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楼外楼梦外梦 > 第 二 章

第 二 章

第二章

拜把

、那年,太虚幻境里三生石一带大旱,落下一绺一绺的绛珠草叶,胡媚儿是其中的一支。神瑛侍者在灵河岸上用甘露灌溉绛珠草时,常常把甘露滴在绛珠草的落叶上,这样,它们便渐渐有了灵气,修成人形,纷纷投胎去了。他们投胎是被茫茫大士空空道人撒向下界的,有的投到人类胎,有的投到花木胎,有的投到鸟兽胎,胡媚儿是投到狐狸窝里了,成了一只雌性狐狸。

胡媚儿家原住在燕山,后来搬到大观园。大观园里好玩,胡媚儿常常变成女儿身在园中游玩,有一回她碰到一个道士,道士一定要为她测字算命,道士说她来历不凡,将来与贾宝玉有一段风流姻缘。贾宝玉是她崇拜的公子,能与贾宝玉联姻当然是她求之不得的。但是,后来她见贾宝玉最爱林黛玉,后又与薛宝钗结婚,也就由爱而妒,由妒而恨,她便离家出走闯江湖。近来,她忽听坊间说,吸了贾宝玉的血,吃了贾宝玉的肉就能成为爱情高手,情狂情痴,这对胡媚儿非常有吸引力。于是,她便住在淮城荷下街的紫竹院里,等待贾宝玉的消息,前些天,忽然有家人报告,说贾宝玉从考场出来,没有回家,南下寻林黛玉来了。她喜出望外,天天带着奴仆和野鸭妖雪鹜到运河边来等候。

昨天,胡媚儿没有见到贾宝玉,她和雪骛便回紫竹院,但她并不泄气,她对等到贾宝玉很有信心。

和尚道士也非全能全知,他们去大湾镇寺时,经过紫竹院也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

大湾镇寺实际上离水月庵只有几十里地,运河在这里拐了个半月形的大弯子,水月庵在弯子的北头,大湾镇寺在弯子的南里。

这座寺庙断壁残垣,除方丈小院还完整外,大殿配殿皆很破烂,四处透风,北风吹来,雪花在大殿内飞舞,院中的那棵银杏树在风雪中发出尖厉的啸声。和尚道士带着宝玉走进大殿,只见四角黑暗,黑不隆冬里有几双眼睛闪亮,突然有两人持刀舞棒而来,持刀者喝道:“你们是什么人?是这庙里的和尚吗?”

舞棒的笑道:"这破庙里的和尚早被大哥赶跑了,你们是行脚僧?”

和尚说:“不得胡说,我们要在此借宿,可否让一角避风处给我们三人宿一夜?”

“不行!”持刀者说:“那得大哥同意。”

“你们大哥在何处?”

“跟我来!"他们从大殿出来,又穿过圆形拱门,来到方丈小院,只见方丈小院内人声嘈杂,一群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叫化子在烤火。持刀者走近坐在太师椅上的人说:“大哥,有三人要借宿。”然后他又对和尚说:“这是大王,过来送见面礼!”

他们望去,大王身材高大,八字眉,花瓶嘴,大蒜鼻头,长相有点丑陋,他穿一身破旧衣衫坐在太师椅里。和尚说:“我们身无余物,无礼可送哩。”

大王见宝玉身上衣裳鞋帽皆佳,为上等穿戴,问:“这位细皮嫩肉的是位公子哥吧?把他衣裳剥了!”

叫花子们得令,一起呼啸而上,将宝玉衣裳剥个精光。宝玉浑身颤抖,又怕又羞,众人大笑。有人捏了宝玉一把,说“此人皮肉嫩,把他烤熟了,吃起来一定比烤小公鸡鲜!”宝玉更加害怕,用目光向和尚道士求救。

可和尚道士晓得他必有此难,也不生气,笑嬉嬉地对大王说:“如此冷天,你们总不能叫他光着身子吧。”

大王令人开箱子,说:“把那逃走的和尚衣衫赏给他穿。”那人从箱子里取出灰色道袍衣衫扔给宝玉,大王便笑道:“你与和尚道士在一起云游,也只有穿这些衣衫才合适,兄弟们说是不是啊?”

叫化子们一叠声叫喊:“是呀,大哥会成全人哩,嘻嘻。”

大王穿上宝玉的衣裳鞋帽,问众人道:“兄弟们,怎么样啊.咱抖起来了吧?”

叫化子们又一阵欢呼,喊道:“好,好,大哥神气了,可以把水月庵里的尼姑娶过来了!”

和尚问:“娶水月庵尼姑是怎么回事?”

“我们这里离水月庵只隔一座松林,这庙里的和尚跟水月庵里的尼姑勾勾搭搭,有的私通。今年秋天,和尚被我们兄弟赶出去了,水月庵里的尼姑又和我们大哥二哥来往,大哥要娶她们,她们又扭扭捏捏不愿意,现在,大哥穿上这身好衣服,她们哪有不同意之理?”

大王说:“你们不要胡说,好好招待他们三人,不得无理,明天我自有道理。”

火盆边,有人又喊道:“大哥,怎么叫咱们招待这两个和尚道士,还有那个傻呼呼的公子哥儿,我们拿什么招待他们,难道要我们讨饭供他们吃吗?”

火盆里的火花上蹿,火光闪亮,乞丐们一片嬉笑声。

大王身材魁伟,声音宏亮,他叫王二爷。这时,他拍拍绣花衣袖,跷起穿着缎面鞋子的脚,在火盆上烤了烤,说:“兄弟们,大哥是什么人,你们还不知道?”他指着持刀者和拿棒者问:“歪死缠,闷棍李,你们怎么不吱声?”

闷棍李叫李四,是个五大三粗的家伙,五十多岁,他因在短路抢劫时会打人闷棍而得此绰号,歪死缠叫张三,他是个青年,生得白净,眼大有神,他在乞讨时,面带微笑,善于缠人,直到讨到钱为止,在乞丐帮中很有名气,被众人推为老二。闷棍李被推为老三。在大王看来,歪死缠与闷棍张是一文一武,是他的左膀右臂,在他建立乞丐王国过程里是不可或缺的人物。

闷棍李大概只会打闷棍,不大爱说话,听大哥问话他只是眨眼睛。歪死缠抹抹白净的长脸,笑道:“大哥为人公道,处事讲义气,深受众兄弟的爱戴。大哥说明天有好事,是不是把水月庵里的尼姑都配给我们兄弟?”

