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红尘宦途 > 第六十八章 贷款和钥匙

第六十八章 贷款和钥匙

第六十八章nbsp;nbsp;nbsp;贷款和钥匙

“老乌啊老乌,你不会是故意逗我开心的吧?”

“王乡长,你看我都这么大一把年纪了,用得着说这些话吗?如果真的是要说奉承你的话,传出去,说我一个都快是老头子的人,去奉承一个比自己都要小一辈的人,风言风语的,在背后指指点点的还要不要我这脸了。如果是这样,这款我还不贷了!”

乌海峰把酒杯往桌上一跺,脸一沉,不高兴的抄起了手。

“乌主任,请原谅。刚刚是我太高兴了,一时忘乎所以,嘴上没把门,不,是我太得意了。真的,乌主任,请您一定要原谅我!”

说着双手把酒杯端的来,递到他跟前,脸带笑容,声音诚恳的说着。

“王乡长,说实话吧。如果今天我不是跑了这一趟,你想贷款的事还真是别想了。到了马列村,我才知道你为村民做的事,村民对你是真心的感谢啊。”

“言重了,言重了,我当不起啊!乌主任,这话您可千万不要拿到外面去说啊,不然我可就要倒霉了。”

“这是什么话?难道做了好事,还会有人说你坏话?”

“不是的,我是怕麻烦。好了,好了,先别说我了。这杯酒我敬您,感谢您对我的认可!”

“哎,别这样说。我知道你是个做事的人,能做事就是好样的,至少我这贷出的钱不会收不回来。”

“对了,乌主任,能说说您去了之后,为什么就愿意贷款了呢?”

“我先想想啊,嗯,这第一嘛,是这个马列村确实有这个大理石石材,毛坯开采也没有问题,只需要进一步打磨加工,利润增加是能够看得见的;第二,是这村里的人挺实在的,老实,不会骗人,嘿嘿,你还不知道吧,我当时跟他们村长,就是那个叫陈满义的,说了一句是王乡长让我来看看的。这人啊,竹筒倒豆子一样,什么话都跟我说了,连你们跟黄建新怎么签的合同都说了。”

王嘉成听了直摇头,这里的人啊,就是这点不好,只要是一听到是某个熟人介绍的,或者是其他的什么人,想当然的会把来人当成朋友。万一是个骗子,那不是被骗的倾家荡产啊!

“王乡长,你别怪他们,这不正好能让我放心把钱贷给他们吗!”

“呵呵,是,是,您说得对。来,干一杯!”

“哈”,乌海峰哈出一大口酒气,笑容满面的继续说道,“王乡长,你给我说句实话,你准备帮他们贷多少?”

王嘉成对这个事,确实没考虑过,只想着能贷一点,解决购进简单的机械,能初步加工就行了。可见他这么一说,心中倒是打起了小算盘。如果能购进一台大型的切割机,采石场的毛坯石材就能更好的被开才出来,减少了很多浪费,一年累积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减少浪费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这个加工人员会解决一些人的工作,不管是村上,还是九原乡的人,都是好事啊。

想到这里,他试探的问道:“乌主任,你看能贷多少?”

“这个啊要看这个采石场要怎么弄,是简单的加工一下,还是进一步扩大产量。我想你既然让我去看,应该知道市场行情的。现在建筑市场的装饰材料,特别是石材这一块,价格开始上涨了。而我们省内可不出产大理石的石材,基本上都是从外省过来的。按我的想法,要弄就一口气弄大的。”

王嘉成先是笑着点头,等他讲完了,才摇摇头。

“王乡长,你难道不同意我说的?”

“乌主任,不是我不同意,说心里话是非常的赞同。可是实际情况你不了解,这样做我怕到最后很可能收不回贷款。”

“这怎么可能?”

“如果还不了,到时候你是准备收回采石场,还是找法院去封房子?”

“嗯,不是,王乡长,你倒是给我说说,为什么吧?”

“因为一旦你把钱一步到位,就怕那些村里的人再没什么心思做事了。你想想看,他们打娘胎里生下来,谁见过这么多钱,他们的心思会怎么样?不说他们,就说我,我也是心痒痒的,想要抱着睡觉。”

“呵呵呵,王乡长,你这比喻的可真有意思,说的确实很有道理,不过,可是就怕会错过商机啊!”

“错过了不怕,这个行业不会垮啊,这个市场也不会垮啊,就当细水长流吧。”

“那按你的意思,给他们贷多少?”

“两台切割机,四台打磨机,算算有多少?好像差不多一万左右吧。”

“是不是少了点?”

“还有切割片,打磨片呢,那些可都是耗材,消耗量大着呢。按他们的水平,前半年不亏就算好的。你没看见过他们开采石材的场景,大开大合,开采技术原始粗劣,浪费惊人。如果给他们那么多钱,聘请操作机器的人员,还有维修,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那不是打水漂了吗?”

