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洪荒密码 > 第十二集[三]

第十二集[三]

程宿揉了揉脸:“历史上爆发的最可怕的天灾,确实就是大干旱。这类灾难导致的饥荒延续时间最长,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而且还会引发蝗灾和鼠疫,匪患叠生,兵荒马乱。赤地千里,遍野死尸是比地狱还可怖的景象。”

胖子咧了一下嘴:“所谓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凡发生大规模的干旱,就预示着火山爆发、大地震和大洪水会接踵而来。老子不相信谁能感天动地,拯救苍生。但向天地神灵下拜乞求消灾祈福的游戏,人类乐此不疲地玩了几千年。自然界的生物中,也唯有人类会在灾难降临时不积极进行自救,却把自己的生死祸福托付给苍天和形形*的神祇了。”

徐允瑭点头:“我同意胖子的观点。我觉得按照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自然界发生的极大多数灾难,可以归类为地球在运转中进行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由此催生的人祸,才会借天灾蛊惑人心,吹嘘谁英明神武,谁残暴不仁。于是,对于圣君的颂扬和昏君的贬损,成了人类文明史上最显著的特征。我记得有人说过,屠刀之下,焉有仁慈和公义?”

“乞雨之类的仪式,在今天看来荒诞不经。可是祭祀文明在华夏文明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在遥远的年代,神技、傩术、巫咒、鬼符和仙法,是引领人类趋吉避凶、消灾免难的生存指南。并由此产生了音乐、歌舞、雕刻、绘画等一切艺术形式。但经过时代的演变,有很多超能力的形式失传和湮灭了。到了汉代,道教的产生,承袭了少部分巫鬼文明遗存的方法,因此大放异彩。魏晋时又有少部分傩仙文明复苏,由此产生了玄学,并将艺术文化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切都不能轻易否定。”南斐十分平静,“承袭上古文明的载体,直至今日还反映在俗称阴历的黄历之上,指导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尽管其中渗杂了太多后世添加的糟粕,可华夏文明在远古时的辉煌灿烂由此可见一斑。而巫鬼文明经过后世综合之后,演变为草堂文化所承袭的厌劾、祈请、养生、隐修、炼金、精耕、驷猎等形式,而反映在道教的宗教活动上,则转变为药、咒、符、印等方式。具体又分为拔除、升天、视鬼、降神、占卜、活祭、死祭、上解、下解、祝移、解土、驱疫、吉颂、黑诅、乞雨、止水、止雨、降风、逐雾、喜诅、恶蛊、媚道、孕穗、往生、丹鼎、归真等。可惜这些源自上古的技艺,除了医道的精髄尚遗少许存世之外,其他的逐渐失传和隐遁了。至今道观庙宇塔楼供奉的镀了金身的塑像,再也无法保佑为了私欲在袅袅香烟中下跪叩头的信徒。”

田蕊微微点头:“山水犹存,而物是人非。”

一衍一脸好奇:“如果神技、傩术、巫咒、鬼符和仙法在上古时期真能呼风唤雨,又能排山倒海,为何反而在后世没落了呢?”

柯珂眨了眨眼:“社会体系的转变是很致命的原因。母系氏族社会倡导的公允被父系氏族社会追求的私利所颠覆,造成了世俗王权的恶腐。篡改了文明意志,沉渣浮动,灵性便逐渐在世俗社会荡然无存了。”

桦岛弘一表示赞同:“确实。”

“我有一个疑惑,按照南先生讲诉的传说,那名叫献的女巫真有那么大利力命尧向上天忏悔自己的过失吗?”莉娜抿了抿嘴,“巫的权力在上古时是否至高无上?”

“在上古时期,属于东方原旨宗教的分工十分明确。女巫和女傩专门负责和鬼神沟通,祭祀山水,调整天地经纬,维系天下平衡。属于从属地位的男觋一方面负责侍奉女巫或女傩,另一方面承担治病救人的工作。”南斐抽了一口香烟,“大抵女巫的权力在商朝末期才逐渐旁落。商朝末代君主子受挑战神权,大肆残杀女巫,才是商朝沦亡的真正原因。女巫的权势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才被世俗王权彻底剥夺。但是在民间,尤其在长江以南地区的乡镇村落,女巫的势力一直没有消失。”

“南先生,”索菲娅表情凝重,“大肆残杀女巫的血腥事件到了中世纪仍在西方发生。教会趁黑死病在西方社会蔓延,污蔑女巫,大开杀戒,试图催毁一切古老的原旨宗教,实现天主教唯我独尊的局面。由此我想到一个问题,从古老的灵知体系上来说,与鬼神交通其实是女性具有的特质。前面南先生也谈过上古时由女性主导和主宰人类社会的问题,而男性属于从属地位。甚至不经女性应允和命令,男性登临祭坛被视为是对神灵的亵渎。因此,被教会视为异端残杀的女巫,或被教会认为是被恶魔附身的女性,是否才真正是具备与鬼神勾通的人?而宣称充当灵媒,传播和执行神灵旨意的所有践踏祭坛的男性,是否反而才是扭曲神灵意志的罪魁祸首?这种现象存在于至今还存在的所有普世宗教。”

