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弯月 > 第二部 皓月 序二

第二部 皓月 序二

70年代除了机关单位必须随时值守需要多次中转和大声喊叫的手摇电话,老百姓通讯工具主要是书信和电报,书信是远距离交流情感的唯一方式,80年代初期电报进入鼎盛期,电报是与外界联系最为快捷的通信工具,但价格按字数计算,非常昂贵,寻常百姓没有急事一般不会使用,80年代中期转盘式电话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但费用贵拨号麻烦,拥有电话的家庭极少,后期除了电话亭的公用电话,家庭用固定电话开始进入百姓家,90年代初‘大哥大’进入人们的生活,因昂贵的消费,用的人不多,90年代中后期传呼机、小灵通成为宠儿,新世纪后各种手机频频亮相,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快速普及,为智能手机而开发的各种软件,聊天、购物、学习、娱乐、影视、支付几乎都超出人们日常交流的需要,可视电话、QQ、MSN以及微信,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

娱乐休闲是‘生命中的绿色后花园’。

开放前的休闲方式简单而单调,踢毽子、跳房子、玩弹弓、推铁环、摆石子,捉迷藏、看小人书、打玻璃弹珠是孩子们常玩的游戏,大人们则是读书看报、听大喇叭唱革命戏、看样板戏、学红宝书、背语录、跳忠字舞、唱革命歌曲,听广播、看露天电影,过节时扭秧歌、踩高跷、打扑克,电影内容除了八个样板戏就是“三大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样板戏必须反映当代生活反映工农兵,是全民都必须参与的政治活动,也是娱乐活动的主要方式,无论你会不会跳,会不会唱,都得学着跳,学着唱。

八十年代是个如饥似渴全民开放的时代,是‘八面来风’的时代,全世界的思想、文化、艺术都迅速传播进来,真诚、纯粹、激情、浪漫、幼稚、严肃,热情、迷茫,理想主义、个人倾向成为时代主旋律,是能独立思考彼此能发表观点有序而喧哗的时代,层出不穷的娱乐形式似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都找到了潇洒人生释放激情的娱乐方式,八十年代是个热情奔放全民狂欢的年代。

全民参与所有人着迷的娱乐方式首属看电影,8年功夫片《少林寺》火遍大江南北响亮全世界,华夏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大半都在看《少林寺》,很多人买票看一遍,学校包场看一遍,单位生产队包场又看一遍,刷4刷很常见,一毛钱的票价却创造了票房过亿的神话,并让中国的武术文化闻名世界,后来陆续又上演三百多部电影,《庐山恋》、《牧马人》、《街上流行红裙子》等电影把电影热一波又一波推向高潮,电影院人山人海,能买到一张电影票进入电影院成为每个人的期盼和热望,为了看一部电影,农民纷纷进城,挤爆了县城的所有旅社,多数人只能在体育场等公共空地上支起塑料棚过夜,一票难求成为一代人永久的记忆,乡下哪里有露天电影,十里八乡人蜂拥而来,荧幕前后挤满数万人。

80年代初,电影内容与主题几乎与华夏的社会与历史紧密关联,电影的着眼点大都放在人民大众的生活、愿景、柴米油盐、喜怒哀乐上,贴近感让观众即在电影中体验到了不同于自身当下的生活,又深深与电影中主人公所抒发的情感产生强烈共鸣,人们好像在电影里看到了自己又看到了历史与现实,因此才会出现许多电影播几场就去看几场的‘死忠粉’观众,这种‘疯狂的刷片’既是人们对于多样文化的渴望与追求,也得益于国家创造了越来越松范的社会文化发展环境,80年代的电影热,给了国人一次全民性的精神洗礼,看电影、评电影、拍电影,都成了大众追捧的时尚。

能和电影相媲美让国人痴迷和疯狂的另一个娱乐方式是唱流行歌,八十年代,物质相对匮乏,但人们精神充满朝气和憧憬,八十年代初,邓丽君的歌曲传入大陆各地,被定性为‘靡靡之音’,受到主流社会、正派人士的抵制、批评,人们只得悄悄在家里播放磁带,《甜蜜蜜》、《小城故事》、《月亮代表我的心》、《恰似你的温柔》、《美酒加咖啡》、《路边的野花你不要踩》等歌曲完全迥异于以前高亢洪亮的革命歌曲,一股软绵绵、甜丝丝又略带忧伤的独特意境,给人一种梦幻式的快感蕴意,慢慢有大胆的男女青年戴上蛤蟆镜、穿着喇叭裤、蹬起尖头皮鞋、拎个录音机,逛走街头巷尾,邓丽君的声音逐渐满地飘荡,随之港台如《童年》、《一剪梅》、《北方的狼》、《再回首》、《外婆的澎湖湾》、《我的中国心》、《冬天里的一把火》等流行歌曲喷涌而来,国内艺术家们也创作了如《在希望的田野上》、《读你》、《垄上行》、《黄土高坡》、《信天游》、《牡丹之歌》、《一无所有》、《难忘今宵》等很多歌唱爱情、友情、亲情,世情、励志等流行歌,一些如《霍元甲》、《射雕英雄传》、《武则天》、《排球女将》、《虾球传》、《便衣警察》、《小花》、《驼铃》、《追捕》、《人证》、《少林寺》、《甜蜜的事业》、《冰山上的来客》电视电影主题曲、插曲也颇受人们欢迎,以至多年后情节、人物已模糊不清,其中的经典歌曲依然和流行歌曲一样妇孺皆宜、人人欢唱,经久不息!

流行歌曲作为一种艺术载体,承载着当代社会中的各种思潮,是历史的晴雨表,人们通过歌声宣泄内心的情绪,呼唤社会,呼唤人性,唱出一代人的心声,对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起到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八十年中后期电视开始走进普通百姓家,春节联欢晚会火遍大江南北,成了百姓春节娱乐新民俗,由于电视节目少,电视剧几乎播一部火一部,那代人至今犹记‘《排球女将》、《霍元甲》、《加里森敢死队》、《上海滩》、《济公》、《射雕英雄传》、《凯旋在子夜》、《渴望》、《西游记》、《红楼梦》’等电视剧的情节和内容。

随着流行歌曲的传唱和电视剧的播放,这一时期也是疯狂追星时代,‘追星族’被彻彻底底的发扬光大,无论男女老少总有个梦中人,有钱人追着明星满世界的跑演唱会,学生一族拿着零钱买自己崇拜的偶像的海报、明星片或是贴画,还要时刻提防着家长的脸色,成绩稍有下降就乖乖的把那一幅幅钟爱的海报从墙壁上撕下来。(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