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画家王盛烈 > 第三十六章参展画作受好评

第三十六章参展画作受好评

在观看画展的人群中,最显眼的当然是那些满洲国大官们,他们在主办方陪同下,在众多好事者好奇者讳莫能言的目光注视下,先行进入展厅。

大官们自然保养的都挺好,一个个红光满面的,有的大腹便便,他们穿戴自然也不俗,一个个表现出一种身系军国大事而神色凝重,气宇轩昂道貌岸然的样子,看去别说真的有那么点做官的架子和当官的份量。

这些人只是官居要职,有的还是武将不知何时成了文臣,也许是临时抱佛脚滥竽充数吧。

他们来这里捧场只是装腔做势做做样子,在那些趋炎附势喜欢追逐权贵的小市民们面前,一展他们的“雍容华贵”,小市民们也会像是教民遇见教皇一样顶礼膜拜,过后也能绘声绘色,讲他的三生有幸的那一刻!像是沾了什么光,幸福几千年。

这就是旧文化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的臣与民的尊卑状态,流毒甚广也甚深。

不管怎么说这开头的第一幕,确是因为他们的到来,虚张声势重要一把。

这些官吏为了体恤下属的辛劳,除了带来了皇帝陛下大臣阁下的关怀外,其本人也像是做了一把钦差大人……时不时的向主办方道几声寒暄,说几句辛苦。他们也许不觉得什么,但是下面那些跑断腿磨破嘴忙的脚打后脑勺的展会工作人员,闻听后已是感激涕零了!

至于大员们懂不懂欣赏画品那就另当别论了,尤其是那些军阀出身的草头王,还是免开尊口为好。

笔者真是担心他们口无遮拦,大嘴一张说不一定会出什么笑话!这样例子不胜枚举,不是有一个军阀视察一个学校,见学生抢一个球玩,以为……遂下令手下人多买些球……人手一个,以示关怀。真是贻笑大方!应了那句话“学生不知怎么玩了!”。

还得说人有那个福气,尸位素餐,俗话说:狗尿苔不济,长在金銮殿上了。

这些满州国的大官们,在下面众小官吏前呼后拥下,在展厅里能健步如飞。看得出他们不得不走这个过场,来这里哪有姨太太陪打麻将有意思!他们走马观花的,哼哈的,不懂装懂的,由头到尾看了一遍,直到陪同人员将他们送出门口登上车,一路绝尘而去。

他们一走,主办方才喘口气,念一句阿弥陀佛,觉得轻松不少,要知道,这可是他们一项最重要接待任务。请神不容易,送神也不容易啊。

真正观赏画的是剩下的这些臣民们,谁的画好?一看画前观众多少,便知分晓。到时候手拿相机镁光灯的记者也会前来凑趣,加上人们都有从众心里,也都纷纷前来驻足,于是便有了众人拾柴火焰高!。

当然这不是衡量画好唯一标准,也有名气在里面,有些观众确实慕名而来,他们专找那些名家教授。

那些所谓名家教授有时也是有苦难言,为了应付差事只得……画作不一定好,字写的不一定行,但只因为他有名,画作前面自然少不了热心观众,如童话故事里的“皇帝新衣”有一个说好的都说好,人云亦云。那些普通作者,尤其是刚出茅庐年轻作者,那可就凄凄惨惨戚戚了,尽管画的很好,很认真,还是无人问津。何年何月是出头之日?真是白云千载空悠悠!

展厅里出现了这一堆那一块,冷热不均,是非不明的奇特现象。

盛烈一直在远处瞄着自己的画,他在注意自己的画有没有被大家关注,这种心里不足为怪!每一个初登画坛的人都有这种急切心里!

他观察许久,让他大失所望,除了第一波大官们和他们手下随从一走一过外,再没有人在他画前驻足过,更可气的是有人走到他那里竟然跳过,对他的画视而不见……这让盛祚盛烈哥俩心里很不自在……,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和他睡不着觉想象的差距太大了,眼前车马稀的现实太残酷了,早知如此还不如……真是无处话凄凉,徒伤悲!

盛烈正这么想着,痛苦着,突然眼前一亮,他发现一个身穿黑色金丝絨旗袍女子……那不正是大姐吗!大姐雍容华贵款款向这边走来,旁边还挽着一个戴着深度近视镜穿黑西服的先生。

郭大姐不失前言,她真的来了!盛烈忙走过去叫了一声“大姐!”

郭大姐忙扭过头来。“是盛烈?我还到处找你呢!你的画在哪展出呢?我怎么没看着!”

“就在那!”盛烈不好意思的用手往他那画那边一指。

“呀!怎么那么冷清!怎么会没人看呢!画的又不是不好!这也太打击人家积极性了!不行!我得……”

大姐说着她看了看那些人成堆的地方,像是发现了谁。

“你们等子,我给你找人去!把人给你调过来!”