“不是还有你吗?”

“我?呵呵呵,乌主任,您开玩笑了。我又不是专门搞管理,也不是搞加工技术,也不懂石材什么的,而且,平时什么的因为我在,那些村民会收敛一点听我的。现在摆在眼前的可是钱啊!说不定,他们宁愿这些石材全毁在他们自己手里,也不愿意请外面懂技术的人。”

乌海峰端着酒杯,边摇晃着便摇着头,“嗨,听你这么一说,看来还是你要清楚,还是你懂他们的心思。也是,第一次见了这么多钱,任谁都会眼红的。”

说完了感触,话锋一转,“那我就按你说的这个数,给他们准备贷款了。”见他点头同意后,觉得这个年轻的乡长做事还真挺像那么回事,又觉得他当这个乡长也不会是什么坏事,说不定过个一两年后,九原乡真会有大的变化。

饭后,两人相互到了别,各自走了。王嘉成走了两步,猛地一拍脑门,嘴里念叨,该死,差点就忘了,晚了可就坏事了。

说完,又转过身,朝着乡中小学校方向走去。刚才跟乌海峰喝酒,喝得尽兴,想着回去休息一下,准备上班,又觉得心里有个事,却又一时想不起来,想到刚才说贷款的事,让他一下记起来了。

自己帮胡梅香借钱的事,还要帮她在镇上找个铺面,让她经营,解决公路修通之后,带来的困难。

铺子,他早就替她选好了,是家独立的院子,左右有人家居住的房子,是老住户,对面是乡中学,斜对面是乡小学,再过去是乡派出所,中间是镇上的主要街道,交通往来方便,位置极佳,后面是镇上的居民住所,再过去就是一个菜市场,购买原材料极为方便。

这么好的铺面如果都经营不起来,那只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人笨,不会做生意,二是经营方向错了,卖的东西不适合在这里,

在王嘉成看来,第二点应该是不存在了,自己给胡梅香介绍的是经营米粉,面条之类的,或者还有一些点心,反正都是胡梅香自己拿手,做得很好的手艺,如果经营失败,只能说她不会做生意,或者不适合做生意。

这个院子有一个独立院坝,带有三间房子,通水电。王嘉成都替她考虑过了,一间做操作间,一间做储藏间,剩下一间做卧室用,能经常跟女儿见面,也省的她来回跑。

房子的屋主是一个姓霍的老太太,被女儿接到县城里去住了。本来老太太也没想过会把房子租出去,没想到被王嘉成听到这个消息,在搬走之前找到他们,又拉着房管站的人一起签定了租房合同。

房子租金还是挺便宜的,一个月才80块,一年也不过一千块。想到租金便宜,王嘉成干脆替胡梅香做了主,一签就是三年,剩下的钱正好作为她的流转的钱,也免得到时手头上拮据,为钱的事发愁。

胡梅香不知道,合同上签的是她名字,直到拿到合同看到上面的名字,才知道是这小子干的事。

王嘉成今天是专门去取钥匙的,老太太说了,她走的时候会把钥匙交给房管站的同志,到时候他直接把钱交给房管站代为保管,取了钥匙就行了。

能把这件事做成,也就了却了他的一桩心事,至少心里要平和一些,没有太多亏欠的想法。还想着只要铺面开张了,胡梅香的生意做起来了,也就不用自己在帮她了。

拿到钥匙之后,王嘉成先去看房子。一进去,满地狼藉,不知道是因为走得匆忙,还是其他一些家具都没有搬,正好可以留给胡梅香用,少花一些费用。

记得上次他来看房子的时候,老太太是个挺爱干净的一个人,什么都收拾的仅仅有条。当下也没多想,拿起扫帚就打扫卫生。

打扫完之后,想着下午还要见那几个人,又匆忙的检查了一下房间。忽然,他发现靠里间房子的墙角,有一块砖是松动的,打扫卫生的时候,还没怎么觉得,认为是墙体剥落,年久失修,造成墙砖松动。

小心地抽动着墙砖,一点一点的往外拉,直到整块砖取出来,往里一看,黑忽忽的,看不清,又打燃打火机,顺着光往里看,似乎里面有个东西,伸手去拿出来。

来到光亮处,这是一个用黑棉布包裹着,而黑棉布已经显得朽了,再取出来的时候,手一用力就撕下了一大块。轻轻撩开黑布,里面是个木头盒子。

盒子是普通的木头做的,不是什么珍贵的红木。下意识的想到这里面的东西不是什么珍贵的东西,可能是霍老太太,或者是上一辈的人藏的。

打开盒子,果不其然,里面是一些票据和已经作废的旧钞,还有一个本子,在本子底下,铺满了一层银元。

对着里面的东西,让王嘉成失望了,燃起探宝寻觅的心变得索然无趣,还以为会是什么贵重物品,打开了才发现治不了几个钱。于是,将盒子重新包好,仍放回原处。(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