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巨寇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就其位

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就其位

中华山,复兴堂,一经开创,季风便已是一代宗师。

如今,他的弟子更是急增加。

6虎,张柏雄,孟海山,6满仓,陈大生和龙九等是他亲传弟子,梁汉杰,6汝明,唐春华,钟鹿鸣是他看好的青年才俊,焦达峰、邓文辉、刘公、吴永珊、孙武五人是江湖大佬。

手下大将已经翻了一番,至于二代弟子更是增加了二十多人,济济一堂。

中华山遥尊炎黄二帝,近尊五祖。一众徒子徒孙在祖先像前过三十六誓﹐愿遵守洪门二十一条例﹐十条禁,表示自己从今以後爱兄弟,不爱黄金。

然后便是斩凤凰,6虎提出一只生猛公鸡,手起刀落,鸡头堕地,再以白酒承接鸡血。众人用刀依次切开手指,滴血酒瓮中。张柏雄这位三师兄筛了三十八个海碗,各人端起酒碗皆歃血为盟,至此礼成。

因为山门新立,季风决定重排辈分。便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目前有这八字,足矣。

其次便是设立堂口各个机构。

经过之前商议,决定下设内政、外交、交通、军务、参谋、财政、组织、文牍各部。工作先从展会众,团结会党入手,再联合各界,以厚声势。

复兴堂香堂上供奉的牌位,依次是:

中华始祖:黄帝,炎帝。

洪门始祖则是:洪英、傅清主、顾炎武、黄梨洲、王夫之。

本来洪门供奉的先祖包括前五祖,中五祖,后五祖等等,有数百位之多,季风将其简略,方便会众更好了解会中宗旨。

那就是以中华为名,以复兴为号,驱除鞑虏,复兴中华。

按惯例,洪门组织按排排亦称行,几排又称行几。三十六部半管职按排(行)分编制如下:

行一:制皇、龙头、坐堂、陪堂、盟证、香长,管堂、刑堂、执堂、礼堂、护剑、护印、心腹、新一,共十三位半大爷

行二:圣贤,一位二爷。

行三:桓侯、披红、插花,共三位当家三爷。

行五:红旗、黑旗、蓝旗、执法、青刚,共五位管事五爷。

行六:花冠(巡风)、镇山、巡山,共三位六爷。

行八:白旗、八德,共二位八爷。

行九:九江、江口、检口、守口、斗口,共五位九爷。

行十:大么满、么满、铜章、铁印,共四位么爷。

职位共计三十七,没有行四、行七,以避不吉。

季风现在入门的弟子,连带留守的郭英杰,刘阳,刘景辉三人已有四十一人,只比职位略多,自然都分派有职司。

制皇一般是前任山主,有职无权。现在季风这开派宗师尚在,自然空着。估计等他当制皇,那也是几十年后了。

龙头是统辖全权的山主,他这个师父、师祖爷要是不坐,估计以6虎大弟子之名也无法胜任。

副龙头是统辖全权的副山主,因为季风手下弟子来源驳杂,为了照顾各方势力,便是6虎和素有威望的焦达峰。

坐堂大爷是辅助龙头办理全山事务的,相当于助理总裁,权力极大,仅次于正副龙头。这个位置也是两位,张柏雄和刘公。

陪堂辅助坐堂办理事务。坐堂处理公务,须陪堂签署始能生效。此职须精明仔细之人,季风选了钟鹿鸣和6汝明,一个细腻,一个诡计奇出,可不是正好。

盟证主持盟誓,须由山堂中元老来担任。邓文辉年岁大,资格老,当之无愧。

其余像香长、管堂、刑堂、执堂、礼堂、护剑、护印、心腹、圣贤、桓侯等数十个职位,季风也量才使用。像他看好的孙武,因为上过武备学堂,了解军事,便被他安排做了行一的执堂大爷。

其他的,每个职位都安排一至两人,尽量到堂三十八人都有事做。如果哪个职位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那便由它空着。泱泱中华,还怕找不到人才嘛?

至若郭英杰三人,因为留守岛上,便单独设立了分堂,分别任命为分堂龙头及执事大爷

一番分派,总算将堂口构架基本定了下来。

忙碌半月,已过了元旦。只因为事关重大,季风原本的计划便不得不更改。考虑到距离年底不过二十来天,他打算最迟过了上旬便返回基地。

好在上回6虎前来参加开山仪式已将明珠带来,他的日子好过了许多。身边有一个阳光美少女,哦美女陪着,让他生活多了很多快乐。闺中之乐,自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些日子,前来结盟而没有加入复兴堂的一众会已经离港回大6联系同门,而新入门的弟子徒孙则派了人回去告知消息,自己留在港岛商议后续细节,执行会务。

