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 第二章

第二章

以后的情况,曹雪序写得很巧妙。王夫人没去,但是那个张道士却在贾母面前给贾宝玉提亲了。提亲以后,贾母就当着大家表态了。在场的最重要的一个人物是谁呢?薛姨妈。前面写了,贾母点名说薛姨妈得去,薛姨妈去了,在那儿乖乖听着。虽然她是个亲戚,但是人家是贾府宝塔尖上的人物,老祖宗,她讲话得注意听。贾母的话都是“黑话”,话里有话。读《红楼梦》,读不懂贾母这些话,那真是白读了。

贾母怎么说的呀?

前面她说:“上回有个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再定吧!”这个话很厉害,等于当众宣布元妃的指婚无效:你不是借着端午节颁赐节礼,在那儿拿主意了吗?你觉得你这个弟弟跟那个表妹是天作之合,一个戴金锁,一个戴玉,所以颁给他们的节礼也完全一样,就像他们是未婚夫、未婚妻那样,可我偏要说,现在宝玉还小,等再大一大再定吧,就是要让你的指婚不算数。贾母还故意搬出一个和尚一一因为王夫人.薛姨妈总在造舆论,说有个和尚如何预言了“金玉姻缘”,贾母的意思就是:你们有和尚预言,我这儿也有和尚预言,在这一点上,咱们起码是打个平手。

贾母接着说:“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有的读者就糊涂了,说闹了半天,贾母不主张在子女的婚配问题上讲究家业根基,不富贵也行?但贾母的这句话,是在特定的场合,当着特定的人,表达一个特定的意思。她就知道薛姨妈、王夫人一天到晚在“金玉姻缘”上打着主意:你们不就是嫌林黛玉穷吗?嫌林黛玉没有根基吗?你们不就是怕成就“木石姻缘”吗?现在我就把话说清楚了。她表面上是跟张道士说,实际上是敲山震虎,说给薛姨妈这些人听。“不管她根基富贵”,“模样配的上就好”。那林黛玉的模样,根据书里面的描绘(我专门有一讲要讲她的模样I那是没得挑的。而且这句话也很厉害,叫做“你来告诉我”^跟张道士说,来告诉她,意思就是说:关于宝玉的婚事,谁都别插嘴,你们有了消息,就来告诉我,由我来决定。在宝玉的婚事问题上,贾母绝不放权,她要独裁,这是她的一个坚定的态度。

然后,贾母又说:“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也罢了。”这是什么意思?林黛玉虽然没有得到她父亲的遗产,但是贾母有梯己钱,她要拿出来,她是林黛玉的经济上的后盾,是靠山。她有钱,给林黛玉几两银子,对她来说很容易,她不能允许王夫人、薛姨妈在那儿唧唧喳喳,表面上跟她微笑,其实是微笑战斗。封建家族经常是这样,在温情脉脉的面纱下面,其实都是几颗狰狞的心在那儿互相恶斗,就是为了争夺家族中的权势。贾母是个聪明人,所以这句话说得挺厉害。

曹雪芹笔下的四大家族,互通有无,互结姻缘。身为贾家“金字塔尖”的贾母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由于自己最疼爱、喜欢林黛玉这个外孙女,因此衷心希望贾宝玉与林黛玉能够最终走到一起。尽管林黛玉没有继承父亲的遗产,也就是没有了所谓的富贵根基,但是贾母却心甘情愿地成为了她最大的后盾。如果要讲富贵根基,林黛玉的靠山贾母就是最大的富贵根基。

那么,在《红楼梦》的文本之中,会有贾母要把她的梯己钱给林黛玉的具体描写吗?林黛玉没能继承的那笔遗产,又究竟到哪里去了呢?

