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原始人生 > 第六十二章 问题不断

第六十二章 问题不断

如此巨大的数量,是无法称量的,所以唐歌只能预估。唐歌的习惯是预算往最多里算,吃不完的东西可以扔掉,但是绝对不能因为食物不足导致部落有什么风险,以此类推,猎取的猎物自然也要往最多里算。所以,只能苦了那些参与半坡豚秋狩的部落了。反正受累得不止他们,半坡豚的族人和奴隶也在做同样的工作,也正式如此,这些土著们即便心里有怨言,也没什么过激的动作。

想要获得足够的食物,就要做出让我满意的付出,这就是唐歌的观点。君不见,往年秋狩,这些中小部落能得到仅仅够维持到来年春天的食物就算不错了,想躺在食物上舒舒服服的过个冬天?拿劳动来换吧!反正这种行为,我们半坡豚只要一次,到了明年秋狩,你们来求着我们估计我们都懒得参与了。所以,半坡豚也不怕得罪你们。

半坡豚把迁徙的动物彻底截流,导致荒原上那些准备秋狩的部落一头猎物也没见到,当他们了解了半坡豚的做法之后,一个个变得义愤填膺。

“他们这是想饿死我们!彻底绝了荒原上人们的生路!半坡豚现在已经猖狂的不像话!难道他们以为真没人治得了他们了!?”黑子在一众酋长面前,气急败坏的骂道。

那些没有任何收获的酋长们沉默不语。半坡豚如今势力强大,再加上有半个荒原的人都参加了他们的秋狩,就算他们心里有怨言,也不敢和半坡豚直接叫板,只能期望半坡豚手下留情,给他们留下一些残羹冷饭。如果半坡豚真的把事情做绝,一头猎物也不给他们留的话……这个后果这些酋长们想都不敢想。

除了黑子之外,其他的酋长们害怕秋狩没收获,冬天饿肚子,又不敢和半坡豚硬碰硬,一群人商量来商量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求半坡豚网开一面,给他们留点猎物,于是,谈判的队伍出发了。但是谈判的队伍还没走到半坡豚,就发现期盼已久得动物迁徙潮终于到来了,于是只能匆匆的赶回各自的部落,抓紧时间进行秋狩。

“多好的机会啊!可惜了……”得知迁徙潮到来之后,黑子拍着大腿感慨道。

半坡豚终于猎取到了足够的猎物,放开了陷阱,放任动物们开始迁徙,而此时,距离往年的迁徙时间,已经足足迟了大半个月。

半坡豚毁灭性的捕猎行为,深受荒原土著的诟病,他们觉得这种行为会大大的破坏野生动物的生态,导致将来猎物减产,会严重的影响到他们的生存。但事实上,半坡豚前后忙活两个月,猎取到的猎物,对比动物迁徙大军,顶多也就百分之一,甚至动物真正开始迁徙之后,都没有给人减少的感觉。

经过休整之后,参与秋狩的部落开始一趟趟,心满意足的往自己部落运口粮,他们这个冬天过得必然会很舒坦。而半坡豚,也终于不必再为食物所担忧,可以放开了进行城市的建设工作。

赶在秋狩结束前,所有计划中的土木工程已经全部完毕,这让唐歌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如果拖到冬天,土地冻得硬邦邦跟石头一样,再想动土就难了。而现如今,就只剩搬运石料,开始正式的建设工作了,这些工作即便是在冬天,只要不是极端气候,都能正常运行。

才忙完秋狩,唐歌又马不停蹄的投入到建城工作,而他离开的这两个月,工地上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千头万绪的都在等着他来处理。

首先,呈椭圆形走势的木轨已经铺设完毕了,架上一节节火车一样的车厢之后,装满石料的车厢可以从乱石山上顺势而下,一直送到城墙的地基附近,然后空车厢在牲畜的拖动下,从环形的另一边再次回到装石料的地方,与此同时,另一趟木轨车厢继续在对面运行,可谓省时又省力,让所有见到这些车厢的人叹为观止。可是随着木轨的投入使用,问题也随之而来了。

乱石山的坡度太大,车厢冲下时速度极高,在半路上倾覆了几次,而且重载车厢摩擦力很大,木轨的磨损也非常严重。唐歌想来想去,除了依靠人力畜力拖拽,把最陡的地方安全互送过去,在木轨上大量涂抹兽油之外,再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即便以半坡豚的能力,架设青铜铁轨也是不可能的。不管是从工艺上还是材料上,都不可能做到。

