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洪荒密码 > 第六章 寻找巨人国 三

第六章 寻找巨人国 三

姬胡12岁承继天子大位,执政的十七年先致力于驱逐来犯周王朝的异族,后全力以赴企盼通过革新,实现王室中兴。但事与愿违,在他年富力强欲大展鸿图时,却走上了流亡之路。他被逐岀王城时,太子姬静刚满3岁,次子姬余臣尚在襁褓之中。

天下失去了共主,作为王城的丰镐二京全面戒严。

王室辅政大臣分为守旧派和革新派,展开了对峙。由于守旧派散布改新派要征收公众田产,加重公众赋税的言论,革新派遭到了声讨和攻击。局势瞬息幻变,守旧派彻底铲除异己,完全把持了朝政。

常言道,天下不可一日无主。守旧派们不可能迎回姬胡重掌天下,也不可能罗列罪状罢免姬胡,拥立姬静成为新天子。因为这样一来,参与放逐姬胡的守旧派怎么也洗不脫以下犯上的罪名。思来想去,守旧派们串通一气,决定以维护王室秩序,恪守祖制,遵从礼法为名,走联合执政的道路。

于是,共和制度产生了。群臣们每天聚在朝堂上联合处理王室各项事务,而天子大位整整空了14年。

姬胡在忧郁中病逝于流放地后,守旧派们以加官晋爵为筹码,与17岁的太子姬静达成协议,废止联合执政,拥戴姬静成为周王朝十一代天子。

姬静即位之后,所做的第-件事,就是赏赐群臣,同时,新册封了一批诸侯。他没有去吊唁父亲,也没有把父亲的灵杦迎回丰京的王室墓地安葬。因此,姬胡作为流亡天子,死后只能被草草埋葬在异乡。

周王室的尚武精神继续在姬静身上发扬光大。驱逐异族的战争连年持续。在武力威慑下,一贯与周王朝抵触的楚国放弃了自封的王号,一些多年不朝贡王室的诸侯,也先后到王城向姬静表示效忠。

然而,驱逐异族的战争并非所向披靡。在争夺肥沃土地的千亩之战中,王室军队又一次遭遇惨败。以至无力再向异族发动进攻,唯有防御。

姬静在攘外的战争中获得了诸侯们的-致支持。可一旦他想改观内政,便受到上上下下的抵触。连普查王朝人口的工作,都无法深入展开。只因方方面面都涉及到贪污腐化。

由于姬静不顾礼法规定,依个人喜好违背嫡长子即位的宗法制度,擅自立鲁国新君,引发了鲁国内乱。在争夺君位的过程中,邾国国君邾颜率兵参与,其后被姬静派兵平定鲁国暴乱后处死。

邾国本是一个四等子爵小诸侯国,却因邾颜的死受到天下各诸侯国的瞩目。个中缘由在于邾颜的妻子盈氏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绝色美妇。

邾颜身首异地后,盈氏拒绝了诸国公子王孙的追求,又公开声称天下有谁能为她的亡夫报仇,她就以身相许。

不久,姬静在秋季狩猎时,被人施放暗箭暗杀于猎场,凶手不知所踪。可是姬静竟然在王室禁地被弑,其中肯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阴谋。因为弑君,按礼法是要被诛灭九族的弥天大罪。然而这桩王室惨案最后归咎为冤死的鬼魂向姬静索命,不了了之。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姬静被谋杀与盈氏的赌咒发誓有关。后来,盈氏嫁给了邾颜的弟弟邾叔术,再次成为邾国王后,终老于邾国。

姬胡与姬静用不同的方式振兴王室,可一个被流放,另一个被暗杀。在血雨腥风的岁月里,纵便是权倾天下的天子都不能保全自身,何况如蝼蚁的平民百姓呢?

姬静遇难后,他年仅13岁的太子姬宫涅承继大位,成为周王朝的十二代王。

姬宫涅执政时,关中地区连年大旱,又爆发了大地震。王室忙于赈灾,无暇顾及捍卫边境事务。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一贯被王室排斥在外的异族作为游牧民族,居无定所,每逢天灾必侵扰王室,靠抢夺掠劫以求生存。

西申国作为姜氏诸侯国,邻近王城,长期以来作为捍卫王室的屏障,在西方拥有极大的势力。为异族所惧。西申国历任国君享有方伯称号,并且连年与王窒通婚,位高权重。因此,因种姓制洐生的宗法制下,除了姬姓诸侯外,姜姓诸侯最为荣耀。

相传姜氏一族的始祖为神农氏炎帝,自诩为黄帝后裔的姬姓一族因与姜姓长期通婚,久而久之,后世便泡制岀中华民族乃炎黄子孙以示正统。

到了姬宫涅这一代,姜姬仍联姻。他的母亲来自于西申国,妻子也来自于西申国。

姬氏为王,姜氏为后,似乎是周王室从创建那天起一成不变的规律。

然而,姬宫涅打破了这个规律。在他21岁加冕独力执政后,打破祖制,废黜了王后和太子姬宜臼。另立妃子褒姒为后,册立褒姒所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这样一来,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礼法规律遭到了侵犯。

