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万历风云录 > 征朝鲜 第五百九十一节 大败

征朝鲜 第五百九十一节 大败

就在巴雅尔和手下的军官们两边僵持不下的时候,右翼的德力格尔来了讯息,请求正面给予敌人压力,以能缓解右翼的压力,给右翼主攻创造机会。这下子,哪些原本借口多多的军官们没了借口和心理上的依托,要是在这道请求没来之前,自然所有的军官都能将希望寄托到自己效忠的德力格尔身上,因为出了什么问题,想必对方一定会为自己撑腰的,但是现在德力格尔也希望正面打起来,所有忠于他的军官就算心中再不待见和怨恨巴雅尔,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有乖乖听命一途。

在高压之下,科尔沁的军官们行动了起来,这次似乎要将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到对面的敌人身上一样,他们大声呵斥着手下的步兵士卒,也不排任何阵型,散乱的,黑压压的,向着青年城的防线蜂拥而去。

龙致远在高台之上,看到正面的敌人也动了起来,再回头看了看左翼,哪里也是枪炮之声不断,现在全面开花的结果,这一点,龙致远心中早就有数,他淡淡的笑了笑,对着面上多少带着几分担忧之色的刘泽说道:“刘先生,这下可好,热闹起来了,就要看看咱们能不能顶得住了,只要顶住了对方的几板斧,敌人必败,这是最后的疯狂。”

摸了摸胡须,刘泽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的说道:“嗯,魁首您说的是,但我觉得关键还是右翼,只要能够将右翼击溃,打散,咱们就能腾出手来收拾局面,各个击破,将一个方面一个方面的敌人全部吃掉,收拾干净。”

哈哈大笑了几声,龙致远显得非常放松和愉快,战役到现在为止,基本上是按照他所设想的节奏在进行着的,将科尔沁人牢牢的黏在自己的战阵之前,用各种武器的先进,和战士的训练有素的优点,抵消掉敌人机动、灵活、人数多的优势,完全发挥了所长。

青年军最擅长的特色就是纪律和组织,这在战争学之中是最为重要的,但也不是牢不可破的,发挥自己的特长,打倒敌人,这才是最高明的战争指挥者,龙致远正在逐渐的成熟起来,而青年军以区区三千人不到的力量,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不但打得有声有色,而且逐渐占了上风,将右翼搅得天翻地覆,就是纪律和组织力量的终极体现。

“这话说的不错,现在是应该给右翼对方最后一击的时候,让治安军们下去练练手吧,想来这种顺风仗,他们应该是不会放过立战功的机会的,有此一役,青年军成矣~!”一边挥手喊过王五让他下去组织准备最后的总攻,龙致远一边同刘泽言道。

就在这时,一名瞭望哨面带急色,蹬蹬蹬的冲而来过来,高声言道:“报魁首,对面科尔沁的王旗不知何故居然倒下,敌人已经大乱~!”

“什么?”听到这个消息,龙致远完全不敢相信,旗帜是什么,是一支军队的荣耀,从古至今战场之上都有着斩将夺旗的说法,不管是冷兵器时代也好,还是现代战争也罢,一旦军旗被人夺去,这场战斗不输也输了。

所以听到瞭望哨的报告,龙致远也来不及去想别的,急忙拿起望远镜向前仔细观瞧,果然科尔沁的王旗已经不见,本阵的人在呼吼混乱之中,胡乱跑着,而被纠缠住了的前、左、右三条战线上的科尔沁士卒似乎也已经得到了己方王旗倒下的消息,变得更加的软弱无力,攻势大减,让原本就有些无力支撑的科尔沁攻势更加的颓废不堪。

盘算了片刻,龙致远虽然不知道敌人的王旗为什么会自己倒下,出了什么变故,但是很明显,现在的局势对于青年军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因此他当机立断,大声的喊道:“传令兵,吹号,全军突击,突击~!不要留任何的力量,打过去,全部打出去,我们胜利的曙光已经来到,将治安军分配到左翼,然后中间,最后右翼,先弱后强,要用最大的力量杀伤敌人,取得完胜,骑兵跟上,直取对方的王旗所在,我倒要看看出了什么幺蛾子。”

刘泽见龙致远在毫厘之间,就将进攻思路完全改变,不由得心中暗暗点头,果然魁首的眼光非常宽广,之前之所以打击右翼为主,是因为敌人虽然有了败象,但是却还远远没有到达失败的最后绝境,因此要想快速取得战场的胜利,将敌人击垮,只有针尖对麦芒,将敌人最强悍的力量打下去,其他的两方面的攻势自然荡然无存,肯定会不攻自破,土崩瓦解的。

而现在调整战术,则是因为战场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敌人的军心已经紊乱,眼下就如同骆驼身上的一根稻草,随便打那块儿都要被压垮压倒,已经到了最后失败的时候,因此现在最关键的任务不是击败对手;

