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红尘宦途 > 第一百九十六章 贡椒

第一百九十六章 贡椒

第一百九十六章nbsp;nbsp;nbsp;贡椒

“你今天一天跑哪儿去了?连个人影都见不着!”

刚一进门,胡梅香就把王嘉成拉到一边,两眼直直的盯着他,语气很不好。

“我出去转转。”王嘉成有些心虚。

“你身上有酒味,跟谁喝酒去了?不对!”她伸出鼻子在他身上嗅着,猛然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好啊,你跑出玩女人去了!你..你…年纪轻轻,什么不学,偏学什么喝酒玩女人!你真是气死我了!”说着就哭了起来。

王嘉成心说这可麻烦了,没想到她的鼻子这么灵,因为这个自己还专门在外面溜达了好长时间。

“嫂子..”

“别叫我嫂子!”

王嘉成不着到改叫她什么才好,想了半天,左右看了看鼓起勇气说:“梅香.——”

胡梅香一愣神,哭泣停止了,惊慌的看着他。

“梅香,你听我说,我真没做那种事。喝酒是真的,可就没那种事。你相信我吧!”

胡梅香不好意思的看着他,说:“嗯,我信你。以后别在外面喝酒了,你知道你这个病,现在是不能喝酒的,你忘了?”

王嘉成一听,好嘛,那是什么玩女人啊,完全就是拿这个告诫自己,不要在外面喝酒,要喝酒就回来喝。看她那架势,知道不把话说清楚,这女人今天晚上是一定不会罢休的。

“嫂子,哦,不,梅香…..”看她眼睛一瞪,忙又改口,“是我跟人约好,准备明天到牛市坡去一趟。”

“跟人约好,还要到牛市坡?你这是要干啥去,不会是烦我了吧?”

“哎呀,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我跟你说啊,我这次回来可是有正事要干的。不是你想的那样!”

“你没骗我?”胡梅香见他急了,半信半疑的。

“我骗你干嘛呀。你想啊,我这任务可是县委刘书记亲自派的。”

胡梅香听他说起县委刘书记,这下才信了,觉得自己误会他了,有些不好意思,又想起他刚才说的话,说:“哎,你刚才说要到牛市坡,去干什么啊?哪儿可是我们汉县出产花椒最好的地方。”

“还能干什么,不就是过去考察一下。”

“只是考察?你没骗我吧?”

“哎,我说你这女人,疑神疑鬼的,怎么连我都不信了!”

“咋了,还不兴我问问了!”

“行行行,能问,你能问,随便问,这总行了吧!”王嘉成觉得跟她说话没脾气,干脆不说了。

胡梅香一见他不说话了,以为他生气了,宽慰一般地说:“哎呀,我不是那个意思,不是想要知道什么,只是怕你什么都瞒着我,什么都不跟我说吗。”

“好了,不说了,我现在感觉有点饿了,给弄点吃的吧。”

“哎,你等着,马上就来。”拿起围裙套在身上,冲他一笑,转身朝外走去。

“哎,这女人还真不好蒙她。”其实倒不是他不想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怕她嘴碎,跟人说闲话的时候,不注意就说漏了嘴。万一被有心人听见,在背后跟自己捣乱,自己计划的这个项目很可能就泡汤了。

到时候,刘恒还不得把自己给恨死,更不用说什么走人啊之类的话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王嘉成在胡梅香的注视下,默默地朝着国道走去。

站在到路边,回头看去,九原乡的上空除了几缕袅袅升起的淡淡炊烟,依然沉浸在熟睡之中。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定会好起来的!”他狠狠的握紧了拳头,默默地念叨着。

半个小时后,明为国的车来了,载上他迅速的鸡翅飞奔而去,消失在黎明的清晨。

“兄弟,你跟我说句实话,到牛市坡是不是想去看看贡椒啊?”

“怎么有什么问题?”

“问题到是没有,不过,我估计你这次去没什么结果。”

“为什么?”