被废黜的申后带着年幼的儿子满怀屈辱地回到了娘家。她的失宠成了诸姜诸侯的耻辱。

早年姬宫涅的祖父周夷王处死了不听号令,妄自尊大的齐国国君姜不辰,就是有感于诸姜诸侯的势力日趋庞大。

诸姜诸侯的封国多比邻周王朝边境,为此西申国、齐国等国君都拥有方伯称号,作为封疆大吏雄踞一方。

女儿的失宠导致西申侯在王室中失势。加上多年来他对异族多采取怀柔政策安抚,少动用武力血腥镇压,所以有通敌之嫌。若王室深究,则有覆国之危。皆因西申国几百年来,不仅与周王室通婚,也同样与异族通婚。附庸于西申国的小国秦国,就是西申国与异族通婚化解战争的恩怨衍生的国家。

西申国镇守西域,不仅捍卫着王室的安危,也牵制着王室的发展。如此,姬宫涅废黜王后和太子的举动,无异于释放了一个危险的信号。那就是当今天子意欲削弱和摆脱诸姜诸侯在王室中的势力,而非因妻妾争宠这种俗事而意气用事。

思前想后,西申侯决定在王室出手铲除诸姜势力之前,孤注一掷先下手为强。他暗中联系了鄫国、许国等姜姓诸侯国,又和异族部落首领进行了串通,调兵遣将,决意突袭王城。

而姬宫涅对西申侯的反叛计划一无所知。他也不会料到视为母舅之国、近在咫尺的西申国会向王室举起屠刀。

关于这一段历史,在后世中流传的作为茶余酒后的故事是姬宫涅烽火戏诸侯。故事的大意是姬宫涅继位时,关中一带发生大地震,加以连年旱灾,使民众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政局不稳,生产凋敝,国力衰竭。姬宫涅不思挽救周朝于危亡,奋发图强,反而重用佞臣虢石父,盘剥百姓,激化了阶级矛盾;又对外攻伐西方异族犬戎而大败。

姬宫涅是个荒淫无道的昏君,不爱江山爱美人。他宠幸妃子褒姒,一味过起荒淫奢侈的生活。褒姒虽然生得艳如桃李,却冷若冰霜,自进宫以来从来没有笑过一次,姬宫涅竟然悬赏求计,谁能引得褒姒一笑,赏金千两。而褒姒却始终吝啬笑容。后来佞臣虢石父献上了烽火戏诸侯这一计。

西周为了防备犬戎的侵扰,在镐京附近的骊山一带修筑了20多座烽火台。一旦犬戎进袭,首先发现的哨兵立刻在台上点燃烽火,邻近烽火台也相继点火,向附近的诸侯报警。诸侯见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难,必须起兵勤王,赶来救驾。虢石父献计令烽火台平白无故点起烽火,招引诸侯带兵争先恐后前来,以此逗引褒姒发笑。

昏庸的姬宫涅采纳了虢石父的建议,马上带著褒姒登上骊山烽火台,命令守兵点燃烽火。诸侯一见警报,果然带领本部兵马急速赶来。 到了骊山脚下,却不见有半个犬戎兵,只见姬宫涅和褒姒高坐台上饮酒作乐。姬宫涅派人对诸侯说没有什么事,要大家回去。诸侯们始知被戏弄,怀怨而回。褒姒见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好玩得很,禁不住嫣然一笑。姬宫涅大喜,立刻赏虢石父千金。

不久,姬宫涅干脆废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下令废去宜臼舅舅申侯的爵位,还准备出兵攻伐他。申侯被逼联合西方的犬戎,先发制人,大举进攻镐京。姬宫涅急忙命令烽火台点燃烽火。诸侯们因上次受了愚弄,这次都不再带兵前来救驾了。镐京守兵本就怨恨姬宫涅昏庸,不满将领经常克扣粮饷,这时也都不愿效命,在勉强招架了一阵以后,一哄而散,犬戎兵马蜂拥入城,姬宫涅带著褒姒、伯服,仓皇从后门逃出,奔往骊山。途中,他再次命令点燃烽火。烽烟虽直透九霄,还是不见诸侯救兵前来。犬戎兵紧紧追逼,姬宫涅的左右在一路上也纷纷逃散,只剩下100余人逃进了骊宫。姬宫涅采纳臣下的意见,命令放火焚烧前宫门,以迷惑犬戎兵,自己则从后宫门逃走。逃不多远,犬戎兵又追了上来,一阵乱杀,只剩下姬宫涅、褒姒和伯服三人。他们早已被吓得瘫痪在车中。犬戎兵见姬宫涅穿戴著天子的服饰,知道就是周天子,就当场将他砍死。又从褒姒手中抢过太子伯服,一刀将他杀死,只留下褒姒一人做了俘虏。至此,西周宣告灭亡。

在这个故事中,姬宫涅活脱脫就是一个昏庸无道、荒诞不经,失信于天下的暴君。

但是掀开历史的面纱,被戏弄的未必是诸侯,被愚弄的倒的的确确是盲从的后人。(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