有了许多熟悉洪门事务的弟子加入,堂口迅笼罩向全港,要的便是浅水湾工地上的万余精壮劳工,其次便是聚居的华人。

洪门在民间影响巨大,振臂一呼,应者如云。是以,入会籍的华人滚雪球一般壮大起来。

季风向来认为,越是身居高位,便应该越轻松,事必躬亲如诸葛之亮,也不过是吐血而亡。你把大权都揽在自己手里,别人没有了锻炼机会,劳心劳力,事倍功半,可不是自讨苦吃嘛。

只要用人得力,监管到位,就是天天游山玩水,饮酒作乐,也是应当应分。

这一日,季风煮了咖啡,邀请没有外出的几位行一大爷品尝。虽咖啡味寡,谈兴却浓。座谈间,门下弟子们天南地北地闲聊,后来就到了近年的几次起义。

季风也来了兴致,便问一名广东籍弟子。

“不知你们有没有听过中山樵之名?”

“回山主,这个真没有!”

“那四大寇呢?”

“大龙头的是那大炮等人吧,莫见笑,大炮是粤语,意思是不切实际之人。那厮言辞夸大不实,好高骛远。常当众倡言反清,闻者多胆怯走避,惟陈少白、尤列、杨鹤龄附和之,乃得四大寇之诨名。”

“哦?”季风还不知道还有这么个典故,顿时大感兴趣。

“那大炮六年前在广州率领郑士良、6皓东等人造反,准备袭取广州。但是事机泄漏,清廷搜捕,6皓东等被捕就死,而他则逃来香港。后来屡次起事,又屡屡事败。

“去年底在惠州起事,又是虎头蛇尾事败逃亡,据当时想要避居港岛,被当局驱逐。现时应该是在倭国,也不知近况如何。”

季风想起来了,中山樵之名乃是倭国**团体黑龙会奸人平山周取的倭人名字。中山,明治生母之姓氏,倭人华族贵姓也。此例,就如唐朝外藩喜李姓,宋朝好赵姓,明朝尚朱姓,慕名归化,一个道理。难怪后来有人引贼入寇,致使神州6沉,多半国土沦丧倭人之手,当自有其渊源。

“那大炮保命之术颇高,每每见机不妙便逃之夭夭,行壁虎断尾之举。弃卒保帅,最是不讲义气,深为同乡所耻笑。之所以亡命东洋,便是因为同乡无人愿意掩护。”

“不知四大寇其余三人下落如何?”

“龙头大爷如果要见他们,自是相当容易,郑士良、陈少白、杨鹤龄及其同道杨衢云、谢缵泰等人在此处不远开了一间‘干亨行’,其侧又开的一间印书局,只要半个时辰就能找到。”

想到后世被加工的历史,民族气运便因为数十年的内耗丧失殆尽,诸多人物原本也是民族精英,后来都湮没在浊流之中,埋没了才华。

季风不由又动了惜才之心。

那名弟子所郑士良、陈少白、杨鹤龄等人都颇有才干,有胆识,更可贵的是目光如炬,早已看透了满清的颓势。

他们的才干之所以未得施展,不过是跟错了人,上错了船。

想那以倭人姓氏为名的长跑冠军,倚靠倭人之力,又博得侨胞倾囊相助,起事数十次,竟无一次成功。其性情懦弱,卑怯,性好渔色,尤喜幼龄萝莉,且又好揽权,独裁。若有不同政见者,或有权势、影响力有威胁于己者,哪怕就是亲密同志,铁杆拥趸,也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譬如宋案,后世皆以为出自北洋之手,今年的研究结论,却是民党构陷,一石二鸟。其党内有此实力,有此动机,又有此前科者,非此君莫属。

民国之后以武力代替政治,以强权玩弄律法的传统,便是此君开先河。一部《临时约法》,不过是欲擒故纵的把戏,二次革命,也不过是夺权的工具。

纵览其一生,曾有何事成功过?

数十次作反事败,竟然毫无损。

屡次革命,尽是倭人指使。

他的亲信弟子,竟然成了最大的汉奸。

而其身后,不过是数十年的乱世。

以某观之,其非是罪魁,也是祸!

这样的人,挖了他墙角,又有如何?

其又能奈我何?!

***

今天更新一章。因为多有书友抱怨本文开头独角戏情节太长,到第十七章才有配角,第十八章才现女主。是以,经过了两周酝酿,二流在第一卷添加了情节和人物,并将全文相应调整。

修改之后,故事更加精彩,内容更为丰-满。感兴趣的书友可以回头看看,并请继续以收藏、红票支持二流,让季风走得更远,尽显风流。

日更六千字,人品保证!今天添加情节,至少万字往上,且请众兄弟拭目以待!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