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跟随曹操 > 第七卷第六十二章 回光返照(上)

第七卷第六十二章 回光返照(上)

继周瑜、鲁肃之后。吕蒙也与世长辞,江东的都督一职就像是一道催命符,接连要去了三个盖世良将的性命。孙策黯然伤心,从此不再设立都督一职。

此时由于与关羽、甘宁等人连续交战,江东各地凋敝不堪,自黄巾之乱时积攒起来的钱粮逐渐耗尽,而过去繁荣的沿海贸易也被甘宁的水军频频掠夺,逐渐衰败。尤其是不久夷洲传来消息:卫温战死,诸葛直在山区困守多日后耗尽粮秣、弃械投降,夷洲就此被曹军占据。

孙策对此忧心忡忡,此时江东尚有万余夷洲土著士兵,骁勇善战,如果被曹军以亲眷要挟,那这些士兵就相当于埋在江东的“火药坛子”,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生大爆炸。怎么办,怎么办?

孙策一方面命令封锁夷洲沦陷的消息,一方面急招众将商议,准备调动整个江东的机动部队,将夷洲从曹军手里抢回来。

众将听了孙策的命令,面面相觑。如今曹军海军势大,卫温手中足有江东水军兵力的一半。可是也没能抵挡甘宁的攻势,如今kao这这些个船,怎么可能与强大的甘宁所部海军争锋呢?!如今的江东水军只敢在近岸游弋,根本不敢进入大海深处!

可是,大家虽然心里都清楚,但是谁也不敢直接反对孙策的命令。过去与孙策有着兄弟情谊的周瑜死了,与孙策有着君臣鱼水情的鲁肃死了,被孙策大力提拔起来的吕蒙也蹬腿咽气了,如今的孙策已经坐稳了“天煞孤星”的宝座,绝对没有人敢于亲近,也没有人能够承担孙策的怒火,毕竟江东孙家可都是一脉相承的犟驴子啊!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紧闭着双唇,紧锁着眉头,突然有人看到那6逊从堂外赶来,大伙顿时松了一大口气。6逊颇得孙策赏识,又娶了孙尚香,与孙策也算是亲戚,而且这子一直比较沉稳,他应该会主动反对孙策贸然出兵的意见。

果然,在大家期盼的目光中,6逊上前数步,对孙策行了一礼,恭敬地道:“主公,臣愚以为不必命令大军骤然出海作战。如今四海未定,应当体恤民意。让百姓修养生息,从战乱中恢复元气,为我军以后南征北战积蓄力量。

如今咱们江东已经打了好几年的仗,百姓们困苦不堪,许多人被邺城‘虚假’的宣传所蒙蔽,偷偷过江投奔曹铄,江东人口已经减少了两成有余!再加上甘宁这几年对海边频频动袭扰战,沿海百姓多饱受其害,人丁更是被甘宁掳走不少。加上战乱,我昨天刚刚查了下户簿,如今咱们江东只剩下过去人口的五成多一了,短期内实在无法支撑大战!”

孙策听到这个数字,一下子从几案后站了起来,口中连连道:“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怨不得他心急,打仗自古打得就是人丁钱粮,如果人没了,你只会越战越弱,最后便被别人举一举消灭。孙策虽然知道如今江东情势不妙,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情势竟然到了如此危急的地步。这种情况下还搞劳师远征,如果出现一丁意外,那无疑是自寻死路!

孙策右手紧紧按住剑柄。左手下意思地挠着头,头皮屑纷飞,梳理好的头也乱成了鸡窝。6逊见刚刚自己略为夸大的言语已经打动了孙策,连忙又加上一把火:

“主公,实话夷洲对咱们现在也没有什么用处,过去咱们虽然从那里得到了不少的粮食,可是也牵扯了咱们的一万多大军,以及负责海上护卫的万余士兵,力量一分散,咱们也不能握紧拳头来攻击。

今年风调雨顺,是个丰收的好年头,咱们仓库中的粮食肯定够吃的。既然夷洲已经丢了,正好顺势将那万余护卫士兵调回,加固海防。将原来负责海防的精锐士兵抽调出来,准备应对曹铄的攻击!

主公,根据情报,曹铄亡我之心不死,正在调集大军,随时可能南下啊!”

孙策轻轻了头,迟疑地问道:“可是咱们军中尚有数千名夷洲土著士兵,如果被他们知道夷洲丢失的消息,他们很可能会士气低落,甚至会投kao曹军!”

