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发个微信给神仙 > 232,关联

232,关联

“这有什么好看的?”在孔寒飞认真观看着假山上面所写的道家内容后,旁边的梁心怡在那里吐槽道。

孔寒飞看着一副受不了的梁心怡,只觉好笑道:“那是你头发长,见识短,而且我又没有叫你跟,是你自己非要过来的。”

“你不觉的佛道是封建迷信吗?”梁心怡突然很认真道。

“照你这么说,国家早就禁止佛道文化流传呢?可事实呢?而且你再想想,为什么佛道儒等文化一直从古代源远流长呢?”

“我就是那么一说,你不会想跟我长篇阔论吧?”

孔寒飞哦了一声,又把注意力放到了边上的道家文化上,那上面有提到一点,就是道家对儒家所提倡的礼乐仁义,为学修身等说法,表示了极大的蔑视,认为恰恰是这些东西悖乱了人们的心态。

他在想,也许这里面有文章也不一定,要不然的话,为什么寺庙里会出现儒道两家的文化呢?

另外,儒家的东西他是不太清楚,可是关于道家的东西,他还是懂的不少,因为之前他为了修习镜花水月时,有刻意去钻研佛法,顺带的,他就钻研了一下道家的文化。

记忆中,庄子发展了老子的观点,在庄子认为:“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在庄子看来,道往往被微小的成就隐蔽了起来,话也往往被漂亮的言辞隐蔽起来,于是就有了儒墨两家的是非之争。

如果各以所是而攻其所非,就不如以“以本然之明照之”。所谓本然之明,就是道的本来面目。而要恢复道的本来面目,就必须排除一切隐蔽大道的小成,亦即局部的、片面的知识和经验。

庄子又说:“去知与故,循天之理。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豫谋,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虚无怡淡,乃合天德。”

所谓的故,指事与物,引申为人的经验。他认为,人一旦有了智慧、知识和经验,就有了成心,有了成心,也就有了是非,而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

所以说:多知为败,混混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则是离之。

只有“去知与故”,才能够“循天之理”;只有“其神纯粹,才可以“合天德”,与“道”为一。

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这里的虚是对内心而言,静是对外物而言。因此,虚内,则精神洁净;静外,则无知无欲。如此这般之后,精神就会不受任何干扰,保持纯净,犹如一尘不染的大镜子,然后就可以直接照见大道了。

这也即是老子又一说法:“涤除玄鉴”。庄子同样也把“圣人之心”比作镜子。他说:“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庄子和老子一样,认为并非任何精神都可以遇道,只有绝对净化了的精神,才能做到这一点。

不过,庄子对此还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道”无所不在,它存在于百物之中,要精神之镜不反映万物是不可能的。因此,庄子主张:“圣人之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不将不迎,应而不藏”呢?庄子主张,以虚静来养神。他说:“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德之失。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无所于忤,虚之至也。不与物交,淡之至也。无所于逆,粹之至也。”

“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简言之,这就是虚怀若谷,清静专一,顺应自然。养神,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受到各种矛盾和喜怒哀乐的精神困扰。养神与养生是同样的道理,而且更强调人的精神状态,需要达到“无己”和“物我两忘”的境界。

由此不难看到,以虚静来养神,固然包含超脱于现实世界的意思,但精神世界的自由,首先是“惟神是守”,是“顺事而不滞于物,冥情而不撄于天”。单纯强调超越、超脱、超然,不抓住虚静之本,就仍然会“滞于物”,而难以“胜物而不伤”。

虚静是为了养神,养神又是为了修养身心而与“道”合一。这样,养神实际上是作为“虚静”与体“道”之间的中介环节而存在的。虚静以养神,其实是精神的净化过程。

道家的虚静说,就是要人为地排除一切干扰,消除一切矛盾,在所有方面都要求和谐。虚静说的本质,说到底,就是一种要求“以天合天”,以“和”致“和”的审美心态,亦即以和谐的心态来创造和谐之美。

孔寒飞思潮起伏中,突然间,他整个人不由为之一顿,因为他赫然想到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这寺庙里的道家与儒家文化为什么会存在,会不会是曾经有什么高人在这个寺庙里悟佛,然后其刻下了这些东西,为的就是给后人一个提示?

想到这里,孔寒飞对于这座古寺充满了好奇,接下来,他并没有再停驻,而是带着梁心怡在整个寺庙内游逛了起来。

寺庙真的很大,又分很多区。最重要的自然是主殿堂,其次的话,就是静禅室,据说那里是让寺庙的人静坐悟禅用的。

再有就是藏经阁,里面有着很多经书,当然了,老的经书已经没有了,有的只是一些现代版本的经书!

另外有一个静隐湖,周边的景色很美,算是一个风光之地。

还有一个伙房,那连接着一条澉澉的山中小溪。

另外还有一个石砖辅地的广场,有着不少佛像。

相对来说,有一个地方是孔寒飞比较感兴趣的,那就是练功堂。

这个地方据说是用来给寺庙的僧人练功的地方,孔寒飞现在便是在逛了一大圈寺庙的风景后,来到了这个在他认为最重要的地方!(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