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 > 第二百六十五章 对秦桧的圈套,尘埃落定

第二百六十五章 对秦桧的圈套,尘埃落定

秦桧?

李乾将目光向下望去,一眼就发现了说话之人。

刑部右侍郎高勋。

秦桧眉头微微皱起,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也没转回头去看高勋。

反倒是王次翁和万俟卨侧身望了高勋和蔡京一眼,目中满是不解。

出去办这趟差事有好处也有坏处,但为何蔡京自己不去,反倒意图让手下将秦相送过去?

难不成其中还有什么陷阱?

最上方,李乾的目光不着痕迹地从一干秦党身上掠过,又望向武将们那边。

和他预料的一样,果然大部分武将的反应都是又惊又怒。

虽然平日里这些武将不怎么参与文官和朝政争执,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怕这些文官一头。

带兵出征作战,这些向来都是武将的自留地,岂容文官们染指?

“高侍郎,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军国大事,关乎朝廷存续,岂能如此武断?”

“并非秦相做不到,但用兵之道需多年沉浸,方可有所成效……”

面对武将们的一声声指责,高勋不以为意,反道:“诸位大人,方才蔡大人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并非排兵作战,只要同吴三桂接洽完,就能平定大局。”

“只要左威卫、两边边军与陇西府兵尽数到齐,朝廷便可占据兵力优势,驱逐金虏不在话下。”

“在此之前,最紧要的还是统筹冀州诸多郡县,令他们组织乡勇、团练,抵御金兵劫掠!”

高勋巧妙地避重就轻,将重点放在了与吴三桂的交涉和统筹各个郡县上,而两样都是武将们所不擅长的。

“岂有此理……”

还没等异常不满的武将们再说什么,另一边的蔡京却开口了:“高侍郎,你这话确实有些失妥了。”

“啊?”

高勋一脸愕然地望向蔡京,目中满是不解。

武将们脸上的表情也由方才被打断后的愤怒变成了惊讶。

这是怎么回事?谁不知道高勋一直都是蔡京的忠实拥簇,可现在两人竟然公开有了不同意见?

但刚才这些话可都是蔡京自己说的,难道他现在要出尔反尔?

蔡京转头望了一眼高勋,并没继续说什么,而是对身侧的秦桧道:“秦相虽为鸿儒硕辅,博古通今,然此次差事毕竟干系重大,事务杂忙,即便是秦相恐怕也分身乏术。”

“不若秦相再与几名武官同行,一同抵御金虏、统筹郡县?”

武将们那边有些骚动,但很快又平息下来。

秦桧并未答应,也没直接拒绝,而是肃然道:“蔡大人,陛下尚未下令,究竟是谁前往冀州还尚未知晓,大人又为何觉得一定是本相呢?”

蔡京也不和他犟,而是笑呵呵地做出让步:“那就是本官失言了。”

“不过本官以为,此事毕牵涉到兵戈之事,无论哪位大人前往,都少不了朝中的将领们相助。”