火盆边又是一阵笑声,王二爷说:“明天是明天的事,天机不可泄露,现在是现在的事,你们服侍好他们三位,让他们好好休息。”他这人很精明,识人,刚才见到和尚道士时就看出他两个不是寻常出家人,而是有道行有法力的神仙,对于宝玉他认为还有油水好刮,宝玉脖子里挂着的那长命锁嵌金嵌宝石,闪亮闪亮,是值钱的物件,还有挂在项下那个雀蛋似的宝石,净光闪灼,恐怕也是值钱的东西,他想弄得来卖钱。不过,他不想像剥宝玉衣裳那样硬抢,对这两个物件他想巧夺。

乞丐们那知他的想法,闷棍李说:“大哥要留他三个住宿,我们挤一挤,腾出三个铺位就是了。”大王挥挥手,闷棍李和歪死缠带他三人去大殿。

大殿里铺满干草,睡满乞丐,冷风从墙缝里吹进来,他们照睡不误,有些人鼾声如雷。宝玉有些恐惧,睁大眼睛看,大殿里黑呼呼的,看不清,只有从窗洞里照进月光的地方才能看到乞丐们横七竖八的躺着,他想,他从此漂泊江湖,当乞丐了,可悲可叹。可和尚道土并不这么想,他们是根据劫数来想事情的,他们想贾宝玉南下寻找林黛玉,情真意切,想一了心愿,行为可嘉,必须相助。但是,贾宝玉在寻找林黛玉的过程中,必须历经几难几劫,生生死死,方可见到林黛玉和大观园里那些死去的丫头小姐,宝玉想念的那些情人。现在,宝玉必须从穿衣到吃饭,从思想到做人,里里外外来一番彻底改造,把他改造成普通人,能吃苦能耐劳,能挨饿能受冻,才能筚路褴褛,向南方走去,寻找他心上的林妹妹。

歪死缠、闷棍李来到墙边,又推又踢,令众人腾出铺位来,请宝玉他们三位来睡。这时,和尚见宝玉长吁短叹,问道:“你怎么了,不想睡这儿?”

道士说:“你不想睡这儿,那就回贾府去吧,那里有锦被牙床,又有几个丫头服侍,你回去吧?”

宝玉说:“师父,我既然跟你出来就不会回去的,不过……”

和尚说:“不过什么?我看大王在与你换衣服时,你倒没有反对,现在,睡这破庙地铺你就不乐意了,是不是?”

宝玉仍不肯脱衣就寝,道士与和尚一对眼说:“茫茫大士,我看他寻找林黛玉心不诚情不真,我们还是送他回贾府与薛宝钗团聚去吧?”

和尚;“好,走吧!”他拽住宝玉就要往外走。

宝玉慌了:“师父,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我……”

和尚不放手:“你要不要去找林黛玉,你那林妹妹?”

“我要去找,我死了也要去找。”

道士一把按他躺下:“那好,我们睡吧,明天还有好戏哩。”

他们这才分别躺下,一会,只听歪死缠磨牙,闷棍李放屁,和尚从怀里摸虱子往外甩。

宝玉感到身下沙沙响,好像有什虫子往腿上爬,他问:“什么在爬?”

道士没有睡着,嘴里含糊地说:“那能有什么,无非是跳蚤、臭虫什么的呗。”

宝玉实在是疲劳极了,尽管虱子叮,臭虫咬,他还是睡着了。宝玉觉得睡得很近的闷棍李在摸棍,歪死缠在拿刀,他想坏了,这两个叫化子想谋害他性命,他手无缚鸡之力,又不会功夫,怎么办?他向和尚道求救,但是,又说不出话发不出声来,急得直瞪眼。这时,只见和尚伸过手来,将他脖下吊着的那块玉摸了摸,嘴里咕噜了几句,又翻身真的睡了,宝玉急了,推他也不醒。一会,又见闷棍李和歪死缠举棍舞刀向他扑来,他想必死无疑了,可是,他胸前那块宝石突然发光,如打闪一般照亮整个大殿,闷棍李和歪死缠被红光击倒,两眼一黑,掼倒在地。

宝玉见他俩没有起来,以为他们被红光照死,便去摸摸他们,他们并没有死,在呼呼大睡,宝玉感到奇怪,他想刚才必是南柯一梦。他见和尚道士死睡不醒,他便也睡了。

到了天亮,宝玉把夜里之事对和尚道士讲了,和尚说,他好像在梦里摸了那块玉石,念了闪经,道士说他也念了雷咒,只要有人想害你,那块玉石就会电闪雷鸣,吓跑歹人或击倒对方。

“我没听到雷鸣?”宝玉说。

“大家在睡觉,怕打扰大家睡觉,我把雷声关了。”

宝玉感觉似梦非梦,对他们的话也似信不信,问:“二位神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和尚道士疯疯癫癫,先在身上捉臭虫虱子,一把一把往地上扔,又帮宝玉捉了一阵跳蚤,然后,和尚仰天大笑说:“哈哈,你不相信我的话,等会儿叫你瞧瞧。”

道士伏地大笑,说:“你不信我咒语,等会儿叫你见识见识。”

宝玉对他们疯疯癫癫己渐习惯,说:“两位神仙,你们要做什么?”

和尚说:“我们要你与大王拜把子,你愿不愿意?”

"啊!"

和尚道士见他吃惊,又是大笑。

4、“啊,他要与我拜把子?”宝玉生气,他想我虽败落,也不至沦为乞丐,说道:“岂有此理,我堂堂一位公子,岂能与乞丐结为兄弟!”

道士说:“看你说的,如果我们不帮你,人家还不要你入伙呢?”

“呀,为什么?"宝玉张大嘴,十分惊诧。

和尚;“这有什么奇怪的,你会什么,你有什么本事?你会讨饭吗,你会像闷棍李那样打闷棍抢劫吗,你会像歪死缠那样缠住人家讨钱吗?你一样不会。你在大观园里学会与丫头们鬼混,与姐妹们缠绵,到了大千世界,你那点伎俩啥用也没有!”

道士:“像你这样的公子哥儿,在寻找林黛玉的路上不是饿死就是冻死,当然,也许被人贩子看中,拐卖出去做相公。所以,我们要帮你多交些朋友……”

宝玉心里很不乐意:“交这种叫花子做朋友有啥用?!”

“有啥用?叫花子会讨饭,叫你饿不死,叫化子不怕死,他们会为你卖命,保护你。”

宝玉想,这话有点道理。他说过讨饭也要去寻找黛玉,看来是要学会讨饭。他问道:“你们说要帮我,怎么个帮法?”

