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跟随曹操 > 第八十八章决战紫禁之颠(终)

第八十八章决战紫禁之颠(终)

我收拢部队后统计伤亡,仅有两个轻伤,老兵就是不一样。|要救李儒的儿子,就要趁快。于是兵分两路:一路十人回到蔡邕家里,保护蔡邕家眷和蒲元;另一路跟随我直扑鹛坞。记得历史上皇甫嵩等人平日里还与董卓有交情,他们查抄鹛坞时,董卓亲眷一律斩杀,就连他八十岁的老母亲也给杀了。现在历史发生了改变,从路边卒嘴里得到消息,这次是吕布咬牙切齿地带人查杀鹛坞,不杀个尸横遍野才怪。

一路上紧赶慢赶还是来晚了,离鹛坞还有二十里地,就看见了一个巨大的黑色烟柱直冲云霄,吕布真是个败家子。那鹛坞城墙之高下厚薄一如长安,是董卓役使民夫二十五万所筑,俨然是长安的卫星城,历史纪录皇甫嵩将董卓灭族后从中搜出黄金二三万斤,白银**万斤,其余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现在居然被吕布一把火给烧了,真是个标准的败家子,诅咒你!

可我没到吕布也很郁闷,自己抢先来到鹛坞,除了泄愤外,也存了发财的意思。毕竟自己脱离部队已久,要在短期内挽回自己的影响力,除了展现自己的武功外,最主要的还是带领士兵一起发财。可是真正诈开鹛坞大门,冲进藏宝库才大失所望,里面居然空空的什么都没有。士兵们还可以抢零碎物件,多少也能捞一,可是自己还指望藏宝库中的金银细软、武器辎重来组建新部队呢。“留着董卓亲眷,我要问话,其余的全给我杀了!”可是这命令下得为时已晚,除了董卓老态龙钟的老母亲,其余人已经悉数斩杀。

吕布一把揪住那老人的头发,拽倒在地,厉声问道:“哪些个金银细帛呢?哪些个军器辎重呢?”

那老人愤慨地反问道:“我的儿呢?”

吕布不屑地一笑,“董卓匹夫,已成肉泥矣!”

老人大恸,锤地哀号,三两声的工夫,已然没了气息。吕布大怒,下令举火焚烧鹛坞。待要离开,却听房中另有动静。吕布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三两岁的男孩正大人一样坐在胡床上,不哭不闹,尤为奇怪。这就是那李儒的儿子吧,长得倒是肥头大耳非常可爱,不过据这李儒已经被人刺杀,留着这孩子也没什么用了,吕布一举方天画戟就要将其串死,没到那男孩居然试图用手去抓长戟。吕布一缩手,那男孩顿时抓了一个空。他戏谑地问道:“家人都死绝了,你怎么不哭?”吕布也没到有回答,毕竟他只是一个三两岁的娃娃而已,没到那孩居然回答:“我是狼,狼不哭!”

吕布脑海中但觉轰的一声,思绪似乎飞到了二十多年前,大草原上一个娃娃对这救他的老武师,同样用稚嫩的童音回答道:“我是狼,狼不哭!”

吕布大笑:“娃儿,你倒与我有缘,从今日起,李封已死,你就是我的儿子吕枫!”罢仰天长啸,声震环宇。张辽纳闷地跑过来,吕布乐呵呵地对他:“远,此子与我有缘,你替我把他抱走,交与严氏。我再寻找一幼儿尸首,斩碎喂狗!”

等我来到鹛坞的时候,远远就看见旗杆上挂着一具白乎乎的身体,正是曾被封为谓阳君的董白(董卓的一个孙女),躲在地窖里的她一问三不知,吕布下令将她剥光了衣服,用铁钩穿起下身吊了起来。我来到的时候董白身下的旗杆已经被染成了红色,就像城堡中正在上演的颜色。我下令部下停止前进、全戒备时,正看到城墙上吕布正将一幼儿尸首斩碎喂狗,大吃一惊。如今鹛坞中那有别的孩子,除了李封外也就有一个董曼的一个孙子罢了。“奉先将军,真是许久不见。你堂堂英雄,怎么也搞虐杀这种事情,未免太有**份了吧!”

吕布看到我吃了一惊:“曹铄曹子烈,你怎么在这,联军打过来了?”他又摇摇头,“那群废物也有这本事?你是来行刺董卓的吧,来晚了,董卓已经被我干掉了。这是李儒的儿子李封,就该有这样的下场!”

“奉先莫跟我开玩笑,李封?谁信啊?”

那吕布并没有发怒,而是反常的从怀中掏出一个玉佩,扔了给我:“这是他颈上系的玉佩,上面有李封两字,”他看了下我,讥讽地道:“奥,你不识字吧,稍后找人一看便知。”

谁我不识字,我写的简体字你们认识吗?回到东汉这么多年,我现在终于能将公看懂了,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进步啊!居然诬蔑我,哼,看着吕布手中的方天画戟,没事,我不介意。

我带着那块粘着血迹的玉佩来见李儒,李儒什么也没有。过了一儿,他费劲地在赵雨的帮助下站了起来,勉强走到我的跟前,拜了下去:“自今日起,李儒已死,李枫参见主公。”声音苍老嘶哑,好像一下子老了二十多岁。

我连忙扶他起来:“是我无能,没有来得及赶上……”

李枫摇摇头,“生死有命,是我这当爹的没有尽到责任,不怨您主公。”

我叹了口气,什么也没……

而这时董卓被杀后,王允“禄尚书事,总朝政”。作为诛杀国贼的首要功臣,王允自然少不了朝廷的嘉赏和广大官的称赞。于是,王允态度开始发生改变,似乎有些飘飘然起来:“连董卓这样不可一世的大奸贼都死于我的手下,我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他便对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无所谓,毫不在乎,甚至居功自傲。“及在际,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每当群臣集,王允很少像以前那样和大家推心置腹,共同商讨权宜之计,而是正襟危坐,面无和悦之色。慢慢地,群臣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推崇和拥护他了。

王允这时开始清算大账了,在朝廷上严厉指责蔡邕道:“董卓是国家的罪人,祸国殃民的罪行不可饶恕,蔡邕身为天子臣民,应该从大局考虑,从国家出发,共同声讨国贼,不蔡邕念及董卓的一私人恩惠,竟然为他感到痛惜,这难道不是与董卓同一鼻孔出气吗?”完,便不容群臣分辩,立即派人前去将蔡邕押至廷尉处问罪。不过他去晚了,我们已经用李儒的佩剑交换回蔡邕,带着马钧、李儒坐着大车回关东了。在我们前面,将是新的未来……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