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惊世俏巫医 > 第263章 贵族医院的灾厄(2)

第263章 贵族医院的灾厄(2)

世界是公平的,不同寻常的付出总能得回不平凡的回报。附近的居民都认可了这位认真负责、心无旁骛的便民医生,能不去大医院的病都到吴清河这里来治。一年以后,吴清河还清了银行贷款之后,除了诊所里药架上满满当当的药物,兜里还剩了一千块钱。

三年之后,吴清河把这家诊所的房子买了下来。诊所里已经雇有两名护士和另一位值班医生。

又过了两年,他把隔壁的房子也买了下来,两间打通之后重新装修,诊所规模扩大了一倍。

创业的第十年,吴清河原来工作的那家国营医院面临倒闭,宣布改制,吴清河果断地卖掉了自己日进斗金的清河诊所,押上了自己的所有积蓄和最大限度的银行贷款,一举买下了医院,带着原班人马入主改制后的清河医院。

国营医院他太了解了。最好的地段、最好的环境、最差的管理、最低效的工作。吴清河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地改革,改革一切原有的制度,凡是不愿意服从的,一律走人,他半点情面也不会留。他的工资方案狠辣而又诱人,任何一点细节做不好,扣钱扣得你吐血。但工作做好了,患者满意了,奖钱也奖得你心跳。一年之后的全市医疗考核,清河医院以无可挑剔的业务工作和直线飙升的群众口碑让市卫生局咂舌。

与此相伴的,是与清河诊所不可同日而语的滚滚利润。

吴清河成为了当年市政府的民营民生企业的典型。他的事迹一时间广为传颂。其实那时候是一整个改制浪潮,改制的中小医院不止清河医院一家。但是吴清河和其它商业化了的民营医院老板不同,他的骨子里不是商人而是医生,他拼命地挣钱,但他同样恪守医生的准则,永远视医疗质量和患者口碑为医院生存的第一生命。于是后来那些改制后的医院一茬茬地红火过后倒了,老板捞一把就走,换下一个人接手大肆鼓吹,再捞一把再走,而清河医院始终稳步向前,真正在S市树立起了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医院都望尘莫及的金口碑。

又十年,吴清河一步步吞并了S市近半数的中小民营医院和药房,成为整个S市真正的民营医药企业龙头!

这时候的吴清河,早已经淡忘了当初那个激起自己愤天斗志的女子,家有美眷娇儿,事业已经是他立身于社会的支柱和最重要的精神依托。

如日中天的事业突然急转而下,转折点是吴清河创业二十三年后的又一个不大不小的改革。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分析,吴清河认为凭着他的清河医药连锁的资质,已经完全可以进军奢侈医药的产业范围,追求更大的利润。

吴清河一向是极其有魄力的人,二十多年的奋斗更是让他有着绝不会失败的信心。他又一次提取了全部的存款,同时以现有所有资产做抵押,申请了银行贷款,买下了S市一个面积十分不小的黄金地段,耗时整整一年,建起了一座风景优美、设施尖端、软硬件环境无可挑剔、集急诊、治疗和疗养功能为一体的极具规模的贵族医院。

这里的收费高到离谱,但同时,所承诺的医疗服务也完美到极致。医院正式开业之前,吴清河不着急还已经到期的银行贷款,而是甩出了巨额广告费,将医院的存在在整个国内宣传得尽人皆知。他保守地计算过这所医院的吸金能力。只要开业三个月内有三分之一的资源被利用起来,第四个月后他就能还上贷款的一半!

他成功了!整个华夏开没有打开贵族医院的市场,他开了医疗行业的先河。S市有无数有钱但因为各种原因不想去公立医院看病的的人愿意到这样高端而又保密性极好的医院看病。S市之外更有更多这样的人,一张飞机票钱对他们而言实在不是事儿,而到外地看病其实比在自己生活的地方更隐秘更合他们的意。他们不是需要公费医药报销的上班族,钱对他们来讲,就是用来购买愉悦和舒适的一堆纸。

清河贵族医院开业第一个月,院内资源已经启用到了百分之二十!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半年后,他就将一举还清银行贷款,以后就是纯收净落!

灾难的来临就在第一个月的收入刚刚结算的那一天。

吴清河高薪聘请来的一位加拿大医生在手术中对一位结核病患者体质的判断出现偏差,术后用药剂量稍大,那位某公司董事长吃完药后没多久就呼吸骤停,眼睁睁死在了老婆儿子眼前。

贵族医院最大的天生弊病一下子凸显了出来。医疗难免有事故,但是普通患者你赔得起也摆的平,而这些人,一次医疗事故就可能让你倾家荡产!

董事长突然暴毙,家人悲伤愤怒之极将清河医院告上法庭,同时调动一切社会关系打压吴清河不说,那家公司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股价暴跌。而这一切的损失,都只能吴清河来赔!

吴清河来不及布置什么就被抓走了。他耗尽了毕生的人脉与对方进行斡旋,才与对方好不容易达成了和解,签署了一份写着几乎相当于他全副身家的天文数字赔偿金一倍还多的合约。

其实期间对方律师也提出过一个不同的赔偿方案。那就是用整个清河贵族医院来抵董事长的命,用清河医药连锁今后十年纯利润的百分之八十来抵公司的经济损失。

对方的经济账算得十分毒辣,百分之八十,恰好是清河医药连锁在维持运营之外可以用于资本积累的部分再加上折旧。也就是说,这个比例刚刚保证了清河医药连锁在今后十年里都有继续支付巨额赔偿的能力,但也让它完全没有继续发展的余力,只能慢慢地陈旧和落伍下去,十年后,也许最后一笔赔偿正好需要卖掉它自己才能付得出来。

这是先狠狠地切掉最大的一块肥肉,再用慢刀子一点一点剔骨抽筋。(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