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巨寇 > 第一百七十四章 义子

第一百七十四章 义子

八斤最近取了名字,叫做季东平。

季风给自己亲儿子取名,准备全用动词,比如‘平’‘安’‘向’‘征’等等,以后儿子就是季东平啊,季安南啊,季西征啊,季向北啊这样的名字,霸气!

要是以后儿子出息了,那就改取一字名,比如季东,季南这样的,一听就有王者大气!

如果是女人就全部以花为名好了,只要不叫‘如花’就行。

而三个义子则用名词,象山河湖海,日月星辰,是以,他们当时就取名季东海、东阳、东山。

到现在,收这几名义子也已经将近一年了。季东海已经年满十五,东阳十四岁,东山也九岁了。

想到当初为了完成季风交待的任务,张柏雄使出了绑匪一般的手段,现在想来,季风都还是忍不住想笑。

季东海家里是浙东大户,去年刚刚结婚,娶了个比他大几岁的老婆,刚刚从懵懵懂懂的男孩变成还是懵懵懂懂的男人,结婚不到一个月,就被张柏雄派人直接绑了票。

想来,从大户人家拉人,难度不,不如直接用强。他路上便受了些委屈,当初刚过来时也是有些怨气的。

不过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季东海早就忘记了当初的不快。义父威风,义母们漂亮又和气,日子过得既精彩又刺激,到了此时,他真有一种‘此间乐,不思蜀’的感觉。

他秉性聪敏、老成、中正平和,却也不乏一股子血气。自从去过台湾之后,亲眼见识、经历过数次抗倭大捷,基本明白什么是民族大义,什么样的人才是民族英雄。年少的东海心里就更把季风当成偶像崇拜了,终其一生,再也没有改变过这个信念。

季东阳生在松江府浦东杜家宅,家境贫寒,从父母双亡。据他爹死后母亲改嫁,后来母亲死了,继父又娶了继母,然后,他继父也死了,再后来,继母又改嫁,然后就没有人管他,洪门的人只花了不过五两银子,差不多两石米的价钱,便从他继母这个名义上的监护人手里买来当‘学徒’。

按神神道道的法,这孩子命硬,克父克母,不过季风可不管这一套,对这个孩子,他是特别喜欢的。

机灵,秀气,用武侠里的套话来,那是‘骨格清奇,资质万中无一’呀。

至于最的季东山,因为年纪,一直被人‘东’、‘山伢子’地叫着。他家里是内地的一个地主家庭。别看这个鬼长相淳厚,圆乎乎的笑脸红扑扑的,颇惹人喜爱,其实他从顽劣,喜欢调皮捣蛋,年纪不大,却是个孩子王,才七八岁就霸气侧露,初露狰狞。

当时张柏雄在他面前表演了一番飞檐走壁的轻功,又耍了一通刀法和剑法,把个屁孩看得目眩神迷,当时就拜在了这位“高人”门下。

张柏雄留下了两锭五两重的金子,相当于是从那位爱财如命的地主手里买下了这个徒弟

“东,你又调皮了,不乖哦!”

季风在东山的头上敲了一记。

日里,东山爬到人家屋上堵烟囱,又拉着季东阳去掏鸟窝,挖泥鳅,抓螃蟹,弄成了一个泥猴模样回来,实在顽皮得很。

“季爹爹,会把东打傻的呢。”

家伙嘻嘻笑着,远远的看见了范海琼抱着儿子出来晒太阳,连忙滑溜地跑开了。

“范妈妈救命!爹爹打我!”

