整个后宫,叫人议论纷纷。

算上赵采女所生的九皇子,李纯共有九个儿子,但年岁合宜的不过皇长子、二皇子与三皇子。可是二皇子是方美人(方才人)所出,她这么多年来一直跟随着荣贵妃,到了这份上,绝不会去与荣贵妃的儿子争夺储君之位,她也没有资本去争。所以说到底,立谁为储君不过是在皇长子与三皇子之间抉择罢了。

宁鸢早知此事传开了后宫定会沸沸扬扬,所以也不惊讶,只是依旧与平日里一样,闲时诵经念佛,为她未能出世的几个孩儿祈福。

“美人您还在念经呢!菩萨都管不了这事儿了。”春禾推开佛堂的门,撇撇嘴道:“荣贵妃请大伙儿过去,说是要一起说说话儿,奴婢瞅着邪乎。”

她竟如此按耐不住,宁鸢本还以为至少会留到明日晨昏定省时再议,谁知现在就急吼吼地让大伙儿过去了。她示意春禾安静,又恭恭敬敬地对着佛像三叩首,这才站起身:“知道了,不就是去正殿吗?几步路的工夫。”

春禾双目一瞪:“您倒是说的轻巧!立储之事都快闹翻天了,荣贵妃能不眼急吗?您近来与良芳仪走得近,奴婢怕她又将气撒到您身上。要不咱们称病,就别去了吧?”

“那怎么行?”宁鸢扶了扶发髻向外走:“今儿可绝对有场好戏,咱们不去看看热闹岂不大亏?走吧,你随我去正殿,咱们这就去和荣贵妃好好说说话儿。”(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