“你不知道,这牛市坡的花椒好是好,可是想要的人太多了,现在的季节,正好是去年的没有了,今年的还没收上来。”

“哦,是这样啊。我就是去看看,这个贡椒到底是个什么样,跟其他的有什么不同。”

“这倒没问题,等到了牛市坡随便找个人家,让他们给你讲讲就行了。”

“呵呵呵,听你这么讲好像挺简单的。”

“不是我说简单,本来就是这么回事。种花椒的跟种稻谷的没什么不同,都得精耕细作,也就是出产的东西不同。”

“那倒是。照你这么说,那我到什么地方也都是一样了。”

“反正啊,只要你到庄稼地里去,那就是没什么差别的。硬要说有差别,也就是所产的东西不同,”

“那你知不知道,他们收上来花椒都是怎么卖的?”

“怎么卖的?还能怎么卖,自己卖呗。哦,我明白了你的意思了。其实只要到了收获季节,外地贩子就会准时来这里收购,或者自己拿到市场上去卖。”

“这样啊,那有没有统一收购的?”

“这倒没听说。等到了那儿,随便找人问问就知道了。”

三个小时后,车停下了。两个人从车上下来,望着满山坡红彤彤的一片,随风飘来花椒的香味。在还没到达的时候,远远地就能闻到花椒的香味,越是驶进,越是味道浓厚,馥郁芳香。

明为国直接跑到一边找人打听,连续询问了三四个人,然后才腾腾腾的跑了回来。

“问到了,问到了,就在前面的山坡上住着的。”边说着边发动汽车,一踩油门就‘呜‘的飚了出去。

二十分钟后,车停在山下,两人徒步王山坡上走去、

“吴大叔,在家吗?”远远看到有人在屋前忙碌着,明为国高声的叫着。

“在呢?你是哪儿来的啊?找他有啥子事啊?”一位中年妇女站起来高声回应。

“我们是隔壁乡上的,特意来找吴大叔了解点事的。”

“那个乡的啊?”

“九原乡的。”

一问一答之间,两人已经走到了近前。明为国上前叙话,王嘉成站在原地四顾打量。

破旧的泥土,木板,条石搭建成的房子,有六间,屋前的院坝并不平整,但很干净,在最边缘的地方搭建了一个简易棚子,堆着慢慢地枯枝和树叶,还有几只鸡在枯枝杂草丛中觅食。

从眼前的境况看,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不,应该是还很贫困。从中年妇女打满补丁的衣服就能看得出来,生活过得还很拮据。

“嬢嬢,你们这里的花椒很有名啊。”

“那是,全国不敢说,整个蜀省也就是有我们这的最好!”说道花椒,妇人满脸的自豪和骄傲。

“那卖这个花椒,一年能拿到手上又多少钱?”

“这个不好说,收成好就多点,不好就差点。”

“你们家有多少口人啊?”

“五口人,我们两口子加上三个儿子。”

“那平均一个人一年能有多少钱?”

“差不多00吧。”

王嘉成脸色变得不好看了,一个五口之家,全年收入靠这个花椒卖钱,也不过才1500元,这那是什么致富啊,简直是….实在是无法想象下去,也无法在继续想。现实情况就是如此,骂几句话又能怎么样,照样不会有任何的变化。

“老婆子,家里来客了?”

“来找你的,说是了解点情况。”

一个年约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扛着锄头走了过来,放下锄头走到边上的大缸子,舀出一瓢水洗起来。

“吴大叔,你好。”

“你好,你好。看你很年轻,面生的很啊。”

“我是隔壁九原乡的,今天到这儿来就是想问些情况。”

“啥子事,你问嘛。”

王嘉成觉得这老农挺淳朴的,不会打马虎眼,笑着问道:“你这里的花椒一年能产多少啊,是按干的算,还是按湿的算。”

“我们这的花椒可是最好的,品质没得那个比得起!”吴大叔也是一说到花椒,脸上就泛起笑容,“能种花椒树的地方,也就只有这几片山坡,产量有限,一年大概能产一两万斤干货。”

吴大叔的地方口音太重,听了半天才算是听明白了,又问生长期,以及采摘,制作干货,等等过程。听完之后,王嘉成才弄清楚,以前看到的花椒全都是手工制作出来,根本就用不到机器之类的辅助工具。

看着吴大叔被花椒树的刺给弄得满是伤痕的手,真是太伤感且激动,这个地方跟马列村不一样,可依然处于贫穷状态,让人想不通。

这个地方交通还算是便利,是汉县北部的主要通道,再过去就要翻越泥巴山。温饱不是问题,可要致富也许会困难,但也不应该会像这样贫困,何况还有一个特产,唯一的特产!