6逊暗自长舒了一口气,终于打消了孙策远征的主意,实在是不容易啊。根本他长期以来的观察,这次孙策应该是已经同意不再出兵了。这个时候,就要给孙策表现的机会,要不然会让孙策有逆反心理。

6逊很明白,刚刚孙策对自己的提问。与其是询问他,还不如是孙策给自己找一个坚持的理由。而孙策作为一方霸主,肯定会有自己的主见,还是让他自己表现一下吧。

于是,本着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原则,6逊对孙策拱手道:“主公思虑周到,臣实在是自愧不如。我只想到了出兵夷洲的坏处,却没有想到这些个土著士兵,实在是思虑欠妥,惭愧啊惭愧。”

孙策微微一笑,略有自得地道:“伯言,你还年轻,思虑不周情有可原。听你这么一,我倒是有些受启。

这些土著士兵,既然同意离家千里来此,本来就不是什么恋家之人。只要给他们娶上个媳妇,想必他们也就扎根江东了。反正前些年山越作乱,江东各地增添了不少寡妇,正好与他们为妻。

至于那些实在想要回夷洲的土著士兵,不妨将他们召集起来,送到后方屯田。反正没有海船,他们也跑不了,正好为咱们江东继续做贡献。

至于百姓逃亡之事。是我疏忽了,就按你的,咱们现在要轻赋税、少劳役,让他们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伯言,你跟子纲老大人商议下,尽快拿出一个政策来,咱们也要与那曹铄抢抢民心!”

6逊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退至一旁,孙策手按剑柄,大声道:“至于想要南下的曹铄,我才不给他从容准备的机会。传令下去,召集军队,准备北伐!”

看着众臣惊讶的目光,孙策心中得意,他大声道:“我听曹铄为了充实军粮,命令庐江太守朱光、典农谢奇在皖城屯兵耕地、种植稻谷。他还派出参军董和,招降潘阳一带的强盗,作为内应,频频犯我边境,实在是可恶至极!

既然曹铄还没有准备好,咱们就突然出击,打乱他的备战方案,掠夺那朱光辛辛苦苦收获的粮食,给邺城一记狠狠地耳光,让他知道我江东也不是好欺负的!”

众将轰然应诺,纷纷外出准备,徐盛却悄悄停住了脚步,等到众人都走了,他走到孙策面前,对孙策道:“主公,既然那曹铄想要攻打江东,我建议在濡须口建立城寨,阻挡曹军东进。”

孙策皱了下眉头,不置可否地道:“有这个必要吗?!咱们上岸攻击敌人,离岸就可以坐上战船,修一个城寨耗时耗力,有什么用处?!”

徐盛恭恭敬敬地行礼,低声道:“主公,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军事上总有有利和不利的局面,战争史上也从来没有百战百胜的场面。如果,我是如果,曹军骑兵精锐例如黑衣卫、虎豹骑等突然出现在濡须水沿岸,人马奔腾、势如风暴,咱们却在围攻皖城,到了那时,咱们连跳进水里的时间都没有,哪里来得及上船?”

孙策欣慰地拍了拍徐盛的肩膀。重重地了头,对他道:“文向,我没有看错你,你也没有让我失望!过去子明(吕蒙之字)在世的时候,曾经对我过,‘曹铄兵来,可于濡须水口筑坞以拒之。’我早就派出万余民壮,在濡须口设立营寨,如今正缺少一员大将镇守。文向,这濡须坞就交给你了!”

徐盛激动地满脸通红,这相当于孙策将整个大军后背的安危都拜托给他徐盛徐文向了,这是多么大的信任啊!他沉稳地道:“末将敢不从命,定当让这濡须坞成为曹军不可逾越的铜墙铁壁!”

孙策欣慰地了头,看来这徐盛也成长起来了,假以时日,定当能够独当一面,替自己分忧解难。满心喜悦地孙策正要离开,却现那徐盛居然还是一脸腼腆地站在堂中,似乎还有什么话想又不敢。

孙策微微一皱眉头,徐盛连忙低声道:“主公,建业初建,防御设施很不完善。我建议在建业外围筑上围墙,稀疏地修一些房屋,再在墙上设置一些假箭楼。虽然围墙一时半会修不起来,但是咱们可以用木头做支架,在外面包上芦草,再涂上泥浆。这样从远处看去,曹军绝对分辨不出。”

孙策了头,命令徐盛将此事托付

给朱桓,立即开始筹备此事。孙策表面上笑着,暗中却叹了一口气,这徐盛的谨慎虽然是好事,但是也恰恰明江东诸将已经失去了必胜的信心,长此下去,怎能得了?!看来这皖城一战,一定要打得漂漂亮亮的,让将士们再次看到胜利、看到希望!

皖城,一定会落在我孙伯符的手里!

【感谢大家的打赏,搬家完毕,刚刚去电信大楼办理好网线事宜,明后天可能就会扯好网线。如今在网吧里匆匆打出一章来,希望大家喜欢。】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