贾母要把她的梯己钱给林黛玉,这个书里面有很明确的交代。在第五十五回,写王熙凤和平儿私下里议论府里面的事,这个时候,王熙凤和平儿就“沙场秋点兵”,扳着手指头数府里面这些公子、小姐还有哪些事没完,需要怎么花钱。凤姐就说:“宝玉和林姑娘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王熙凤她是很明白这一点的。我们通过书里的描写应该能感觉到,虽然荣国府的主人是贾政和王夫人,住在以荣禧堂为主的这样一个中轴线上的主建筑群里面,贾母住在中轴线主建筑群西边的一个大院子里面,但是贾母在经济上有相对的独立性。贾母非常富有,有很多的梯己钱(就是私房钱以至于书中后来描写到官中缺钱^所谓“官中”,在《红楼梦》里多次出现,指的是荣国府的总账房。一个府里的事务管理机构,特别是它的财务中心,叫官中,很多花销要从官中支领,或者是事先垫付再到官中去报销^王熙凤就很清楚,她对平儿说,宝玉和黛玉结婚的时候〖按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两个人物,尤其是宝玉,居然用不着官中,居然用不着荣国府的那个财务中心出钱〉,贾母自己就会包揽下来,自有梯己钱给他们办事,贾母很有钱。所以,林黛玉虽然在贾府里确实没有自己的经济根基,但是贾母对她在经济上是要包揽到底的。这一点也是我们读《红楼梦》时必须读懂的。

贾母在清虚观对大家所说的那一番话,表面上是回答张道士的提亲,实际上是说给薛姨妈等人听,让该懂的人懂得她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和婚姻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基本立场。所以说,贾母说不管她根基富贵,这句话是虚晃一枪,她是针对“金玉姻缘”来说的,针对薛家特别富有而林黛玉没能得到她父亲的遗产来说的,并不意味着四大家族(特别是贾府〉在婚配问题上居然可以不管对方的根基,不是这样的。

在第七十回,有一句话曹雪芹写得很明白,绝不是赘文闲笔:“偏近日王子腾之女许与保龄侯之子为妻,凤姐又忙着张罗。”这就是四大家族婚配的普遍状态,王家和史家又结了一门亲。

那么,有的人一定会问了:贾母既然那么关爱林黛玉,她怎么不去为林黛玉争得林如海的大笔遗产呢?

以《红楼梦》那个时代的道德与行为规范而言,贾母尽管是整个贾家的老祖宗,辈分最高,但林氏是他姓别族,况且贾敏已经死去,对于林如海家族的内部事务,她不便过问,也无权过问。另外,有着相当殷实的经济基础的贾母也可能并不在乎林黛玉是否继承了多少遗产,她是甘愿为自己的外孙女的婚事埋单的。

但我们不能不“打破砂锅璺到底”,探究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那就是,林如海应该分给林黛玉的遗产究竟跑到哪里去了?在《红楼梦》的文本之中能找到什么线索吗?

我要提醒大家,注意书中的一些有关贾琏的文字。为什么?因为林如海病重以后,是贾琏带着林黛玉去扬州探视的,后来林如海去世了,又是贾琏带着林黛玉把林如海的灵柩护送回原籍苏州。第十六回写到:“林如海已葬入祖坟了,诸事停妥,贾琏方进京的。”所谓“诸事停妥”,当然包括贾琏以监护人身份争到了林黛玉的遗产这件事。

贾琏是荣国府的总管,财务方面的事他当然把得很紧。林如海的遗产中林黛玉应得的那一份,应该全部折合成了银子,按当时的规矩,带回以后他应该交给荣国府的总账房保存,等到林黛玉出嫁的时候,作为她的嫁妆提取出来。而且,林黛玉大一些以后,如果自己知道有这笔遗产,即使自己没出嫁,有需要时应该也可以提取。但是,从书中后来的描写来看,林黛玉应得的这笔遗产竟化为了乌有。不仅林黛玉觉得自己一无所有,贾母也知道她的这个外孙女没有了富贵根基。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从第十六回往下看,就会发现贾琏带着林黛玉从苏州回来以后,很快遇到了一桩大事,就是贾府为了迎接贾元春省亲,斥巨资兴建了大观园。元春省亲的时候一再地叹息“奢华过费”,“以后不可太奢,此皆过分之极”。第五十三回,还通过贾蓉之**代:“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再省一回亲,只怕就净穷了。”历来都有一些读者感觉到,林黛玉应得的那份遗产肯定是在兴建大观园的时候被贾府挪用了。林黛玉自己对此混沌无知,贾母应该是知道的。但因为元妃省亲一事关乎整个家族的根本利益,贾母对此也就予以了容忍。好在贾母自己有很多梯己钱,黛玉出嫁的嫁妆,她是能包下来并且能保证高标准的。

那么,林黛玉应得的遗产全部都挪用于兴建大观园了吗?当然不是。贾琏既然经手此事,必然从中贪污。

第十六回写贾琏从苏州回来,平儿私下里有一句话说他:“我们二爷那脾气,油锅里钱还要找回来呢!”又写到贾琏听说贾珍派贾蔷去姑苏采买戏子,公然笑道:“这个事虽不算甚大,里头大有藏掖的。”“藏掖”就是暗中贪污的意思。这些笔墨其实都在向读者暗示,从苏州携林如海的大笔遗产到贾府的贾琏是一定要从中侵吞的。

