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帝王系统之明末争霸 > 第229章 断龙脉

第229章 断龙脉

崔尧封大喜当即掉派官兵和百姓约有万人挖掘牛山,如此挖了一月有余,牛山山崖崩塌十余丈。众人见崖上有一石桶,其中有一直黄腰兽,兽见崖塌跳崖而死。刺史上奏此事,朝廷加封检讨司徒,到秋天时中原就光复了。

陛下黄巢的经历和李自成的几乎一模一样啊,此人也是如此,先称将军然后如西安为王,但是只要挖掉其龙脉,此人必死无葬身之地。请陛下切记上心,赐臣等一切便宜行事之权,派人协助!

崇祯看了细细一想,这李自成和黄巢还真有异曲同工之妙,顿时大喜,急忙拟定圣旨命令陕西、山西两省的官员上至总督巡抚下至县令差役皆配合张曼旭行事,违令者诛九族,杀无赦!

崇祯当即派遣东厂都督曹化淳带领一百名东厂番子星夜启程前去米脂,如此兴师动众可见崇祯对这件事的重视。

就在曹化淳赶路的同时,米脂县也发生了变化。

断李自成祖墓的消息一经传出,县里顿时发生了变化。

有的人见李自成称帝,势力逐渐增大,顿时有心保护李自成的祖墓,而有的人则效忠明朝,坚决主张伐墓。

候补知府艾朝栋在米脂县宣传说:李自成势力逐渐增大,恐怕不就就会回到米脂,一旦他祖墓被伐,必然兴师问罪,到时候难免连累全城人的性命!因此不能伐。

赞同他的人多是本地豪绅,家业尽皆在此,有湖广通道县知县高映元兴汉镇都司高齐恒、抚标中军参将常昌运及其诸生员冯起龙等三十多人。

反对艾朝栋坚决拥护朝廷举动的人则是新上任的广东香山县知县李振奇、山西寿阳县知县高自明、河南延津县知县艾伯润、四川武隆县知县艾有聪、广东大埔县知县艾十奇、京营守备高台翰及诸生员艾诏等五十多人。

且看这些代表人物,大部分当官的都是米脂本地的艾氏一族,而且艾氏一族大多是支持伐墓的。

这艾氏一族有什么来头!

陕北艾姓人口主要分布在米脂县境和子洲县东北部一带。

明末,仅米脂县境内艾姓就有近2万人,很多村庄全村都是艾家,像艾家渠、艾家坪、艾蒿湾等以艾姓命名的村庄也不在少数。

《姓氏考略》记载,艾氏是夏帝少康的大臣汝艾的后代。

另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魏书官氏志》讲,艾氏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孔艾后裔,望族居天水郡。

因此陕北民间素有“米脂艾家,绥德蔡家”的说法,意思是说艾姓、蔡姓人多势众,都是当地的大姓、大家族。

可是艾家既然是米脂大姓,为什么要同意掘李自成坟墓呢,不怕被报复嘛!

艾氏一族当然是有考量的,李自成未发迹之前曾在艾氏一族人家里放过羊,李自成因负钱不偿,被艾氏执而鞭辱。

现如今李自成得势了,自然而然的怕被报复,所以必须趁其在未打到米脂的时候,趁机绝了其王气。

当然艾氏也有和李自成没有仇的人,自然不用当心被其报复,因此坚决抵制。

赞同的人和反对的人势力都不小,两党各纠集人手,准备火拼。

前来查探的衙役哪敢管啊,顿时急忙把这个情况禀告了知县边大绶。

知县边大绶大惊,急忙把这个消息连夜快马禀告了延安府巡按。

当时的延安府巡按张苗已经即将要被调离,听到这个消息,急忙命令他的中军参将张睿率领三百人马星夜前往镇压,同时传信给延绥总兵官王承恩让其提防。

王承恩已经是被批的不能再批了,正好趁此机会率兵前去镇压,然后上报朝廷庆功,以赎之前败军之罪!

那些乡绅豪族一看大军到了,立即停止生事,知县边大绶这么看就有靠山了,顿时心下舒畅。

同时经过连续七天的急行路,曹化淳就到了米脂在一处秘密之地和张曼胥汇合,随后夜里持圣旨去找边大绶。

边大绶一看这么多的东厂番子当即软了,立即把艾氏一族的那老生员艾诏的请了前来,托他亲自去下面探访李自成的坟墓。

艾诏此人是生员,平日里读书颇多,自幼就把那些忠于皇帝的话深深的印在脑海里,而且李自成曾给他们家放过羊,他颇为看不起。

从一早伐墓的风波传出来的时候,他就约了他的好友贺时雨、李振奇立主开伐。

这贺时雨本来不准备趟这趟浑水,没办法他的儿子正好是贺人龙,现在戴罪之身驻扎延安府,和李自成的大军对峙呢。

儿子正在前面打,他总得在后面给他儿子做点什么,于是被艾诏一说就同意了。

艾诏是个生员,第一次接到圣喻自然激动无比。

生员是指经本省各级考试入府、州、县学者,通名生员,俗称秀才,亦称诸生。

生员常受本地教官及学道监督考核,可以见官不拜,但是艾诏没当过官啊,还接到圣喻能不开心嘛!

其实,边大绶是故意把这个探访的差事交给他,做个两手准备,毕竟自己圣命在身,没有办法。

“艾先生,此次事情非同小可,事关我大明社稷,你尽心办差,待事成之后,我一定禀告陛下重重有赏!”曹化淳在一旁叮嘱的说道。

艾诏激动的向边大绶和曹化淳保证“生员世代读书,艾氏一族更是深受大明三百年豢养之恩,只是可恨不能亲手手刃逆贼,以报国恩!今蒙陛下旨意,必当粉身碎骨也要找到逆贼祖坟!”

曹化淳心中暗道,你就吹吧,那李自成的功夫自己见过,虽然后面有些事记不清了,但是他清楚的记得李自成的武功,就你这样的,吹一口气就没有了还手刃逆贼,当然这话不但不能说出来,反而还得好好夸奖他。

“嗯,阁下真不愧是读书世家,忠孝气节可为天下表率!朝廷有了你这样的忠烈之士,何愁反贼不灭,何愁大明不兴啊!”

曹化淳自由被司礼太监王安培养,诗文书画无一不同,更兼伺候皇上惯了,夸奖人的话那是信手拈来啊!

这个帽子戴的,上升到国家的地步了,艾诏立即精神满满的告辞他们,当即准备度过无定河前去李继迁寨去探访李自成的祖坟。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