和尚道士两人一阵咬耳朵,叽哩咕噜说些什么,又神神秘秘地说:“天机不可泄漏,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第二天,,和尚道士要宝玉跟闷棍李歪死缠去讨饭,他没有办法,只得跟他们去了。他们到了运河堤上的杂树林里,闷棍李折了一根树枝,砍了树杈,做成一根木棍叫宝玉拿着,说学讨饭要先学会打狗,你学会打狗也就有本事了。

宝玉没法,只得拿着讨饭棍跟在他们后面。

这里不说宝玉去学讨饭,再说和尚道士支走了宝玉他们要干什么,他们来到方丈室找大王谈话。王二爷,三十岁出头,本是世家子弟,家里原是大湾镇的财主,后因他父兄抽上大烟,倾家荡产,父兄死后,他流浪街头,后几经努力,逐渐形成气候,成了庙里的乞丐王。他以闷棍李歪死缠为左膀右臂,又结拜了神偷老四时万财几个兄弟,人称大湾镇八大金刚,遂撵走了庙里的和尚,以庙为基地,要在这是干一番事业。但大湾镇别无物产,是个盐业的集散地,从百里外的东海运来大量白花花的盐,然后由运河上的船队运走。他们叫化子团伙只能在码头上乞讨,有时扛包打零工,别的插不上手。王二爷读过几年书,胸中有墨水,脑中有谋划,他想在盐业上发展,但手里无钱,缺乏资本,鸿图难以施展。他与叫化子们交谈,他们只知道乞讨,偷盗,全无大志,他常想与高人讨教,请教如何才能大展鸿图?昨天他见和尚道士飘然而来,谈笑风生,举止不俗,觉得他们非等闲之辈,他很想向他们请教,为了使他们留下来,他施了扒宝玉衣裳之计,他想扒下宝玉衣裳,他们必然会来讨,届时,便于请教了。

现在,他见和尚道士前来,立即堆上笑脸,请坐奉茶,说道:“二位神仙请坐,吃早茶。”

和尚道士见桌上的馒头,也不客气拿起来就吃,风卷残云,一扫而光,并问:“还有吗?”

“还有。”王二爷命小厮又拿些馒头来,他说:“二位神仙,你们大清早来,有何见教?是不是来讨宝玉的衣裳的?我还就是了。”

和尚摇手:“不是不是,他要加入你们叫化子团伙,必须换掉那身公子哥的华彩衣衫。”

王二爷诧异了,八字眉一扬,张开花瓶嘴笑了:“贾宝玉要加入我们叫花子团伙,你没说错吧?”

和尚道:“没说错,不但要他加入你们叫化子团伙,还要叫他与你拜把子结成兄弟,你看如何?”

王二爷又一次惊异:“他愿与我结拜成异姓兄弟?”

道士:“是呀是呀,你不愿意?”

王二爷想,他本是要宝玉身上的宝贝卖钱,现在看来可以不用抢了,他说:“我愿意是愿意,可是我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道士说:“他项下的那个长命锁,你拿去卖了,够你买一千石的东海食盐。”

王二爷眼睛发亮,这正是他心里的盘算。可是,这天上的馅饼真会掉下来吗?他问:“二位神仙,贾宝玉的长命锁是他保命的宝贝,他会从脖子上摘下来给我吗?”

和尚说:“只要你答应他三个条件,他肯定会把长命锁送给你。”

“三个什么条件?”

和尚道:“一、今后,你们必须派人领他去讨饭化斋,学会讨饭。二,你们保正他的安全,进出寺庙自由。三、他去江南寻找他的林妹妹,你们要给予帮助。”

王二爷想了一想,说:“这三条我全部答应。不过,我以后发了财,他也不必去讨饭化斋了,怎么,他还要去江南找林妹妹,这是怎么回事?"

和尚告诉他,贾宝玉与表妹林黛玉从小一起在大观园长大,互相感情很深,他这次从家里出走就是为了寻找林黛玉。命中注定贾宝玉要找到林黛玉必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上天入地才能找到,现在,他在大湾镇寺庙遇到你们叫化子团伙,学习讨饭化斋,算是第一难,因此,以后即使你发了财,成为大盐商,但不能阻止贾宝玉去讨饭,如果贾宝玉没有讨饭吃苦的本领,他也找不到林黛玉的。和尚说:“这里面玄机你明白吗?”

看来王二爷也不是一般人物,他叫和尚一点化就领悟,说:“好的,我按三条办就是了。”

和尚夸讲他说:“你真聪明,讨饭是大本领,世人多有不知,你一听就明白了。”

道士也说:“如此大道理,多少人学了一辈子也没有学会讨饭,不少人年不过四十就丢掉了饭碗呢。”

王二爷听了他们的夸奖,心里快活,但他又担心地说道:“二位神仙,我的八位兄弟,人人都有本领,偷鸡摸狗,人人有一手,就是老八最不中用,他也会饿狗穿裆的拳术,专会用头撞人下身,一撞而胜。不知贾宝玉有何本领,若无本领就是我愿意与他结拜,恐怕兄弟们也不乐意呢。”

二仙一听,互相瞪眼,宝玉还真的没啥本领,怎么办?道士把和尚拉到外面,两人讨论起来。讨论的结果就是在贾宝玉那块“通灵宝玉”上做文章,只要他俩在那块玉石上摩挲几下,一个念经一个念咒,那块玉石就会恢复本性,让王二爷之流大开眼界,相信贾宝玉有奇异功能。

临近中午,贾宝玉跟着歪死缠与闷棍李回来了。他在大殿里放下讨饭棍就要倒在草铺上睡觉,被走进来的和尚一把拉住,问:“你讨饭讨到没有,吃饱了没有?”

宝玉说:“两腿跪断,嗓子喊哑,一上午就讨到三个窝窝头,我实在是饿了吃了一个,还有二个你们拿去吧?”

道士说:“我们在大王那里吃过了,大王那里有的是白面馍馍……”

宝玉一听来气,责问道:“大王那里有白面馍馍,你还要我去讨饭,你们……”

和尚笑嘻嘻:“不是觉得你没啥本事,让你学个本事嘛!”

道士也是笑嘻嘻:“学会了讨饭,你在寻找林黛玉的路上纵有千难万险,也不会饿死了。”

提到寻找林黛玉是一帖药,贾宝玉立即不响了。一个上午跑下来,两腿酸痛,身心疲惫,他想躺下来睡一觉。这时,和尚道士不问青红皂白,拉起他就跑。和尚道士对贾宝玉的性格比较了解,他软弱温柔,善于与女孩子纠缠,像块黏黏搭搭的麦芽糖,他缺刚强,虽温文而雅,却不招人喜欢,因此,对他不要多讲道理,有事就果断行动。他们挟拖着贾宝玉一阵猛跑来到一片松林里,这片松林长势良好,青翠欲滴,一棵棵笆斗粗细的青松挺立在大堤上,站在松林边,可以鸟瞰大湾镇全景。原来,大运河在这里绕了一个弧形弯子,北头与南头相距不远,他们脚下的大湾镇寺就在松林边上,堤尾尼姑庵在北头堤下了,大运河里船队运输繁忙,河边牵夫号声如歌。

他们站在松林边观赏了一会环境。和尚说:“贾宝玉,我们不仅要你学会讨饭,也要你结拜一些社会人士。”

“你们要我与大王等八大金刚结拜兄弟?”贾宝玉瞪大眼睛,他想不通,他觉得大王还不如他的跟班焙茗,跟这种人拜把子,有失身份。

道士知道他瞧不起大王,便说:“你瞧不起王二爷,人家可是世家出身,总比你结拜的戏子柳湘莲要强多了吧?”

贾宝玉不服,心想那是两码事。

和尚笑了,又拿出他们的杀手锏:“你要找林黛玉,如果不与三教九流人士交友,你是找不到你林妹妹的,懂吗?”

这帖药一贴,贾宝玉就服了。他说:“那,那他们看上我什么呀?”