那么,在《红楼梦》前八十回的文本里,有没有一处地方,由贾琏自己把他侵吞林黛玉应得的遗产的事情逗漏出来呢?我认为是有的。

在第七十二回里面,贾琏和王熙凤就说了好多有关银钱的话,两个人有很多金钱上的讨论,而且剑拔弩张,都说了一些难听的话,特别是王熙凤。王熙凤在气势上一贯压过贾琏,甚至于说了一些丑话,什么“把太太跟我的嫁妆细细看看,比一比你们的,那一样是配不上的”“把我王家的地缝子扫一扫,就彀你们过一辈子了”之类的话。这一回重点写了很多经济上的事情,也写到官中的流动资金不够了,因为贾琏是财务中心的一个主管,他管整个荣国府的事务,财务中心是他重点要管的一个部门,就向鸳鸯去借当,说把贾母的金银大家伙偷运出一箱子来先拿去当掉。又写到了宫里面的太监跑到他们家来敲诈勒索。这个时候,贾琏说不过王熙凤,于是就用一句话收场,一句什么话呢?这句话很重要,他说:“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这句话可不是随便写上的!从七十回往前倒一捌,贾琏在什么情况下有可能获得二百万两银子?有的古本,可能抄手觉得三二百万这个数字太大了,所以就把这句话写成是三二万,觉得三二万也不少呀。请注意贾琏的口气,“这会子”是相对于“那会子”而言的,“那会子”是哪会子?就应该是他陪林黛玉到扬州,先是探视林如海的病,后来林如海就死掉了那会儿。那个时候,林黛玉还是个小姑娘,有可能去为自己争遗产吗?不可能。贾琏可是个成年人,一定会据理力争,对方也没有道理不给。贾琏把这些银子拿回来之后,有可能形式上往官中交了一点,其它的就和王熙凤私吞了。

所以,林黛玉是一个很悲苦的人,她的遗产,她应得的遗产,是被人侵吞的。

讨论到这儿,可能有“红迷”朋友要问我一个问题了,说你说这个贾母,她特别主张贾宝玉娶林黛玉,可是他们俩是姑表兄妹呀!即使在封建社会,在那个时代,也不允许,或者说不提倡姑表兄妹结婚哪!这血缘太近了呀!血缘这么近,要生傻孩子的呀!人们通过世代的婚配,早已得出了优生的原则和理念,怎么会写成这个样子呢?曹雪芹那么一个伟大的作家,那么聪明的一个人,他怎么在血缘上把林黛玉写得跟贾宝玉这么近呢?这就是我下一讲需要跟大家共同研究的,就是林黛玉的血缘之谜。

林黛玉血缘之谜

上一讲中提到,林如海因病离开了人世,留下巨额家产,林黛玉虽身为独女,却未得半点遗产,她来到贾家,成为荣国府里一个没有经济根基的寄食者。在荣国府里,她惟一的知己就是贾宝玉。她对贾宝玉爱得真诚,爱得执着,贾宝玉也对她爱人肺腑。可是,面对宝、黛之间的爱情,我们不能理解的是,曹雪芹这样一位天才作家,为什么要写一对血缘如此接近的人物彼此相爱?曹雪芹的“真事隐”究竟隐藏了什么?这一讲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根据书里对人物关系的设计,贾宝玉和林黛玉是姑表兄妹,也就是说一家人中,哥哥的儿子和妹妹的女儿相恋。而且我在上一讲还分析出,贾母是主张他们两个结婚的。这有点奇怪。不要说现代社会姑表兄妹不能结婚,就是在过去姑表兄妹结婚也是一种禁忌,因为从优生学的角度来讲,这种婚姻会产生很糟糕的结果,会生傻孩子。但是曹雪序居然就这么写,这是为什么?要解答这一问题,就必须把握《红楼梦》这部小说在写作上的一个基本原则。

我曾反复强调我个人的一个基本看法,就是《红楼梦》这部小说带有自传性、自叙性、家族史的特色,它的许多人物都是有生活原型的;它在艺术上的基本宗旨,是“真事隐”、“假语存”,就是把真事隐藏起来,隐藏到假设的小说的叙述当中,但是它的目的还是要保存它不得不倾诉的真事儿。这是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把这一点搞通,我提出的这个问题就比较容易得到一个清楚的答案。

宝玉和黛玉这两个艺术形象虽然被设定为姑表兄妹,但是在真实的生活里,这两个角色的生活原型真的是血缘那么亲近的姑表兄妹吗?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了解贾母这个人物的原型。在《红楼梦》一书的人物当中,曹雪芹把贾母设定为贾府的老祖宗。那么,在真实生活中贾母的原型会是谁呢?