轨道问题解决之后,窑厂那边又出了问题。窑厂建好之后,第一批烧制的,是粗大的陶管,这些陶管是做下水道用的。如今这座城市的下水道已经全部埋设完毕,而且出水口在城市下游好几里之外的地方。现如今,窑厂的工作是烧制大量的砖瓦。

陶管作为大件陶器,失败率很高,烧制难度也大,可是如今陶管都制作完毕了,没想到砖瓦方面却出了问题。建造房屋需要巨大的长条砖和琉璃瓦,但这些砖太翘,瓦也严重走形,根本没法使用,这让陶工们伤透了脑筋。针对这种问题唐歌也没办法,这方面他也一点都不了解,只能让陶工们先少量的试制,慢慢的试验,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等彻底解决了问题之后再开始大量烧制。

最后,在工地上施工的族人和奴隶们住宿问题也该解决了。天气开始变冷,帐篷的御寒性能不行,必须给他们准备更加温暖牢固的住所,否则的话,很容易因为生病而造成劳动力的大量减员。

无奈之下,唐歌只能让人建造了一大批宿舍。所谓宿舍,就是大通铺,土坯墙,茅草顶,长长的一大间,原木做的上下铺,一间屋子可以住下百十人。

就这样,不停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磕磕绊绊不断,但建城的工作依旧进行的如火如荼。

木轨车将石料一趟趟的送下来,在石料厂经过简单的加工,运送到规划好的城市里,填充到早已挖好的地基中,随着一车又一车的石料被埋在地基下,以前到处是沟的地方渐渐变得平整起来。地基铺设完毕之后,砖瓦也终于烧制成功,于是一座座“样品房”开始拔地而起。

这些双层小楼的样式是统一的。每一栋的第一层是四个房间外加一个楼梯间。主间是客厅,一左一右两卧室,而最左边的一间则一分为二,一半是连接主卧的卫生间,另一半是另开门户的厨房。最右边的房间紧挨着楼梯,楼梯间同样是这个卧室的卫生间。上了二楼是一排走廊,同样是四间房间,至于用途,唐歌就懒得去规划了。另外每座建筑都预留有不小的庭院,以方便族人们随着自己的喜好扩建。

等到第一场雪落下时,城市里的主体建筑和公共设施外加少部分样品房已经建造完毕。这座全新的城市也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城市有四个城门,对应两条青石铺路的十字长街。十字长街把整座城市分割成四个相等的面积,而长街交汇处,则是宽阔的圣火广场。圣火广场呈正圆形,中间有一个方形的水池,里面引入活水,通过进水出水的控制,水池中的水永远处于将满未满的状态,而水池的中间,有一座巨大的亭子,亭子中央就是将来安置圣火的所在。

城市中心线以北,左边是公共设施,有一座巨大的长条石结构的会议厅,有食堂,有宴会厅,甚至还有澡堂。周边分布着几座给族人们聚会聊天的娱乐设施建筑,右边则是部落储备物资的仓库。粮仓,军械库,以及将来的剑庐作坊。

中心线以南是十几座排列整齐的,长条石青片瓦,白灰勾缝的独栋双层楼房,配上将来作为庭院的一片空地,排成一列分布在十字街旁边。唐歌未来的家就在其中。而相比宽阔宏伟的会议厅,大气美观的圣火广场,这些楼房其实才是唐歌的骄傲。

首先,这种房子的房间够多,半坡豚族人们每家一栋楼房,即便人口比较多的,这些房间也足够使用。其次,这些房间的设计合理,而且都是青砖铺地,还留有宽阔的门窗,虽然现在还没安装,但将来装上精致的雕花门和琉璃窗之后,绝对气派,屋里也敞亮,唐歌还给每个房间都设计了壁炉,让族人们即便在最寒冷的冬季,也能坐在暖洋洋的篝火旁,惬意的享受人生。而且,还有一个宽阔的院落,以便族人们将来自己扩建房屋,更甚至,他还在考虑,是不是要在高处建一座水塔,然后给每栋房子都通上自来水管。

原本唐歌想要用烧砖建房的,可后来发现,砖不太好烧,而且用砖盖房的话,还得烧水泥作为粘合剂,否则砖墙就不够结实,最后无奈之下全改成了青条石。半坡豚的这些建筑用的青条石很讲究,不但打磨的工工整整,大小一致,而且还互有卯榫结构,一堵墙搭建好之后,就是一个整体,可以说巧夺天工都不为过。不过青条石打磨的太慢,这也严重的拖慢了建城的工作。

宅男深夜福利,你懂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 meinvuan1 (长按三秒复制)!!(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