这话一出,后方的高勋立即恍然大悟,不过他这副表情在许多人看来都有些浮夸。

武官们脸色好看了些许,但也没立即表态,这些人纷纷将目光望向了前面的李渊三人。

李乾深深地望了蔡京一眼,虽然他也觉得蔡京的举动必有深意,但眼下似乎真没比这更好的解决办法了。

秦桧身为当朝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身份本就不亚于李渊等人。

只要在他出差前给他加上个署理东北兵事的职衔,暂时让那些边军们信服也不成问题。

更何况相比于李渊等人,秦桧的文官身份还有一个优势。

此次被金兵破关、长驱直入,真要算下来,也是守军和守将们防守不力,失职所导致的后果。

因金兵劫掠而产生损失、死伤的百姓……这些都有理由算到他们头上。

估计现在在延原镇内坚守的边军们一边抗敌,一边心中也在忐忑,害怕事后被朝廷追责。

朝廷派遣武将领着兵马过去,平定乱局,此乃正常操作。

可要是派遣了个文官领着兵马过去更好,因为这无形中就少了几分攻击性,也会让那些边军边将们下意识松一口气。

这无关其他,纯粹是人们的固有印象作祟。

相比于征战沙场、杀人无数、作风铁血的将军,那些边军和吴三桂可能更愿意相信整天伏桉处理公文的秦桧会从轻、从柔处置他们。

从蔡京的话音落下,到李乾想完这么多,殿中依然沉默无比。

但李乾可以看得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文官们脸上的跃跃欲试之色越来越浓重。

如果真要让这些文官来选,他们肯定也愿意让秦桧这个文官出去跑这一趟,而不是看着武将们坐大。

抢在这些人开口前,李乾望向李渊三人,率先好。问道:“皇叔、大元帅、大将军,你们觉得蔡卿家的提议如何?”

如果让那些文官们先说话了,那就免不了带着几分威胁与逼迫的意味,但李乾现在不想激化内部的矛盾。

有了皇帝陛下相询,文官们也只能暂时把心思压回去,纷纷望向李渊三人。

殿中的沉默维持了片刻,还是杨坚开口道:“陛下,臣以为金虏入侵,事关重大,非武将难以胜任这统筹之职。”

这次事关重大,背后的利益也大到让他们三个眼红,岂是这么容易就能放弃的?

不只是杨坚,另一边的赵匡胤和李渊也紧跟其后开口了。

“陛下,秦相执掌中书,处理京城与各个郡县的奏章,值此紧要之时,朝廷万万不能没有右相坐镇!”赵匡胤的态度非常坚定。

李渊也在最后道:“陛下,虏贼来势汹汹,恐图谋已久,后续可能还会有其他动作,臣以为还是以武将主征伐为上。”

见三位老大都确定了态度,后方的武官们也跟着嗷嗷叫了起来,看他们这态度就知道,如果真强行让秦桧领队,恐怕他们根本不会乖乖听话。

“陛下,臣也以为此事稍有不妥。”

秦桧也突然开口了,他或许不知道蔡京为何举荐他出去跑这一趟,但总不可能是好心吧?

既然敌人想要做的,那就将其制止,这样肯定没错。

“臣不过一介文弱书生,从未领过兵事,若值此紧要之时耽搁了朝廷的布局,就万事难辞其咎了。”

前有李渊等人和武将们的抗拒,后有秦桧这个当事人的拒绝,这件事似乎已经很难办下去了。

李乾沉默了片刻,随后对李渊问道:“那若依皇叔之见,又该派谁去呢?”

“陛下。”

李渊抬起头,深深地望了李乾一眼:“臣愿前往冀州,替陛下讨平金虏。”

让李乾这么一问,赵匡胤和杨坚两人还以为他就要选李渊了,立刻紧跟着开口,语气中也带上了几分难以察觉的迫切。

“陛下,臣也愿往……”

在他们后方,刚才还拧成一股绳的武官们也再次分成三个阵营,同心协力不复存在。

李乾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悄悄叹了口气。

这就是典型的三个和尚没水喝,他还听过一个例子,将一群螃蟹装入桶里,大多数螃蟹都会打架摆烂,只有少数几个会想着从桶壁往外爬。

然而每当这些有进取心的螃蟹即将逃出生天的时候,下方的同伴们总会用钳子夹他们的后腿。

如今李渊三人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如果自己爬不出去,那就拖住别人的后腿,也不让另外的人爬出去。

另一边,诸多文官们虽然看的有些愕然,但对于这些武将们的传统艺能,看的多了也就习惯了。

现在正是将这个出差机会抢过来的好时候。

“陛下,臣以为秦相定可胜任此职!”

“如今局势危急,而荥阳的赈灾一事也渐渐走上了正轨,不若将严相与和大人召回京城……”

除了文官们排斥武将的天性之外,蔡党中人似乎也早有准备一般,齐齐请求把秦桧派出去。

“陛下,蔡大人多在外朝,想必对军务也非常熟悉……”

期间王次翁和万俟卨似乎也想帮秦桧反驳,然而仅以他们两人之力,也没掀起多大的浪花来,很快就被淹没了。

望着有些激动的文官们,李乾沉默了片刻,这才道:“既然如此,秦相你可愿意替朕前往冀州?”