和尚道士都笑了:"那到时再说吧!”

他们来到大殿,这里已进行了布置,王二爷端坐在太师椅上,两边站着八大金刚。见他们来,王二爷抬一抬八字眉,摸一摸狮子鼻,张着花瓶嘴笑了笑,问道:“二位神仙,请你们跟我众兄弟说说,贾宝玉为啥要与我们结拜金兰?”

老三闷棍李是个五大三粗,黑面虬须,黑旋风李逵式的人物。他觉得贾宝玉温文而雅,细皮嫩肉,不像他们一伙的,问道:“大哥,不用道长介绍,这位公子哥儿与我们不会同道,不是一路人,我们才不会与他拜把子呢,兄弟们,你们说是不是啊?”

八大金刚一叠声:“不拜不拜,我们不与公子哥儿拜把子!”

和尚走上前来,说道:“你们说贾宝玉不与你们同道,他不是在向你们学讨饭了吧?奇怪,人家拜把子找有钱有本事的人,贾宝玉有钱有本事,你们却不愿意。”

歪死缠是个小白脸,笑起来很甜,他笑问道:“他有钱吗,钱在哪儿?哈哈,为啥跟我去讨饭?”他歪着嘴,向众人挤眉弄眼。

闷棍李:“他有本事,他见狗都怕呢?哈哈。”他舞着哨棒,舞得呼呼生风,显出他的本事。

和尚道士见此情形,互相对一对眼,然后笑得仰天伏地。

和尚说.“那就让宝玉变变形,显显本事吧。”

道士说:“好呀,来来来。”

他们从贾宝玉脖子上取下“通灵宝玉”,那块玉只有麻雀蛋大小,虽五彩斑斓,但并不起眼。和尚拿在手心,摩挲了几下,道士又拿过去摸了摸,然后两人叽哩咕噜,一个念经,一个念咒。

和尚念道:

“天苍苍,地茫茫,

天地之间是个大练场。

修炼了千年万年,也无才去补天。

窝了一肚子火,往那里去发泄?

今朝显显光,显!”

和尚念完,那块玉石立即变得晶莹起来,里面现出贾宝玉在活动的身影。他晃一晃,变成赤霞宫的神瑛侍者,将两颗宝石嵌入眼中,即刻大放光芒,把阴暗的大殿照得通亮。

叫花子们惊异极了,大呼小叫起来。

和尚双手合十说:“善哉善哉,阿弥陀佛。”他又念经,玉石收敛了光芒。

道士微微一笑,念道:

“天灵灵,地灵灵,

女娲炼石荒山上。

块块玉石有灵性,

会闪光会变形,

通灵通灵,快快变形。”

他念完咒,便指着那块玉石发令:“变大!变大!”那块玉石闪着红光,红光里现出贾宝玉的影象来,接着,他变成神瑛待者,伸臂蹬腿,逐渐变大,转眼间,那块玉石由雀蛋大小变成石碾大,又变成碾盘大,然后像一座小山冲高至大梁之上,忽然打一声响雷。

王二爷见状害怕起来:“二位神仙,不要它再变大了,大殿快被它顶破了!太吓人了!”

众叫花子伏地磕头,求道:“不要再变了,贾宝玉真有本事!”

道士念咒,那块玉石红光渐渐暗淡,体形渐渐缩小,最后复原,仍像个雀蛋模样。

叫花子们一片惊惶,过了一会才安静下来,老四时万财说:“这块玉石虽然神奇,但也难变成现钱,贾宝玉有钱吗?”

王二爷望着贾宝玉项下的长命锁,张着花瓶嘴笑着,向众人扫一眼说:“兄弟们,不要难为宝玉兄弟了,他今天会请大家吃一顿的。”

歪死缠会意,说:“贾宝玉跟我学讨饭,可以说是我的徒弟,徒弟请师父吃饭喝酒,本是应该的。可是,这位穷困潦倒的宝玉兄弟拿什么请客呢,他舍得把长命锁卖掉吗?”

众乞丐:“是呀,贾宝玉,你舍得把长命锁卖掉请客吗?卖掉长命锁,你的命也保不住了!”

和尚从宝玉脖子上取出长命锁,对大家说:“其实,长命锁并不能保人长命,要保你命全靠道士念咒,道长,你说是不是啊?”

“是啊。”道士说:“大王你叫人把这长命锁拿去卖了吧,然后,你们与宝玉举行结拜兄弟仪式。”

王二爷从和尚手里接过长命锁,又交给歪死缠:“你跟几个兄弟到镇上把长命锁卖了,买些酒肉香烛来,咱们今天要隆重的与宝玉结拜金兰,快去吧!”

歪死缠将长命锁揣在怀里,与闷棍李等人往镇上去了。王二爷觉得和尚道士二人不是一般行脚僧,是真正的神仙,他们道法高深,刚才把贾宝玉脖子上的那块玉玩得十分神奇,叫它变大就变大,叫它变小就变小,还能电闪雷鸣,本事十分了得。他想把二位神仙留下来,作为军师,共谋大事。他把挽留他们的话说了,和尚道士也愿意留下,可是,贾宝玉却说他不愿意长期留在大湾镇,他是要去南方寻找林黛玉的。

宝玉说:“道长,你们答应带我去南方寻找林妹妹的,现在,你们想在此逗留?”

道士掐指一算,笑道:“你找林黛玉,林黛玉可能就在大湾镇……当然,这其中的奥妙嘛,天机不可泄露。”

宝玉又震惊又兴奋:“林妹妹在大湾镇,她在哪里?你快带我去找!”

和尚按他坐下来,说道:“稍安勿躁,道长说的是真话,大湾镇是有个林黛玉,不过,她的活动诡秘,不易找到,我们找她需要耐心。”

“那好,只要林妹妹在此,我哪里也不去了。”

不一会,歪死缠回来了,长命锁卖了大钱,他仨人一人拎一袋银子,八百两银子二百两银票。

王二爷见他们拎回这么多银子,十分高兴,问:“一个小小的长命锁,你们竟卖了这么多银子,买家是什么样人,肯出这样的大价钱?”

歪死缠说:“我们走街穿巷,兄弟们叫卖长命锁,可谁也不敢买我们手中的长命锁,有钱人都怀疑长命锁是我们偷来的,谁也不敢买。后来,我们走到尼姑庵前面,碰到几位尼姑,她们见了长命锁问了价,叽哩咕噜一阵子,然后往一座巷子里走去……”

闷棍李抢着说:“一会儿从尼姑庵进去的那个巷子里出来两个丫头一位小姐,丫头称小姐为林姑娘,那林姑娘一见长命锁眼睛发亮,立即问价,最后,她出价比我们要价多一倍买走了长命锁。”

宝玉听说林姑娘买走长命锁,立即问:“那林姑娘长得什么样子?”

闷棍李说:“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小姐,十八岁年纪,眉眼俊俏,亭亭玉立,只是瘦弱些。”

宝玉一听心头一热:“那必定是林妹妹了。”接着,他转脸向和尚道士说:“二位神仙,我们去找黛玉吧?"

