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靖国策 > 第二十二章 反战预谋

第二十二章 反战预谋

令辕轩昭大惊失色的两位客人,其中一个三十来岁,另一个四十出头,全都戴着软脚幞头身穿圆领澜衫,虽然不是官服,但一打眼就能让人看出来是做官的。

年轻一点的那位长着满脸的苍蝇屎,他正是闽王府翊善史远道。

另外一位五官端正,身材欣长,皮肤白暂,举手投足之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儒雅气度,很可能是久在官场历练的缘故,眼神中透着不同寻常的犀利和敏锐,此人正是前任宁江知府宋鸿铭,天道宗首屈一指的大弟子,也是除朱季夫之外真正能扛起天道宗大旗的人物。

此前在宁江钱荒一案中,宋鸿铭被九侯堡共进社拉下水,不过幸运的是,辕轩昭及时将他策反过来,然后在最关键的时候反戈一击,最终将镇淮侯一伙掀翻在地。

由于宋鸿铭在宁江知府任上长期不做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终导致钱荒乱局越演越烈,是以自然难辞其咎,朝廷本来准备让宋鸿铭像朱季夫一样,做个只拿俸禄不干政事的祠官,后来经过辕轩昭三番五次强烈谏言,朝廷最终决定功过两抵之后,将其再连贬三官,由原来的从五品中奉大夫降为正六品奉直大夫,打发到教育机构国子监出任国子司业一职。

国子司业是国子监除了国子祭酒之外的最高行政长官,国子监下辖太学、武学和宗学,三学生员足足有三四千人之多,这些人大部分是天道宗的虔诚信徒,事功宗信徒只占其中的三分之一,在两派之中分别都有一些比较极端的激进分子。

自从朱季夫倒台之后,宋鸿铭成了天道宗的旗帜和领袖,他若振臂一挥,自然应者云集,现如今再加上史远道这个搅屎棍,如此一来,没有不乱,只有更乱,这才是辕轩昭一见之下大惊失色的真正原由。

宋鸿铭和史远道一前一后走入茶坊之后,茶坊掌柜便应其要求,将他们领入里面的包厢之中,并亲自给他们沏茶倒水,布置瓜果甜点之类,一切忙完之后,便很知趣地退到厢门外面,叉手而立,摆出一副随时听从招呼的样子。

史远道见室内只剩他们二人,这才伸着脖子压低声音道:“宋师哥,我已经打探清楚了,北朝使团已经到了艮山门外的望京驿馆,明日辰时正式举行入城仪式。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旦北朝使团进入都亭驿,再想接近他们可就困难重重了。”

宋鸿铭用三个手指头捏着一枚高脚瓷杯,凝视着里面芽色的清茶,漫不经心地问道:“远道,你给我说实话,利用北朝使团阻止朝廷穷兵黩武之事,真是恩师的尊谕吗?”

朱季夫自从下台之后,隐身于自家精舍之中,离群索居,闭门谢客,虔心治学修道,天道宗的大小庶务全都交由宋鸿铭居中处置,偶尔有什么不得不办之事,也只是差使关门弟子史远道一人代劳,是以宋鸿铭已经差不多一年没有见到朱季夫了。

史远道面色一紧忙道:“恩师的尊谕,远道岂敢偷梁换柱?退一步讲,就算没有恩师的尊谕,朝廷日夜厉兵秣马,意欲重启战端,一旦招惹虏人铁蹄再度挥师南下,不仅生灵涂炭,很可能亡国灭种,如此天大祸事,你我天道宗人,素来以家国兴亡为已任,岂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乎?”

这一番慷慨陈词说得宋鸿铭频频点头,史远道见自已的唾沫星子没有白费,当下十分得意,端起面前微冒热气的茶盏一饮而尽。

事实上,这不是史远道第一次私下里与宋鸿铭商谈此事,早在几天前闽王落选馆伴使,他就已经假传朱季夫的口谕,密秘联络宋鸿铭。

两商定的结果是,在北朝使团莅临之时,组织学子们闹出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战浪潮,以此暴露朝廷意欲北伐的野心,促使北朝使团对朝廷主战大臣施压,这样一来,表面上是为了利用北朝使团阻止朝廷穷兵黩武,实际上却是借机往鲁王头上扣屎盆子。

宋鸿铭不清楚史远道借鸡下蛋的真实意图,当时听说恩师有令,而此事又与天道宗和睦共处互不侵犯的宗旨息息相关,是以便满口答应了,今日在兰香茶坊专门邀请这些激进的国子监生过来吃茶,其实就是在为日后的反战游行做准备,只不过直接出面主持此事的人不是宋鸿铭,而是现任国子监丞的贾怀道。

贾怀道本是铭山县的县令,一个从八品的选人小官,只有通过三任六考差不多九年的磨勘,方能获得京官身份,因为此前在钱荒一案中有不俗表现,辕轩昭对其赞赏有加,曾建言朝廷特擢其为监察御史,可惜贾怀道连京官都不是,而监察御史的任职资格,最起码是以京官身份做过两任县令,这样一来,贾怀道便与监察御史无缘了。

