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大唐第一驸马 > 第235章 蜀王

第235章 蜀王

这次被共同派往益州的,还有左武卫大将军程咬金和翼国公秦琼——他们将分别担任益州大行台的兵部尚书和左仆射。

这二人也是李世民给陈轩保驾护航的,他们担任的是正职,而不是代理职务。

也就是说,即便以后陈轩卸下权知大行台尚书令的职责后,他们也会留在那里,继续着后续的对南诏国的征讨。

对于屈居于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之下,秦琼是毫无怨言,而程咬金也只是抱怨了几句——陈轩知道这活土匪抱怨纯粹是做给李世民看的,就是想多讨要点好处而已,所以也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就在即将抵达益州大行台治所成都前的晚上,三人晚上在一起吃饭,程咬金就抱怨道:“我说,陛下任命你就直接任命好了,还非得弄什么权知,这让人怎么办事嘛。”

秦琼横了他一眼:“这确实不怎么样,那你去找陛下说吧。”

“嘿嘿,老夫就是叨咕一句,可没想去找陛下。”程咬金嘿嘿一笑,然后看向陈轩,“尚书令……”

“程伯伯,你还是像以前那样称呼小侄吧。”陈轩连忙打断了他的话,“您这么称呼小侄,我可不敢接受。”

“好,那老夫就照常称呼你了。”程咬金顺理成章的接受了这个意见,“你怎么看陛下这个安排。”

“程伯伯是要考校一下小侄吗?”

“就算是吧。”

“小侄觉得呢,陛下也想任命小侄为正职的尚书令,只不过小侄的年龄和资历实在是有些不足,所以就先挂上权知二字,过渡一下。如果到时候小侄做的不好,陛下撤换人选也是顺理成章。”

“那如果是你做的好,陛下再把你身上的权知二字撤去,成为真正的行台尚书令,那也就没人会反对了。”

“还有一个深意,就是陛下肯定会这样做。而且最近几年我都会待在这边,不会再回长安了。”

“哦?”秦琼意味深长的看了陈轩一眼,“你是怎么如此笃定的?”

“因为陛下,在为将来做准备。”

三个人不约而同的沉默下来,陈轩的这句话意图再明显不过,李世民为将来做准备,那一定是在给太子李治铺路。

陈轩的忠诚毋须怀疑,所以也是李世民为了让他在外,李治在内,到时候皇权的交接可以平稳,不至于出什么波澜。

就算是真的出了什么事,到时候益州距离关内也很近,随时可以引为奥援。

“你能想明白这一层,那我们两个老东西就算是放心了。”

程咬金嘿嘿一笑,拍了拍陈轩的肩膀:“本来陛下还怕你想不清楚,所以还暗示了我们一番。你既然自己就能想到,那我们也就省去了很多口舌。”

将面前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陈轩脸上露出了笑意:“咱们这位陛下,可是走一步,看十步的主。他的安排不多想想也是不行啊。”

他也很无奈,他也想简单一点,可是碰上这么事儿多的皇帝,他不想的复杂一点也不行啊。

陈轩感觉,这些年来他的随机应变都是被逼出来的:李世民负责随机,他负责应变……

“对了,二位伯伯,现在可以告诉我,这益州到底出了什么事吧?”

李世民心急火燎的把他派到益州,肯定是这里的行台官员出了什么大问题,不然的话如果只是想让陈轩作为李治在外面的奥援,完全可以将他派到洛阳,担任洛阳留守。

那里是关中的门户,也更加重要一些。

“到底还是瞒不过你的眼睛,这是陛下给的密旨,本来是要等你到成都再给你看的。不过这也没什么区别了,拿去看看你就知道了。”

陈轩打开了密旨,只是看了一眼就觉得有些触目惊心。

现在益州的右仆射、蜀王李凡,勾结吐蕃,意欲自立。

着陈轩到成都后查清,如果确有此事,不必上报,可自行决断。

“蜀王李凡,想要造反?”

这个信息量实在是有点大,陈轩一时之间没能反应过来。

“没错,而且早就已经有了苗头。”秦琼点了点头,而且表情严肃,“你这两年在岐州,不知情也是情有可原。”

“不过说起来,这件事还是和你有关。”

“和我有关?”陈轩诧异莫名,指着自己的鼻子,“秦伯伯您也说了,小侄远在岐州,和益州是千里迢迢,怎么可能和小侄有关呢?”

“谁让你那么能干,把草原都给一举平定了?”

陈轩:“?”

听了程咬金的解释,陈轩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去年他将西突厥弄的是元气大伤,只能待在自己的草场上苟延残喘后,高原上的吐蕃就好像一下子回过神来一样,屡屡进犯大唐边境。

从陕西道一直到山南道,经常会有吐蕃骑兵越境骚扰,打草谷,边境军民深受其扰,苦不堪言。

而李世民则命令益州行台右仆射,蜀王李凡负责,务必将吐蕃人清理干净。

本来李世民也没对李凡有着太大的信心,毕竟这个蜀王什么德行他也知道——李凡是李渊的堂弟,因为其父的功劳,才被封做了亲王。

李世民的儿子李愔因罪被贬为岐州刺史后,李凡就被改封为蜀王,兼领益州大行台右仆射。

不过李凡这人野心勃勃,总想做出一番大事业来,可是他却又志大才疏,几年下来,把个天府之国般的蜀中“治理”的怨声载道。

李世民几次都有更换益州主官的想法,可却没有合适的人选,再加上连连对外用兵,也就耽搁了下来。

这一次让李凡负责应对吐蕃,李世民也只是觉得他能暂时挡住就行,可是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是,李凡这次不仅挡住了吐蕃兵,而且更是大放异彩,将山南道以及陕西道境内流窜的吐蕃散兵一举铲除。

这大大的出乎了李世民的意外,原本他还以为自己这个堂弟是开窍了,结果后来传来的消息却是让他勃然大怒,就连最心爱的砚台都摔碎了好几块。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