“老公,让孩子们这么疯玩也不行啊,我们没得空管,张夫子学问又我怕会把他们给耽误了。”

留在岛上的张瀚文也就念过一阵私塾,能够开蒙而已,教他们三兄弟,尤其是已经十五岁的季东海自然是不行了。一不心就会被众儿难住,就像文盲开飞机,开不动啊。

想来想去,季风想起了环球文化传播公司也时候弄个教育基金会了,要不以后连自己的孩子都没地方上学。

搂着范海琼,两人在床上商量着,定下了计划。

“过段时间,就让两个鬼头上学去。”

没过一个月,湖边建起了一大片的房子,围墙之内,一排排校舍,一排排宿舍,整齐而宽敞,足可以容纳上千名学生。院子里移栽了好多花花草草,门外挂了个新刷漆的蓝底白字木牌:天堂岛第一学堂。

随着岛上人口增多,季风也觉得有必要在岛上盖所规模较大的学堂,以后还得建中学,甚至是大学。

岛上被他扒拉来的从国内与欧美来的数百名各方面人才从事研究活动之余,也可以轮流过来讲讲课。就是张瀚文这样的老童生,虽然学问不通,教教初级课本还是可以的。

本来郭英杰他们对建这么大的学校有些不解,后来听涠洲岛将会在下个月送数百名适龄儿童来南洋后,也觉得目前的校舍规模并不算浪费。

他们不知道的是,十余年后,飞成长起来的天堂岛不仅有几十所这样的学堂,还有十几所中学,三所大学,数十平方公里的岛上,倒有几万名学生,成为南洋大学城,科学城。

“以后,我们的孩子都能够免费上学,包吃包住。”

指着赶工建起却又结实宽敞的校舍,季风意气风。

“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再穷不能穷了教育!”

在季风的推动下,涠洲岛也建起几所学,而军中骨干的孩子则被送到天堂岛接受精英教育。

“这算是一种拉拢,还是一种胁迫呢?”

季风自言自语,这种手段,历史上常见,是为‘质子。’忠心,总会有极限,不背叛,只不过是没有足够的筹码而已。

忠诚,也需要有一定的制度才能得到保障。

不经意间,将大家绑在一起,对大家都好。

谢缵泰是个醉心于科学研究与教育的人,听了涠洲岛大行教育之事后,经过与几名集团高层商议,做出了在香港、广州、厦门、上海等地试建设一批学堂、中学堂和技工学校的决定。

这个消息让季风很高兴,人才果然就是人才,不用耳提面命,自己就能开展工作,这才是可以管理方面的人物。

他立即指示集团和洪门总堂,尽全力配合谢缵泰的兴学计划,配合帮助招聘技工学校的教师,招收学生。

考虑到将来国内大兴教育的话教师缺乏,有必要提前培养一些师范人才。季风请谢缵泰等人在广州、香港等几个城市兴办几所师范大学校,办学宗旨乃是:

废八股,开民智,办新学。

各地众多洪门弟子,家里有孩的会众了解到自家的孩子有机会免费上学。许多附近的适龄孩童去学堂上学也相当优惠。想到自家的孩子一直上到中学毕业,不定学完后还能做读书人,甚至做官,算得上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光宗耀祖,对大多数中国人来,绝对是相当大的诱惑,随着各类学校的兴办,新世界集团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而洪门的凝聚力更是水涨船高。

经过初步估算,大6有几千万适龄儿童,光学就需要修建几万所,要在全国普及教育,推行科学,开启民智,任务相当艰巨。

一所学一千两银子,那得

季风仿佛听到了金币银子跑动的叮当声,不是掉到自己口袋里,而是跑到别人腰包里。

“得赶紧着捞钱了!”

“各位同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就是我们的校训,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天堂一的开学典礼上,季风简短的作了言,话不多却铿锵有力,振奋人心。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这话是周总理在191o年的,当时年方12岁。

今天季风剽窃的这句话让在场的人听到后都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也让招募前来的教师们坚定了留在这里教书育人的决心。

站在操场上,九岁大的季东山满脸的羡慕。

“爹爹好威风啊”

******

兄弟们,大家好!

二流照例求收藏,这两天涨势不错,收藏63o枚,日击击一千二百多,恢复元气了。

击了还没收藏的六百名兄弟,拜托一下把二流收了吧。

除了击和收藏,神马都是浮云呐!就当是给二流的新年礼物吧,如何?

谢谢!(稽,下台,闪人。)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