秦桧缓缓吸了一口气,拱手道:“全凭陛下安排。”

一旁的蔡京望着这一幕,眼底闪过一抹笑意。

宰相也并非这么好当的,不光有权利,还有义务,天生还要承受下面文官们的道德绑架。

既然你是宰相,你是文官之首,那你就得多做点事,再多做点事。

如果碰上这种抵御外辱,而且能壮大文官权势的机会,他宰相还退缩的话,只要今日议事的细节消息传出去,等着秦桧的恐怕就是铺天盖地的弹章。

不说别的,单单一个遇敌怯懦、畏缩不前的理由,就能让广大文官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淋秦桧一脸尿。

而且,以秦桧那有权就往身上揽的性子,难保他不会盯上干涉冀州各个郡县的机会,还有兵权,有了这些,秦桧就能在对他相对薄弱的外朝快速扩充势力……

蔡京只是以余光看了秦桧一眼,就快速地收回了目光。

别看秦桧答应的这么勉强,但他心里说不定早就非常愿意了,做出这副样子只不过是为了卖皇帝一个人情。

蔡京有些感慨地向上望了一眼,年纪轻轻的皇帝陛下又怎是老奸巨猾的秦桧的对手呢?

“既然秦相愿意就好。”

李乾轻轻点了点头,心中稍稍松了口气。

但事情还没结束,他又转头望向李渊、赵匡胤和杨坚三人:“三位卿家觉得如何?”

三人似乎还有所不甘,但一时之下也拿不出什么解决办法来,只得僵在原地。

李乾微不可查地叹了口气,如果可以,他真不想再这么和他们打交道,也不想再问他们的意见,而是直接自己拍板决定。

但问题是如果没有这三个人点头,跟过去的武将、左威卫还有府兵边军们可能会和秦桧玩一手不配合的招数。

在前线这无疑是非常致命的。

所以,现在不问也不行了,这就是没有兵权的悲哀和掣肘。

想到这里,李乾的心情稍稍沉重了几分。

他以余光瞥了一眼一旁的文官们,顿了片刻,还是决定玩一手道德绑架。

“既然皇叔和大将军、大元帅都有顾虑,那此事不若改日再议……”

改日再议什么的,文官们当然不干,他们早就虎视眈眈了,眼下马上就要达成目的,怎么可能跟你改日?

“陛下,如今金虏已越过延平镇,南下劫掠,每耽搁一日,可能就有一县百姓遭铁蹄涂炭!”

“还请陛下慎重考虑,不能再拖了……”

这些能关门不只来找李乾,还对着李渊他们三个劝起来了。

“三位大人,金虏兵力远胜延平镇守军,每拖延一天,就有可能令延平镇被攻破!”

“不只有数万将士的性命,还有冀州数个郡县的百姓,若是再拖下去,令金兵攻下冀州,继续向其他州郡扩散,后果不堪设想!”

“这可是数个州县,数十万百姓的性命啊……”

显然,这要是继续拖延下去,他们三个恐怕就要成了害死数十万百姓的凶手了,文官们的笔和嘴可都不是开玩笑的。

这三人平日里都非常爱惜羽毛,珍重名声,肯定不愿意被安上这种名头。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继续反对秦桧,恐怕他们三个根本拿不出一个结果来,只能在这里干耗着。

片刻之后,还是在文官们之间名声最好的李渊率先松了口:“回陛下,臣觉得秦相可胜任此行。”

李乾闻言点点头,面上带着几分笑意:“皇叔能这么想,那就太好了。”

他望了一眼一旁还没说话的赵匡胤和杨坚,开口道:“若秦相前往冀州,还要带几个武将随行……”

话中意思就是如果再不松口,可就没份儿了。

果然,没什么比切切实实的利益更有用了,赵匡胤和杨坚当场应下声来。

“陛下,臣也觉得秦相可胜任此行。”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