有功之人得不到褒奖,这让辕轩昭很是过意不去,一直催着先生给贾怀道在朝中谋个京官的职位,后来没多久国子监丞出缺,这才把他填补进去,不期然的是,正好与他的同窗兼乡党宋鸿铭两人在一起搭班子。

史远道对宋鸿铭一百个放心,对贾怀道有心存芥蒂了,毕竟此前贾怀道与辕轩昭关系不一般,两人曾在一个战壕里滚过泥,是以他放下茶盏满腹狐疑的问道:“宋师哥,明日全城声讨主战派穷兵黩武之事,交给老贾这种人操办,恐怕不太妥当吧?”

宋鸿铭听了这话,轻蔑的扫了他一眼,半晌没言语。

史远道吃了个瘪,讪笑了一下道:“宋师哥不要误会,我知道老贾和您既是同窗又是乡党,可是您知道,此前他和主战派干将辕轩昭打的火热,如果明日突然临阵倒戈一击,咱们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宋鸿铭突然将手中的高脚瓷杯重重的磕到桌子上,里面的茶水立时飞溅老高,有几滴直接溅到对面的史远道脸上。

只见宋鸿铭翻着白眼,怒声喝斥道:“老贾是什么样的人,我和他同窗十数载,还用你史远道告诉我吗?恩师常常告诫你,不要总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你倒好,总是阳奉阴违自作聪明!”

这几句话说的相当重,几乎等同于指着史远道的鼻子破口大骂了。宋鸿铭之所以大光其火,其实归根结底是史远道刚才的话不知深浅,恰好戳到了他的痛处。

此前钱荒一案,正是他临阵对九侯堡共进社倒戈一击,这才将镇淮侯皇甫桑扳倒,但也拔起萝卜带出泥,间接将恩师朱季夫以及天道宗从朝堂执政地位拖下台,朱季夫因为这件事始终不肯再见他一面,对此他一直怀有愧疚之心,这个时候史远道哪壶不开提哪壶,宋鸿铭自然毫不客气地狠怼了他一顿。

史远道被当面劈头盖脸的臭骂了一顿,脸上顿时青一阵紫一阵,浑身如针芒刺背一般不自在起来。

他虽然心里恨得牙根痒痒,但是却无计可使,谁让人家才是天道宗的首席大弟子呢,更何况接下来还要仰仗他的威望干一场大事,是以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了。

史远道干笑了两声,为了缓和一下尴尬的局面,朝着外面高喝一声道:“堂倌儿!还不进来续茶!”

一直躲在外面偷听的茶坊掌柜,赶紧提溜着一个长嘴大茶壶走了进来。

过了一会儿,宋鸿铭似乎觉得刚才的话说的太重了,这才缓和了一下语气道:“远道啊,不是师哥说你,做人要大度一些,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嘛,总是小肚鸡肠的,能做成什么大事?”

说到宰相两个字的时候,宋鸿铭故意语音很重,言外之事显然是在提醒史远道,你可是前宰相的大公子,不要辱没了令尊史老相国的家风。

史远道没宋鸿铭数落的没皮没脸,可是又不敢发作,只得陪着笑连连称是,等到宋鸿铭面色稍缓之后,这才站起身一拱手说道:“宋师哥,恩师的尊谕就拜托您了,眼见天色将晚,远道还得赶回去陪闽王殿下夜读,恕不奉陪了。”

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人再说下去也没多大意思了,史远道准备就此告辞,以免再受其奚落。

宋鸿铭明知对方心里有气,但他心里也不舒坦,于是坐着一动没动,只是嘴上冷冷地客套了一句道:“走好,不送!”

史远道走了没多久,宋鸿铭便从厢房里出去了,他走到门外,看见茶坊掌柜仍提溜着一把长嘴大茶壶弯腰站着,于是上前拍着他的肩膀笑着问道:“掌柜的,贾监丞今日有事没来,他吩咐人把贵店的茶钱付清了吗?”

茶坊掌柜忙愣怔了一下,意识到这位老爷可能与贾监丞是同僚,于是赶紧陪着笑脸道:“承蒙贾老爷照顾小店生意,茶钱早就送来了,一共五十三两五钱,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宋鸿铭点了点头,然后忽然压低声音问道:“我进来的时候,好像看到一个熟人,当时他正站在柜台前和你说话,你知道他是谁吗?”

茶坊掌柜心里咯噔一跳,手里的长嘴铜壶差点掉落地上。

此前辕轩昭见到二人进来,赶紧闪身躲到柜台后面,之后又特意叮嘱茶坊掌柜偷听二人谈话,是以茶坊掌柜十分清楚,墨家巨子虽然与来人相识,但却不想现身与他们相见,如今这位老爷突然问起,莫非被他认出来了?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