贾母的生活原型是康熙朝苏州织造李煦的一个妹妹。她嫁给了康熙朝江宁织造曹寅,是曹寅的正妻,因此贾母这个角色就是根据生活当中的这样一个真实人物来加以发挥的。当然,写到小说里面,因为它是“假语存”,所以曹雪芹对这个人物进行了艺术加工,进行了艺术升华,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形象。

这个真实生活当中嫁给曹寅的李氏,遭遇是非常奇怪的。一开始呢,她应该很幸福,因为她的哥哥是苏州织造,她的丈夫是江宁(南京)织造。这两个织造,还有一个杭州织造,是康熙皇帝在江南的耳目,很受皇帝的宠爱、重用和信任。但是李氏很不幸,就在享受这样荣华富贵的生活的时候,她的丈夫曹寅得了拒疾。治疟疾需要一种进口的药叫金鸡纳霜。有人要问,那个时代有这个东西吗?是有的。皇宫里有,这是在清宫档案里有明确记载的。康熙皇帝听到奏报以后非常着急,立刻把宫里的金鸡纳霜由飞马一站不停地送往南京。但是曹寅没有等到金鸡纳霜来救命就一命呜呼了,李氏成了一个寡妇,很不幸。

康熙皇帝对曹家好得不能再好了,讲出来好多人都不信,但是他对曹家就那么好。为什么?曹寅的母亲孙氏曾经是康熙皇帝的保母。康熙皇帝小的时候不是在他自己的母亲身边长大的,而是在孙氏的身边长大的。孙氏自己的儿子,就是曹寅,打小就陪着康熙皇帝一起读书,康熙登基之后他又是康熙的近身侍卫。后来康熙就给他安排了一个肥缺^到南京担任江宁织造。用现在的北京话来说,康熙和曹寅就是“发小”,感情特别深厚。那么曹寅死了以后,这江宁织造由谁来当呢?根据康熙帝以前清朝的皇家游戏规则,像织造这样的内务府官吏,是不能够世袭的一一不能说你老爸是一个织造,他死了,你这个儿子就当织造,没这个道理,一定要换人。但是皇帝可以不遵守之前的游戏规则。康熙皇帝对曹寅太好了,他就做主,曹寅死了,有没有儿子?有儿子,就让他儿子接着当这个江宁织造,这个儿子就是曹颙。

曹颙又当了江宁制造,这不挺好吗?可是呢,天公不作美,不几年,曹颗又得病了,又治不好,也死了。李氏还有没有儿子呢?没有了。她先死了丈夫,又死了亲儿子,变得孤苦伶仃了。

康熙皇帝由于和曹寅感情很深,所以对李氏这样一个未亡人关怀备至,又由于李氏是苏州织造李煦的妹妹,康熙对李煦也是宠爱有加。康熙就命令李煦:曹寅的儿子不是也死了吗?但我还是要让曹寅他们家当江宁织造,你去到曹寅的侄子里面去给我选一个奏报上来,过继给李氏,接着当江宁织造。后来李煦就给康熙上了奏折,推荐了曹寅的一个侄子,即曹俯。因此我们应该知道,曹俯是过继给李氏的,不是一个血缘上的亲儿子,是一个有着过继关系的儿子。曹俯转化到小说里面构成的艺术形象,就是贾政。周汝昌先生对此有很深人的考证。

曹雪芹把贾政设计成贾母的亲儿子出现在《红楼梦》的文本当中,他的生活原型其实是曹俯,在真实的生活里,这母子二人并无直接的血缘关系。我们阅读《红楼梦》文本时会发现,贾母是有两个儿子的,如果书中贾母的二儿子贾政的生活原型是曹俯的话,那么,书中大儿子贾赦的生活原型又是谁呢?探究贾赦的生活原型,对于我们理解林黛玉的血缘能有什么帮助吗?(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