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伐乱天下 > 第一章 萧彻(上)

第一章 萧彻(上)

虎贲军营里,旌旗招展,旗帜上红底黑色的天寒烈虎栩栩如生,威风八面,一双充满怒意与杀气的大眼睥睨四方。父王萧桓正站在不远处的高台上,眼神中充满鼓励,注视着萧彻。这年时周王灭梁的第十五年,萧彻十岁。

然而对于在王府里出生,含着金汤匙长大的萧彻来说,十岁的年龄,想要把眼前这张二石弓拉开,几乎就是天方夜谭,方才萧彻已经试了一下,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甚至手脚并用,也不能让绷紧的弓弦动上分毫。二石强弓,对于萧彻来说还是过于超出他本身的能力了。

无奈整个虎贲军营里也找不出二石以下的弓,这让兴致勃勃叫嚷着要习武的萧彻一阵失落。

“我说彻弟,你这小身板,还是多吃几年饭在来试试吧!”说话的人是十九岁的韩振,萧桓的外甥,萧彻的表哥。此刻他正捧着肚子,强忍着笑意,上气不接下气的劝慰道。

从他的表情当中,萧彻可以猜到自己方才拉弓的举动是多么滑稽。但萧彻知道表哥的反应并无恶意,倒是自己太过自信,闹了笑话。

这时候大哥萧恪走到萧彻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什么话都没说,但他意味深长的叹气声和充满勉励的眼神更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本就垂头丧气的萧彻更加气馁。

看着周围的军士们都强忍着笑意,萧彻懊悔不已,自己这次可谓是丢脸丢大了。尤其是当他看见父王站在高台上一脸微笑的看着自己,萧彻只觉得脸颊烧的通红。

正当萧彻满心懊恼只想找个地缝钻的时候,一阵熟悉的声音传来。

“彻弟!”萧彻转过头,二哥萧乾一身戎装大步流星而来。

萧彻一来到军营就奇怪,怎么不见二哥萧乾的踪影,这会见到自己最敬重的二哥,萧彻的心情好了很多。

“二哥!你去哪了?”萧彻丢下手中的二石弓,兴奋的跑到萧乾身边,抱着萧乾的大腿好奇的问道。

萧乾是父亲的养子,听母亲说,自己的这个二哥是父王在与当时的周王,也就是现在的皇帝一同合围大梁国都金陵时捡来的,因为并不知道二哥的年龄,所以父王便从见到萧乾的那一日算起,到现在,萧乾已经十五岁,与大哥萧恪同龄。

然而萧彻对这种说法一直保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因为二哥与母亲长得实在是太像,说二哥是养子,外人还真信不过。

“听说彻弟你要来学习箭术,担心军营里的二石弓太重,你拉不开,昨晚赶了一宿,做了张软弓。”萧乾面带着笑意,满脸宠溺,从背上取下一张崭新的软弓,递给萧彻。

“你试试。”他说。

萧彻满脸惊喜的结果萧乾亲手替他打造的软弓,尝试着拉开弓弦,虽说还是有些费力,但比起之前完全拉不开的虎贲军骑兵标配,还是有着天差地别。

“谢谢二哥!”萧彻感激的说道。

“有什么好谢的,都是一家人,小事一桩而已。”萧乾摆了摆手,之后神情一变,颇为无奈的说道:“知道你小子喜欢逞强,怕你初生牛犊不怕虎,二话不说扛起二石弓就上,到时候丢脸就惨了。”

萧彻感觉自己的心脏没来由的抽搐了一下。

“哈哈哈哈!”一旁的韩振终于是没忍住,笑出了声来。萧彻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而萧乾则是一脸不明所以的看着二人,见没人答理自己,双手一摊,疑惑的看着在一旁看戏的萧恪,满脸都是“发生了什么?”的表情。

萧恪又一次叹了口气。“还是二弟你了解彻弟啊!”说完,他摇了摇头,不再说话。

萧乾更是一头雾水了,半天没明白怎么回事,不过当他撇见静静躺在靶场空地上的那把二石弓和周围敝笑的军士,顿时恍然大悟,拍了拍脑门,无奈的看着萧彻。

“看来我是白忙活了,没能阻止你强开二石弓,是我的失误啊!”他打趣的说。

萧彻没再回话,在他看来,此刻再多的话语都显得苍白无力。

萧彻一阵失神,无视哥哥们的叽笑,却没有注意到父王来到身边。

“彻儿,你还好吧?”父王站在他身前,弯下高大的身躯用宽厚的手掌抚住萧彻的肩膀,眼神中饱含着慈爱。

“父王,儿子很好。”在萧彻的印象中,萧桓是一个慈祥的父亲,他从不在儿女面前扮起秦王的架子,在萧彻眼里,父亲与平常百姓家的父亲没有什么不同。

“嗯!”萧桓点了点头,伸出了手。

萧彻立刻会意,将手中的软弓递给自己的父王。

萧彻看着自己的父王拿起软弓一阵端详。这柄软弓虽是一夜赶制而成,但做功还算精致,弓柄是用上好的铁竹制成的,不但强度高,韧性也算不错。弓弦与其他弓箭不同,其材质并非常见的兽筋,而是以几股结实的棉线编织而成。萧桓尝试着拉开弓弦,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萧桓将软弓捧在手上,萧彻能够看见他目光中透露出的赞赏,最终他看向萧乾。

“乾儿有心了。”父王的语气中充满欣慰。

萧乾本以为没自己啥事儿,正听韩振嘻嘻哈哈的讲述方才萧彻强开二石弓的事情,听到精彩之处,正准备捧腹大笑,却突然听到父王的一阵夸赞,只得硬生生的将笑意憋了回去,神色一正。