“吴大叔,你的这个花椒是大红袍,别人就种不出来吗?”

“这个啊不好说,反正就只有这几个地方长出来的不一样,品质就是好。”

“哦,是这样啊。”似乎明白是怎么回事,无非是土壤,水分,日照等因素。

在明为国的提议下,吴大叔欣悦的同意领着他们去山坡上看花椒树,还说再过几天就要收了,晚了就看不到了。

站在山坡上,听着吴大叔介绍。牛市坡的气候,昼夜温差大,干燥,常刮风。成熟后必须抢在下雨前收,还只能用两个指头去掐,花椒果如果用拔的,最后颜色就会变黑暗。所以不能戴手套,也不能用剪刀,一来太慢,二来铁器不能用。收获时,手因为被刺破太多,一天下来,又疼又火辣,肿得老高。没其他办法,又不敢摘得慢了,不能因为一场雨把一年的收成就泡汤了。

鲜花椒采摘后需要在太阳下晾晒,没有太阳的阴雨天,就要用火炕干,不能存放,否则烂掉。晒干后,用粗眼的竹筛,边揉边筛,筛掉花椒籽。然后再用专门的农具鼓风,将花椒与椒枝分离。

王嘉成忽然发现吴大叔的脸色很犹豫,就问他怎么回事,是不是遇到难事。吴大叔说,现在市场上,打牛市坡花椒的招牌有很多,大绝大多数都是假货,价格又低,弄得这里的人都改种欧洲大樱桃,生长快,成本又低。现在只有我们几户人家留了下来继续种,这么好的花椒,不种太可惜了。再辛苦,也要延续下去。

“千年贡品啊!”王嘉成很感慨的向下望去,一片片的花椒树林尽收眼底。

“是啊,我们这的大红袍花椒成为贡品,从汉武帝算起,称为贡椒已经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了。以前是入药,后来成为调味,还当作防腐用。”

“是啊,这可是个宝贝啊!要好好的保护,不能让它就这么废了。”

明为国和吴大叔听他这么说,都懵懵懂懂的,不知道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这后生说的对,是要好好保护。可我们只是个农民,不知道该咋个办。乡上和县里也没人跟我们说这个,找不到个明白人来教我们。”

王嘉成心说别说是你们,我自己也是个半桶水,不过要想保护,还只有朝商业化方向走,不然再好的东西也只有荒废了。

想起吴大叔说还能入药,脑海精光一闪,又想到一个词,绿色养身。这让他有些兴奋,觉得今天这趟不枉此行。

情况大致了解,王嘉成觉得在呆下去没什么意思,便跟吴大叔一家告辞,同明为国一同下山去了。

明为国对此想不明白,不知道他葫芦里到底埋了什么,也不知道此行的目的是什么,难道就是问问花椒树的生长,买卖行情,说不通啊。

回到牛市坡,随便吃了点东西,然后急急忙忙的往回赶。王嘉成看过时间,刨除在吴大叔家停留的时间,到牛市坡来回要六七个小时。现在往回走,不出意外,能在天黑之前到家。

坐在车上,王嘉成闭目养神。说是闭目养神,不如说是在冥想。贡椒这个项目,在他看来,确实是个切实可行的项目。最重要的是,他能让农民和政府双双获利,真正的共赢。

问题的关键只有两个,一个是种椒的农民会不会同意,另一个是县委县政府能不能达成一致,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这个项目才能说落实了。

“那现在是不是交给刘恒的时机呢?”

这个问题让他踌躇不决,而且何峰说了地委调查组要到县里去,刘恒正满脑子的官司,现在给他提这个事,好像不大合适,可如果现在不提,错过眼下的时机,那时间就是一年了,只能从明年开始算起。

“如果今年的市场价格不高,或者比去年低,也许对实施这个项目,说不定会是个好事。”

这样一想,王嘉成真想扇自己一个大嘴巴,居然为了实施这个项目,竟然会盼着花椒价格大跌,太不是东西了!(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