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128章 转变

第128章 转变

第128章 转变

李孝接过奏报打开看了一遍,有些呆呆发愣,这么快?自己只是知道李显被废为庐陵王,李旦当上皇帝。可这才多长时间,好像连一年都没过去。

遗憾的是自己历史知识太有限,可谁能想到穿越?不是历史学家,是不可能记得那么详细。

就算知道这些历史事件,也不可能记得具体的时间经过,何况李孝的历史知识大部分来源于影视剧和小说。那是文学作品,哪有准,时间也根本就不对。

来到这个历史时代,李孝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千年形成的规矩和世俗力量非常强大,并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武则天用什么方法能让满朝文武听她的,轻易废掉皇帝,另立李旦为君呢?

徐文的情报组力量太弱,关山路远,最快的传递速度就是快马加鞭,可是从洛阳到宁远是两千多里,马匹最快也就能奔跑二百多里,什么八百里奏报,六百里加急,那不过是一种说法,证明传递的速度而已。如果真有那么快,就不用在边界建立烽火台了。

八百里加急也不过就是换马不换人,一路上不休息而已。可那是公开的信件,也是合法的传递。李孝这是情报,不可能那样,再说他也不掌握各州县的驿站。

所以从各地传来的情报都是过时的。再说武则天的动作刚一出现,徐文他们并不知道。陆爽和裴行俭离开朝堂以后,李孝就没有人可以为他提供朝中的情况。朝堂发生什么事,徐文他们并不能提前知道。等消息传开,都是一段时间之后,当李孝再知道的时候为时已晚。

李孝看看情报下面的日期,狠狠的把报告拍在桌上说道:“传杜忠来见我。”

杜忠是负责罗些方面情报的,因表现不错已成为宁远地区总负责人。徐文主要负责长安、洛阳方面的情报,绿芯跑出去让侍卫通知杜忠。

侍卫还没等离开王府,杜忠就来求见李孝,弄得李孝一愣,让他进来。杜忠进来突然跪倒:“王爷臣该死,特来领罪。”

李孝微微愣一下说道:“起来说。”

杜忠站起来:“王爷,巴州传回消息,李贤身亡,外界传言是因病死亡,但臣调查得知,他是被人逼着自杀的。巴州情报人员失职,已被抓起来,臣有失职责,请王爷处罚。”

李孝腾的一下从座椅上站起来:“杜忠,我花这么大代价建立的情报机构,却连这点事也办不到,你太让我失望了。”

那是王爷的哥哥,李孝交代过,巴州天平村一定要留下人保护李贤。王爷为什么担心李贤有人害他,杜忠不知道,但他不敢耽误。把自己最得力的助手王晓波派到巴州昌平县,注意李贤处的动静,同时也在李贤的天平村留下侍卫。

王晓波没有报告李贤为什么被害,杜忠也是接到报告才知道,当时大怒,立即派人把王晓波抓起来,同时调查为什么松州方面什么消息也没得到。

调查的结果还没出来,杜忠不敢耽误,特来向李孝请罪。看到李孝真发火了,吓得又一下跪倒:“王爷息怒,属下该死。”

“该死,该死,你确实该死。”李孝真气急了,自己当初的逃避,没能救得了李弘,让他一直内疚。认为这一次李贤在巴州离自己这么近,又提前有准备,应该没有问题。

杨凡、黄栎他们都反对,加上李贤面对的是他亲生母亲,李孝也就没把李贤接到松州。那样可能引来自己内部不稳,杨凡说的也对,李贤是原来的太子,毕竟是深有影响的人,会有很多心怀不轨的人存有其他心思。宁远是刚建立的地区,汉民很少,李孝的汉化进程毕竟不是一天,一个月就能实现的。

另外最重要一点,武则天一定盯着李贤,一旦李孝把他接到宁远来,势必让武则天警觉。李显刚即位,他是皇帝,也不会放心的。如果有心人再一造谣,宁远将公开与朝廷对抗,不造反也得造反。

李孝并没准备好,宁远力量还是太弱,没别的,一个人口就制约了李孝的发展。

为此李孝给李贤安排了侍女、仆人,又派去了不多的几个警卫,主要还是大量的钱物。此时天平村大变样,昌平县令明知道,但他不敢管。李孝是松州大督,虽然管不着他,可人家是亲王,李孝又那么霸道,可以说根本不讲理,弄死他都没辙。

贾养性都不说话,他当然也就当看不见,李贤一家三口过得很平静和安逸。洛阳方面仿佛忘记了李贤,李孝也放心了。他不明白的就是为什么武则天要杀李贤,按理说李贤没有威胁到她。

根据自己知道的,武则天立李显、李旦为皇帝,她自己并不是马上称帝,李贤除非有什么动作,否则武则天杀他干什么?李贤毕竟是他亲儿子,又没有站起来反对她。

历史上李贤究竟干了什么,让武则天杀他,李孝不知道。为此他亲自去巴州见李贤,看到他并没有什么野心,想终老林泉的样子,又一副甘当农民的心态,让李孝放下心来。

就是为了不激起李贤的野心,所以李孝没把他接来松州,也没给他派太多的力量,只是照顾他的生活。一切等自己稳定有实力再说,可能也就因为这些,杜忠他们忽略了李贤的重要性。

听完杜忠的报告,李孝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武则天派人逼死李贤。冷静一下说道:“杜忠,你确实让我很失望,我现在也不处罚你,马上派人去巴州,把事情详细调查清楚,向我报告。如果再有什么遗漏,你自己领罪吧!”