“谢父王,这些都是儿臣应该做的。”他说

萧桓点了点头,话锋一转,再次问道:“给为父说说你是怎样想到用棉线代替兽筋的。”

这一点萧彻也很好奇,平时见到的弓,弓弦大都以各种野兽的背脊筋制成,最不济也用的牛筋,这棉线制成的弓弦,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萧彻的另外两个哥哥也感到好奇,凑了过来,想要弄清怎么回事。

二哥萧乾微微一笑。“前日军中不是放休么?儿臣就想着出去好好放松一下,本是准备先跟着大哥他们回府中拜见父王跟母妃的,但归途路过泽湖,恰好见一老者垂钓于岸边,心里便痒痒,与大哥交待了一下,便也去泽湖垂钓了。”

“这我们都知道,但这跟你用棉线做弓弦有什么关系?”站在萧彻身旁的韩振一脸不解的问道。

“表哥,你听二哥慢慢把话说完嘛!”萧彻白了一眼都快要贴到自己身上来的韩振,没好气的说到。

“你个臭小子。”韩振嘟嚷了几句,许是觉得听故事更加重要,立马又安静了下来,萧乾继续讲了起来。

“正当儿臣回去军营,带上垂钓的器具再一次赶到湖边上时,恰巧碰见老者钓上一只约五寸长的鲤鱼,这时候,不知从何处飞来一只鹈鹕,二话不说便将老者正准备放进鱼篓的鱼儿给叼走了。”

说到此处,萧彻正替老者赶到可惜,可二哥话锋突然一转,挥舞着手臂作出弯弓搭箭的姿势。

“原本儿臣也替老者心痛,毕竟泽湖不大,能钓到这长的一条鲤鱼也算是走了好运。谁曾想那老爷子也是个吃不得亏的人,从一旁拿起一张软弓,利箭上弦,直接一箭便将那鹈鹕给射了下来,掉落在了水里,老爷子看起来约摸已近古稀之年,可谓当得上是老当益壮,一个猛子扎进水里,不消一刻钟的功夫,便从湖里捞起来鹈鹕。上了岸还一个劲的说自个儿今天运气不错,儿臣觉得这老爷子甚是有趣,上前与他攀谈。”萧乾顿了顿,继续说。

“后来才知道,老爷子是附近山上的猎户,怪不得精气神这么好。与他聊天的过程中,儿臣不经意看到老爷子用的弓箭的弓弦材质有些独特,后来才知道这弓弦是用棉线编制的,儿臣试了试老爷子那把弓,比咱们军中步兵用的四石弓差不了多少。”

“这可就奇怪了。”一旁沉默寡言的萧恪发话了,萧彻能够看见他的脸上挂着疑问。“既然老爷子是猎户,那他怎么不用自己打来的野兽的背脊筋做弓弦呢?还要费力从山中跑到城里,他也不嫌麻烦?”

“这我也不知道。”萧乾无奈的摇摇头,摸着下巴上稀疏的胡须想了片刻。“许是用棉线做弓弦,没有用兽筋做弓弦的工续那么繁琐吧!”他说。

萧彻觉得二哥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可又感觉没那么简单,于是便低下头,皱眉思考起来,可半天都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直到父王拍了拍他的肩膀,才让他从沉思当中回过神来。

“彻儿,你想明白老者为什么要用棉线而非兽筋了么?”父王的语气很和善,他问。

萧彻摇了摇头。

父王转头看向大哥萧恪。“恪儿,为父问你,市场上一捆牛筋要价几何?”

“回父王,一捆牛筋是十根,每根十文,一捆是一百文。”萧恪轻车熟路的回答到。

“那一筐最低等的棉线呢?”父王又问。

“五十文。”

父王对萧恪的回答很是满意,看向自己的几个儿子。

“现在你们明白了吧?”他问到。

萧彻恍然大悟,他的几个哥哥也都神情庄重的点了点头。

正当萧彻的脑海中还萦绕着老者垂钓的背影,思考着人生的时候,辕门外传来了王府大太监冯保急促而又高亢的呼喊声。

“王爷!王爷!”冯保一路招着手,小跑着来到众人旁边,神色焦急,气喘吁吁的说不出话来。

萧乾感到好奇,是什么事情能让这个处变不惊的肥佬太监如此失态。

“出什么事儿了?怎么如此慌慌张张,这可不像你冯保的作派啊!”父王打趣的说道。

冯保接过表哥韩振递过来的山泉水,咕咚咚的喝了好几口,总算是喘过气儿来,只见他不改焦急的神色,语速飞快。

“王爷!抓到了,那伙盗墓贼抓到了。”

萧彻并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但父亲突然变得冷若冰霜的脸色让他意识到冯保口中的盗墓贼一定是做了什么让父王万万不能容忍的事情。

“东西追回来了吗?”父王问。

冯保摇了摇头。“刘将军找到他时,现场只有他一个人,神情疯癫,语无伦次,鼎和其他两个人没有一点儿踪影。”

萧桓没有说话,萧彻看见父王脸上的寒意消散了许多,莫名的仓桑感取而代之,他两鬓窜出的些许银发让他看起来比三十八岁的实际年龄还要老些。

萧彻并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父王立刻下令打道回府,甚至令常年待在军营里的三位兄长也跟着回去。

“走吧,咱们去看看唯恐天下不乱的贼子长什么样子。”萧桓翻身上马,朝着山阳城狂奔,萧彻和众人紧紧跟在后面,道路上卷起一阵尘烟。(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