和尚说:“不可性急,与王二爷拜结金兰后再说。”

道士掐指算过,说:“对,我们见证你们结拜后再去明查暗访,帮你找林黛玉。”

王二爷请来十几名厨师,在寺前广场上支起几口铁锅做饭做菜。松林里,叫花子们杀猪宰羊,在松林边,搭起芦席大棚,摆出几排八仙桌。寺庙大殿里,供桌洗擦一新,香炉里燃起大柱檀香。八大金刚在忙碌着,众叫花子洗头理发,换上新衣,准备参加结拜大礼。这时,王二爷显出叫花子领袖的本色,他想出常人想不出的主意,作出常人意料不到的决定,他要歪死缠带着宝玉去讨乞,他和二位神仙去监督,考考宝玉乞讨的本领是否合格,合格了他作为叫花子头儿才愿与他结为金兰。他这一决定几呼让所有人都吃惊,那大铁锅里溢出的猪肉的香味,那一盆盆丰盛的菜肴在等着大家去赴宴,今天还要讨什么饭啊!

众人想不通,但也不敢顶撞王二爷。王二爷看了看怀表,说:“现在离开桌还有两个时辰,大家不要急。我觉得我作为叫花子大王不能降低身份,与一个不会讨饭的公子哥儿结拜兄弟,各位兄弟,你们说是不是呢?”

众人一听,似乎有道理。不过,歪死缠此刻不想外出,他说:“大哥,宝玉跟我学讨饭,已经放下身架迈出第一步了,还要考什么试啊?”

王二爷:“你们哪位与我结拜时没有贡献啊,贾宝玉有什么贡献吗?”

他此话一出,就有好几个人替宝玉打抱不平:“大哥,你这话欠妥,宝玉献出长命锁卖了八百两银子,二百两银票,今天这十几桌的酒菜应该是宝玉请客吧?”

王二爷向众人抱拳,花瓶嘴歪歪,笑道:“各位兄弟,贾宝玉献出长命锁是不错,这十几桌酒菜是用卖长命锁的钱买来的也不错,但是,我要跟兄弟们抬抬杠子,他这长命锁是讨得来的吗?不是。你们入伙我王二爷为首领的叫花子王国里时,你们贡献的一个窝窝头,一个铜板,都是求爷爷告奶奶讨得来的,对叫花子来说,只有讨得来的东西才叫贡献,兄弟们,大哥说得在不在理?”

叫花子们听了这番话,都觉得王二爷水平高,说出话有道理,众人一阵鼓噪。

王二爷又对和尚道士说:“二位神仙,你们参加考察如何?”

花瓶嘴是蛤蟆嘴的美称,和尚道士见王二爷从他那张嘴里口吐莲花,花倒叫花子们,感到王二爷确实是个外表长得不像个东西,心里却装有东西,城府深,有谋略,是个流氓集团的领袖人物。见到他邀请他们参加对宝玉讨饭监考,和尚说:“谢谢大王的邀请。我们出家人对化缘是内行,你们对讨饭是内行,有你们监考就可以了。”

道士说:“和尚说得对,我们就不参加监考了。同时,那位林小姐,她是不是林黛玉呢?我们想到尼姑庵老尼姑慧能那里去打听打听,尼姑对这里的姑娘媳妇最了解了,是吧?”

王二爷八字眉一斜,蛤蟆嘴一敝,笑了:“水月庵的年轻尼姑大多带发修行,里面有几个是我们兄弟的相好,叫我的兄弟去问问他们相好的就行了,何必劳你们大驾辛苦跑一趟呢?”

和尚说:“那不行,年轻尼姑的话不可信,我们还是亲自去自问问老尼姑踏实一些。”说着,他俩一拐一瘸,飘然而去,一会就消失在松林里。

王二爷见和尚道士疯疯癫癫去了,便令歪死缠、闷棍李领着贾宝玉去讨饭,他约了几个讨饭经验丰富,达到评委资格的兄弟去监考。

大湾镇是运河岸边的大镇,有数万户人家,有三街六巷,楼台如云,闾巷深沉,市井繁华。这里拥有花园住宅的财主近百家,财主除少数几家靠祖传田产外,大多为盐商,运输商。他们都住在荷下街,荷下街因家家拥有荷塘而得名,每到夏日,荷花开放,香飘十里。运河码头是最繁闹的地方,河里船驳相接,樯桅如林,码头上终年号声不断,运盐不停。正是这个荷下街的盐码头,使大湾镇显出一派生机。这个盐码头不仅养活十多万市民,也养活了上千个和尚道士尼姑,还有众多的乞丐。这里庙宇百余座,大雄宝殿巍峨,佛塔高耸,处处香烟缭绕,念佛声不断,道风盛行。

应该说,在这大湾镇上讨饭比较容易,可是,贾宝玉拿着瓢拖着打狗棍,走了几处并未讨到一粒饭。歪死缠决定带他到码头上碰碰运气,并在路上教他几首乞讨歌谣。

他们来到码头上,码头上搬运工挥汗如雨,将大盐包背上驳船,闫老板坐在凉棚里喝茶,账房先生拨着算盘珠哔哔啪啪响,发放签牌,给搬运工记账,赵少爷在一旁监工。歪死缠带着贾宝玉开始讨钱,歪死缠说一句,宝玉跟着学一句。歪死缠说道:“财主老爷,账房先生,你们行行好,给两个钱吧,赏小的一口饭吃,我们几天没吃上饭了!”

他反反复复这么教着,贾宝玉也跟着这么叫着。可财主与账房先生好像没听见一般,不予理采,赵少爷有点不耐烦,在一旁皱着眉。闷棍李生气了,横眉竖眼持棒傲然而立,给人一种威胁感,让人猜想他随时会将手中的哨棒打过来,这就是闷棍李与歪死缠多年形成的一种默契。但是,财主们对这些并不理会,这时歪死缠打起莲花落,令宝玉唱乞讨歌。

贾宝玉没办法,便清清嗓子唱起来:“说风阳道风阳,风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闫财主一听很烦,摸着肥厚的下吧斥道:“滚,滚开,在这里唱什么唱!我看你倒像皇帝,生得白白胖胖,细皮嫩肉的,你不是叫花子,你是个少爷吧?哈哈哈……”

赵少爷说:“你会唱,再唱一个给大爷听听?”

贾宝玉立即唱道:“我本年少,为寻友人,到处乱跑。落魄公子,心寒呼号,叔叔大爷,给个铜钿,施舍点纸票……”

闫财主说:“果然不错,是位落魄公子。”

赵少爷说:“我对他是否落魄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他寻找友人,你的友人是谁,为啥要找他?”

贾宝玉不语,他不想把寻找林黛玉的事说出来。可是,闷棍李不了解宝玉的心情,他说:“他在寻找他的表妹,你们行行好,给点盘缠给他吧!”

赵少爷丢眼色给身边的打手,然后对闷棍李说:“听你的口气我们资助他是应该的,不资助他你就会举棍打人是不是?”