而是用什么方法方式最大程度的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样调整战术先弱后强,在敌人没有打规模溃逃的时候,将敌人抓住吃掉,这才是最正确的,也是最强大的选择,所以刘泽对于龙致远的战场判断能力极为钦佩,说起来,也就是当年的戚继光能让他有这种感觉,假以时日,想必随着战争经验的不断积累,眼前这位年轻的魁首,必然成为超越戚继光的存在,成为新一代的军神。

只是么,这新军神的成长到底是对青年军有好处,还是对大明王朝有坏处就不得而知了。想到这里,刘泽暗暗在心里面摇了摇头,嗤笑了自己一声,现在想这些有什么用,还是将心思放回到战场之上才是正理,自己还真有些杞人忧天的味道呢。

接到了命令的青年军、治安军的战士们,以连排为单位,如同出闸的猛虎一样,直扑敌人,在片刻之间,左面的科尔沁进攻集团最先瓦解,要知道,原本这边在开始的时候,就是佯攻,没有什么太强的力量存在,而后来,德力格尔为了缓解右翼的压力,强行命令左翼加强攻势力度,他们为了完成任务,连吃奶的力气都使了出来,现在被治安军强行的破袭冲锋,哪里还有什么抵抗能力。

很快就在如狼似虎为了军功荣誉,洗脱自己俘虏身份,在青年军这个体系之中能够得到更多好处的治安军士卒们打的魂飞魄散,完全溃败了下来,一个个要么被砍死,要么就是按照治安军、青年军用蒙语所喊的那样:“跪地举高双手投降者不杀~!”

最后总攻击的巨浪,从左翼开始摧枯拉朽般打垮了左边的敌人之后,没有任何的犹豫,又开始了向中间席卷而去。其实在这个时候,中间刚才军官们好不容鼓起来的士气和对敌人的仇恨,发动了一轮相当成功的攻势,甚至一度攻入了敌人的车阵内部,虽然没有成功突破,但是也算是卓有成效的攻击。

可在这个时候,当自己身后王旗的掉落之下,这就说明科尔沁的本阵出了问题,这么久王旗掉落都没有再次升起,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完全有可能是乌丹王出了问题,导致本阵一片换乱,陷入了没有指挥的境地,要不然怎么会没有人想到将王旗重新升起来稳定军心呢?

眼下这种情况,你要大家再鼓起勇气对敌人进行殊死的进攻,这完全不可能了,勉强维持着攻势,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行为了。更多的军官们都泄了劲,敷衍了事的对付,而这种状况,到巴雅尔带着亲兵卫队直接回转王旗所在地的刹那,发展到了极致,士气荡然无存。

巴雅尔对下面的说法是他要回去查看本阵出了什么问题,简单的说了几句,就将正面指挥的工作交给了一名忠于他的军官代为指挥,率领着一众亲卫急急忙忙的往本阵方向追去,仿若身后有什么恶鬼,饿狼之类的东东在作祟一样,跑的那叫一个快。

当巴雅尔走后,出于对这位科尔沁二王子的信任危机,让军官们心中的小九九也泛了起来。大家心知肚明,乌丹王一定出了什么事,而且情况特别的严重,要是这样的话,那么别说打仗,恐怕科尔沁内乱就在眼前,要是如此,自己现在还和敌人拼什么命,不如保存实力,看清楚形势再做打算的好,要不然在大乱来临之际,如果手下的士卒都拼光了,想要自保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人就是如此,打仗更是这样,靠的就是一股劲儿,这股劲儿一泄,各种借口和心思就冒了出来,自然哪里还肯出死力,去拼命,攻势立马弱了下来。军官如此想,士兵们更是不会卖命拼命,眼下王旗都被降了下来,恐怕败仗就在眼前,弄不好科尔沁的主人就要换上一换,对于小兵来说,谁当了大王,统治自己都是要纳粮交税,当兵服役,跟他们自己有什么关系呢?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尤其是科尔沁这种部落,连抚恤都是极其轻微的,大家都有老婆孩子父母双亲,顺风仗谁都愿意打上一打,赢了自然欢歌快舞,能抢到些好处,至于现在么,还是磨磨洋工的好,珍惜性命,远离危险么。

当然这只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想法,青年军们可是不会放过这个好时机,在消灭了左翼敌人的情况之下,很快就恶狠狠地扑向了中路,正面敌人的侧翼长大了血盆大口撕咬了下来,一口就将整个中路集团打的魂飞魄散。

军官们的心眼最为活络,在这个时候心中如同明镜一般,都知道大势已去,哪里还顾得上什么组织抵抗,直接掉屁股就跑。而士卒们呢,见到自己的头头都逃跑了,除了少数死心眼的还在就地抵抗,被青年军的浪潮席卷而过,立刻消亡殆尽,其他的也跟着四散而逃,跑的比兔子还要快上几分。