黛西倒吸了一口冷气:“索菲娅小姐,你提出的问题比质疑上帝是否存在还尖锐。”

“我倒觉得,女性能孕育生命,感宫上比男性敏锐是不可辨驳的特性。但是男权社会几千年来一贯都在打压女性所具备的一切优势。从宗派主义的角度上说,源自东方的所有宗教在后世的传播中,都笼统地宣称造物主和创世神祗没有性别之分,却又暗示所有至高无上的神灵,神格上都是男性。我认为人类文明走上畸形的轨迹,恰恰是从篡改和颠覆原旨宗教开始。可宣称君权神授和鼓吹政教合一,不是今天讨论的主题。”紫月偏头看着南斐,“南先生,请继续讲解关于尧时代的历史。”

南斐调整了一下思绪:“刚才提到尧因乞雨,促成了天下十三州联盟抗旱。然而仅仅下一场雨便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大干旱导致的*。为了生存,尧部落只有离开黄土高原,从中原顺黄河和淮河向南方迁徙。这一路径从常识上说是求生的最好选择。因为黄河、淮河上中游区域在普遍遭遇干旱的前提条件下,位于黄河、淮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的雷泽区域,因水往低处流的缘故,受灾的程度不是太严重。可是迁徙并不顺利,因为有许多部落拒绝接收难民。怎样才能让盘踞于古太湖流域的部落,在不引发战争的境况下接纳并安置成千上万颠沛流离的难民呢?尧经过深思熟虑,采用政治联姻的方式,将自己的两个女儿许配给了江南最大的九黎部落的大首领舜。”他把烟头抛入烟灰缸,“部落与部落之间联姻,是自上古以来维系和平,互利互惠的最佳方式。这种形式在华夏文明的传承中,大到氏族和部族,小到宗族和家族,普遍存在。但是尧部落和舜部落的这次联姻有些特别,关键就在于尧有了一个天下十三州盟主的称号。于是这段联姻在后世被儒家拼命鼓吹为尧身居高位,但因心系天下万民,所以四处寻访贤者让贤的所谓禅让故事。历史以来,身居高位的统治者除非地位岌岌可危,才会迫不得已交出手中的权力。为此,儒家粉饰的禅让,把尧粉饰成一个吃饱了撑着四处求人接受权威和富贵的疯癫老头,反而置万千流民的生死于不顾,贬损了尧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所取到的积极作用。”

陆小羽点头:“南先生的看法很中肯。”

“对于舜,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把他泡制成一个大孝子。编造了一个受尽后母*和同父异母弟妹欺凌仍尽孝的贤者形象,借以标榜百善孝为先的所谓美德。这类故事把舜形容为一个耕作的憨厚农夫,至于他的出处,却竭力掩饰。这是为什么呢?”南斐喝了一口茶,“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舜是蚩尤的直系后裔。他所领导的群落,正是在历史上一再被抵毁的九黎氏族和三苗氏族。近现代的学者把舜统领的部落称之为东夷集团,可是始终没有点破舜是吴人的身份。虽然很多文献提到舜,都将他称之为‘虞舜’。”

徐允瑭若有所思:“在江南地带,‘虞’ 和‘吴’ 的意思相同。”

“九夷十蛮是夏朝中后期实施诸侯制度后,夏商周三朝统治者对不归顺的东方、东南方、南方和中南半岛的氏族与部族蔑视性的称呼。在长达1600多年的岁月里,江南的历史没有在所谓的正史里有所记载。因此舜的出处模糊不清,也在情理之中。”南斐笑了笑,“我曾经以常熟虞山为中心,在张家港、无锡和苏州之间来回奔波,指望能发现尧舜时期的一些遗迹。最终,我在苏州相城坊间打听到先有灵音观,才有玄妙观,最后才有苏州城的传说,从时间节点上打破了春越争霸是江南历史开端的瓶颈。然后我在位于南浔古镇旁边的震泽古镇,搜寻到了徐国建立于夏朝初期并与夏朝抗衡的蛛丝马迹。随后,我终于在位于苏州吴中区的旺山听到了更悠久的传说。这个传说讲的是在尧舜时期,天下大旱之后爆发了滔天大洪水,吴人逃到了尧峰山的叆叇峻避祸,才免于灭顶之灾。这个地方濒临太湖,所以我认为坊间世代相传的传说,具有真实性。常熟自古被称为鱼米之乡。在大灾难没有发生之前,舜会不会就在虞山脚下生活呢?”(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