闷棍李见他仗着几个保� ��挑衅,他想光棍不吃眼前亏,将棍放下来,气得胡子直翘,瞪圆了环眼。

歪死缠一见,笑道:“我们讨乞,你给就给,不给也就算了。”说着,他带宝玉要走人。

闫财主说:“慢着,你们在这里又唱又闹,说走就走啦?你说你寻你表妹的,是怎么回事,说说清楚再走?”

闷棍李说:“你连一个子儿也不舍得施舍,告诉你寻亲之事,你也不会帮忙的,我们走!”

闫财主说:“喂,落魄公子,你表妹姓啥?”

贾宝玉心地单纯,寻黛玉心切,听他问起便答道:“姓林,其父是苏州人,在扬州任官盐。”

闫财主摸着胡子:“扬州林巡盐好像听说过,不过,他死了,没听说他有个女儿……”

歪死缠见此人会扯淡,缠劲本领比他大得多,便立即与闷棍李带贾宝玉离开了。王二爷几个监考见他们离开码头,便跟随着他们。

他们进了巷子,见一户铜环黑漆门,两边有一双石狮子,是个大户人家。歪死缠便打起莲花落,宝玉唱道:

“我帽儿破,我鞋儿破,

身上的衣衫是二手货。

有人说我疯,有人说我傻,

我疯疯傻傻走江湖。

我不怕人抢,我不怕人偷,

我兜里无钱,身上无值钱的货,

游游荡荡,快快活活。

我走街串巷,三年讨饭下来,

你给个财主我也不做。

我帽儿破,我鞋儿破,

身上的衣衫是二手货。

有人说我疯,有人说我傻,

我疯疯傻傻走江湖。

我不怕人抢,我不怕人偷,

我兜里无钱,身上无值钱的货,

游游荡荡,快快活活。

三年讨饭下来,

你给个皇帝我也不做,

……

…”

听到贾宝玉这段唱词,王二爷禁不住鼓起掌来。他觉得歪死缠这首唱词编得好,要把贾宝玉改造过来,必须树立“给个皇帝也不做”的信念。接着,歪死缠与闷棍李一个打莲花落,一个舞棍,同时,二人高声哀叫,讨要。其间,贾宝玉又把刚才的歌反复来唱。这家财主管家没法,终于开了门,给了他十个馒头,一吊铜钱,二十个铜板。

歪死缠与闷棍李立即跪谢,贾宝玉望了望王二爷,也学师父样双膝跪了下去。待管家回身关了门,王二爷又带头鼓起掌来,并说:“不错,不错,可以满师了。”他将宝玉一把拉起。

歪死缠说:“大哥,还有几首歌没唱呢,让我们再讨一家吧?”

王二爷看看怀表,觉得离开宴时间还有一个时辰,便点头说:“好吧。”

他们转过拐角,闻到一阵菊花香,宝玉举目望去,此处是一户高墙深院人家,菊花香是从院子里飘出来的。院里有女孩子的闹声,好像她们在荡秋千,在嬉戏吵闹。歪死缠在门边打起莲花落,唱道:

“帽儿破,鞋儿破,

身上的衣衫是二手货,

肚儿饿,肠儿骨碌碌。

讨乞活儿不逍遥,

可是个艰苦活。

小姐姑娘行行好,

可怜我,落魄到贵府,

施几个钱儿,舍一碗饭,

救济救济我。

小姐救救我,

我把小姐美名传,美名传!”

他唱完,对宝玉说:“这首歌是我随口编的,你是秀才,应该编得比师父好吧?……”

闷棍李说:“你能随口编出乞讨歌词,这场考试,大哥会给你打百分,让你过关的。”

宝玉见他俩相逼,又望望监考的王二爷,他想,和尚道士说得对,要想在寻找林妹妹的路上不至于饿死,取得讨饭资格至关重要,而且,我过了这一关就能与大王把拜子,获得他们的扶持。想到这里,他略为转一转脑子,便唱道:

“小姐兴致高,

秋千荡得高,

菊花香,秋千高,小姐无烦脑。

落魄公子心情糟,

花香不愿闻,

秋千不愿瞧,

只愿肚子填个饱,

不被老财欺,不被恶狗咬。

落魄公子为你唱个歌,

祝愿小姐秋千荡得高,荡得高。”

闷棍李粗声粗气地问:“没了?”

“没了。”

闷棍李不满,挥着棍棒:“这叫什么乞讨歌,一句讨要词儿也没有,还是个秀才呢?!”

歪死缠是编乞讨歌词的老手,在某种程度是编乞讨歌的专家,他觉得宝玉编的歌词与他不同,一时难以评估,问王二爷道:“大哥,你肚里有墨水,他这首词编得怎么样啊?”

王二爷说:“歌词编得好不好,要看现场效果。"他指着大门说:“你看,大门开了,看人家怎么说就知道了。”

出来的是管家和一个丫头。管家说:“歪死缠,你们不要在这里缠了,在这里闹了,赏你几个钱,走吧!”

宝玉接过他丢的一串铜钱,连声感谢。

这时,丫头说:“小姐说你们唱得不错。你们哪个是落魄公子?”

歪死缠说:“我的徒弟是落魄公子。”

丫头见宝玉生得一表人材,细皮嫩肉,玉树临风,问道:“你们住哪里?”

歪死缠:“大湾镇寺,你们喜欢听我们唱歌,随叫随到。”

丫头抿嘴一笑,关门进去了。

闷棍李:“这是怎么回事啊?”

王二爷:“管它总么回事呢,我们回去拜把子,开宴席。”

宝玉问:“大王,我讨饭考试通过了没有?”

“通过了,走吧。”

回到大湾镇寺,点上腊烛,宝玉与王二爷众人向关公塑像跪拜,又互相拜了,喝了鸡血酒,发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然后,他们携手来到广场上,参加酒宴。

开宴后不久,和尚道士回来了。

王二爷向和尚道士敬酒,接着问:“二位神仙,你们在水月庵打听到那林姑娘的消息了吗?”

和尚道士一边喝酒,一边把酒坛子里的酒往葫芦里灌,然后,把灌满酒的葫芦塞上塞子,挂在腰间,这才说话,和尚问:“大王,你刚才说什么?”

人们对他俩疯疯癫癫已经习惯了,老三把王二爷的话又复述了一遍。和尚说:“啊,老尼姑对你们叫花子勾搭水月庵里年轻的尼姑,非常不满,大王,你得管管你的兄弟才是啊。”和尚边说边啃鸡腿,啃得满嘴流油。

歪死缠说:“和尚,大哥问的是林姑娘在哪?”

道士见宝玉走来,便说:“水月庵里的老尼姑说,大湾镇这里是个奇怪的地方,镇里镇外,运河上,水塘边,树林里,几天就冒出一座新房子来,现在,新来的人愈来愈多,所盖的院子也愈来愈多。她估计林姑娘如果住在大湾镇,必定住在新盖的院子里。”

闷棍李说:“这有什么凭据呢?”