郭大姐说完便向那堆人走去,不一会便领来一个长相穿戴都挺不俗,很有气质,很有风度的先生,后面还跟着几个学生。

那风度翩翩的先生,首先发现戴深度眼镜穿西服的那个人,看样子他们认识。

“这不是冲霄大姑爷吗?近期可是少见啊,何时来这里的?”

“四舅,我和圣思刚到……可能她看到了你,就……”

“是呀,我在给学生们介绍我的同事吴北江教授的画作……大姑爷你也在东大教过书,想来你也能认识!”

“认识!他擅长行书、楷书,功力深厚、老到成熟,算是近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了。”

“正是!……下一个是王晋卿教授的,工行草,善水墨山水,学宋元笔法,他们的书画很受欢迎,学生爱听我就给他们讲讲。”

“是啊,好马配好鞍,好书画也在人讲,经您这么一讲,学生更喜欢了!”

“哈哈!我可不是媒婆!当起介绍人了!”

“那……月下老人当的也不错吗!”

圣思在一旁有点不耐烦了。

“四舅!你别老去介绍你同事的书法,什么吴北江,王晋卿……你也应该关心关心年轻人……我给你介绍一下……我身边这个年轻人叫王盛烈,他的画挺好,你应该去看看他的画,介绍给你的学生欣赏!”

“王盛烈?就是给你打电话的那个?”戴深度眼镜穿西服的那个人愣了愣神。

郭大姐见自己的先生一副奇怪的样子,立刻明白了。

“你看我,光顾说话了,忘作介绍了,盛烈,这是我先生于跃天,号冲宵,毕业香港大学英语系,现东北大学预科班英语讲师”

“是啊!我知道了,您就是电话中说英语的那个?……久仰久仰!”

“不敢不敢,我常听圣思说到你,少年怀有凌云志,可嘉呀!……对了!那郑板桥假画的事情多亏你提醒,不然我也要上卖假画的当!也对不起我那英国朋友了!”

“不知那卖假画的抓到没有?”盛烈问。

“哪那么容易的,干那种事的人贼精贼怪的,滑的像泥鳅鱼!”大姐说道。

“可惜上次那么好的机会没抓着!”盛烈不无遗憾的说了一句。

“盛烈,这是我四舅,东北大学文科班教授安文溥,博古通今,与黄侃同事多年交往甚后!”

“久仰久仰!方才在外排队,没少听东大的几个大学生谈论黄侃!真的挺有趣!尤其是和胡适那段,讲的周围人都乐的前仰后合的。”

“是啊,黄侃学问大,性格也乖僻的很……他的故事很多!他离开东大时师生不让他走再三挽留,可是他去意已定……没办法!”

几个人在这谈的正欢,互然来了一个个头很高的人,他一眼看到了安教授。

“文溥兄,我说怎么找不到你,原来你在这?……我还想请你看我的字……”他们是老相识。

“是公卓兄!……看字?您太客气了,我这正和……噢,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外甥女郭圣思,这位是她的先生于冲宵!这位是画坛新秀王盛烈……这位大个子你们可能还不认识,他可是赫赫有名的书法家沈延毅沈公卓先生!”

“啊!久闻大名,如轰雷贯耳,但未见其人,实乃遗憾……今日得见真乃三生有幸也!”戴深度眼镜穿西服的于冲宵说了一句。

“哪里,冲宵的大名我也是久仰,我听说你和圣思常到电影院看没翻译过来的外国电影,好让我和同仁们羡慕啊!”

“看外国电影那算什么,人家可是把中国的孝经翻成英文,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到外国,这贡献可不是你我能及的!”

“那是,那是!”沈公卓连连点头,“我要是懂英语那该有多好,可惜天生长成一个打蓝球的材料!哈哈!”

大家听他风趣的这么一说,忍俊不止都笑了。

他等大家笑过,随便扫视大家一眼说道:

“文溥兄!既然有冲宵圣思……想必会有一谈……我就不便打扰了,过一会一定要去我那,用你的金口玉言,对我的字评头品足,大加鞭挞呦!”

“公卓兄说笑,我可担当不起!过一会容我前去拜赏。不过……公卓兄,别走啊!都不是外人,你又不差这一时,莫不如跟我们一道去欣赏一下年轻人盛烈的画作……他可是崭露头角,是画坛的新秀啊!我想能被举办机构选中,画的一定能不错!年轻人总会给人带来意外惊喜!”

“噢,言之有理!也好,机会难得,那我就去感受感受!”

说完几个人,在王盛烈带领下,向他的画作走去,身后还有东大的几个学生也盲目跟着过来。

盛烈画前已经有两个人在观摩,一个是盛烈的大哥盛祚,另一个就是那穿旧鉄路制服的那个人,两个人正比比划划说着什么,见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便向旁边靠了靠让出一些地方。

“呦!这不是知名的东大文科教授安先生吗?”