溃逃的敌人,降服的敌人,自然有人专门去收拢起来,进行集中看管,这种事情在战前就已经有了明确分工的,一次担任主攻的力量好不犹豫将巨浪掉头,转身朝着左翼最大的战场冲去,最后必杀的致命一击就要来临。

此时的左翼虽然还在支撑,但是早就已经陷入了困境,当王旗掉落的消息传到了这边的时候,让原本就窘迫的状况,更加的雪上加霜,就连德力格尔心中也不知道如何决断,自己是应该回大营之中看一看的,可是眼前这种艰难的状况,一旦自己回去,都不用说,整个阵线必然崩溃,所以他虽然心中痛苦的紧,想急于知道本阵发生了什么,但不得不咬着牙坚持作战,只是派了几名亲卫回去了解情况。

反倒是梅林这个时候,在得知了王旗掉落之后,愈发的卖力三分,带着金帐武士左冲右突,硬是凭着个人的武勇和金帐武士的技战术,将整个场面维护了下来。不过这也理解,说起来他梅林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主儿,当然,也正是因为他是孤臣,才能担当乌丹王最信任的,也是最重要的金帐武士的职位。

眼下后方的王旗坠落,这说明乌丹王很有可能生命发生了危险,如此状况之下,梅林又不是糊涂虫,自然知道自己应该如何选择未来的道路。虽然乌丹王还有几个孩子,但是要么就是在襁褓之中,要么就年纪尚小未成年,要么就是成年了由于母族地位的偏低,而没有什么发言权,属于没有机会上位的继承人,那么未来的科尔沁的新王,只有在德力格尔同巴雅尔之间产生,第三者是不可能有任何机会的。

所以他梅林在今天之前可以不将德力格尔,又或是巴雅尔放在眼睛里面,因为他的头上顶着乌丹王这片青天,但是,现在,乌丹王可能出了事,那么他就必须有所选择,要不然今后的日子必然不好过,恐怕连个善终都落不到手上。

选择谁?这还用说么,自然是选择德力格尔。为什么?因为位置和时机,眼下自己就和这位大王子殿下在一起,不能够第一时间同巴雅尔有所接触,那么两位王子都不讨好的情况下,巴雅尔肯定也不会接纳自己的投诚,如此还不如索性投了德力格尔,为日后打算打算,因此梅林此刻作战特别勇敢,身受数出创伤,犹然酣战甚欢,让德力格尔眼睛放光,心中对这位莽夫万夫长另眼观瞧。

对于梅林擅自带兵出战的举动,德力格尔虽然当时非常愤恨,但是现在冷静下来,却又知道并不能完全怪责对方。说起来,罪魁祸首不是别人,就是自己的父亲乌丹王,要不是他不能知人善用,只是为了自己的安全和护卫,就将如此人物放在这么重要的岗位之上,又怎么会出现现在这种局面呢?因此主要责任是乌丹王的,而不是梅林的。

而梅林虽然不能作为一名好将军,统帅全军作战,但是作为一名先锋官,以勇武过人武艺去破敌斩酋还是可以用上一用的,要是自己当上大王自然会将他放到合适的岗位之上,去干着适合自己长处特点的工作。因此在梅林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存在价值的时候,德力格尔心中已经默认接受了这位过去金帐武士万夫长的投诚之意。

只是梅林的武勇,德力格尔心中愿望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被打的粉碎。当席卷完中路的洪流蔓延到了右翼的时候,整个防线已经陷入了绝境的状态。虽然德力格尔声嘶力歇的呼吼着身边的士卒、军官顶住对手的攻势,希望能够抓住最小的机会,稳住局面,但是在青年军大炮转向完成之后,又发出了轰鸣之声的瞬间,崩溃开始了。

哭喊、跪倒降服、逃跑是阵个战场的主基调,士兵们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杀敌,就连金帐武士如此精锐的存在,也毫不犹豫的掉屁股就逃,这个时候看着漫场的狼藉,面色惨然,而又绝望的德力格尔,如同失了魂魄一样,回头看了看本阵的方向,见王旗依然没有升起,大吼一声:“父王,儿子不服啊,不服~!”说完抽出腰刀就要抹脖子自尽。

边上的副手将领布尔楞看在眼里,一边夺过了德力格尔手中的战刀,一边劝慰到:“大王子,眼下虽然败了,但是我们可以撤退回部族之中整军再战,还可以向外方求援,科尔沁的未来还没有绝望,眼下大王生死未卜,你要为了科尔沁的部落保住性命才是正理。”

听完这话,德力格尔从冲动之中回过味来,不再提自杀的事情,只是默然不语,副手将领布尔楞看到大王子殿下如此摸样,心中嘘了口气,面上带着笑容说道:“现在请大王子直接回科尔沁部落整军再战,这里就交给我了,只是妻子孩子还请您多多看护一番,一切拜托了~!”说完向着德力格尔行了一个对大王才需要行的礼节。(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