和尚说:“老尼姑说,大湾镇的老住户她都熟悉,财主人家都是她庵上的施主,老住户里没有林姑娘。”

宝玉听了很高兴,向众人敬了酒,然后说:“那我就到新住户去找。”

王二爷发话了:“各位听到没有?贾宝玉是我的兄弟,排行老九。今后,九弟要到哪里你们都得帮衬。”

众人:“当然,当然。"

酒醉饭饱之后,王二爷宣布:"成立盐行,从事贩卖东海食盐。"他要购买三桅驳船,几十辆独轮车,在叫花子里选一些体壮力强的男子,组织一个船队,一个车队,让老五、老六带领他们去东海边贩私盐。这样,这个近百人的叫花子团伙大多数人都有活干了,剩下的老弱残废,还有一些手无搏鸡之力的人,由歪死缠闷棍李带领,仍然讨饭。王二爷觉得贾宝玉卖了长命锁为叫花子团伙做生意出了资金,让他管账,以后就不用再去讨饭了。但是,和尚道士不同意,他俩说不能让贾宝玉再过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那样就毁了他,必须让他继续讨饭,直至找到林黛玉为止。这样,王二爷觉得也对,乞讨是他这个团伙的品牌,这个品牌不能丢,尤其有贾宝玉这样落魄公子在乞讨,这个品牌就响了。

这样,叫花子团伙很快就一分为三,由王二爷领一些人贩盐,由歪死缠带领一些人继续乞讨,和尚道士表示他们要去江南云游。

现在,贾宝玉与王二爷等八大金刚拜了把子,人称九爷,在叫花子团伙里他有了地位了。那么,他现在在想什么呢?和尚道士要找他临别赠言,他们要给他怎样的交待呢?

5、和尚道士准备到南方去云游,他们临行前一天晚上找宝玉谈话。大殿里漆黑,叫花子们睡了,鼾声如雷,月光从破墙缝里照进来,照亮了大殿的一角。他们仨背对月光,坐在供台边上,一盏油灯亮着,二仙要贾宝玉想想过去,想想未来。

贾宝玉想,这是他们临别赠言。对未来怎么想呢?他很渺茫,除了找林黛玉,别的不想做什么。对于过去他想了很多,在大观园里他亨尽荣华富贵,人生幸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奶奶宠着,姐妹们捧着,丫头们供着,朋友们哄着,除了发生了几场恋爱,还回忆不出什么其他内容。当然,他也读了几年书,参加了乡试,但那些都不曾记在心上,想到这里,他叹息了一声。

黑暗中,有几个叫花子在翻身,说梦话。和尚往供台上的油灯里加了些油,拔亮了棉花捻子。道士问他:“宝玉,你回忆些什么啊?’’宝玉把他刚才在脑子里回忆的事说了一遍,道士说:“你很留念过去的生活,是不是?”宝玉点点头,道士说:”你是老实人,说的是实话。“他和和尚一对眼,问道:“那么,你放着好日子不过,出来干什么?”

“找我表妹林黛玉呀,这你们是知道的。”

和尚笑了:“这就是了,你对林黛玉的爱情纯而又纯,真而又真,令人感佩。”

道士冷着脸说:“他对薛宝钗的背叛也不应回避……”

和尚没想到道士会搬出这个话题,连忙堵他的嘴:“道友,话不能这么说,我们暂不讨论这个好吗?”

道士涨红脸:“有什么不好讨论的?贾宝玉愿意跟我们出来找黛玉,这本身就是对薛宝钗的背叛,这是事实呀,道友!”

和尚也不让步,他说:“那大家干脆把肚子里的话倒出来,你说,那天在凤姐等人的策划下,使用掉包计骗宝玉成婚,为了使宝玉产生错觉凤姐让黛玉的丫头雪雁扶轿,这种事难道宝钗一概不知,从骗婚的全过程来看,宝钗也是参与者。这样,在宝玉明白真相后,难道他不可以背叛吗,同时,他的这次出走,也是对贾母等人懿旨的背叛。”接着,他对宝玉说:“你说话啊?”

宝玉对他的爱情和婚姻一直是混乱和朦胧的,斩不断,理还乱。这时,他.听了他俩的谈话,好像明白了一些,不过,对他与黛玉、宝钗的关系仍然弄不清楚,从仪式说,他与宝钗是夫妻,从心理上说,黛玉是他的心上人,这在世俗伦理上是不允许弄混的事,但是,从古到今有多少人都是弄混了的啊,我宝玉本是糊涂虫,怎能超越古人呢?想到这里,宝玉说:“师父,你们不要使我陷入矛盾当中,在我找到林妹妹以后,再想这个使人烦恼的问题好不好?”

和尚道士听了宝玉的话,觉得他成熟了一点,他俩在黑暗里眼睛熠熠发光,然后一击掌,和尚说:“好,这孩子变得聪明了,先把这个弄不清的事放一放,再谈一点大千世界爱情的事如何?

"

这是他俩商量好的题目,

道士说:“好,那就说一说花草、动物与人类恋爱的事吧。花草要与人恋爱修行得过两关,先要修行成动物,然后再修行具有人类的感情,这样才能与人谈情说爱,结婚生子。"

宝玉觉得他说得神奇,问道:“师父,照你这么说,那动物要与人恋爱成婚,那就方便多了?”

道士摇头,说:“不,动物要修炼成人形,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操守,那也得千年的功夫,否则,它以动物与人****,是没有感情上交流的行为,是一种肉体上的满足。”

和尚眉间闪光,他深思地补充说:“要说到这一层,人也是动物,在没有爱情的时候****或成婚,那也是一种动物行为。”

他的话深深刺痛了宝玉,他脸红起来,他与薛宝钗是没有爱情的婚姻,按和尚的说法他与薛宝钗过的是动物的生活,多么可悲啊!而道士说的话也在提醒他,黛玉是由绛珠草修行成人形的,具有人的思想和感情,那是经过多少年的修行啊,她多么不容易啊!现在,我是如此地辜负了她,祸害了她……我一定要找到她,向她赔罪,请求她原谅我。想到这里,他说:“二位师父说的话我已领会了,我一定要找到林妹妹,获得真正的爱情!”

和尚道士笑了,两人又神神秘秘一对眼。和尚说:“我们临走前再为你做一事,你把通灵宝玉摘给我?

"宝玉把通灵宝玉取下递他后,他用手东摸西摸,摩挲了好一会,像是泡光,然后,和尚说:“好了。”他把通灵宝玉递给道士,道士也用手东揩揩西擦擦,抚弄了好一会,又对灯光照了照,说:“好了,这下污秽除了,净洁了,通灵宝玉通心灵,你这下心里亮堂了吧?”l

原来,他们在为宝玉去除灵魂上的污垢。所以,宝玉感到,他们在抚摸通灵宝玉好像在抚摸他的心,他散去许多的朦胧,心里一下子就亮了许多,便问:“你们的法力我感受到了,不过你们出去云游,我的安全谁保护啊?”