穿鉄路制服的那个人一下子就认了出来。

“今日因何得闲来此?先生驾到那可真是满堂生辉啊!”

他紧接子又看一眼旁边的那个大个,不用说他更认识了。

“公卓兄!别来无恙!今天可谓群贤毕至了!”

“于老二!好你这家伙!上次一别便没了踪影,你潜心匿迹到哪修练去了?今日又带来何佳作前来惊世骇俗!”

“见笑,哪有什么佳作,我见了都有点羞于见人!实在拿不出手,方才我倒是拜赏了兄的大作,真是功夫见长,笔法力透纸背,字字铿锵有力,非一般人能比!”

“于兄,你怎么也学会了敷衍奉承,溜须拍马!我今天来可不是听你这个的!我是让你找毛病的!”

“我这个人也不是言不由衷的人,事实如此!”

“行了,行了,这却不谈,我问你,你们于氏双雄怎么就见你一位啊?”

“我也不知道,我们兄弟多年没见面了我以为能在这展会上见上他一面,谁知……他肯定被什么事耽搁了……没办法只好晚间到他家去一趟了……咱们不谈这个……你也是来看这年轻人画作的?”

“是啊!你哥哥是评委,不用说自然很欣赏,你是画画的行家,你给评价一下吧?”

“要我说,这个年轻人画的确实不错!我在展馆外就听说他的画叫《古城黄昏》顾名思义那画面肯定有残照,古城墙,昏鸦等表现古城黄昏元素,但是让我没想到的是……在这大背景下,竟有一小块绿色生机盎然的菜园子,这好像与主题格格不如。初我百思不得其解,心想这不破坏整体画面的表现吗!但是感觉上还没有……这不能不说作者在比例关系上,如何恰到好处,是颇用些心思的,昏黄灰占了大部份画面,给古城披上了颓势上衣,让人压抑沉重,新绿为小苗染上了勃勃生机,让人感到一种希望寄托……好!就像鲁迅的小说结尾总是给人一点象征性的亮色……这样能给人许多余味,也会给人许多启示!让人去思考,不会一味消沉!这是作者良苦用心!”

“是吗,难得你于老二赞扬一个年轻人,想来画的确实不错!待某前去仔细观瞧。”

说着他来到画前,腰一掐欣赏起来,看着看着脸就不自觉的往前探,探的脸几乎要贴到那画上了,人们对他的奇怪表现有点不解,只见他还用鼻子嗅了嗅。

“怪呀?怎么有一股野味?像是新鲜的松蘑味!”

大家对他的话感到莫名其妙,以为他在开什么玩笑,没去理他。唯有盛烈盛祚相视而笑,但也不便说明原因,怕大家笑话。

“盛烈,要我是你,就在那断垣残壁下面画上几个蘑菇!那会更真实有情趣。”

“说的有道理!”盛烈暗暗称奇,不尽深深点了点头。心想蘑菇的味道能提醒了他,可为什么没提醒了我?看来捕捉生活能力还不如……

“不错,不错,确实不错!我是领略了!”他回过头来“文溥兄,你说呢?”

“的确不错,这幅画看去像是暮气沉沉,但又不失朝气蓬勃!妙!”

这时一个记者也前来拍照。镁光灯在画前一闪一闪的……

“咦?瑞林!你什么时候过来的?”郭大姐一看那记者,认识!正是她妹夫,新京时报记者。

“你不来我还想找你呢!”

“找我?什么事?”

“你就宣传报导他一下!”说着她把盛烈领了过来“他的画不错,人们对他的画评价很高!”

“行啊!是不错!我也听说了,我想好了,题目就叫《古城黄昏》的思考,怎么样?”

“记者思路就是快,那就看你这个大记者妙笔生花了!”

这时冲宵走了过来,不忘向妹夫开了一句玩笑。

“大姐夫真能开玩笑!……”停了一下他突然想到什么“对了,姐姐,姐夫,我这可不是开玩笑,我从那边过来发现有一个太太打扮的人,还跟着一个勤务兵,远远打量姐夫半天了……也不知怎么回事,一听大姐夫的名字……她就有点发愣……”

“这不奇怪,那是看你姐夫大近视眼长的漂亮呗!”大姐开了一句玩笑。

“大姐,我说的可是真的!不过……看样子像是认错人了!人已经走了!”

“真是的?那……那你说他干什么,天下认错人的事不有的是!”

“我就觉得奇怪!才和你说的!”

“你准备什么时候回去?”

“展会一完我就赶回去,那边还有事呢!”

“在这住几天呗,好不容易来一趟!?……什么事呀?这么忙!”

“有一个讲武堂出身的老将军死了,死因不明,引起社会关注,报社还要有后续报导!”

盛烈一听这话,立刻想到黄毛丫头说的那些话。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