“是,谢王爷不杀之恩。”杜忠连忙退出去。李孝对他们有再生之恩,自己却因大意把精力用在吐蕃身上,让王爷的哥哥死去,他又是悔恨又是来气,责任完全是王晓波的,他为什么在事情发生前没有注意到,为什么不及时报告?

想了一想,亲自去巴州天平村,他要把详细经过调查出来,否则对不起王爷的信任。

李孝心里有些痛,李弘真的拿自己当兄弟,李孝一直遗憾。没能救李弘是他的最大憾事,可这次又让自己失去了李贤。他们虽然从心理和思想上并没什么关系,可血肉相连,都是兄弟。

这件事让他的心境发生了变化,武媚娘!你太狠了!为了权力杀了自己一个又一个儿子、女儿,看来自己真的不能再容下她,改变历史又如何?自己也姓李,也是大汉民族,大唐在自己手里应该更加辉煌。难道自己会卖国吗?既然武则天连亲儿子都不放过,那她能放过自己吗?

在李孝的内心深处,已然升起了争夺天下之心。他并不清楚,人的野心是随着地位实力变化而变化的。以他现在的实力和条件,不可能没有想法。

新新小区的发展,宁远到甘孜的变化,丝绸南路的打开,吐蕃的沉默,这一切都让李孝野心膨胀。他要把自己的一套推广到天下,让大唐更加辉煌,让国家更强大,华夏文明应该早千年领先世界。

李孝没有意识到,李贤这件事不过是一个引子,把深深压在心底的理想和愿望勾引出来。

绿芯进来:“王爷,驿站送来一封长安信件,要求亲自交给王爷。”

李孝又是一愣,长安的信件?自己在长安只有杨道临,陈友谅,柳知业他们这些经济商业人员,有情况也是通过徐文的情报组传递,怎么会是通过驿站送过来的信呢?

就在李孝发愣的时候,绿芯把一封信递过来。确实是普通的信件,李孝把信打开,这回他更是不明白了,因为信是双层的,里面还有一封信,看上面那漂亮娟秀的字体,应该是出自女人的手。

李孝连忙把信打开,信上内容不多,但说得很清楚。李孝看完信心里颤抖一下,自己都几乎把她忘了,没想到她还能记得自己。

信是上官婉儿的信,这个十分重要的信件,由于柳知业他们不知道重要性,是用普通的传递方法送来的。从洛阳转到长安再通过驿站转送两千多里,到李孝手中的时候什么都晚了。

李贤以死,李旦登基,婉儿的信失去了价值。李孝明白婉儿在武则天身边,这封信她是冒着多大风险送出来的,再说她又不知道自己的情报机构,却能通过柳知风,小丫头够聪明。不管这封信是不是有作用,但就这份心以让李孝感激。自己不但没有接触人家,还时刻防备她。

放下信,他已然明白武则天为什么杀李贤了,原来是因为这个。裴炎他们的提议害死了李贤,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因素李孝不知道,毕竟历史上是没有自己这个人物的。

婉儿能冒险写这封信,让李孝感激的同时也勾起了心里的那一丝情愫。她应该长大了,好多年没有见到她,那时她只是十几岁的小女孩,如今应该是二十几岁的大姑娘了。

李孝把那封信放下,回想着后世那些有关上官婉儿的信息,知道她是很大年纪之后,李显恢复皇位,封她为昭仪,正式成为王妃。也就那时候以后,上官婉儿开始专权贪财,思想品行发生变化。但她从什么时候开始风流放荡,开始走向淫靡的,李孝并不知道。

只是知道在殊杀韦后、安乐公主和太平公主谋反的时候,她死在李隆基的手里。如果没有这封信,李孝可能也会杀她,因为在李孝的名单中,上官婉儿也是武则天的帮凶之一,也在李孝的剪除之列。

可这一封信,让他改变了想法。如果把上官婉儿拉过来,那她不就成为自己留在武则天身边的一个钉子,一个高级间谍吗?

李孝并没意识到,他也开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上官婉儿那是男女情怀才想帮李孝的,他却想利用情感让她帮自己。人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变化,不过李孝此时并没意识到。

思考好长时间对绿芯说道:“通知冬梅来见我。”(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