和尚道士又是神秘一笑,又是念经念咒,又是对通灵宝玉上吹气。和尚说:“这你放心。”

道士说:“我们外出云游,你在这里寻黛玉,过一阵子我们还会回来的。”他把通灵宝玉还给了宝玉,挂在他的项下。

现在,宝玉有点离不开二仙了,他问:“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呢?”

和尚摇头晃脑,笑道:“云游,云游,像天上云一样飘浮,不知去所去,不知终所终,说来就来,说去就去。”

道士摸着瘦脸黑须,说话总比和尚实在点,他说:“我会算,也许在你需要的时候,我们就来了。”接着,他又对宝玉说:“我们在你身边,可以指挥通灵宝玉发出神威,我们不在你的身边,你怎么办?”

宝玉慌了,忙问:“是呀,通灵宝玉还灵吗,还会变大变大,电闪雷鸣吗?”

和尚说:“我们已给通灵宝玉上了锁,令它安祥,只要有美女红唇相吻或舌尖触及,那锁当就开了,它就能显威了。”

宝玉听了,对“锁”不大明白,但也不想问,他要是问他们“锁”是什么意思?,他们又会说:“这是天机,天机不可泄露。”没有意思。他感到这场夜话是二仙临行前对他的一个安排,给他一个安全你障,以便放心地去寻找黛玉。他望望窗外银杏树后面的月亮,时近子夜,他想休息了。

吹灭了油灯,他仨回到铺位准备睡觉,道士替宝玉盖好被子,问和尚:“道友,你明天去哪云游?”

“我要去苏州了断一桩公案。”

道士说:“我们同一段路,我去扬州。”

第二天,和尚道士沿运河南下,云游去了,贾宝玉也开始打听林黛玉的下落,寻找他亲爱的表妹了。

6、和尚道士走后,贾宝玉便利用讨饭的时间去打听林黛玉的下落。他穿上王二爷还给他的锦衣绣裤,束上杭绸缎子腰带,虽然旧了,那领口饰花还能闪光。不过,他原来的鞋子己破,现在穿的是一双讨来的旧布鞋,他拿着讨饭棍,像是叫花子,又像落难公子。他在大湾镇街头听人说,曾任巡盐御史的林如海在大湾镇荷下街养有外室,林如海很喜欢这个小妾,常从扬州来,在荷下置有庄园田产,这个小妾在林如海死后也不改嫁,在家念经礼佛,安度余生。贾宝玉便向那人打听小妾的住址,那人见他是个叫花子,便嗤之以鼻,扭头而去,幸好有个好事者愿意领他前去,那人说:“林如海的小妾姓钱,人称三姨太,在菊园隔壁,我回家路过那里,你跟我去就是了。”宝玉再三感谢,便跟他去。

经过后街,进了深巷,在拐角处闻到一阵花香,宝玉抬头看,原来这里就是他讨饭考试的地方。带他来的人一甩膀子说:“就这里了,这里叫梅园。”

宝玉看去,大门没有菊园那么豪气,影壁后伸出两株梅花,园子精美别致。他敲了好一会门,才出来个女仆。女仆一见他便笑道:“这不是那个会唱莲花落的叫花子吗,怎么,你今朝又来讨要了?”

宝玉说:“实不相瞒,我不是来讨要的,我是来认亲的。”

女仆见他这身打扮,像个落难公子,有些吃不准了:“你是?”

“我是荣国府的贾宝玉,是扬州林家的内侄,林黛玉的表兄。请你通报你家主人,有劳了。”

女仆瞪眼看了他好一会,见他细皮嫩肉,穿戴不凡,脖子里挂着亮晶晶的一块美玉,心生疑惑。她听说过荣国府的贾家,那是一个有钱有势的大家族,怎么出来一个讨饭的公子,怎么回事啊?她不愿多想,便回去报告三姨太。一会,她回来了,告诉宝玉说:“我家主人说了,她没有这门亲,你走吧。”说着,她就要关门。

宝玉再三怏求,女仆说:"见你老实,我也实话实说,前些天有个丫头来,说她是林黛玉小姐的贴身丫头雪鹜,要来认亲,也被我家主人拒绝了。”

宝玉忙问:“雪鹜说没说她家住哪里?”

“没说,我也没问。”女仆说着,把门关了。

宝玉呆了好一会,这才转悲为喜,一阵猛跑回到了大湾镇寺,把黛玉住在这里的消息告诉歪死缠和闷棍李。歪死缠是个热心人,他立即对徒弟们作了布置,凡见到丫头女佣要打听雪鹜,找到雪骛要跟踪,找到林黛玉的住处来报告,有赏。歪死缠这一招真管用,不到三天就有小叫花子来报告,他从菜场巷见到雪鹜,一路跟踪过了荷下街,见她拎着两只鸡,一篮子青菜罗卜进一座大院子里去了。

歪死缠问:“没错?”

“没错,我那敢冒领二爷的赏钱。”

闷棍李:“好,带我们去。”

他们带上宝玉,爬上运河大堤,经过荷下街。那荷下街人家旁河,小河清澈,串起一个个池塘,一个池塘一户花园人家。池塘里遍植莲藕,每到夏日,荷叶田田,荷花飘香,那是一派接天荷叶连天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现在是初冬时节,这里的景色更迭,池塘里荷尽己无擎雨盍,庭园里菊残犹有傲霜枝。他们走过荷下街,又穿越一座黑松林,见到一座精美小巧的院子。小院后面是一个水塘,荒草萋萋,芦荡广袤,小院前面是一片竹林,青翠欲滴,曲径通幽。他们走进凉森森的竹林,在碎石小径上打了两个弯,来到小院门前。

宝玉见到竹林心里便一喜,又见院墙里伸出一撮紫竹,又是一喜,再瞧门楣上雕着“紫竹院”三个大字,心中更喜。他为啥见竹而喜,原来,他感觉这里与潇湘馆有相似之处,必是林黛玉居住之所了。他们正要敲门,忽闻箫管之声悠悠扬扬从院里飘来,宝玉急忙制止歪死缠敲门,说:“师兄,让我再听听这箫声。”

在他听了一会,听出有点像林黛玉的吹法,箫声绵柔而幽怨。性急的闷棍李问:“九弟,你听出什么来了?”

歪死缠边敲门边说:“哀哀怨怨的,吹的是什么?”

宝玉说:“这是我林妹妹喜欢吹的《征妇怨》古曲。”

“这么说,林黛玉住在这里了。”歪死缠十分高兴,用力捶门:“开门,开门!”

开门的是个丫头,年约十六,脸擦胭脂,头扎两个抓鸡,额挂留海,她问:“你们找谁?”

贾宝玉涨红脸,心乱跳,十分激动,上前打拱说:“请姑娘通报你家小姐,荣国府表哥贾宝玉来访。”

丫头打量他一番,嘴里嘀咕:“小姐亲戚真多,又来一个什么表哥。”她勉强笑着说:“你们等着。”然后,她关照两个大汉门卫守好门,便转身去了。(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